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

2016-04-25◆陈

学习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价值观文化

◆陈 满

众所周知,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精神家园,文化是渗透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的重要软实力,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社会整合、民族凝聚、国家强盛的巨大作用。提升文化自信力、增强文化传播力、提高文化竞争力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

一、树立文化自信力

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文化自信的极端重要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文化自信不仅生发于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更在于对自身文化的理性认知,再通过文化的自知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深入,文化自信力的树立将水到渠成。

(一)文化自信力的确立源于自身的文化自觉。欲信于人,必先自信,文化自信心的树立来源于对自身文化的理性认知与理解。数典忘祖、妄自菲薄只会丧失民族文化的根基与安顿人民精神的家园;盲目自大、全盘复古必然不能讲好中国故事而阻碍民族文明前进的脚步。只有以理性的眼光审视文化的来龙去脉、内容建构与价值旨归,才能树立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树立文化自信的底气。

文化有多重表现形态: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经验中探索出的科学文化形态,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又借鉴当代一切文化的优秀成果,集深厚底蕴、科学理论与有益借鉴于一体。借用徐光春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三大部分组成,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多样的外来文化。他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与层次结构。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旗帜。马克思主义是以批判和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思想,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结晶和先进思想文化的典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胜利,并在理论上不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文化强调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的方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调动人民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够创造性地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

中华民族五千年延绵不断的文明史为我们积淀下了独特的文化记忆,构成了我们的文化基因与民族符号。仁爱孝悌、知行合一、自强不息、诚信为本、以和为贵等构成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这些文化资源薪火相传,融入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赋予了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仁义礼智信等主流价值观构成的传统文化理念在家国同构的古代社会对个人的人格修养、国家的社会治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中国古代文明之所以领先于世界,文化及其理念铸就的文化软实力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传统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它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就学术而论,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秦汉时期法家、道家、儒家的依次登场,再到魏晋玄学、宋明理学、近代新学,延绵不断。所以,中华传统文化体现的不是哪一家哪一派的文化,而是一个丰富的文化体系。在这一体系当中有精华部分,也有不符合时代要求的糟粕部分,剔除糟粕,而不是隔断文化血脉,既反对文化复古主义,也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对其实行创造性转化“是文化复兴和文化复古的界线”。

自文艺复兴时期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以来,西方文化就以极大的思想解放与文化创新展现了其繁荣与领先的局面。工业文明的发展与技术理性的弘扬使西方文化具有显著的现代性特征,世俗文化、民主文化、人文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张扬展现了西方文化的吸引力与传播力。文化现代化是当今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要借鉴西方文化的有益成果,但文化与文明无优劣之分,坚持民族特性与文化立场,在去芜存菁的基础上,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自卑也不自负是面对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的正确态度,在交流互鉴中树立自觉、自信与自强。

(二)文化自信力的增强有赖于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核的内核,它能够凝心聚力,增强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信仰的功能,可以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价值认同,苏联党亡政息、东欧剧变、“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的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价值观失去了凝聚力,就会使人心涣散,丧失意识形态阵地。在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人们的价值观念追求多元与独立、差异而易变,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念在中国大众的价值体系中不断蔓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文化、大众文化、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并存的“‘一主多元’格局”中坚持弘扬主旋律,引导主流价值取向,强化人们的文化立场与文化观念,同时尊重社会成员差异化、多样化自由发展,在尊重差异中扩大思想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创造思想共识。面对现代与后现代相互交织与纷繁复杂的文化格局,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达与贯彻路径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弘扬核心价值观不能只是造词运动与口号宣传。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久地深入人心并真正成为民众的共同价值追求仍然需要我们提出创新路径。

二、增强文化传播力

如何增强文化传播力,纵观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掌握文化话语主导权。当今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不仅仅依靠物质力量来维系,文化话语主导权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国内文化话语体系中,随着自媒体的普及,人人都可以在虚拟的社会空间中发表自己的价值观点,然而,在这个扁平化与自由化的社会空间中,出现了一些所谓的网络大V等充当意见领袖,发出不同于当今文化取向与主流价值的观点,在这种匿名的、不在场的环境中,掌握文化话语权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可采用更贴近现实生活的话语内容,用现代话语表达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注意表述形式的鲜明、简洁、凝练,让人们易懂、易记、易表达。

在国际文化话语体系中,现代工业文明起步与发展于西方,给西方资本主义带来了强大的物质文明,并在此基础上造就了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对别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指手画脚的西方文化话语霸权持续存在。在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提升文化传播力,主要是提升价值观念的认同度。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曾明确提出中国和伊斯兰世界将是西方文明的天敌,并且在1996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学者和政治家在巴黎召开的“21世纪战争与和平问题”研讨会上号召西方国家团结起来,共同对付伊斯兰文明和中国文明的挑战。这是一种没有价值认同的典型案例,也是我们没有掌握文化话语权的必然结果。其实,文明冲突论也好、中国威胁论也罢,都是以西方中心论的狭隘视角看待中国,以西方传统文明崛起的道路看待中国文明,只需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就会理解中国不会走西方国强必霸的老路数。我们要掌握文化话语的主导权,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通过文化话语权的掌控,提升文化价值认同度。

(二)扩展传播渠道。就国内社会而言,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要与时俱进地依靠多样化的渠道。网络空间下的文化传播就是一条重要路径,人民网等微信公众号与手机客户端的推出对大众尤其是青年人了解国家文化与价值观的导向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价值观的传播可以融入互联网、新媒体、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

就国际而言,我国的文化形象仍然存在着“他塑”的现象,别人讲的中国故事必然夹带他者的偏见与误读,难免会失真。西方对中国媒体的偏见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认为中国媒体带有党派偏见,进行不公开不全面的报道,进行着强烈的意识形态灌输,导致中国官方媒体世界98%的覆盖率收获大打折扣的收视率。文化是国家交往的纽带,拓展传播途径、创新传播手段,才能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获得文化吸引力。

三、提高文化竞争力

纵观世界历史,一个民族的觉醒,始于文化领域,一个民族的复兴,更在于文化实力的提升。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所以,文化实力的提升就体现为文化竞争力的增强。然而,当前我国经济实力位居世界前列,但文化还是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化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的国际地位仍不相称,硬实力与软实力不均衡。

(一)提升文化产业创新力。文化产业为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它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与文化活力,繁荣文化市场,丰富文化的表现形式与传播方式,同时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文明现代化建设。

然而文化产业的商业化与娱乐化,使文化逐渐偏离主流文化的轨道。文化产业商业化和文化消费碎片化类似于西方的文化工业现象。文化工业是一种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大众媒介技术的高度发展而发展的一种标准化、单面化的物化倾向的文化。社会主义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防止商业化驱使下的文化异化,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者协同配合,才能保证文化健康持续发展。

此外,外来文化产品的涌入对我国文化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例如美国队长与国产电影百鸟朝凤票房的差距,就显现出了外来文化产品与西方价值观念对中国文化产业与价值观的冲击,它夹带的意识形态影响着大众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所以,我国文化产业的主流价值取向有待提高,文化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力度有待改进。要构建创新的文化产业体系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二)培养文化创新人才。人创造了文化并推进文化的发展,没有人就没有文化。同样,没有文化创新人才,文化就会丧失竞争力。“文化人才决定文化创造力,文化创造力决定文化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决定文化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决定国家竞争力。”所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文化人才竞争力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必要手段。通过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公民素质教育,培养出文化创新人才管理人才。

猜你喜欢

价值观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的价值观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谁远谁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