APP下载

基于项目教学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的理论探究

2016-04-26朱巧蓓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语言

朱巧蓓

(浙江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舟山316022)

基于项目教学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的理论探究

朱巧蓓

(浙江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舟山316022)

翻转课堂是教学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现有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及其不足之处,论述了项目教学在EFL/ESL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与翻转课堂相互依赖、取长补短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翻转课堂为框架、以项目为导向的“基于项目教学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的设计,并阐述其流程和意义。通过论述,从理论层面上认为这一教学模式符合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并有待于后续实证研究的检验。

翻转课堂;项目教学;大学英语

一、引言

信息化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与传统教学全然不同的要求。2007年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1];2014年,教育部又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出大学英语要“继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自主学习路径和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形成以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常态”。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是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趋势。[2]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机主要用于演示和讲解,或播放音频和视频,“教师讲、学生听”仍是主要的课堂模式[3]51,“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本质并未得到改变。

在此背景下,将翻转课堂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有效整合提供了可能性。翻转课堂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趋势,是信息技术新范式的代表[4],近年来被逐步应用于外语教学,但现有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大多只是在“翻转课堂”的大框架下进行,并没有结合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因此本文将在分析现有模式及其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基于项目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并阐述其意义,以期为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点参考。

二、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理论依据及现有模式

(一)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理论依据

翻转课堂是教育信息化环境中,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对传统教学中师生角色定位的转换以及对课堂时间使用的重新规划而建构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5],其特点是“课前在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做作业和讨论”。实施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有以下几个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论

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者是学习主体,是认知和信息加工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6-7]翻转课堂是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课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认知和实际需求观看教学视频,自行调节学习进度;课上,以课前所学知识为支架,通过同伴合作探究和教师指导来完成知识的内化、产生新的理解,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多模态教学理论

多模态教学理论主张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尽可能多的感官来亲历教学活动,参与教与学的互动。[8]“模态”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多模态即用三个或以上的感官进行互动。[9]据研究,人一般能记住“10%读到的,20%听到的,30%看到的,50%看到的和听到的,70%说的,90%说和做的”。[10]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学生听教师讲课为主,不利于学习者的理解和记忆;而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为学习者呈现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媒体材料,更有交互式视频供学习者操作计算机进行即时测试。这样,学习者和多媒体材料进行了视觉、听觉、触觉上的互动,间或辅以“说”的学习任务,调动了多重器官同时感知,使学习效果更全面、深刻、利于保持。

3.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

外语教学的“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指出,输出既是语言习得的动力,又是语言习得的目标;输入是完成当下产出任务的促成手段。[11]为了成功完成产出任务,学生必须认真学习输入材料,从中获得必要的帮助。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课前选择所需材料进行信息输入,课堂上用课前所学知识进行练习、讨论和探究,完成知识内化,并以说、写、译的形式来完成任务的产出,很好地体现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现有的翻转课堂模式及其不足

美国的Robert Talbert教授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翻转课堂的实施模型,如图1所示[12]48,以此模型构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可以使语言知识和其他知识的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课堂上的时间则可以用来培养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完成知识的内化。

图1 翻转课堂模型

Talbert的模型简明地描述了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被应用于多种课程,但它是一个较为概化的模型,未与具体课程的要求相结合,且“多偏向于理科类的操作性课程”[12]。而大学英语有其课程特点:首先,作为一门语言课程,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仍然是其重要任务;其次,它要教学生用英语做事[11],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实施大学英语翻转课堂,需要提出新的模式,使其兼顾语言能力和做事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项目教学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的设计

(一)项目教学的含义与特征

“项目”这一概念应用于教育领域,被用来定义那些学生积极参与选择、计划和实施具有实践性、解决问题特征的任务。[13]4-5项目教学法就是由教师提供一个真实情境中的项目,学生发挥其自主性、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项目,并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得学科知识的教学方法。[14]

项目教学通常分为立项、计划、实施、展示和结项五个阶段[13]45,每个阶段又包含一种或几种活动,具体如图2所示。由其含义和流程,可总结出项目教学的几个特征:

图2 项目教学的五个阶段

1.情境化。教师提供一个真实情境中的项目、让学生参与一个具有实践性特征的任务。真实的情境有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并发现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进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形成联结,使新知识和新经验的获得不再遥不可及。[13]38

2.合作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确立项目、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讨论、探究,直至完成作品,组员之间的合作贯穿项目始终。

3.自主化。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但学习的主体始终是学生,他们需要自觉主动地确立项目、获取所需的资料、选择学习方法、监督项目的进程、评价最终的产品成果,与传统课堂上的被动学习有着明显的区别。

