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气排球运动发展及对策分析

2016-04-23罗俊波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发展瓶颈发展历史对策

罗俊波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



广州市气排球运动发展及对策分析

罗俊波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

摘要:气排球运动适宜在各年龄段群体中开展。在全民健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广州市迫切需要推广这类优质体育竞技项目。但目前广州市在该项目推广普及的进程上存在着一定滞缓。据此,首先对广州市气排球运动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梳理,随后对气排球运动在广州的推广优势以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试图找出广州市气排球运动瓶颈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该研究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广州市体育运动项目,同时也对广州市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气排球运动;发展历史;发展瓶颈;对策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1]。气排球运动自1984年由中国火车头老年体协首先推出以来,先后在广西、浙江、福建等地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在部分省市已经成为全民健身的第一首选项目[2]。为此,全国老年体协还专门成立了气排球专项委员会。此外,北京、上海、湖南、广西、江苏等省市已初步确定在青少年中发展气排球运动。

广州市体育局近年来也在积极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明确群众体育为根本和基础,竞技体育为带动的方针。广州作为国际化体育之城,亟需更多适合群众健身的项目。20世纪90年代,气排球运动传入广州,为全民健身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近年来气排球运动推广普及滞缓,陷入发展困境。在政府重视,组织推广与自发开展齐头并进的助力下,广州市气排球运动为什么还会陷入发展瓶颈期呢?下面将通过梳理广州市气排球发展历史、发展现状、项目发展优势,找出瓶颈期的原因,并研究解决对策和建议。

1广州市气排球运动发展历史

2008年至今,笔者一直在进行气排球运动调查、研究,参与气排球运动的组织推广等工作。经过大量收集、查找资料,广泛调查研究(见表1),可以将广州市气排球运动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

1.1群众自发开展期

1.2政府组织推广与自发开展并存期

2009年,经过长时间的考察与研讨,同时恰逢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全民健身的需求,气排球运动得到了广州体育局的支持,成为市全民健身重点推广项目之一。政府体育部门的重视扶持和组织参与,使广州市气排球运动的发展进入了组织推广与自发开展并存期。此外,借助国家8月8日“全民健身日”、广东省体育节暨广州市体育节的平台,该运动项目也得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推广。在政府体育部门的重视和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下,气排球运动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社会影响力也显著增强,气排球运动参与者稳步攀升[4]。

1.3发展瓶颈期

表1 广州市气排球发展相关数据统计

依据笔者实际调查及相关数据统计,2012年至今,在萝岗区、越秀区等区域的带动下,气排球运动参与人次在不断增加,但经常参加气排球运动的人数变化不大,市排协应邀举办的气排球培训班次数很少。组队参赛方面,只有广州市老年气排球队每年自发组队参加广东省中老年人气排球比赛,广州市没有统一组队参加国家级、省级及其他气排球比赛。宣传报道方面,2009年,第一届气排球比赛得到了多家新闻媒体的跟踪宣传报道,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关注。但之后,气排球运动只是在“8月8日全民健身日”或“体育节”的报道中被顺笔带过,新闻对其报道几乎为零。

按照运动项目的发展规律,气排球运动在广州市政府组织推广与自发开展齐头并进的助力下,应该进入迅猛发展阶段;在组织管理、培训指导、赛事安排、媒体宣传方面应该比较成熟;在群众参与人数、参与范围、参与程度方面也应该卓有成效。但调查和数据表明,一方面,气排球运动缺乏统一组织管理,发展不均衡,后备力量不足;另一方面气排球推广普及速度和宣传力度滞后。因此,在广州市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形势以及众多运动爱好者的需求下,广州市迫切需要推广这类优质体育竞技项目。

2广州市气排球运动发展的有利因素

2.1气排球运动自身优势

气排球运动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项群众性运动,集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竞技性于一体,具有天然的适合群众健身的优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第一,气排球运动场地、器材简单,运动成本低。只要有一块约长12米、宽6米的空地(也可适当调整大小)。这样的场地,一般社区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在场地中间安上一副简易网柱、中间拉一张球网就可以开展运动。也可以借助羽毛球场或其他场地,加上排球网即可。第二,气排球具有球质软、体积大、手感舒适、重量轻、球速慢、不易伤人等特点。第三,气排球运动的规则简单,好学易懂,入门快,运动量适中,适合不同性别、年龄、技术水平的人练习,老少皆宜,可广泛用于组织大众健身、单位联谊交流、学校体育教学等。第四,通过参与气排球运动,可以密切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2.2政府部门的支持

一是完善组织领导体制。要将建设服务型党组织长效机制工作列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确保服务工作认识到位、责任到位、精力到位。要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和各委员并建立健全议事制度,党组织书记是机关党组织服务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定期组织开展服务工作研究,结合部门实际分析服务需求与重点,研究服务工作思路与载体建设,推动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广州市政府、体育相关职能部门围绕国家《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和《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的出台,调动市民参与健身锻炼和群体活动的积极性,大力倡导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着力营造浓郁的健身文化氛围,推动全民健身向更高层次和更广泛领域拓展。2009年,广州市将气排球运动列为全民健身重点推广项目之一,重视和支持该项目的宣传、推广和普及工作,广州市排球协会每年都定期举行常规比赛和邀请赛,这为气排球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3全民健身需求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亚运会举办城市,近年来,广州人民体育意识大大增强。当前流行“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的说法,正是人民生活理念的洗礼和更新的体现。广州市体育人口比例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从关心体育、支持体育到参与体育,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气排球运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多样化健身、娱乐的需要。广大市民迫切的运动需求,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运动文化氛围对气排球运动的开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广州市气排球发展瓶颈的原因

