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硅谷创新生态的演进

2016-04-23

新材料产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风险投资硅谷创业者

硅谷创新生态的演进伴随着硅谷创新集群的更迭,物种、种群、群落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一、半导体时代:地平线上的新曙光

20世纪初,美国的国防工业直接推动了硅谷的发展。随着半导体商业用途的日益广泛和国防市场份额的下降,一部分军用技术开始转向民用消费领域发展。1958年仙童公司的Robert Noyce与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基尔比间隔数月分别發明了集成电路,使得半导体工业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出现爆发式增长。1959-1976年诞生在硅谷的半导体公司有45家。“硅谷”因大量芯片企业的集聚正式得名。

1.物种:从创业开始的创新物种

(1)企业

这一时期的典型企业以科学家创办企业、大企业衍生企业和发烧友创办企业为主。

科学家从大学中带着最新成果创办高技术公司。弗雷德·特曼是20世纪美国最成功的科学家、工程师和高等教育的管理者,他构筑了硅谷“大学—政府—产业”的合作模式。特曼认为大学应该是商业计划的孵化器,鼓励他的学生留在湾区创业。

发烧友完全由个人兴趣创办技术型企业。费罗·范斯沃斯是一名无线电发烧友,他14岁时构想了一套研制接收器的理论,21岁时他在硅谷创办公司,进行了全球第1次全电子电视广播,开启了此后电视机的大规模生产。当时团队中还有此后发明速调管并创办瓦里安公司的拉塞尔·瓦里安和创办海因茨—考夫曼公司的拉尔夫·海因茨。

(2)政府

美国的国防工业为硅谷发展的早期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第2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战争时期,硅谷成为当时美国国防工业的集聚地。

(3)大学

硅谷的发展离不开斯坦福大学强有力的支持与参与,斯坦福不仅为硅谷提供人才,更是直接参与了硅谷的布局与发展。斯坦福支持硅谷半导体产业发展体现在3个方面:

①成立斯坦福大学工业园。1951年,在特曼的推动下斯坦福大学创建了斯坦福大学工业园,工业园通过吸引公司聘用斯坦福的教师、毕业生和荣誉合作项目为公司员工提供实时培训等方式,成为惠普、通用电气等高技术公司的集聚地。

②产学研合作研发。1909-1937年间,西里尔爱尔威尔、戴维·斯塔尔乔丹、拉夫尔海因茨、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等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及校友们先后创办了鲍尔森无线电话公司和电报公司、联邦电报公司、海因茨-考夫曼公司等企业,推动了硅谷无线电、半导体等产业的发展。斯坦福大学还经常与产业界共同举办学术研讨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产业与研究机构、学校师生之间的联络。

③鼓励学生创业。硅谷电子工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在斯坦福电子工程学院一手扶持起来的,1906年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毕业的西里尔·埃尔维在斯坦福电子工程学教授的支持下研究新型的电波发射仪器,并于1909年成立了联邦电信(Federal Telegraph)公司。像这种斯坦福大学毕业或者是在斯坦福做教授而出来创业的数不胜数。

2.种群:偶然又必然出现的产业集群

农业-无线电产业-半导体产业的变迁。圣塔克拉拉谷位于帕罗奥图和圣何塞之间,曾因大片的果园得名“欢心谷”。19世纪末,火车冷藏车厢的发明使这里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果生产和加工区,同时铁路也把更多的人带到了湾区。

第1次世界大战为无线电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战后无线电技术开始转向民用消费领域。1939年,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创办了惠普公司,此后公司迅速发展成为高技术大公司,并聚集了一批相关联的初创企业,硅谷无线电产业集群由此迈向成熟。

3.群落:初步形成的创新圈

硅谷的创新圈在半导体时代已经初步形成,不断涌现的新思想、信息流动和要素循环的创新生态3大生命体征交互作用,使得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在硅谷发酵:获取财富是价值的体现,人人都是自由的。科学家创办企业、斯坦福大学以及风险投资等创新主体占有较高的创新生态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4.生态: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创新模式的萌芽

硅谷的创新生态在军方订单、斯坦福大学和早期风险投资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技术进步,创业群体和风险资本的聚集。以科学家创业者为核心、大学第1次建立科技园、风险投资开始出现成为时代显著特征。

二、个人电脑时代:初步形成的区域创新体系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微处理器的发明和现货芯片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硅谷的半导体工业逐步转向了更专业化的芯片领域,从而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

