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与中华传统文化
2016-04-24沈浩淼
沈浩淼
(中衡设计集团,苏州 215021)
紫禁城与中华传统文化
沈浩淼
(中衡设计集团,苏州 215021)
有一道以现存古建筑照片为材料的高考试题:
(2013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Ⅱ第4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图2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参考答案写道:“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物是文明与文化的一种载体,著名的建筑甚至还是“文化的标志”“历史的见证”[1].让中学生通过学习古代建筑,从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这是非常有益的探索.然而,参考答案对于“太和殿与政治关系”的解读似乎有“挂一漏万”之嫌.照片中的太和殿已非清朝皇帝所有,而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瑰宝,甚至可以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因此,不能简单地说太和殿仅仅“象征皇权至上”.而且,试题还要求考生将太和殿与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进行比较,而其参考答案认为,英国建筑反映的是“君主立宪”的“民主政治”.中英建筑折射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专制与民主.这种比较思路是欠妥当的,因为它忽略了中国建筑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忽视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其结论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就太和殿与政治的关系而言,也不能以“皇权至上”进行简单概括.照片中的太和殿,为清朝初年所建,它位列紫禁城(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之首,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新帝登基、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以及万寿节(皇帝生日)、元旦、冬至时接受大臣朝贺,宣读殿试及第者的名次与姓名等,都要在此举行.可见,太和殿是清朝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这些活动不能笼统地视为“皇权专制”的表现,如科举考试在人才选拔、社会流动、教育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都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2,3,4,5,6].
即使从建筑的角度来看太和殿,也不应将其与周边的建筑分割开来单独观察,因为太和殿的设计与建造都充分考虑了该殿与其他建筑的协调问题.太和殿位于紫禁城内,与紫禁城的其他建筑共同组成一个建筑群.1987年,紫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在评价中写道:“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多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从中可以看出,只有将太和殿置于紫禁城这个“庞大建筑群”中,才能更好地发现其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价值.
紫禁城始建于明朝初年,为明清两个朝代共计24位皇帝生活、办公的场所,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主要原因有以下五点:第一,长期作为中国的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地,可以反映五百年来中国的历史变迁;第二,有体现高超艺术水平和独特民族风格的大片中国园林;第三,有反映独特民族工艺、体现古代匠人智慧与才华的众多传统家具;第四,有体现先人设计与制作水平,反映民族交融、中外交流的众多工艺品;第五,可以集中反映中国传统建筑的显著特征与高超水平.
明清时期的紫禁城,在设计与建造中确实反映了君主专制、皇权至上的思想.“紫禁城”这一名称,就体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的星相学中,天帝居住于紫微垣,皇帝居住、办公之所以用“紫”命名,意在皇帝贵为天子[7].太和殿在明朝时称“奉天殿”,其意为顺应上天之旨、代上天行使权力.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心,其外部分别为宫城和内城,明朝的奉天殿及清朝的太和殿均位于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体现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和至高无上的皇权.
但是,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专制制度和皇帝制度.1912年3月宣统帝退位,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至此,紫禁城完成了历史性的蜕变,由皇室的“私产”变为中华民国的“国有”资产,成为全民族的共有财富.故宫博物院将紫禁城对民众开放,这对于树立民主共和观念、摧毁等级意识与特权思想有着重大意义[8].因此,从宏观上讲,今天所见到的太和殿及紫禁城,并不仅反映“皇权至上”,还反映了中国由专制走向民主的伟大转变.
从中观和微观上看,紫禁城还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清朝三大殿的名称均源于儒家经典文献.明朝永乐年间所建的三大殿分别称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明朝嘉靖年间改称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清朝顺治年间又改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与“保和”源于《周易》,《周易·乾卦·彖辞》载:“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大”即“太”)“中和”源于《礼记》,《礼记·中庸》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和”命名三大殿,不仅体现满清贵族的汉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追求“天人之和”“人际之和”的中华传统观念.“如果说‘太和’是清代统治者所追求的一种大和谐的境界,‘保和’是一种永保和谐的希冀,那么‘中和’则是一种调节的手段.[9]”崇尚和谐、追求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因此成为“中国建筑的核心理念”[10].仅从各建筑的名称上即可看出,清朝的紫禁城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风水、阴阳、五行在紫禁城建筑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紫禁城的北面是万岁山,南面是金水河,这体现了古人“负阴抱阳,冲气为和”的建宫原则.紫禁城“前朝”的大殿布局为奇数,奇数为阳数,如“三座门”“南三所”等.“后廷”布局多用偶数,因为偶数为阴数,如东、西六宫.文渊阁为紫禁城的藏书处,共分为两层,上层为一通间,下层为六间,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意思.因为藏书怕火,所以文渊阁的琉璃瓦全部采用青黑色,黑色代表着水,取“水克火”之意[11].
