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产业安全问题探析
2016-04-26关思甲
关思甲
(宁德师范学院 经管系,福建 宁德 352000)
中国钢铁产业安全问题探析
关思甲
(宁德师范学院 经管系,福建 宁德 352000)
钢铁工业隶属战略重要产业,钢铁工业产业安全是指中国钢铁工业在开放的条件下,既能保证满足国民所需、又能在国际竞争的发展进程中保持民族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乃至对国家经济安全支撑的能力。中国钢铁工业产业安全问题分为“技术落后,落后产能严重”、“国内投资的低水平重复扩张,资本集中度低”、“铁矿石价格受制于人,出口产品贸易摩擦加剧”三个主要问题,是中国经济整体存在问题的代表。对中国钢铁工业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落后、缺乏系统性,2011年起重视程度在进一步加深。
钢铁工业;产业安全;产能过剩
一、引言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转型首在经济结构调整,而经济结构调整又首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又首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钢铁工业产业安全问题是国有经济的代表,因此钢铁工业产业安全问题在经济转型中具有典型性、首要性,其产业安全问题的探讨现实意义深远,但是国内学者对其概念应用混乱、问题界定不清、研究落后,理清其逻辑关系也具有理论意义。
二、钢铁产业安全问题概念的界定
1、钢铁工业概念的界定
从微观行为主体的角度讲,生产钢铁商品的厂商称之为钢铁行业,生产钢与铁的工业称之为钢铁工业,因此钢铁行业是钢铁工业的行为主体。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金属制品及辅料等生产工序,是广义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产业至少是居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是连接宏微观经济的纽带。
2、产业安全问题概念的界定
西方发达国家认为资本输出是理所当然的,在现代开放条件下,西方发达国家学术界对外资进入本土所引发的民族产业安全问题,很少有学者针对性地予以讨论——很少关注产业安全、一些国家甚至没有产业政策,西方国家的学者更关注于贸易保护。
国内学者对产业安全概念的讨论集中于三类,一是侧重于外部因素影响——外资、生态、资源等因素,二是侧重于最终结果——产业最终能生存和发展,三是侧重于掌控过程——产业竞争力和产业控制力。产业安全首先决定于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处于显著的重要位置才有必要探讨其安全性,否则谈论产业安全本末倒置;因此如果某产业在某一时期并不处于显著的重要位置,三种安全分类的研究都失去了意义;相反,如果某产业处于显著的重要位置,三种分类的研究还存在各执一端的缺陷。如果外部因素负面影响过大,并且掌控过程不可能,侧重于最终结果的产业安全分类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如果外部因素负面影响过大,但却能掌控,例如兼并外部因素或产业升级等,那么侧重于最终结果的产业安全分类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就侧重于外部因素影响的产业安全而言,是必须考虑的,但也不能将制约产业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源等因素与外资进入造成的本土产业损害进行片面的比较;在极端情况下,FDI即使吞并国内某产业,对产业的危险是直接的,但对国民乃至国家的危险却是间接的,并且其危险程度依产业重要性而定;而生态恶化对国民乃至国家的危险是直接的,对产业的危险却是间接的,并且其程度也依产业重要性而定。所以,正确的产业安全观是指一国在开放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民族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既能保证对国民所需的供给、又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
3、钢铁工业产业安全的界定
马克思两大部类理论阐明了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客观上,钢铁材料是20世纪最主要的人造结构材料、也是使用量最多的功能材料,涵盖民用、军工,被称之为重工业之母、工业的粮食。钢铁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工业的产业安全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安全、稳定及发展,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现在乃至未来的中心,而钢铁业是中国制造业的中心,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对钢铁都有着无可替代的钢铁情节——一直将钢铁工业置于工业化道路的首要位置。
因此,钢铁工业的产业安全,必须契合我国钢铁工业的特殊性,钢铁工业属于战略重要产业,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钢铁工业产业安全是指中国钢铁工业在开放的条件下,既能保证满足国民所需、又能在国际竞争的发展进程中保持民族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乃至对国家经济安全支撑的能力,同样着力点在于钢铁工业的产业竞争力。
三、钢铁工业产业安全问题分析:在中国具有典型性