4.综合化。项目建立在真实生活情境之上,而不是从某一学科的教科书中抽取出孤立的内容,因此必然会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知识,并且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所需的信息。

(二)基于项目教学构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依据

1.EFL/ESL项目教学的特点

实用主义教学思想的代表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并提倡“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教学组织形式。[15]上世纪70年代中期,项目教学法开始应用于语言教学,出现了“基于项目的语言学习(Project-Bas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PBLL)”。应用于语言教学的项目教学法具有“使用真实的语言、强调交际能力、促进语言学习自主性”的特点[16],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意见征求稿)》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相比用母语教授的课程,英语课的特殊性在于英语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交流的工具。学生在使用英语时,既要关注它的准确性,更要关注它作为载体所承载的信息,以完成信息流的输入和输出。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关注点在于学生能否“正确地”使用英语和理解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和积累语言知识。[3]30实际上,语言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学”的角度,而是包含了各方面的交际[17],因此现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基于项目的语言教学提倡使用目标语来满足真实的交际需求[18],显然是符合这一教学要求的。

国内外学者对ESL/EFL的项目教学的研究总体呈现出积极的结果,但也发现了一些负面的反馈,如Beckett的研究显示,在73名来自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学生中,有57%的学生表示不喜欢项目教学,他们认为项目教学不能使他们清楚地得到诸如听、说、读、写这些单个语言技能的教导,他们更愿意通过课本学习和老师讲解来学习英语。[19]他还指出,有些教师不得不退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便能让学生觉得学到了一些“切实可见”的知识。针对其他国家的外语学习者所做的研究也发现,对项目教学的消极态度主要集中在语言知识的学习。[16]

如前所述,英语课的特殊性在于英语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交流的工具。项目教学中,英语更多地起到交际的作用,因此对于ESL/EFL学生而言,自然会觉得没有学到“足够的英语语言知识”。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词汇、语法、篇章及语用等知识,社会、文化、科学等基本知识,以及综合文化素养。显然,语言知识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大学英语项目教学就要考虑到语言知识与百科知识及综合素质之间的协调。

2.项目教学和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相互关系

金陵认为,翻转课堂取得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或基于项目的学习。[20]根据这一观点,是否能将项目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构建基于项目教学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

从现有的翻转课堂和项目教学的研究来看,两者是相互依赖的,可以取长补短。

第一,从形式上看,翻转课堂的课堂活动通常是合作式的,比如以小组为单位的动手任务、同伴交流和帮助等[21],这些合作式活动可以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另一方面,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学习的相关知识,则可以在翻转课堂的学习阶段以微课的形式被学生获取。

第二,从各自的局限性来看,翻转课堂需要更多的自主学习,对自我约束力要求比较高,但课前学习又缺乏相应的监督。[22-23]学生若要有效地转换到这种新的学习模式,需要有更多的内在动机。[22]而项目教学正好能弥补这一不足。研究表明,输出一个切实具体的产品确实能提高学习者的动机。[24]外语教学中的“输出驱动假设”也认为输出比输入有着更大的内驱力[25],因此以项目产出为目的,能有效地保持学习动机。在外研社数字课程“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的理念与实践”的主讲专家伍忠杰教授则以实践证明:“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完成学习项目和任务去提高表达能力,对学生有着显性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项目教学具有综合化的特点,涉及多领域的知识,因此其局限性在于传统的课堂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完成项目学习所需要的时间[26-28],结合翻转课堂就可以把英语语言知识和完成项目所需的知识放到课前进行学习,从而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

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各有其优势和缺陷,应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有机整合。就大学英语课程而言,将项目教学和翻转课堂进行整合,基于项目教学构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基于项目教学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的设计

基于项目教学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以翻转课堂为基本框架,以完成项目为导向,把项目教学中的教师讲解和英语语言知识输入迁移到课前学习部分,课堂时间用于在同伴合作和教师指导下进行语言知识的内化和项目的实施,使最终项目作品的输出既有语言保障,又有实际内容,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项目教学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

如流程图所示,新单元正式上课之前(通常在上一单元结束的最后15-20分钟),由教师公布单元主题和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师生讨论后立项。

第一阶段是语言知识准备。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本单元重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课上,完成相关的作业,并通过同伴讨论和教师指导,解决课前学习时和课上做作业时存留的疑问。经过这一阶段,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所需的语言知识,为项目的完成提供语言上的保证。

