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台理论视野下对“互联网++”的解读

2016-04-22巩妙音

今传媒 2016年3期
关键词:网络传播互联网

巩妙音

(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平台理论视野下对“互联网++”的解读

巩妙音

(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摘 要:以互联网平台为通用介质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已成为产业升级转型,创新经济增长点的关键领域。“互联网+”计划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本文以平台理论为切入点,追根溯源地揭示了互联网的平台属性及其在“互联网+”不断推进、融合中的重要意义,平台的搭建、运营和规制理论也能为“互联网+”计划提供深层次的解读和新面向的认知。

关键词:“互联网+”;平台理论;网络传播;平台传播

随着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这个概念以来,“互联网+”模式已成为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内在引擎,在与中国传统产业的深入融合中,带来了的新的产业形态、产业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很多人对“互联网+”概念的解读还囿于浅层,“互联网+”并不是给传统行业拉根网线那么简单,笔者认为“平台”理论的相关研究可以为深入理解“互联网+”提供新的思维模式。

一、“互联网+”计划的平台化逻辑

(一)对平台概念的解读

平台理论是一个新兴的课题,我国学者对这个概念的界定也有着不同的阐释,徐晋认为:“平台实质上是一种交易空间或场所,可以存在于现实世界,也可以存在于虚拟网络空间,该空间引导或促成双方或多方客户之间的交易,并且通过收取恰当的费用而努力吸引交易各方使用该空间或场所,从而追求利益最大化。”以这个概念为核心的平台经济学强调多方供给、多方需求、多平台交易的多边市场模式。谷虹认为:“平台就是建立在海量端点和通用介质基础上的交互空间,它能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机制促进海量端点之间的协作与交互。”这个概念是建立在对传统信息传播模式颠覆的基础之上的。这两个概念都揭示了平台的基本功能:聚合、协调、重组和交互。

在“互联网+”战略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市场结构和企业关系由垂直的、线性的产业链向产业价值网络转变,竞争思维从垄断、竞争、封闭向通过开放和合作来提升竞争优势转变,产业组织形式从金字塔式层级结构向基于平台的对等协作转变,这正体现了“平台化”的经济趋势:在以传媒业、电信业以及互联网IT产业为支柱的信息产业中,由于资源禀赋的无限化转变和市场环境的碎片化转变的内在动因,传统经济运行模式开始向平台化经济运行的模式。平台的出现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新的产业结构形态和企业组织形态,更是新的商业思维模式和新的经济哲学。

(二)平台传播的优势——“去中心化”的“再中心化”

互联网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信息资源从匮乏向无限化发展,从整体向碎片化发展。在这种信息生态下,产生了两种传播模式:“网络传播”和“平台传播”,能把海量信息端点聚合起来的互联网是他们最核心的支撑条件。

图1 多对多网络传播模式资料来源:本文作者根据资料整理而成。

图2 多对多平台传播模式

如上图所示,在“多对多网络传播模式”下,端点之间是一张双向对接的关系,信息的传播路径选择很多,多数情况下两个端点之间关系的搭建需要多次传递和扩散。如A到B就要经过三次传播,所以在网络传播模式下信息的传播具有不确定性、双向性、多角度性和去中心性的特征。而在多对多平台传播模式之中,信息的传播是以一个中心端点为平台的,其他端点与中心端点双向对接,一个端点到另外任何一个端点的信息传递,只需经过平台端点“O”的中转。这样也有利于平台中心对于交互信息的搜集、分析、重组和匹配,改善信息传达的质量,实现高效率的信息交互。可见,网络传播的去中心化使得信息处于自然扩散的状态,而平台传播是在这种去中心化的基础上的“再中心化”,比网络模式更加高效和直接。

(三)“互联网+”概念中的平台属性

“互联网+”概念的中心词是互联网,它是“互联网+”计划的出发点。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他被看作是“公共传输模式”的媒介。使得世界上的计算机联接成了一个“全民共享”的庞大系统。正如互联网之父温特·瑟夫所揭示的互联网的三条黄金法则:没有人拥有它,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它,任何人都可以往上面添加服务,这是互联网跟之前所有媒介的区别。互联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开放的去中心和利益主体的平台。从理论上讲,网络的去中心化使得互联网中各端点之间的交互和对接效率大大降低。而现实中的互联网之所以能冲破这样的传播壁垒提供给大众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就是由于互联网中存在着各种不同规模和不同种类的平台,平台是互联网运行中的基本结构要素,我们是通过这种平台来使互联网发挥作用的。正如谷虹所说:“我们今天所认识和使用的高效的互联网,并不是原始的网络结构,而是一个多样化多层次的平台结构”,作为最大的基础平台的互联网,它集合并连接了无数的应用平台及使用者。