正因为紫禁城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得以作为明清时期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紫禁城不仅是中国的,而且还是世界的.中国政府已向国际社会做出庄严承诺,保护全人类的这个文化遗产.为此,2002年中国启动了紫禁城的大规模修复工程;2003年,故宫博物院提出了“故宫学”的概念,以更好地挖掘紫禁城的文化内涵与价值;2007 年,故宫博物院的中国古代官式建筑传统工艺和书画装裱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紫禁城,所反映的绝不仅是君主专制、皇权至上的政治文化,它还积淀了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文化成果.初中历史教科书对此有比较全面的介绍: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里面的宫殿楼阁,千门万户,金碧辉煌,气象万千,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12].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向学生介绍其专制的一面,更应让学生通过紫禁城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纪念碑,伟大的建筑往往成为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象征物.[13]”在高考试卷中出现古建筑,有助于引导中学教学关注古建筑,注意挖掘古建筑的文化内涵.以古建筑作为材料命题之前,应该对拟选的古建筑进行全面了解,然后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高度来设计问题,在考查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是古建筑材料入题所必须知晓的基本思路.
[1]陈志华. 外国古建筑二十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前言.
[2]王建平. 唐代科举的社会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3-89.
[3]何忠礼.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J]. 历史研究,1990(5):119-135.
[4]刘海峰.为科举正名[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9-97.
[5]刘海峰.科举停废110年祭[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83-91.
[6]韩月香.技术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关联——中国科举制的衰亡与中国政治制度关系分析[J].当代社科视野,2010(2):15-19.
[7]故宫博物院.历史的纪念[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3):4-8.
[8]程丽红,程玥.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一种媒介文化角度的审视[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100-103.
[9]班晓悦.从清代紫禁城的复建看统治者的汉化[J].紫禁城,2014(S1):61-67.
[10]韩增禄.明清北京紫禁城建筑中的和谐理念[C].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2008.
[11]党洁. 风水、阴阳、五行在紫禁城中的体现[J]. 北京档案,2012(9):50-51.
[12]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彩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1.
[13]郑欣淼.故宫的价值与地位[N].光明日报,2008-04-24.
(责任编辑:马玲玲)
教育资讯
2016年,影响教师的10项教育新政
回顾2016年,教育改革马力十足,各项新规层出不穷,今天就带大家盘点2016年可能影响教师的十大新规.
1.教师“铁饭碗”被打破
2016年,我国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成为教师管理的制度,并根据试点情况细化相关条件和要求,目标是让教师队伍有很好的“源头活水”,把个别不符合教师要求的老师能够清除出去.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这两关提高了教师准入门槛,破除了教师资格终身制,提升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
2.中考改革出新招
9月20日,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同时,《意见》中还提出了“两考合一”,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等多项改革措施.
3.高考大纲做出新修订
10月14日,教育部正式公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大纲对除英语外的8个科目的考试内容均进行了修订.比如语文学科,新大纲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二者选考其一修订为均必考.在数学学科上,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文化的要求.物理学科上,新大纲还将以往部分选考内容修订为必考内容.
4. 防治校园暴力出重拳
为了不让类似的校园欺凌悲剧再度发生,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提出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针对重点学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开展防治工作.同时,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欺凌和暴力,学校和家长要及时相互通知,对严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
5.全面二孩 老师生还是不生?
自1月1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正式开放,很多家庭开始为迎来第二个宝宝做准备,其中当然不乏教师家庭.很多校领导发现,新招的“90后”女教师很多都有“一胎”的备孕打算,而教学经验丰富的多数“80后”“70后”骨干教师也考虑在今年实施自己的“二孩”备孕计划.女教师扎堆生育二孩可能造成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正逐渐变成各个学校都要面临的挑战.
6. 遭遇有偿补课、乱收费,果断举报!
今年6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2016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将治理中小学有偿补课问题作为2016年教育行风突出问题治理工作的重点.开展有偿补课专项治理,紧盯寒暑假、法定节假日等易发多发期,加大查处力度,坚决制止有偿补课.对于在课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上不讲课后讲并收取补课费的,以及打击报复不参与有偿补课学生等严重违纪、败坏师德的行为要重点查办,实行“零容忍”.
7. 特岗教师有保障 让老师扎根乡村
3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2016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约7万名,中央财政继续对特岗教师给予工资性补助.教育部、财政部将根据各地2016年设岗计划和往届特岗教师在岗人数核拨2016年特岗计划中央补助经费,2017年根据2016年度实际在岗教师人数进行结算.
8. 新编语文等三科教材开启秋季新学期
从9月秋季新学期起,教育部新编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教材三科教材在新小学一年级和新初一年级投入使用,与广大中小学师生见面了.新编三科教材的编写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重对涉及我国主权、边疆海域、重大事件、著名人物等内容进行把关,确保教材整体质量和水平.
9.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基本消除,乡村完全小学、初中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达到相应要求;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
10. 把“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到实处
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要求健全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学校要将学生在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作息时间安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到2020年,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总体达到国家标准,体育课时和锻炼时间切实保证,教学、训练与竞赛体系基本完备.
(摘自《2016年,影响教师的10项教育新政,正悄悄改变你我的教育观!》,中国教育报,微信ID: Zhongguojiaoyubao,2016年12月22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