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2016-04-25娄小韵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育意义民间游戏趣味性

娄小韵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遵义550002)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娄小韵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遵义550002)

摘要:幼儿学校要想使幼儿教育得到全面发展,民间游戏的引入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民间游戏自身具备的特点,既能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便于幼儿园管理,还能传承民间故事中蕴含的优秀民俗文化,丰富幼儿园的文化课程内容。实践表明,将民族民间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民间游戏;趣味性;简单易学;教育意义

引言

随着社会科技力量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开始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电动小汽车、遥控火车甚至手机小游戏等眼花缭乱的玩具进入了孩子们的童年。但是它们的进入,在笔者看来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好处,对于一个孩子的童年成长来说,这些玩具并没有起到太大的积极作用。比如电动汽车,遥控车之类,只是满足了孩子好奇心和爱玩的天性。如果非要说益处也就是单方面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它并没有像民间游戏那样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怎么与其他小朋友相处,更谈不上锻炼孩子的团结协作意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很多的女性经济独立,并愈演愈烈。加之我国倡导晚生晚育,老人们因为年迈无法照看儿孙,越来越多的孩子进入幼儿园。因此,近年来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工程一直在扩大。那么如何保证幼儿教育的品质呢?如何让孩子在这个科技时代充分感受民间游戏所带来的真正的快乐体验呢?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一、民间游戏及自身特点

(一)民间游戏的定义

乌丙安先生认为民间游戏的内涵是实质性的,这一观点,被人们广为接受。他认为:“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游戏是游艺民俗中最常见、最普通、最有趣的娱乐活动。它主要流行于少年儿童中间和节日里成年人娱乐节目之中[1]。

这一定义的特点是语言简明易值,较确切地概括了中国古往今来各民族各地区民间游戏的基本待征。“最常见、最普遍”概括了民间游戏的民众性和普及性;“最有趣”则指出了民间游戏的最基本的待征——娱乐性。用民间常使用的“玩耍”一词来说明游戏,虽说两者的外延范围存在着差别,但是却使人感到通俗易懂又亲切熟悉。另外,该定义中的“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也反映了民间游戏的历史传承性持征。总之,民间游戏应是在游戏活动过程户获得乐趣的娱乐活动,想玩就玩,玩时充满乐趣。如果感到厌倦无聊时,便随时可以退出该游戏活动或者把兴趣转移到其他游戏活动中去。虽说有些游戏活动玩时需要开动脑筋(如猜谜语、套九连环等),但是动脑筋的过程同时也是游戏者获得乐趣的过程。如果玩时没有乐趣可言,任何游戏活动都是难以进行的。

近几年,研究者开始意识到民间游戏也应成为幼儿园游戏的重要内容。我国有许多传统的民间游戏,但在现代化的幼儿园中已很少见,这些经历过时间考验的民间游戏,应充分挖掘其潜力以丰富幼儿的活动[2]。

(二)贵州儿童民间游戏的定义与内涵

根据前人的研究,结合本人的观察和思考,贵州儿童民间游戏是指流传和流行于贵州地区民间的,贵州地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愿和自由嬉戏、玩耍与娱乐的活动。它不需要专门的教学程序和指导。这些游戏既有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特色和民族特性,如“老虎抱蛋”;也有当代发展出来的时代特色和各民族共性,如“上、中、下”;既有因儿童天性表现出普世性,如“追逐打闹”;也有因人文地理因素而表现出的地方性,如“滚疙瘩”。

(三)民间游戏的特点

“顶牛”“骑竹马”“狐狸驮盐”等都是贵州各地区一些喜闻乐见的民间游戏,但若要追溯它们的起源,想必没有人知道答案,更无法确定兴起的年代,但是通过这些游戏可以反映出贵州地区独特的生活历程,由此可见,民间游戏的发展兴盛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口耳相传,在孩子的欢笑打闹声中得以留存。

1.地域特色

每一个民间游戏都带有其特定的地域特色。每一个民族或地域都有着其特定的民间游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所衍生出的民间游戏也不尽相同。如不同地域的民间游戏当中所哼唱的歌曲仅限于当地的语言。儿歌中所歌唱的内容涉及的风俗也都和当地的风土民情息息相关。但在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今天,加之逐年递增的人口流动速度和城市化进程[3],民间游戏的地域局限性有所减少。近代产生的民间游戏有些已无法从其中判断地域的风土民情了。

2.简单易学

幼儿民间游戏大都简单易学,小孩子稍加学习便可掌握其中规则和要领。比如丢手绢,只要是会走的孩子便可参与其中。或许两三岁的孩子无法清楚地熟唱儿歌,但只要他蹲在小朋友环成的圆圈之中参与进来,孩子便可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和欢乐氛围。正因如此,幼儿民间游戏才易于流传。

