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思考

2016-04-25陈志栾蒋勋杨永胜

当代农村财经 2016年4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对策建议发展现状

陈志栾 蒋勋 杨永胜

摘要:地处山区的农业县如何建设现代农业,亟待破题。作为一个传统山区农业县,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过多年不断的实践,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经营管理、现代农民等先进生产要素武装农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产品商品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简单地说,就是耕作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商品化。地处山区的农业县如何建设现代农业,亟待破题。作为一个传统山区农业县,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过多年不断的实践,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芷江县农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一)形成粮油、水果、蔬菜、畜禽、烤烟五大支柱产业格局。一是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50—54万亩,总产20—22万吨。油菜面积常年稳定在15万亩左右,总产菜籽1.3万吨左右。二是经济作物面积逐年增加,2014年达到27万亩,总产量达到37万吨,其中柑橘是全县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也是楠木坪片5个乡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三是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其中商品蔬菜面积7万亩,总产量19万吨。四是畜禽产业逐步被大中型养殖场和养殖大户代替。目前全县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大户有62户,养殖数量呈上升趋势。五是大部分烟农年种烟收入在1万元以上,乡镇烤烟税收分成也很可观,最高的乡镇烤烟税收突破了100万元。此外,芷江县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近几年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县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91家,其中规模以上18家, 2014年完成农产品加工值12.18亿元,同比增长18%,带动农户11.8万户,连接基地面积17.6万亩。

(二)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全县农村电网共改造完成240个村,村网改造率达80%。二是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三是小水利建设取得成效。全县有渠道1152千米、泵站248个、小水电站32座。有上型号水库145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电站水库)、中型水库6座(含3座电站水库)、小Ⅰ型水库21座、小Ⅱ型水库117座。四是安装建立6套防汛抗旱减灾信息系统,建立县、乡、村防汛抗旱应急抢险队,形成以县为骨干、乡镇为补充、村组为依托的三级防汛抗旱抢险网络。除常年实施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和农田改造项目外,芷江县每年拿出600万元实施农村“五小水利”工程,确保农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

(三)有序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为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工作有序推进,全县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9.86万亩。经工商登记注册并到县经管局备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68家,注册家庭农场21家。全县工商注册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7个,2014年签订承包防治服务协议3488份,合同服务面积14.63万亩。

(四)启动现代农业园建设。为了统筹城乡发展, 2014年启动芷江杨溪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通过实施园区引领,带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园区毗邻县城,以舞水支流杨溪河为轴线,包括芷江镇、麻缨塘乡、竹坪铺乡、土桥乡、岩桥乡集中连片6万亩的区域。计划到2020年,初步建成宜农、宜工、宜商、宜居、宜游的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

二、芷江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做法

芷江县农业现代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用现代工业模式做大农业、用现代流通方式做好农业、用现代金融手段做强农业、用现代生态旅游做活农业的理念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明确农业工作思路,坚定前进方向。芷江县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主导产业“一乡一品”、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

(二)实施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水平。2014年,全县共投入资金12539.3万元,完成八大水利工程建设。一是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投资1253.56万元,实施竹坪铺、楠木坪、土桥、水宽、板山桃子楼村、牛牯坪肖家湾村、岩桥石板溪村饮水安全工程7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56万人。二是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投资2990万元,实施杨溪河麻缨塘、土桥河段治理工程,治理河道10.748公里。投资2520万元,实施碧涌河梨洞溪防洪护岸工程,完成河道综合治理19.909公里。三是水土保持项目。投资316.04万元,实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平方公里,新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56处。四是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投资1610万元,完成土桥乡片区、竹坪铺乡片区、麻缨塘乡片区24个行政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并通过了省绩效考核验收。五是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投资2785万元,完成枫木坪、金龙、小路冲、两岔溪等14座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六是病险骨干山塘除险加固项目。县财政计划投资475.7万元,对张家坡等18座病险骨干山塘进行除险加固。七是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投资80万元,实施完成了2013年度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其中完成蛮田垅等4座骨干山塘的除险加固和200多口深水井。八是“千名干部下基层十万群众修水利”活动。县财政投资509万元,补偿性实施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502处,新增灌溉面积1.4万亩,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9万亩。

(三)推进“一乡一品”,提升九大产业规模。紧紧围绕怀化市九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总体目标,大力推进优质超级稻、优质柑橘原料加工、工业原料林、优质油茶、生猪规模养殖、优质肉牛、烟叶、中药材、蔬菜九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四)推广农机技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成立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将水稻育插秧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把水稻育插秧技术纳入农机化工作绩效考核,对购买插秧机的合作组织和农民进行县财政累加补贴,每购买一台高速插秧机给予10000元、步进式插秧机每台3000元的补贴。仅2014年,全县新增插秧机6台,其中新增高速插秧机2台,全县插秧机保有量达85台。针对山区特点,推广小型耕作机械和半机械化收割设备,全县各类农业机械总动力为38.2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台数为8.3万台。成立芷江镇、土桥乡、麻缨塘乡3家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对应创建芷江镇、土桥乡、麻缨塘乡3个机插机收示范区。