1.物种:生长在车库中的创新源头

(1)企业

进入个人电脑时代,在原有的物种基础上,又衍生了一批新的物种。

施乐硅谷研发中心(PARC)成为美国最成功的公司研究所。1970年,PARC正式成立。PARC让科学家拿着钱去做他们想做的研究,由此吸引了一批能工巧匠和黑客,创造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首台个人电脑Alto、图形用户界面(GUI)、以太网技术、激光打印机、第1个商用鼠标、位映射显示、个人分布式计算、信息可视化、所见即所得技术等,几乎囊括了个人电脑时代所需的全部重要技术。

工程师直接选择进行创业。1968年,仙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集成电路的发明者罗伯特·诺伊斯和摩尔定律的发现者戈登·摩尔一起退出仙童公司,共同创办了英特尔。

(2)政府

美国政府选择通过制定优化风险投资环境的一系列政策和发展计划,间接激励企业创新。这一时期的政策作用点大致可以分为4类:一是出台一系列鼓励对科技型小企业的长期风险投资的优惠政策,直接刺激社会风险投资供给规模;二是优化风险投资的投资结构来源;三是改革风险投资公司组织形式;四是推行小企业投资(SBIC)发展计划,进一步提高政府对风险投资的参与行为。

(3)大学

这一时代的斯坦福大学已经形成了一个活跃的科学氛围,并迅速向学校之外扩张。1968年,尼尔斯·雷默斯在斯坦福建立了一个办公室,后更名为技术许可办公室(OTL),专门把斯坦福的发明推销给工业界。到2001年,OTL的收入已超过10亿美元。

2.种群:自然而然的产业过渡

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世界上第1台商用微处理器,开启了硅谷从半导体时代进入个人电脑时代的纪元。1972年惠普公司、德州仪器公司、卡西欧公司和准将公司等公司推出了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小型计算器。1973年,PARC研制的Alto投入运行,这是区别于已有大型机的全球第1台个人工作站。1976年,乔布斯和沃兹奈克在车库里设计出了可以装到一个旅行箱里的苹果I代电脑,之后推出的苹果II代具有更加优秀的显示处理功能、操作简便的键盘和美观的外壳,在更大范围内引起了轰动。

3.群落:多方合力铸就的创新圈

风险文化开始根植于硅谷。这一时期随着美国放宽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的投资范围,风险募集资金的来源大大扩展;资本利得税(CGT)的下调促进了风险投资进一步繁荣。风险投资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财富来到这块区域,并由此带动了新技术领域大量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发烧友文化的形成。硅谷有一批高度个体化、以家庭为基础的发烧友群体,他们通过刊物、商店和俱乐部建立社区的方式,以克服资金、技术和营销基础设施的不足所带来的困难。例如1975年3月,湾区的一批沉醉于用自己动手的套件组装计算机的发烧友在车库中建立了“家酿电脑俱乐部”,俱乐部的成员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并在俱乐部展示了一批优秀作品,其中包括苹果电脑的第一台原型机Apple I和为伯克利微处理器技术公司设计的全球第1台内置视频驱动器的微型计算机Sol-20。

4.生态:初见雏形的创新生态

个人电脑时代,一批由工程师、大学生和科学家组成的车库创业者,以及由创业者、大学、研究所、企业研发共同推动的技术创新的效用叠加,通过不断优化产品,赢得消费市场,进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巨大的财富一部分进入了风险投资,继续支持技术创新和创业,形成了有效的正反馈机制。这一时代硅谷创新生态的阶段性特征呈现为:以车库创业者为核心;工程师文化、发烧友精神和反叛精神并行不悖;风险投资日趋成熟;创业及创新围绕消费市场进行;获得的巨大财富反哺于创新创业;吸引全美及欧洲的科学家。

三、互联网时代:发育完成的生态体

20世纪90年代初,硅谷再次陷入了发展困境。这主要受2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这一时期国际局势发生巨变,美国支持技术开发的国防支出再次缩减;二是随着半导体及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逐步成熟,来自全球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伴随外部环境的改变,硅谷发生了一次重要革新,这次革新以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主题。

1.物种:天使投资成为创新创业之母

(1)企业

互联网的崛起让硅谷的创业浪潮变得更加多元化,包括大学生创业、技术人员创业和移民创业3类。

大学生掀起创业浪潮。互联网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大学生创业就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创立的2大搜索引擎企业:杨致远和大卫·费罗于1994年推出的雅虎及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于1998年推出的谷歌。