3.趣味性

众所周知,民间游戏对于为儿童来说极具趣味性。孩子们天性爱玩,天生就是游戏者。将民间游戏引进幼儿教育工程。你完全不用煞费苦心地去引导孩子参与到游戏中来,因为那经历岁月洗礼得以保留的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完全可以吸引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积极主动的去分配角色和服从游戏规则。民间游戏形式多样,拍手、儿歌、绕口令、跳绳等都是糅合在游戏中的形式。

4.随机性

民间游戏不需要家长时刻的陪同,更不需要家长花费昂贵的金钱。另外,民间游戏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午饭后的弄堂里就可以开展一次愉快的民间游戏。十分钟的课间活动也可以是民间游戏的玩耍时间。也不必非得将孩子带到游乐场或者公园里,更不必担心孩子的人数太多,或者年龄不等而担心游戏无法开展。因为民间游戏随机性完全不需要人们有这些困扰。

5.工具简易

路边的石子、一支粉笔等都是民间游戏的工具。画个格子跳格格,五个石子就可以比赛抓棋子。甚至有的游戏只是盘起腿来单脚跳,仅仅是需要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做个姿势来即可。由此可见,民间游戏的所需要的工具简单易得,对于幼儿园来说,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

二、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价值

民间游戏自身具备的特点,使得它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具有两方面的价值及功能。既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又便于幼儿园的教育管理。

(一)促进幼儿身体发育

幼儿时期的身体发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幼儿教育中以课堂教育形式教孩子锻炼,让孩子机械重复一些跑、跳、蹲等基本动作,恐难以引起孩子的兴趣,锻炼效果势必不会太理想。民间游戏则不同,游戏的趣味性让孩子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乐而不厌。民间游戏在无形中锻炼了幼儿的身体,以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的身体得到了良好的体育锻炼。另外,民间游戏的随机性使得幼儿园不必过于担心场所、设施等问题。因此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教育既保证了孩子的户外运动时间,又利于孩子的身体发展。

(二)增加幼儿的兴趣爱好

民间游戏中常常有儿歌和童谣伴随其中。这些儿歌和童谣大都对孩子早期认知世界有着很大的帮助。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过时的迷信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在选择民间游戏时要仔细筛选斟酌。或者将游戏中过时的儿歌进行改变,把现代儿童需要了解的知识编写进去。

民间游戏中的儿歌不仅能够帮助幼儿认知世界,还可以很好的锻炼他们的“说”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建立孩子信心和胆量一种基础能力。所以鼓励幼儿多参与民进游戏,多说儿歌。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促进幼儿的社会实践经验

民间游戏有助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在民间游戏当中有角色定位和游戏规则,幼儿在进行这些民间游戏的时候会自然地结伴,这些游戏伙伴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一般的民间游戏都不是一个人玩的,需要若干名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比如推小车最少需要两人,老鹰抓小鸡最少需要三个人等。在幼儿进行游戏过程中,他们会随时进行语言和肢体语言上的交流,无形中促进了幼儿社会性语言的熟练运用[4]。而且一般民间游戏需要孩子之间密切配合团结合作,对儿童的吸引力比较大,幼儿要想好好玩耍就需要遵守民间游戏内的规则,促使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增加自控能力。民间游戏幼儿们往往需要扮演多个角色,这无形之中会锻炼孩子们的团结协作意识和责任感。

(四)促进幼儿树立良好品德

民间游戏有助于孩子良好意志品质的发展。民间游戏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娱乐性和趣味性,孩子们在进行民间游戏时可以充分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和自由,没有任何干预和拘束。幼儿在进行游戏时心态是很放松的,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可以较容易发展自身个性特点。有些民间游戏也带有竞争性,有竞争就有输赢,在游戏中胜利了可以品尝到胜利的喜悦,极大满足幼儿的心理,增加幼儿的自信心。若在游戏中失败,也会让幼儿体会到失败产生的挫折感,让幼儿熟悉挫折,承受挫折,从而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会害怕挫折,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游戏的趣味性又深深吸引着幼儿,虽然在前一个游戏失败了,孩子们品尝到了失败的痛苦,但是幼儿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克服自身的弱点,积极参加到下一个游戏活动中去,这无疑又培养了孩子迎难而上的品质。