比如,微博是个通过关注机制分享实时信息的社交网络平台,包括社会公众人物的大量人群聚集在微博,我们不仅能通过它和好友分享信息,还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同公众人物和其他有同样兴趣点的人进行交流互动。百度是一个信息搜索平台,海量信息通过这个平台完成了高效匹配和互动。淘宝是一个C2C平台,通过这个虚拟的集市,我们才能便捷的买到各地的东西,并节省了购买时间。这些平台是根据一定规则和机制的制定而运作的,是网络中海量端点间的交互中心,为网络之中大量端点之间的交互和匹配提供了支撑。可见,互联网的组织方式是以平台的方式聚合的,而非网状。平台传播并非网络传播才是互联网最高效的运行模式。

二、“互联网+”发展模式新思路——平台化演进

(一)“互联网+”高效实施的基础——平台的搭建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将成为基础设施资源,像水、电、气、资源一样被广泛安装使用,社会各行业都将加速架构在互联网上。在城市发展和政府管理的语境中,“平台”通常指代的正是基础设施,比如实施“三通一平”工程,为招商引资和地区经济发展搭建坚实宽广的平台;建立高新技术发展“平台”的技术开发区、为推动企业与市场双向交流“平台”的企业家论坛、中外合作交流“平台”等。平台可以看作是一个行业或者几个相关行业的基础设施,平台企业就是对这些行业基础设施进行运营和管理的行为主体。所以平台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类似于公共物品。一般来说,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意味着企业难以从中获利,但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恰恰来源于此。有一个段子说得非常好:邮局不努力,顺丰就替它努力;通讯行业不努力,微信就替它努力;银行不努力,支付宝就替它努力;出租车不努力,滴滴、快的就替它努力。传统行业是有墙的花园,而“互联网+”模式的平台化发展却建立了公共场所。

公共物品性还表现在所有权的虚无和控制权的去中心化,“互联网+”模式搭建的平台是全开放无中心和利益主体的平台,比如“云计算”的设想就源于一种公共物品和平台思路,解决如何把IT资源变成像水、点一样的公共设施而易于获取和使用。显然,绝大部分平台是有运营主体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所有权和控制权的民主化,而本质上确实以更加隐蔽但却更加严密的方式实施控制。这种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和商业性的摩擦在现实中不可避免,如何在这两者中找到平衡,将是企业运营者不可忽略的问题。

(二)“互联网+”计划推进的动力——平台化运营

平台化运营,对内是最大程度的集合和调动平台内部所有的资源及优势,产生超级链接,对外是组织和协调好与社会上其他可利用或可嫁接模块,是通过对各种规则的设计、制定和遵循来实现的。对内的规则和对外的规则都是平台化运行的核心动力,也直接关乎平台价值实现的效率。而不同定位、不同目的的平台,所制定的系统规则也是不同的。“互联网+”的推进过程中,传统企业在关系的编织和激烈的竞争中,不仅要能审时度势,找准自己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节点,还要深度探索其关系拓展模式,制定适用而高效的运营规则,突破社会性限制嵌入社会关系网中。如于2010年产生的“网络春晚”,利用网络的互动性让受众通过投票、点播、在线评价等多元方式打造广大受众想看的春晚,充分调动微博、论坛等网络互动手段完成网络大拜年,是百分之百的网络制造、网络推广和网络收视。和央视春晚相比,哪一个获胜并无定论,因为这是不同的平台,凝聚了不用的资源,有着不同的运行规则的不同空间。传统企业在“互联网+”的升级改造中,只要把关联的资源运营好,就能在突破激烈竞争的重围,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结 语

在“互联网+”的推进中,企业和行业要运用互联网进行产业升级和创新改革,就必须树立平台化发展的观念,就必须认识到企业的任务在于为相关行业或产业提供基础性服务,为他们的发展消除各种障碍,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支撑环境。并且要转变运营观念、拓展新的发展模式,促进各种资源和关系的聚合和转换,在社会关系网中不断占据更高、更有利的位置。

参考文献:

[1]徐晋.平台经济学——平台竞争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谷虹.信息平台论——三网融合背景下信息平台的构建、运营、竞争与规制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

[4](美)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等译.大众传播理论(第五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加拿大)唐·泰普斯科特,(英)安东尼·D·威廉姆斯著.何帆,林季红译.维基经济学: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6]曹国伟.“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新经济形态[EB/OL].2015-03-21.http://tech.sina.com.cn/i/2O15-03-21/1637100198O3.s html.

[7]韩见.“网络春晚元年”与大众狂欢的重新兴起[J].艺术评论,2010(4).

[责任编辑:思涵]

作者简介:巩妙音,女,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媒体、媒介经济学、传媒产业研究。

收稿日期:2016-03-08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3-0025-02

猜你喜欢

网络传播互联网
网络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探论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