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的是故事 长的是人生

2016-04-23王小蔷

保健与生活 2016年9期
关键词:脑溢血散步唱歌

王小蔷

那日早上,爸爸从老家打来电话,声音颤抖,说妈妈突发脑溢血,正在抢救。深夜,我们从东莞赶回老家,爸爸正守候在妈妈身边。医生给我们看妈妈的脑部CT,脑溢血面积太大,我们都被吓住了,只有爸爸那么坚定,说了三句话:“全力救她。”“用最好的药,请最好的专家。”“瘫痪不要紧,只要她活着。”那一刻,我的眼泪哗哗直淌,不仅仅是因为躺在重症监护室的妈妈生死未卜。那天之前,我从未觉得自己的父母之间是有爱的。

从有记忆开始,爸爸永远都是白衬衣、中山装,整齐干净,头发纹丝不乱,说话轻言细语。老了,依然衣着讲究,我从未见过他穿着老头衫、短裤出门。一辈子做宣传工作的他,戴着眼镜,有着骨子里的骄傲。而做保管员的妈妈,有着让我们姐妹俩羞惭的大嗓门和夸张的表情。退休后,妈妈忽然恋上了花衣裙,隔三岔五去扯几尺繁花朵朵的棉绸,混搭得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爸爸把一套《红楼梦》看了一遍又一遍,我猜他的心里一定一遍遍幻想过他自己的“林妹妹”,但肯定不是这个和他跌跌撞撞过了40多年,到60多岁才把自己弄得跟花姑娘似的女人。在我看来,他们两个人,语言没有交集,生命各有各的状态,总像是相互容忍着才能把日子过下去。

手术后,妈妈只能说出只言片语,却能认出爸爸来,能缓缓站立,能用一只手吃饭。我们请人在家里帮着护理,但只要爸爸在,都会帮她挤牙膏刷牙,为她梳头。这时,我才知道,这几年来,爸爸每晚都为妈妈做头部按摩。

这有点颠覆我的认知。年轻时,爸爸晚上睡觉不能离人,妈妈上晚班的夜晚他很难熬,所以妈妈特意从厂里的核心部门换到了边缘的保管部门。那时,妈妈是强壮的,爸爸是羸弱的,总是妈妈照顾爸爸。后来,妈妈的老年疾患频发,从做子宫肌瘤手术到高血压降压治疗再到装心脏起搏器,而父亲一直并不强有力的身体,在岁月的打磨下变得平稳和充满耐力。

妈妈开始变得依赖爸爸,常常在夜里把他叫醒,让他坐在一旁陪着。我们劝她有事就叫我们或叫阿姨,让爸爸休息好才能好好照顾她,她却像孩子般委屈:“不行,我就要叫他来。”白天,他要是出去一下,她看不到他,就会很着急,吵着让我们叫他回来;他回来了,她就说要翻身,脚不舒服要捏捏,要喝水,要坐一下……或许,她只是要他在身边。

半年后,妈妈的主治医生上门来看望,感叹说:“你们照顾得太好了,真没想到她能恢复得这么好。”那一天,我家就像过节一样,满是欢声笑语。爸爸紧紧握着妈妈的手。前几年,妈妈突然当着我们的面,抱怨爸爸从不牵她的手,过马路也不牵。当时,我很不以为然,觉得挺矫情的,一辈子没牵手都过来了,现在才在意,太晚了吧?可是,某个傍晚,他们从公园散步回来,妈妈悄悄跟我说,过斑马线时爸爸牵了她的手,声音里满是娇羞。

那天,我去公园散步,看到合唱队的老人们在练歌,想起爸爸也曾在那儿唱歌排练的情景。那时,妈妈每天在各大商场闲逛;爸爸则每日打扮整齐,西装革履地参加各类表演。待在一起的时间,他们就互相数落对方的不是:“你妈又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回来。”“你爸吃饭太慢了,总嫌菜不下饭,他自己来做好了。”现在,我才明白,那根本不是要我解决问题,而是他们在互相发嗲。

我给爸爸发了条短信,提起他的唱歌队。很快,他回复:“那些都是无事时的消遣,我现在完全不需要了。守着你妈妈,就够了。”

原来,短的是故事,长的是人生。故事填充的只是些微空隙,大段的空白需要包容和陪伴。他们的,我们的,都一样。

猜你喜欢

脑溢血散步唱歌
遇见他们在唱歌
散步的收获
散步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唱歌猪
散步畅想
一起去散步吧
因鸡粪争吵老汉突发脑溢血当事人被判部分担责
藏医涂擦疗法对血瘫(脑溢血)病康复期的临床观察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