中国钢铁工业产业安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钢铁产业发展政策》(2005)明确指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但钢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物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今后发展重点是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本文认为中国钢铁工业产业安全的主要问题是“技术落后,落后产能严重”、“国内投资的低水平重复扩张,资本集中度低”、“铁矿石价格受制于人,出口产品贸易摩擦加剧”,是中国整体经济存在问题的代表。
1、技术落后,落后产能严重
中国经济整体存在的问题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对钢铁工业来讲,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的代表。
以生产技术为例,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钢铁企业,延续中国在科技上的老路——引进,集中表现在初始端的钢铁生产设备引进上,特别是二手设备。建国以来引进和建设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企业——宝钢,1978年引进日本新日铁成套设备;1992年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民营钢铁企业的老大沙钢在2001年收购竞争力丧失的德国蒂森克虏伯钢厂时,仍然是购买全套设备。
结果是引进一套、落后一套,在中后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上不强,更谈不上原始创新;整体装备和工艺落后、先进技术与落后技术差距巨大共存的现状没有完全改变,尽管从时间纵轴上看中国钢铁工业整体生产技术处于最好时期。
再看资源节约技术的落后,钢铁工业是耗水大户,占全国工业用水的14%,仅次于水力发电、纺织印染、造纸业。2012年重点统计企业用水总量累计671.06亿立方米,而同期日本、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钢铁用水占全国工业用水的12%。耗水如此之大,既源于钢铁工业节水技术的落后,也源于钢铁工业水资源管理的落后,集中表现在吨钢耗新水这一关键指标的差距上,2000年吨钢耗新水为25.24立方米、2012年吨钢耗新水为3.75立方米,但相对于世界钢铁强国——2011年新日铁吨钢消耗新水2.1立方米——差距明显;并且企业之间吨钢耗新水量差距很大,最高的达234.95立方米。钢铁工业2010年总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6.3%,仅次于电力行业。
环保技术来看,据2006年统计资料显示,钢铁工业是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第二大户。
2、国内投资的低水平重复扩张,资本集中度低
国内第二产业——工业存在的问题是一些行业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的问题仍很突出。对钢铁工业来讲是国内投资的低水平重复扩张,资本集中度低,是“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行业为重点中的代表。
重复扩张的结果就是中国钢铁产量告别短缺——目前的全面过剩,2006年第一次成为钢铁净出口国,2008年成为世界第一钢铁出口大国和第一净出口大国。2012年中国拥有10224家钢铁企业,这些企业不用说与六大军工产业十大军工集团比较,就是和石油领域的中石油、中石化的绝对垄断地位及其对市场的掌控能力相比,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3、铁矿石价格受制于人,出口产品贸易摩擦加剧
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是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国际间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的新形势下。对钢铁工业来讲是铁矿石价格受制于人,出口产品贸易摩擦加剧。
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铁矿石进口大国,消耗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矿石,对铁矿石进口依赖性仅次于石油进口。在1995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世界反倾销调查4757起,而XV- Base metals and articles of base metal 为1379起,位居首位;当然同期China遭受反倾销调查1052起,XV- Base metals and articles of base metal为283起,也位居首位。
四、钢铁工业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现状:滞后但有所改善
1、关于“技术落后,落后产能严重”问题研究的分析
图1 “技术落后,落后产能严重”方面的文献分布
