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黑龙江森工林区人工林经营有关问题的探讨

2016-04-23宋丹

科学与财富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工林经营问题

宋丹

摘 要:本文通过对19个林场所设置的58块样地数据的统计分析,主要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人工林的经营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且提出了对所存在问题的相应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人工林;经营;问题

为了详细地了解以往人工林的经营情况,总结人工林经营的历史经验,更好地指导新时期人工林的经营与发展。我们对人工林面积较大、经营比较规范并且具有代表性的林业局,进行了不同年代的人工林经营现状调查。

实地调查了19个林场,布设样地58块,收集资料320份。通过现地调查,资料汇总,对目前人工林经营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 人工林经营现状

目前,森工林区的人工林林分情况很复杂,大部分是人工林造林后天然苗木侵入所形成的人天混。主要优势树种组有纯林、人天混、还有达不到以上两种优势树种的林分,但是人工林木也占3层以上。现有已成林人工林以人天混林分为主。其中落叶松纯林面积109.4万公顷,占相关已成林人工林面积的45.8%;红松林面积58.7万公顷,占相关林分的24.6%;樟子松、云杉、赤松等面积37万公顷,占相关林分15.5%。落、红、樟、云等针叶纯林累计面积205.1万公顷,占相关已成林人工林面积的85.9%。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杨树等阔叶树人工林面积只有4万公顷,占相关林分的1.67%。针阔混交林面积31.4万公顷,占13.1%。速生丰产的落叶松人工林,在本世纪将陆续进入主伐利用阶段,成为扭转可采资源危困的主要后续资源。按现行《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的规定,落叶松人工林的主伐龄为41年,20世纪60年代营造的落叶松林,从本世纪起陆续大量进入主代利用期。由于大面积人工林在本世纪内陆续进入成熟期,通过实施天保工程,使天然林经过20年的休养生息,在2020年以后,森工木材产量有望恢复到历史较高水平,黑龙江森工将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2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通过实测调查数据显示与分析,人工林经营尚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采取相应的对策。

2.1 中、近熟落叶松人工林公顷蓄积量总体偏低

1980年前营造的落叶松人工林,已进入中、近熟龄。据全省更新普查统计,21-30年生中龄落叶松人工林平均公顷蓄积量为63.38-91.37m3,年平均生长量为2.82-3.32m3;31-40年生落叶松近熟林平均公顷蓄积量为109.8-124.8m3,年公顷生长量为3.38-3.33m3,均低于规程规定的6.70-8.23立方米7.91m3标准。

造成全省落叶松近熟人工林公顷蓄积偏低和高低不等的原因,主要是落叶松人工进入中龄林后,受经济利益的趋使,间伐频度大、强度高,采大留小,采好留坏,没有认真执行抚育规程经营密度表的规定,造成保留株数少,采好留次,平均单株材积小,降低了公顷蓄积量。南岔林业局浩良河等经营所落叶松间伐试验标准地调查资料表明,伐前株数多数未达到经营密度表的规定,进一步间伐的结果必然降低单位面积应保留的合理株数。

为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提高落叶松人工林的公顷蓄积量,抚育间伐要严格按抚育规程的规定,进行调查设计和作业质量的检查验收。要认真按经营密度表的要求,保留规定的株数。在间伐作业时,只准伐除砍伐木,或按五级分类法砍伐D、E级木,严禁采大留小,采好留坏。对未达到经营密度表规定经营密度的林分,不准进行抚育间伐作业。

2.2 落叶松人工林的培育方向问题

落叶松是我省唯一的早期速生的针叶乡土树种,适宜培育中小径材。据以往的试验表明,16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已达到工艺成熟,25-30年左右平均生长量出现高峰以后开始逐年下降,表明已达到了生理成熟。按省抚育规程标准表的规定,40年生落叶松人工林的平均胸径为18cm,不适宜培育大径材。实践证明,培育中小径材的内部收益率均是较高的。当前,规定落叶松人工林41年为主伐龄,不论从土地利用率、经营效益、市场需求和落叶松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都是值得探讨的。适当发展中径材用材林,按照定向培育的要求和落叶松早期速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对现行的技术规定应作必要的修改。营造纸浆、纤维林的造林密度为公顷最低4400株,不搞中间利用,16年一次主伐。中径材培育造林密度3300株/公顷,30年主伐,间伐3-5次,间隔期3-5年。

2.3 红松人工林早实分杈问题

天然阔叶红松林,一般林龄80-140年时,树高长到18-22m,主干开始结实分杈。红松人工林由于采取全光培育,光照条件的改变,打破了红松正常生长发育节律,加之松梢象甲危害,促进了红松人工林的早实分杈。。一是选择珍贵阔叶树种营造混交林,使红松幼龄阶段得到阔叶林侧方庇阴和保护,促进红松高生长,加速天然整枝,防止早期结实。二是红松幼龄林抚育时,要砍掉抑压红松幼树上方阔叶树,保证充足的上方光照,其周围保留适当数量的乔灌木,给红松林侧方庇荫。调节光照,改善林地条件,培育优质高产的红松林。三是保持红松林木的合理密度,减少松梢象甲的侵染。四是采树时注意保护母树,防止折断顶枝或伤害顶芽。根据红松的生物学特性和系统发育的规律,为培育优良的大径材,防止早实分杈,今后要提倡营造针阔混交林,或采取保留天然阔叶树的办法,形成天然、人工红松针阔混交林,避免形成红松纯林。对现有的红松人工林,已经形成针阔混交红松人工林,按照“护着别盖着”、“挨着别挤着”的原则,伐除影响红松生长的阔叶树外,停止全面揭盖透光抚育的作法。对已经形成红松纯林的人工林,要按经营密度表的要求,保留合理密度不搞高强度间伐。对已结实分杈的红松人工林,采取早期摘果和修剪分杈枝的办法,减少营养消耗,促进新的主枝形成,保持红松的良好干形。同时,加强松梢象甲的防治,减少主枝分杈,使已成林的人工林向着成材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人工林经营问题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我国人工林生态轮伐期探讨
人工林生产力提升对策探析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山东泰山3种人工林小气候对比分析
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规律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