(五)着力标准化生产,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按照农业部确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方式,认真抓好农业标准化工作。从2014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用于柑橘标准化生产奖补,对实施柑橘标准化生产的农户给予奖励。2014年,四大区推广柑橘标准化栽培技术共增加收入5500万元。水稻标准化实施面积11.5万亩,其中市级核心示范园区3万亩,以“凯丰米业”等龙头加工企业为实施主体,依托“芷江鼎新现代农机专业化合作社”、“麻缨塘乡金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机耕、机插、机收和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服务。2014年,四大区通过推广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共增加收入4071万元。

(六)实施规模化经营,加快农民增产增收。出台《关于鼓励发展多种经营,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实施意见》,对土地流转经营大户实行连续奖励2年的财政政策。对新增流转土地10年以上,标准化连片种植面积30—50亩的,每亩每年奖励100元;51—100亩的,每亩每年奖励200元;100亩以上的,每亩每年奖励300元。对新增水产养殖标准化饲养水面达到30亩的,每亩每年奖励100元;饲养水面31—50亩的,每亩每年奖励200元;饲养水面51亩以上的,每亩每年奖励300元。对年出栏商品猪1万头以上,达到省级标准化生态规模养殖的新增养殖场,一次性奖励5万元;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以上,达到市级标准化生态规模养殖的新增养殖场,一次性奖励2万元,等等。

(七)发展龙头加工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全县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业91家,规模以上 18家。和翔鸭业有限公司加工芷江鸭200万羽,产值突破1亿元。优质米加工企业加工优质米4.9万吨, 产值2.3亿元,其中凯丰米业有限公司加工大米2.6万吨,产值突破1亿元。以杨家将油业有限公司、华兴油厂为代表的油脂加工企业年加工茶油、菜油等油脂2800吨,产值7894万元。

(八)狠抓农业园区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成立现代农业园建设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抓手,出台全区土地流转奖补政策。对新增流转土地5年以上,标准化连片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每亩奖补500元,连续奖励2年。通过招商引资,已有9家农业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入园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三、芷江县现代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当前,芷江县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有精品无规模,有品种无品牌,有价值无深加工企业;农工结合、农旅结合发展缓慢;农业劳动者老龄化,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优,发展的持续动力不足;农业企业和特色产业规模不大,农民持续增收的空间小。

具体表现在:

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短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日益繁重。

二是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业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任务日益繁重。

三是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的任务日益繁重。

四是农业生产经营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阶段,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日益繁重。

五是农业劳动力结构性不足问题突出,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经营体系的任务日益繁重。

六是农业投入不足,金融保险等重大制约瓶颈尚未突破,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任务日益繁重。目前,芷江县农业投入主要是国家项目和补贴,县财政由于自身困难投入较少,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发展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各类农业保险发展滞后,难以满足农业发展要求。

(二)原因分析。

1.发展现代农业的劳动主体缺位。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应该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目前,全县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主要为50至70岁的老人,大多文化水平低、思想保守、不善于学习、没有市场经济意识,耕作方式更是很难更新,很难掌握新技术。很多家庭由于缺乏劳动力,只种一点口粮田,造成耕地抛荒逐年增多。

2.农业科技服务不到位。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农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靠程度越来越高。芷江县涉农部门的科技人员并不少,农业、农机、林业、水利、畜牧等在县有局机构,在乡镇有相关专业站所,有部门,有人员。可是开展的科技服务与其庞大的机构和队伍极不相称,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很多干部在岗情况不佳,加上科技人员知识老化,没有新知识新技术学习的主动性,没有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更新知识,不具备从事本职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无法指导农民。由于自身技术不过硬又无实践经验,在指导农业生产时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3.激励政策和财政投入不到位,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不发达。芷江县虽然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但没有很好利用,缺乏鼓励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引进力度不够。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只注重水库、山塘除险加固,不重视水渠维修,遇到洪水,不能及时从耕地里排出,遇到干旱,水库、山塘的水到不了田里。靠天吃饭,使芷江农业危机四伏。

4.割裂了旅游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的联系。芷江文化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宣传和推动方面,仅是单纯地将几个著名景点进行打包推出,没有把芷江丰富的农产品和农业观光进行打包宣传,影响了现代农业发展。