(五)培养幼儿综合感知能力

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综合感知能力。比如“老鹰抓小鸡”:老鹰,母鸡,小鸡这三种角色的分配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使命。母鸡要保护小鸡安全,小鸡要保证自身安全,否则母鸡团队将面临着输掉整个游戏。老鹰要变幻各种招式抓掉小鸡。这时,老鹰需要充分考虑攻击策略,母鸡要根据老鹰的动作判断老鹰的攻击策略。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在不断地思索策略如何取胜,这就很好的锻炼了孩子的思考判断以及团队意识等综合感知能力。再如需要三五个孩子以上玩耍的“丢手绢”的游戏:一个孩子拿着手绢站在圈外,剩下的孩子蹲成一个圆形。拿手绢的孩子绕着外圈跑动,边跑边哼唱儿歌,并悄悄地任意把手绢丢在其中一个孩子后面,然后接着跑,最后就要看被丢手绢的孩子是否能快速发现并站起来追赶上丢手绢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同时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反应速度,跑蹲能力等[5]。由此可见,民间游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帮助是那些现代化科技的玩具无法比拟的。

三、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管理中的价值

(一)节省开支

城市郊区和农村的幼儿园很多都有资金紧缺的情况。民间游戏的开展不受场地和设施的限制,空旷的草地和简单的玩具材料便可以进行民间游戏。这样既节省了幼儿园开支,又保证了幼儿教育的质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即使我们的幼儿教育资金充足,现代化玩具装备或者草坪上大型玩具设施,如滑梯,这些“玩具”并不是多多益善,因为它并不能够像民间游戏那样全方面的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所以笔者认为,民间游戏应该是幼儿教育里最重要的一门游戏课程。

(二)加强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联系

民间游戏来源于民间。每一个家长都是从孩童时期成长过来的。如果幼儿园可以定期让家长来园参与进孩子们的民间游戏,想必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样一方面加强了幼儿园和家长的关系,家长可以在和自己的孩子玩耍民间游戏中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发展情况。与此同时加强了孩子和家长的沟通和信任。这样,幼儿园和家庭有了一个共同关心的事情,使家长和幼儿园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三)有助于合理安排幼儿每日活动

幼儿园每天的活动包括多个环节,从幼儿学习、玩耍、进餐、午睡和放学。幼儿的耐心比较差,如果每天都重复同样的事物孩子们就会闹情绪,不愿意上幼儿园,这也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6]。将民间活动引入幼儿园教育中,民间游戏的种类丰富,幼儿每天可以接触不同的游戏,而且这些游戏包括运动量较大的还有比较安静的,很容易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使幼儿愿意来幼儿园,也解决了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难点问题,一举两得。

四、贵州民间游戏融入幼儿教育活动的效果

贵州民间游戏多见于民间的嬉戏娱乐活动,很多贵州地区生活条件艰苦,发展起来的游戏也大多是竞技游戏,以比力量比技巧的竞赛活动居多,带有强烈的少数人民身上散发的乡土气息。游戏的种类繁多,玩法多样,深受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在贵州民俗中富有独特的魅力。比如,追逐打闹游戏、斗鸡、骑竹马、打陀螺、童谣、石子棋、贴膏药等等。

(一)贵州民间故事丰富幼儿园课程

将贵州民间故事融入幼儿园教育实践教育活动中,幼儿园的课程将得到很大的丰富。首先是在专门的教育活动方面,如通过幼儿园的老师们一起将《椰子壳》的故事改编融入到中班的语言领域活动中,增添了以贵州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本土特色;其次是在幼儿的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中,笔者和老师们又主动为幼儿讲述各类贵州民间故事,带领幼儿设计的户外体育游戏《贴膏药》,赋予了户外游戏的文化意义;再加上在平时“一日生活”活动中,笔者和其他老师都有给幼儿讲述各种贵州民间故事,如《七仙岭》《螃蟹精》《甘工鸟》《百兽衣》等,增加了一日生活的故事色彩。总之,无论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活动、幼儿的游戏活动还是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有效地开发了具有贵州民间特色的教育资源,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内容,为该园园本教育活动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一)教师支持贵州民间故事的融入

表1 “贵州民间故事融入幼儿园课程”实践前后教师态度对比表

从表1可以看出,在将贵州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教育活动中之前,有26%教师反对本次实践教育活动的进行,有的教师对本次教学实践活动持有怀疑的态度,她们认为将贵州民间故事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想法很好,但是做起来却不现实,理由是目前市面上没有现成的贵州民间故事教学资源,园内教师的开发研究能力有限,很难做好这次研究;只有少数的教师完全支持本次教育活动的进行,并在研究初期大力支持和配合本次教育活动工作。到本次贵州民间故事融入幼儿教育活动的实践教学结束之时,虽然还有部分教师或反对或怀疑本次教育活动的效果,但是已有70%的教师支持本次教育活动的实践应用,并表示如果笔者今后继续深入研究贵州民间故事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相关课题,她们也想参与其中。