公司技术人员选择创业。互联网产业的轻资产模式,使得创业门槛大大降低;同时,早期的互联网服务的用户是技术专业人士,其更了解自身的需求,因此一批技术人员纷纷从公司辞职选择创业。例如,苹果公司的两名前雇员杰克·史密斯(Jack Smith)和沙比尔·巴蒂亚(Sabeer Bhatia)在1996年共同创办了Hotmail。微软公司的雇员纳文·詹(Naveen Jain)同年创建了InfoSpace公司。

全球移民来到硅谷进行创业。美国政府开始大量向留学生提供“绿卡”,吸引全球的技术人才来到美国,部分移民选择了在硅谷创业,其中也包括了众多的中国大陆留学生创业者。例如,朱敏于1996年创办了提供网络会议服务的网讯;陈宏先后在硅谷创办了4家企业,1997年创办了提供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的GRIC。

(2)政府

政府采取默许在互联网上的商业活动合法化,加速了互联网发展的进程。1997年初,美国的互联网供应商已超过3 000家,再之后的6个月内又增加1 000多家。另外,美国政府还通过《高性能计算和通信法案》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为研究项目提供资助。

(3)大学

旧金山湾区的大学变得更加开放,每年培育出成千上万的软硬件工程师,吸引了一大批世界各地的人来到这里学习。“斯坦福创业企业”已经成为了这一时期硅谷的重要标志,众多的师生依靠在斯坦福的职务发明创办企业,而学校并不控股或长期占有大比例股权。据统计,截至2000年,斯坦福大学已经衍生企业3 000多家,硅谷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有一半都来自斯坦福创业企业。

2.种群:硅谷选择了互联网,互联网改变了世界

硅谷得益于个人电脑时代的积累,拥有了强大的技术和人才储备,在计算机硬件设施领域也已实现了全球领先。特别是网景的成功上市打破了“首日獲利”记录和以雅虎为代表的“硅谷神话”出现,使得商业模式成为商业话题,互联网为众多的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互联网时代形成的3大产业特色。一是技术人员引领。谷歌、雅虎等一批硅谷的技术极客对于技术的不懈追求和探索精神,催生了一批优秀的初创企业和改变世界的高技术大公司,不断地引领着硅谷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二是服务于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网景浏览器的出现,扫平了技术障碍,使得互联网日积月累的混乱而难懂的数字信息群变得明白易懂、富有意义,推动了普通大众,而不仅是技术人员向网络添加内容。另一方面,浏览器对个人和非营利组织是免费的,方便公众使用。三是硅谷的软件外包产业向印度班加罗尔等地区辐射。

3.群落:充分流动的创新圈

进入互联网时代,硅谷的创新圈开始充分流动,新思想、信息流动和要素循环的创新生态3大生命体征相互作用更加密切,不断促进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带来创新生态位大范围的重叠,使得创新主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加速优胜劣汰,天使投资、中介机构等主体诞生或加入,抢占各自生态位,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创新生态进一步发育完善。

4.生态:创新生态圈的形成

互联网时代具有以技术创业者为核心,财富神话、另类艺术与无政府主义并行不悖,创新创业围绕新的商业模式进行,天使投资的诞生和风险投资的黄金时代,更加注重研发而不是发明与吸引全世界的技术人才。技术人员、科技移民、风险投资、商业模式、营销机构、中介机构、办公室/工厂与实验室等创新要素相互循环流动(如风险资本的巨额回报吸引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科技移民等),形成发育完全的生态体。

四、社交媒体与多元化时代:被全世界学习的标杆

1.物种:创新创业从伟大的梦想开始

(1)企业

这一时期硅谷的企业不断涌现更具时代特色的创业者,具体表现为3类企业:改变世界的创业者、连续创业者和企业型孵化器。

改变世界成为第一原动力的创业者。硅谷存在大量怀有改变世界梦想的创业者。Facebook的出现,就是开始于创始人在互联网上建立用户社会关系网络的梦想。哈佛大学的新生扎克伯格认为,互联网的信息应是共享的。基于这样的想法,他向校方提出要建立一个网络版的花名册。在得到校方的拒绝后,扎克伯格来到了硅谷并和他的2位室友创建了Facebook网站。