四、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破解土地瓶颈。目前,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模式品种多、产品质量差、无品牌,耕地抛荒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业连接二三产业的进程。应当引导农民以不同形式参与土地流转,逐步扩大土地流转面积。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农户四级土地流转体系,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建立和完善县级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建立规范的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体系,规范乡镇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严格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程序,加强土地流转信息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合同签订指导,引导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市场,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稳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以入股、出租、转包、互换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动土地向生产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集中,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商品化方向发展。通过有效的土地流转,改变粗放经营模式,提高农业效益和食品安全。同时,通过土地流转,探索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破解生产工具瓶颈。实现农业机械化,完成农业生产工具由过去的手工作业转变成机械化作业,不仅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还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能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芷江县是山区,45万亩耕地中,只有不到10万亩水田可以使用大中型耕地和收割机械,还有20多万亩水田和10多万亩旱地无法使用大中型耕地和收割机械。为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实现农村生产力解放,国家农机具研发单位应加紧研发适合山区的小型收割机,半自动化的各类微型耕地、收割机械,以及多功能机械,进一步加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

(三)破解资金瓶颈。重点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村山、水、林、田、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增加农田的有效排灌面积,保障农田排灌,不受洪涝和干旱之害,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县财政应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补助标准化生产的部分成本投入,并把各类农业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重点用于振兴柑橘、生猪、芷江鸭、葡萄、水蜜桃、商品蔬菜产业,稳步发展甜茶、绿壳蛋鸡、肉牛、山羊、杨梅、鱼类产业,夯实产业基础。要制定产业发展奖励政策,对通过土地流转使农业产业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经营主体实行奖励,对发展“一乡一品”成功的乡镇给予奖励。要出台措施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让工业反哺农业。

(四)破解产业瓶颈。要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一批种植大户、基地村、重点乡镇,不断提高产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因地制宜培育和兴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和产业基地,把农业产业结构调优,规模做大,推动农业产业化不断向深度进军,突出基地建设,搞好示范带动。在特色产业发展上,坚持“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集中连片建基地”的发展思路,采取政府引导,样板带动,政策驱动和服务推动等措施,对全县优质稻、柑橘、水蜜桃、蔬菜、芷江鸭等具有特色的产业精心培育,形成品牌。通过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土地流转,带动和形成一批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要积极与国家、省、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合作,进行农业新品种、新资源、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职业农民培训,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增强现代农业园区对区域农业产业改造升级的作用。建设必要的景点,与产业共同构成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加紧部署,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纳入县重点项目建设范畴,出台扶持政策,加强项目和资金整合力度,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五)破解市场瓶颈。一是加强品牌化建设。以“芷江绿壳鸡蛋”、“芷江鸭”、“芷江米”、“芷江水果”、“芷江油”、“芷江菜”、“芷江香猪”为农产品产业品牌培育集体优势商标,提高商标品牌知名度,引导经营主体注重对技术和产品声誉的保护,及时注册商标,申请专利。以芷江露生食品为平台,逐步发展芷江脱水蔬菜品牌食品。通过品牌优势互补,逐步过渡到以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统一对外宣传和经营。加快集体商标农产品基地建设,制订集体商标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包装、保管、运输等全过程控制和标准生产的发展规划。二是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通过制定出台和完善一系列扶持政策,统筹推进重点农业产业项目的实施,着力帮助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破解土地、信贷等方面的瓶颈问题,促进本土企业扩张和县外企业入驻;成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促进企业间的沟通交流,优势互补,打造芷江农产品加工航母,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形成合力;加强对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指导,在机制上创新,鼓励企业建基地,联农户,助增收。三是建设物流市场。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在杨溪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一个大型农贸市场,除了本地特色农产品批发外,争取周边县市的特色农产品进入农贸市场。鼓励商贸企业、电信、移动、联通、邮政等信息产业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加快农产品经营网络建设,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积极探索农超对接经营,建设大型冷库,让农产品经过残留农药脱毒处理和整理分级包装冷藏后,在价值最高的时间段直接走向各大超市、商场货架。

(六)破解农业功能瓶颈。一直以来,有些人误认为农业就是提供食用产品,但实际上农业有很多功能,如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和休闲、教育等文化服务功能。农业功能拓展越充分,农业产业体系就越健全,农民增收渠道就越通畅。“十三五”期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农业功能:以微生物资源产业化为抓手,将植物、动物二维农业拓展为植物、动物、微生物三维农业;以居民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为抓手,合理有序开发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家生活以及农耕历史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等旅游资源,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以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为抓手,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

(七)破解技术瓶颈。各涉农技术部门干部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掌握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技能,到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要多组织农民到示范园区开展现场现学培训活动,同时与农民开展结对帮扶。

(作者单位:湖南省芷江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对策建议发展现状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