第二阶段是项目的计划与实施。课前,学生自学与本项目有关的要求和知识,准备项目所需的资料或材料;课上,学生通过组内合作,制订并修改项目框架、处理课前收集的材料,教师了解项目进展并进行个别指导。

第三阶段是项目的展示。课前,教师根据第二阶段的实际情况,发布有助于项目完成的学习视频,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修改项目作品;课上,教师解答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的疑问,学生经指导后初步完成作品并展示,教师和同学进行内容和语言方面的点评。

第三阶段结束后,学生在课后对项目作品做最后的修改,并发布最终的作品和项目总结,完成项目。

(四)基于项目教学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意义

基于项目教学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合理地利用项目教学和翻转课堂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关系,将两者进行有机整合,优化了大学英语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翻转课堂的本质特点不在于使用教学视频或者翻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环节,而在于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时间。[5]16在课堂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各自的问题和需求进行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来解决疑难和完成项目,并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组织、自我监督和自我负责。基于项目教学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拥有更多的控制力,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转变成学习的指导者、辅助者和反馈者。

2.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能够进行反思和判断,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决定哪个信息有用以及该采取何种行为的能力。[29]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筛选所需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材料、输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这些思维活动都有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在语言知识准备阶段,学生在课前获得语言知识的输入,并在课上将其内化,不仅学习了语言知识,也为项目的完成提供语言上的保证。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英语是获取和交流信息的工具;输出项目作品时,英语在真实的情境中得以运用,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基于项目教学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有机地整合了项目教学和翻转课堂,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注重英语应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符合我国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是顺应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因此从理论层面而言,构建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是有意义的,其实际可行性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检验,这也是本文后续将要进行的研究。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5.

[2]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9):4-11.

[3]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4]程云艳.直面挑战“翻转”自我——新教育范式下大学外语教师的机遇与挑战[J].外语电化教学,2014(6):44-47.

[5]Sams A,Bergmann J.Flip your students’learning[J].Educational Leadership,2013,70(6):16-20.

[6]邵华.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多媒体英语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3(10):71-74.

[7]沈瑛,盛跃东.基于探究社团体系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J].外语界,2015(4):81-89.

[8]张芸.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模态化英美文学教学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2(2):65-68.

[9]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12.

[10]Dale E.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M].New York:Holt,Rinehart&Winston,1969:108.

[11]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7(2):3-12.

[1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13]Pfeifer R,傅小芳.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14]Bender W N.Project-Based Learning:Differentiating Instruc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M].California:Corwin,2012.

[15]陈晓端.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6]Gibbes M,Carson L.Project-based Language Learning:an Activity Theory Analysis[J].Innov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2014,8(2):171-189.

[17]Richards J C,Rodgers T 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117.

[18]Hedge T.Key Concepts in ELT[J].ELT Journal,1993,47(3):275-277.

[19]Beckett G H.Teacher and Student Evaluations of Project-based Instruction[J].TESL Canada Journal,2002,19(2):52-66.

[20]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18.

[21]Kong S C.Develop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hrough domain knowledge learning in digital classrooms:An experience of practicing flipped classroom strategy[J].Computers&Education,2014,78(9):160-173.

[22]Chen Y,Wang Y,Kinshuk,et al.Is FLIP enough?Or should we use the FLIPPED model instead?[J].Computers&Education, 2014,79(10):16-27.

[23]罗九同.基于项目学习的翻转课堂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5.

[24]Fried-Booth D.Project Work with Advanced Classes[J].ELT Journal,1982,36(2):98-103.

[25]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14-22.

[26]徐锦生,吴小军.项目学习——探索综合化教学模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02.

[27]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96-104.

[28]Beckett G H.Academic Language and Literacy Socialization Through Project-based Instruction:ESL Student Perspectives and Issues[J].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2005,15(1):191-206.

[29]Gut D M.Integrating 21st century skills into the curriculum[M]//Guofang Wan,Dianne M Gut.Bringing Schools into the 21st Century.New York:Springer Netherlands,2011:137-157.

A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Project-based Flipped Classroom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ZHU Qiaob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316022,China)

Flipped classroom is the trend in teaching in the information er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flipped classroom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its defects as well,and discusses the project-based instruction in EFL/ESL teaching and its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with flipped classroom.Based on this,the mode of project-based flipped classroom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proposed,with its teaching process explained and its significance discussed.This mode is believed theoretically to measure up to the demand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information era,and its validity is to be tested by the follow-up empirical study.

flipped classroom;project-based instruction;college English

H319.1

A

1008-8318(2016)02-0067-06

2016-02-01

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编号:kg2015206)

朱巧蓓(1981-),女,浙江舟山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语言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