(二)幼儿喜欢贵州民间故事和文化

表2是此次幼儿园融入贵州民间游戏之后幼儿的情绪对比表。

表2 中某班“贴膏药”活动前后幼儿情绪对比表

通过表2,可以看出81.3%的幼儿喜欢“贴膏药”,游戏活动过程中表现为极高的兴致进行游戏,在游戏中乐此不疲,在轻松愉快地游戏氛围中;37.5%的幼儿在玩“贴膏药”游戏之后显得很兴奋,表现出还想再玩此次游戏;53.1%的幼儿流露出愉悦的情绪,表现为非常喜欢这个游戏以及这种方式。

表3 大某班户外游戏“椰子壳的故事”活动前后幼儿情绪对比表

通过表3可以看出81.3%的幼儿喜欢“椰子壳的故事”,表现为高兴地聆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 37.5%的幼儿在聆听故事之后显得兴奋,表现为乐于模仿故事中椰子壳的语言和行为方式;53.1%的幼儿流露出愉悦的情绪,表现为聆听故事之余希望老师多讲类似的故事。

由此,通过语言活动“椰子壳的故事”以及户外游戏“贴膏药”,孩子们开始感受到了传统的贵州民间故事带给他们神奇和美妙的感受,也对贵州民间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不仅乐于听黎族民间故事,常常在课间和其他等待时间央求老师讲贵州的民间故事,还喜欢把贵州民间故事里的人物、情景运用到幼儿园的游戏和生活之中,和同伴们一起感受贵州民间故事带来的快乐,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贵州传统文化的熏陶。

五、运用民间游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幼儿园工作者在选取民间游戏时应注意其是否具有教育性和科学性。民间游戏的发展得益于人们的口耳相传,一些古老的或者愚昧的封建迷信也融合在其中流传下来。因此,在选择运用民间游戏时一定要以适合幼儿与时俱进的民间游戏。

2.选择运用民间游戏时要切实考虑到幼儿的年龄段和身体发展状况。不同的年龄段的孩子要选择不同的民间游戏。同一年龄段的孩子也要选择不同的民间游戏相结合,例如静和动的结合[7]。

3.最值得注意的是安全性。在选择游戏种类和游戏所需要的玩具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到安全性,避免一些利器和危险性动作。

总而言之,民间游戏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教育是我国最基础的教育事业。那么让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教育就是一条势在必行的路,也是一条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前行的路。民间游戏经过岁月的沧桑传承下来足以说明其自身存在的价值。那么如何让民间游戏在幼儿园里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让孩子充分感受游戏带来快乐的同时感受时间的美好。

注释:

①将班中的小朋友选出两人,一人当“膏药”,一人来抓膏药。其他小朋友两人一组围成一个圈,两人绕圈追赶。当“膏药”小朋友快要被抓到或者是不想跑的时候,可以随便选一组小朋友贴在他们的左边或者右边,这时候另一侧的小朋友则成为新的“膏药”继续逃跑。这样的民间户外动态游戏能够强健幼儿的体魄,充足的阳光有利于增加维生素D,促进幼儿体内对钙质的吸收。

参考文献:

[1]张华,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2]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冯林林.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0(3):70-72.

[4]卞凤荣.用心发现善于运用——让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J].当代学前教育,2009(6):31-32.

[5]王春燕,李颖,杨佳丽.让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的课程[J].学前课程研究,2009(4):4-7.

[6]缪雯晓.民间游戏指导的多与少[J].学前课程研究,2008(2):42-43.

[7]柴明佳.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开发与利用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15-17.

[责任编辑:胡伟]

On the Application of Folk Games to Kindergarten Activities

LOU Xiao-yun
(Guizhou Normal College,Zunyi,Guizhou 550002)

Abstract:The introduction of folk games is a possible way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s.Folk games,with special features,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ren and the management of kindergarten,but also inherit the qualified folk culture in the folk stories and enrich the cultural curriculum contents.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folk culture to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achieved good effect and provided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folk games; nature of interest; simplicity and convenience;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作者简介:娄小韵(1978-),女,贵州遵义人,贵州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贵州省第二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贵州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黔教高发[2013]446号);卓越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计划(黔教高发[2014]378号)

收稿日期:2015-10-20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31X(2016)01-0025-05

猜你喜欢

教育意义民间游戏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浅谈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让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入高中音乐课堂
幼儿课间游戏活动的开展研究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