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家年夜饭

2016-04-22

工会博览 2016年2期
关键词:豆腐汤肉馅砂锅



我家年夜饭

“腊”道美味

四川美食以辣闻名,然而在年夜饭中却有一道不带“辣味”的“腊味”菜:看上去红红火火、色泽鲜明;闻上去味熏醇香、香味浓郁,吃起来更是咸香适中、唇齿留香——这就是四川腊肉!若是少了这道腊味,那除夕夜就缺少了年味!

腊肉这道菜到了除夕夜烹饪起来非常简单,蒸熟晾凉,切片拼成一盘即可上桌。然而前奏却漫长精细,就好像忙碌漂泊了一年的我们,忙了300多天,就等着最后这一夜的阖家团圆。我本不吃肥肉,然而吃腊肉却是一定要吃6分瘦、3分肥、再带一层皮这样拥有“黄金比例”身材的肥腊肉,既有弹性又有嚼劲,关键是肥而不腻,因此制作腊肉第一步挑肉很为关键。随后再配以佐料放入陶瓷容器里腌制10余天,取出风干10余天,再烟熏1天,腊肉就诞生啦!腊月里正是吃柚子、橘子、炒花生的季节,这些果壳可是我们家的宝贝,从来不丢,收集齐满满一筐,在熏肉的时候配合着木头一块燃烧,只为化成青烟让腊肉更美味!

大学前我一直在四川,离开家之后,每到过年时妈妈早早的会把做好的腊肉寄给我与朋友一同分享。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我每年都能吃到的腊味,在他们眼里竟是比山珍海味还美味的食物!

一碗豆腐汤

叶楠

贾平凹说过,“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一个人在年少时喜欢吃的美食,在他的味觉里会留下深深的烙印,即使长大了,也难以忘记。而我难以忘怀的,该是回家过年时,家乡的那一碗豆腐汤。

朱元璋传说里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就是豆腐汤。豆腐汤又有“白玉黄金汤”之美誉。豆腐汤做法简单:锅内加高汤,鲜豆腐、油炸豆腐下入锅里同煮,配些佐料,大火烧开,再以文火咕嘟,待开盖满屋皆香,撒上香葱末、芫荽、滴入麻油,一碗豆腐汤就做好了。

用竹筷子轻轻一搅和,香味便直透天灵,引人垂涎欲滴,再配上饼丝,真是绝了。鲜豆腐方正,不破不损,夹一块入口,沾牙即化,满口鲜香;而油炸豆腐则松软皮实,外紧内酥,又透着焦香味儿,红白两色,与小葱之嫩绿、辣椒之鲜红相得益彰,不说去吃,单望上一眼便是享受了。

豆腐是最温和的食材,白而纯洁,红而热情,绿而清新,所有的美味就在这最简单、最质朴的搭配中渗透。一碗豆腐汤包含着人们心底的纯净,对生活的热情,对自然的向往。年夜饭,来一碗豆腐汤,期待来年也能像这一碗豆腐汤一样,晶莹剔透,熠熠生辉。

老蚌怀珠

蒲俊

我的家乡在淮河之滨——蚌埠。虽是小城,但从不缺历史的厚重感,这里有楚汉相争鏖战之处垓下古战场,大禹治水圣地涂山。但对于我来说,最怀念的,是蚌埠的东郊盛产珍珠的龙子湖以及那一道老蚌怀珠。

老蚌怀珠的做法是先将河蚌开壳,取肉洗净,用木棒槌在蚌肉边上轻捶,入冷水锅中至水沸呈浅米汤色,捞出蚌肉再洗一次;煮蚌肉的汤滤去沉渣放入锅中,加蚌肉,以小火煮至肉烂,轻取蚌肉晾凉后切碎;再把虾仁先用刀压一下,一起剁成泥状,加葱姜汁、精盐、味精少许和鸡蛋清搅拌均匀;锅置旺火上,加冷水将肉泥挤成如核桃大的丸子,入冷水锅煮熟捞出;蚌壳一分为二,每个丸子放大汤碗中上笼蒸5分钟取出倒入河蚌内,淋黄酒、撒葱花、配胡椒粉后入盘上桌。这样一道美味可口的菜肴就成品了。

尤其是在年夜饭的时候,吃一道美味的老蚌怀珠,只希望记住家的味道,希望来年的辛勤努力能获得像珍珠一样丰厚的回报。

砂锅杂烩+“抓钱”