3.1发展规划缺失

气排球运动虽然在2009年被列为广州市全民健身重点推广项目之一,体育部门也定期开展了气排球比赛组织和宣传工作,对气排球运动的特点、发展现状进行了一些探讨,但并没有对气排球运动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及发展策略进行详细研讨和规划。这样一来,宏观发展规划的缺乏,使气排球运动的发展方向不清,动力不足。政府体育部门只有重视气排球运动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广州市气排球运动沿着健康、科学的道路发展。

3.2管理机制不健全

广州市气排球运动的组织、宣传、推广工作由市排球协会负责。由于各区体育局、总工会重视程度不同,气排球运动在各区发展也十分不平衡。有的区参与运动人数多,很容易组建队伍;有的区缺乏管理,很难开展活动。针对这样的情况,政府体育部门应加强各级体育部门、工会组织之间的沟通联系,统一协调,严格规范,健全气排球运动管理机制,加强制度约束和监督,从而推动气排球运动的顺利开展。

3.3比赛规则不统一

广州市气排球队伍在日常练习或比赛时,使用的规则不统一,主要不同之处有:场地、网高、参赛队员、发球轮转换位、拦网、每局得分及比赛用球等,见表2。比赛规则不统一,给组织比赛带来很多麻烦,影响了市级比赛和交流赛的开展。排球协会应致力于比赛规则的研究、制定、规范、统一,以利于该项运动的普及推广。

表2 广州市各版本气排球规则统计

3.4推广形式单一

广州市气排球运动推广实践中采取了组织竞赛和表演赛、技战术培训指导、媒体宣传等推广形式,但以面向社会的小范围表演赛、竞技比赛推广为主。这种形式的好处在于容易组建队伍,方便沟通联络,活动或比赛容易组织开展,在体育节和全民健身日等重要场合专业的比赛更难吸引市民关注。缺点在于推广形式过于单一,参与范围不广,社会影响力不大,参与人数少并相对固定,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影响了气排球运动推广普及的进程。

4广州市气排球发展对策

4.1加强统筹协调,健全管理机制

目前,气排球运动处于推广普及瓶颈期,亟需政府体育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管理协调方面,广州市体育局要加强与广州市总工会的沟通联系,加强对各区体育局的领导督促,要求各区体育局、各区总工会协助市排球协会共同做好气排球运动推广工作。健全机制方面,广州市排球协会可以成立专门的气排球推广小组,借助现有各行各业协会成员的力量,在各级学校、企业、社区发动宣传,组织活动;并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让各区体育局、总工会、社区、学校指定气排球运动推广联络员,负责日常推广宣传。

4.2重视学习研究,统一培训指导

广州市体育部门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相关人员到气排球运动开展得好的省份进行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邀请经验丰富的气排球推广专家来广州对我市气排球工作进行实际指导培训。市排球协会还应制定统一的比赛规则,参考推广较好的省份大胆创新技术、战术;做好气排球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其专业水平;并义务对各区进行赛事培训指导。

4.3创新宣传途径,扩大宣传范围

广州市气排球活动经费由市排球协会拨款,能用于宣传的经费十分有限。气排球协会的宣传要跟上信息时代发展,借助网站、微信等平台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宣传推广。网站、微信宣传,不仅成本低,而且宣传速度快,宣传范围广,可以吸引大批关注者,发展爱好者。运动爱好者还可以借助微信平台与排球协会或各区气排球队伍即时沟通,享受免费组团预约培训等服务。

4.4丰富推广模式,加快推广步伐

气排球运动要想推广普及必须采取多种推广模式,多管齐下。结合广州市实际,以下三种比较可行。第一,气排球运动应取得教育部门支持,进行校园推广,提升大中小学学生对气排球运动的兴趣,组织常规比赛,同时可以渗透家庭气排球理念,带动气排球的参与规模。第二,由于各区气排球运动开展不平衡,排球协会可以将推广得比较好的黄埔区(原萝岗区)建设成推广示范点,重点培育扶持,打造品牌和影响力。然后,由区体育局、区总工会、区教育局总结推广经验,以点带面,逐步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第三,组织比赛,带动参与热情。应举办各级各类气排球比赛,也要组织队伍积极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让气排球爱好者能在比赛中相互交流,切磋技艺,提高水平,让更多人关注该项运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A].2014,10

[2] 梁有明.浅析气排球运动在贺州市的普及和推广价值[J].贺州学院学报,2010(1):109-111

[3] 罗俊波.广东省气排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1(2):118-119

[4] 侯玉鹭.广州市老年排球运动的推广策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6):89-91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of Gas Volleyball in Guangzhou

LUO Jun-bo

(Guangzhou Polytechnic of Sports,Guangzhou 510650,China)

Abstract:Gas Volleyball is suitable for promotion in each age group.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fitness being the national strategy, Guangzhou is badly in need of the high quality project of Gas Volleyball. However, the process of the ap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project began to wind down in view of existing situation of Guangzhou.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Gas Volleyball in Guangzhou have been reviewed first. The advantages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of Gas Volleyball to promote in Guangzhou were then examined. On this basis, we were trying to find out the root cause of Gas Volleyball in Guangzhou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So the study has greatly enriched the sports in Guangzhou as well as provided an important realistic instruc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in Guangzhou.

Key words:Gas Volleyball;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bottleneck;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8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2016)02-0089-03

作者简介:罗俊波(1979-),河南信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12-18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发展瓶颈发展历史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走,找对策去!
俄罗斯保险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叩问灵魂的乐章
我国成人教育呈现瓶颈滞胀状态的原因分析
对于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几点思考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