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疹科学调理
2016-04-26张洪军
张洪军
慢性湿疹科学调理
张洪军
慢性湿疹的表现主要为皮损淡红色浸润性斑块,皮肤肥厚,皮纹深,呈暗红色或伴色素沉着并有鳞屑抓痕,界限较清,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
慢性湿疹的局限性斑块,常见于手足、小腿、肘窝、乳房、外阴、肛门等处。发生在手足或关节部位的,常呈皲裂或疣状。慢性湿疹病情时轻时重,而在精神紧张或睡觉前症状明显,瘙痒剧烈。病程漫长,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发作。
遗传遗传是决定一个人是否为过敏体质的最重要因素,不少慢性湿疹患者都是过敏体质。
内分泌变化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常常与慢性湿疹有关。部分妊娠的妇女可发生湿疹样皮疹,瘙痒剧烈,可能是对孕激素过敏所致,一般产后很快消失;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容易导致皮肤瘙痒,久之皮肤出现丘疹、斑片和肥厚斑块等亚急性和慢性湿疹的表现,一般抗过敏治疗效果差;尿毒症的患者由于体内许多代谢物不能排出体外,导致有害物质血浓度升高,如尿素、胺等,这些物质常可刺激皮肤发生瘙痒,再加上患者搔抓,久之导致慢性湿疹化,表现为皮肤干燥、肥厚、苔藓化。
慢性感染性病灶一些慢性湿疹患者往往存在慢性感染性病灶,如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慢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咽喉部或副鼻窦的感染灶等。这些患者的慢性湿疹往往时好时坏,一旦这些感染灶被清除,慢性湿疹往往随之而愈。
血液和淋巴循环障碍血液和淋巴循环障碍也可导致慢性湿疹的发生,患者往往有下肢静脉曲张或有过静脉炎,使得下肢远端发生循环障碍,导致局部发生皮炎,表现为小腿下1/3及足部色素沉着、密集小丘疹、糜烂渗出、明显瘙痒,抓破后不易愈合,对一般抗过敏治疗反应差,容易产生慢性湿疹。
精神、神经因素不少慢性湿疹患者有长期失眠、焦虑、多梦、多汗等自主神经紊乱表现。有些患者有皮肤行为症,反复用各种香皂、浴液等洗涤剂清洗身体,久之导致慢性湿疹。慢性湿疹需与下列皮肤病相鉴别:
神经性皮炎:患部皮肤先有瘙痒,搔抓后出现扁平丘疹及典型苔藓样变斑块,边界清楚。好发于颈项、四肢的肘、膝、踝关节的伸侧及骶尾部。瘙痒呈阵发性加剧,无慢性湿疹的水疱、糜烂、渗液等急性发作过程。
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如头皮、面颈及上胸、背部等。典型皮疹为黄红色斑、斑片,鳞屑呈油腻性,与慢性湿疹的皮疹形态不同。
手足癣:应与手足部慢性湿疹相鉴别。手足癣常单侧发病,皮疹以红斑、鳞屑为主,可有水疱。指(趾)间糜烂、浸渍,夏季多加重。刮取鳞屑或疱液镜检可找到菌丝,而慢性湿疹没有。
银屑病:皮疹初起为红色丘疹,逐渐扩大成红色浸润斑块。表面覆有银白色鳞屑,刮除可见薄膜和点状出血现象,慢性湿疹没有类似的症状。
扁平苔藓:好发于腕屈侧腋窝、腹股沟、腰围等易摩擦部位。典型皮疹为紫红色扁平丘疹或斑丘疹,表面可见点状或网状白纹,涂石蜡油后更易观察。
疥疮:皮疹为针尖、粟粒大小的淡红色丘疹、丘疱疹,多抓破结痂。如在患处找到疥虫或虫卵,则可确诊。
慢性湿疹是一种顽固性皮肤病,在治疗上需要一定的耐心,下面为是一些常用药物:
内用药物:内用药物的主要目的在于抗炎、止痒。
抗组胺类药:常用的抗组胺类药有两种:其一,是具有困倦作用的第一代抗组胺H1受体药,如苯海拉明、扑尔敏、安他乐、酮替芬、赛庚啶、非那根等;其二,是非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H1受体药,如开瑞坦,仙特敏(西替利嗪)等。治疗慢性湿疹初始时,通常选择其中一种药内服,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止痒、抗过敏效果。如达不到满意的抗过敏作用时,宜在试用过程中选择2种或数种不同的抗组胺药并用。在治疗慢性湿疹的过程中,因长期服药,可出现对某种药产生耐受,此时应更换另一种。
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等能使症状在短期内显著减轻或消失,但停药后常迅速复发,复发的症状甚至可以加重,年老者停药后有发生红皮病的危险。另外,慢性湿疹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如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将引起各种副作用,所以不能滥用。
抗菌素:慢性湿疹继发感染时,应在抗过敏的同时服用抗感染药物,必要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然后选择有效抗菌素。
外用药物:常用的外用软膏有焦油类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前者有5~10%的黑豆馏油软膏、糠馏油软膏、煤焦油软膏和松馏油软膏等,每天可涂抹2~3次。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如艾络松、优卓尔、肤轻松、倍他米松、10%去炎松尿素软膏、恩肤霜、卤美他松等,可以选其中一种外用。皮质激素类单独外用治疗慢性湿疹,其疗效是肯定的,但有时出现停药后皮损加重或激素依赖性皮炎,如应用的面积大、时间久,大量吸收后,轻者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重者可引起全身性副作用。
慢性湿疹的病因复杂,患者常找不到具体的发病原因。因其病变多发生在体表,影响美观,而且难以快速治愈,常常导致患者产生自卑心理,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患者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积极调整心理状态。
要有治愈疾病的信心。慢性湿疹不是“不治之症”,要熟悉了解慢性湿疹发生的原因、病情发展的规律等,解除思想顾虑,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多培养兴趣爱好,保持放松、乐观的生活态度。从事感兴趣的事情可有效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可以使患者身心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