成功的创业者选择继续创业。连续创业者是硅谷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的最好体现,这类创业者的特点归纳起来有2个方面:一是精力异常充沛,二是喜欢从头开始。麦克斯·拉夫琴(Max Levchin)被誉为硅谷10大连续创业者之一。2002年,麦克斯·拉夫琴创建的第一家企业PayPal以15.4亿美元的价格卖给eBay。此后的十余年间,他创立了近20家企业,包括游戏开发网站Slide、美国最大的点评网站Yelp、商业智能软件公司Quid、孵化器HVF等。截至目前,这些公司累计市值已经超过100亿美元。

企业型孵化器为伟大的梦想提供翅膀。硅谷企业取得成功后,往往会为其他初创企业建立孵化器或加速器项目,帮助新的创业者建立企业并为其创业提供支持,形成了良性循环。谷歌创业之初,曾得到过天使投资人安迪·贝托谢姆的投资和帮助。2009年,谷歌成立了谷歌投资(Google Venture),不仅投资到其他公司,还在谷歌总部为创业公司提供约2000m2的办公场地。

(2)政府

据《硅谷指数2013》介绍:硅谷当地政府努力缩短了个人和企业申请安装新能源装置的审批时间,简化了安装许可的要求。同时加强了与中介服务组织的合作,共同研究硅谷内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环境规划等。这一时期硅谷发展了一批由政府资助帮助中小企业发展的中介机构,如硅谷国际贸易发展中心、硅谷中小企业孵化中心、硅谷企业家中心等具有影响力的组织。

(3)大学

MIT媒体实验室虽然并不在硅谷,但是它在社交媒体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MIT媒体实验室致力于颠覆式创新和原始创新,产生了一批高技术的研究成果,吸引了大批硅谷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包括与谷歌公司合作开发的谷歌眼镜项目。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一批硅谷的大学人员通过运用新的数字媒体把知识辐射到全球的方式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201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彼得·诺维格和塞巴斯蒂安·史郎创办的网上大学Udacity标志着MOOC时代的正式开启。同年,斯坦福的2名研究人员吴崇安和达芙妮·科勒创办了Coursera公司,并向全球用户提供近500门世界各地大学的互动课程,目前Coursera已成为全球最大的MOOCs平台。

2.种群:在社交化的基础上探索下一个核心集群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产生与发展,人们慢慢从PC端转向移动端,这为社交媒体的产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交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更加紧密,同时商业模式成为第一要素。这一阶段的创新更加多元化。一方面社交媒体的崛起,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工作机会,吸引了大批历史、心理学、音乐等人文专业毕业生,更多的女性和少数族裔人才也加入到硅谷寻梦行列。另一方面,创新领域不再局限于互联网等领域,在可穿戴设备、基因技术和清洁技术等领域也保持高度的创新创业热情。

3.群落:运转成熟的区域创新圈

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区域创新圈运转成熟,新思想、信息流动和要素循环3大体征均体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迸发出创新与创业的热情。多种多样的创新主体依托自身长板占据着各自独特的生态位,彼此之间形成有效互补、良性竞争、协同发展,同时,也不断有新的主体涌现,来挑战、占据现有生态位,打破平衡态,硅谷创新生态呈现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新思想具体体现在:开放成为共识;WEB2.0的催生;众包、众筹、开放式研发。信息流动具体体现在:移动互联网的交互作用越来越大。要素循环包括人才、技术与资本,具体体现在:全球人才涌入硅谷,创意超过技术;新技术和新模式都由创业公司发明和推广;天使投资的成熟,众籌模式的出现,大众特别是年轻创始人成为天使投资人。

4.生态:与全球进行高端链接的开放生态

社交化时代具有以改变世界的创业者为核心,充满未知与机遇(云计算、位置服务、社交应用),创新创业围绕新的想法进行,非常成熟的天使和风险投资,更加注重应用型研发和整合资源,吸引全世界的“异端”与被全世界所学习和模仿的阶段性特征。世界10大新经济创新尖峰地区包括:硅谷、中关村、新竹、班加罗尔、以色列、波士顿128高速公路、伦敦地区、索菲亚、深圳和大德。硅谷通过与这些创新高地进行高端链接,共同合作研发,实现产业国际化。与此同时,这些创新高地通过借鉴硅谷的创新模式、利用硅谷的创新要素,逐步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风险投资硅谷创业者
风险投资企业关系嵌入与投资绩效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新锐榜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榜单
中国创业板风险投资退出绩效的实证分析
中国创业板风险投资退出绩效的实证分析
硅谷之谜
《硅谷之谜》
数据中的创业者
互联网创业者
绝对离差风险测度下的多阶段风险投资组合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