中国知网检索钢铁工业在“技术落后,落后产能严重”方面的文献分布图可以看到,整体上看,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始自1997年,以后研究逐渐增多,但变化幅度很小,但2011年后急剧增加,2013年增加幅度最大。对于生产技术落后的文献,走势与整体文献走势基本相符,但却与生产技术落后程度走势相反,或者说生产技术逐年向好,但文献数量不降反增;其中在2001年(十六大前一年)、2006年(十七大前一年)数量为0,而2011年(十八大前一年)数量急剧上升。对于资源瓶颈的文献,走势也与整体文献走势基本相符,1997年前没有具体文献,1998-2000、2002、2005年文献数量为0。对于管理要素的文献,2005年前没有具体文献,随后数年文献数量几乎没有,2012年后急剧上升。对于环保约束的文献,2003年前没有具体文献,随后走势与整体走势大致相符。
2、关于“国内投资的低水平重复扩张,资本集中度低”问题研究的分析
图2 “国内投资的低水平重复扩张,资本集中度低”问题的文献分布
中国知网检索钢铁工业在“国内投资的低水平重复扩张,资本集中度低”方面的文献分布图可以看到,整体上看,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在2002年之前没有具体文献,以后研究逐渐增多,但变化幅度很小,但2011年后急剧增加,2013年增加幅度最大。其中低端产能、集中情况文献数量的走势与整体走势基本相符,而有关外部经济的文献只始于2009年,随后走势与整体走势大致相符。
3、关于“铁矿石价格受制于人,出口产品贸易摩擦加剧”问题研究的分析
图3 “铁矿石价格受制于人,出口产品贸易摩擦加剧”问题的文献分布
中国知网检索钢铁工业在“铁矿石价格受制于人,出口产品贸易摩擦加剧”方面的文献分布可以看到,整体上看,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始自2001年,以后研究逐渐增多,但变化幅度很小,但2011年后急剧增加,2013年增加幅度最大。对于国外铁矿石约束的文献,2002年之前没有具体文献,2003、2005年数量为0。出口摩擦的文献,2002年之前没有具体文献,2004、2005年数量为0,以后逐渐增多,但幅度变化平稳,2013年文献为0。外资情况文献2001、2006、2007、2008、2011、2012年各一篇,其余年份为0。
4、钢铁工业产业安全问题研究的分析
在以上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出口摩擦方面的研究依赖于国外贸易限制的强弱,事后讨论的文献多,而前瞻性研究没有。外资威胁方面的文献很少,源于我国钢铁工业国有经济的属性。
在其他方面的研究尽管有局部差异,但大都同国内政府的约束强弱存在正向关系,即政府对钢铁工业的政策落实越严格,相关文献越多;同时与国内钢铁工业的发展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关系不大,对政策的关注超过对问题的敏感;同时,研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整体性不强,源于对钢铁工业产业安全的认识不够深刻、不够完整。
五、启示
“十三五”正值全球经济复苏延缓,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 “三期叠加”因素被放大,迫使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大。钢铁工业作为基础性行业,所有工业都与其关联度很高。因为关联度大,所以钢铁发展有从动性:经济上行,钢铁“被发展”;经济下行,钢铁“被不发展”。深刻把握钢铁产业安全的科学内涵、研究现状和现存的主要问题,有助于钢铁工业的转型和发展。“十三五”期间钢铁工业必须重视发挥企业家和市场机制作用,各级政府以积极态度帮助钢企化解产能,帮助企业营造绿色生产、联合重组和走出去的环境,处理和平衡好压缩产能与调结构、环保执法与环保治理的关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10-24.
[2] 李陈华.产业安全研究:理论、经验与政策[J].财经论丛,2012(5):14-19.
[3] 任海英,耿宝利. 钢铁工业生态化园区模式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08,06:108-111+132.
[4] 林耸,刘绮. 我国钢铁企业绿色营销的创新思考[J].生态经济,2006,09:117-119.
[5] 关思甲.战略重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初步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234-235.
[6] 翁宇庆.钢铁材料的应用与发展[C].第十六届上海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技术论坛,2011-09-26.
[7]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网.节能减排:2012年12月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统计月度简析[N],2013-01- 31.
[8] 李维兴.钢铁工业能耗现状和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钢铁业,201(4):19-22.
[9] 王俊岭,赵瑞芬,王贤.河北省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环境模糊综合评价[J].生态经济,2011,10:163-167.
[10] 欧浦钢网.钢铁工业节水政策、现状、思路和技术进展[N].2012-10-10.
[11] 苟林.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J].生态经济,2015,09:52-55.
[12] 庞燕,王忠伟,汪洪波.低碳经济环境下钢铁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型研究[J].企业经济,2011,02:66-68.
(责任编辑:刘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