韩凯亚

对于山西人来说,年夜饭可能没有南方人那么精致,没有东北人那么豪爽。但我们家的年夜饭,却是严格遵守着传统,也透露着属于我们小家的别样温暖。

我们年夜饭,必上的一道菜是砂锅杂烩,说是杂烩,但工序可是一点都不简单。“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二十六这一天,我们都会把过年要吃的猪肉买齐全。也就是这一天,父亲就会开始着手制作年货。剁肉馅炸肉馅丸子,炸豆腐、土豆块、红薯条……还有用炭火制作的烧肉,那香味能弥漫屋子一整天。

当然,这只是砂锅杂烩的前期工序,对于山西人来说,主食永远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东西。热情好客的山西人觉得,客人吃多少主食,就代表着他们对于主家的喜爱程度。那过年的时候,馒头就必不可少了。“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这一天的馒头,我们那儿称为“抓钱”,就是把提前发好的面做成用手抓钱的形状,并将洗好的硬币揉入其中,再在两端各放一个红枣,寓意来年多赚钱,日子要过得红红火火。

等到除夕夜,父亲特意将砂锅洗好几遍,放入葱姜蒜、火锅底料打底,放入两层肉丸子,再放上香菇等菌类,再放上烧肉,再叠加上提前炸好的豆腐、土豆块、红薯条;放上绿色蔬菜,浇上提前熬好的鸡汤,最后再来一点山西人必不可少的醋。一道精心制作的砂锅杂烩就此诞生,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的砂锅,手捧“抓钱”,好不热闹。其实,父亲的意味,做儿女的又何尝不知:人生,就像这砂锅杂烩一样,酸甜苦辣样样都有,但砂锅既然能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我们的人生,也应该是这样,有完美,有遗憾,格局要大,心要宽广。而不能丢掉的,大概应是家的记忆吧。

吃不够的炸藕夹

翠薇

炸藕夹是我家乡的一道美食,也是我们家过年过节不可或缺的一道菜。炸好的藕夹色泽金黄,圆润饱满,既可以是一道菜品,也可以是一种主食,我小时候总是吃不够。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想吃随时都可以做,但还是吃不够,每次闻到藕夹的鲜香,还是垂涎欲滴。

这不,过年了,我和孩子一起炸藕夹。每每做起这道菜,我都想起从前过年的时候,母亲在老家的厨房里,洗藕,剁肉馅,搅面糊,而我们姐弟三个在一旁欢呼着、雀跃着,不时地向厨房里张望。炸好的第一盘,母亲总是要先敬敬神仙们,敬了老天爷再敬灶王爷,再敬土地爷,然后才轮到我们吃。一眨眼,那炸好的一盘藕夹像飞了一样,盘子变空了,我们又去厨房里盛。母亲总是要等到炸完,最后一个吃。

做藕夹最好选用肥嫩的白莲藕。把藕洗好,削皮,切的时候切成连刀片,就是每一大片之间,是两小片相连,仿佛是能够开合的蚌壳。用新鲜的猪瘦肉,加入适量精盐、料酒、葱姜、五香粉拌匀,如果吃辣还可以放些胡椒粉。肉馅里还可以加一些蔬菜末,比如白菜叶、茄子末、菠菜末,以营养均衡。把调好的馅子夹入切好的藕片里,抹平边缘,放在盘子里备用。在一个大碗里搅拌一些面糊,浓度以挂上藕片为佳。然后放置十多分钟,饧一会儿,这样面糊就变得松软、有弹性,炸出来的藕夹外酥里嫩。锅里放油,待油温升至微微冒烟时,夹好的藕夹裹一层面糊就可以下锅了。藕夹在油锅里噼里啪啦地欢唱着,有香气从锅里溢出来,飘溢出厨房,飘溢到窗外。待藕夹变得颜色金黄,像一只只小鸭在锅里游着,就可以盛出装盘了。馋嘴的孩子像猫儿一样早就等得急不可耐,咬一口,藕片的清爽,肉汁的香鲜,蔬菜的软嫩,外层面糊的酥脆,在口腔里充溢着、弥漫着,忍不住,吃完一个,又吃下一个……

猜你喜欢

豆腐汤肉馅砂锅
鱼头豆腐汤
做炖菜砂锅最好选无釉的
白菜豆腐汤的爱情
买回来的肉馅再剁几下
市售肉馅有“馅阱”
砂锅里也有重金属
打破砂锅问到底
喝碗羊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