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你相信的

2016-04-21李飞云

信息化建设 2015年11期
关键词:挂号分级融资

李飞云

“坚持你相信的”,这是微医集团(前身为挂号网)一路走来的致胜法宝。挂号网很多人不陌生,作为医疗第三方平台,提供分诊导诊、预约挂号、医疗支付等服务。

2015年9月,微医集团获得由高瓴资本、高盛集团领投,复星、腾讯、国开金融等机构共同投资的3.94亿美元新轮融资,刷新移动医疗健康领域融资记录,再一次将微医推上互联网+的风口漩涡,智慧医疗呼之欲出。

从“医院保姆”到“医院二孩” ,五年三次融资5.22亿美元

对于智慧医疗的理解,微医集团创始人之一张晓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如此表述,“智慧医疗分三个层次,首先是医院内部单体信息化建设,如一卡通等;其次是医院与医院之间的信息化联通,解决各大医院信息孤立、信息化孤岛现象,这通常由各省的卫计委或当地医院牵头,融合区域内各大医院的信息联通,作为医院单体信息化建设的弥补和提升,使得患者的就医信息能在各大医院流通;第三种就是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医疗模式,这是考虑到以患者和医生为核心的就医模式,改变以往以医院为主体的模式。”

而第三种模式,正是微医集团现在努力做的。微医集团的前身挂号网曾经被人称之为“搭上互联网的黄牛”,但张晓春更愿意将它比喻为“医院的保姆”,而现在的微医更像是“医院二孩”,是现有就医形式的补充,使就医模式更为丰满,也因此,微医自成立以来,频获资本风投青睐,先后三次获得融资。

2009年,卫生部发布《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所有公立三级医院开展实名挂号服务,同时允许在不收取服务费的前提下,公立医院和第三方中介合作开展预约挂号服务。这成为2010年3月挂号网成立的推力。

2011年底,上海全部三甲医院接入挂号网。2012年,挂号网首次获得2200万美元融资。

2014年10月,挂号网第二次融资成功,获得了来自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复星集团、晨兴创投、启明创投共计1.062亿美元的融资。

今年9月,第三次融资成功。三次前后共获得5.22亿美元。

截止到发稿,挂号网通过号源托管、HIS直连、搜索链接三种方式,与全国25个省份、1600多家重点医院的信息系统实现连接,拥有超过1.1亿实名注册用户和19万名重点医院专家。截至2015年8月,微医集团累计服务患者人次已突破2亿,成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就医服务平台。

如果说,挂号网通过互联网优化就医疗流程,解决就医难的问题,那么在微医拿到第二轮融资后,开始从单纯的挂号向智慧医疗生态链上下游延伸,意图从提升就医环境到打造新的就医生态链。

“黄牛”、“飞刀”、“药商”就医的痛,成就医疗全新生态链

医院门口的“黄牛”、在各地医院间飞来飞去的“飞刀”,还有隐身于医患之间的药商影子等,都是医疗系统的痛。

对此,张晓春分析说,一些现象的存在说明有需求,同时也反映了现实问题,如就医流程的优化程度,和医生的价值体现等,“‘黑刀现象的存在,就是医生的价值变现存在问题。”

尽管微医并未表明新拓展的业务跟以上问题有关,但细究,基本是围绕以上痛点开展。

在挂号网之后,2015年3月28日,微医集团再创“医生团队协作”模式,通过互联网组建“同病种、跨区域”的在线医生协作组织,共同为患者提供线上线下全程服务。

张晓春介绍说,目前医患痛点之一在于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据2013年统计,中国千人拥有医生数为2.04,(不含基层的村医,若加上村医达到2.60左右),同年,美国千人拥有医生数为2.4,这说明,在中国医疗系统中,医生的总量并不少,之所以出现就医难现象,系追逐优质资源所致,而优质资源在全球范围之内都是稀缺资源。

“现在微医推出‘同病种、跨区域的‘医生团队协作模式,转向以医患为核心,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以大专家、名医领衔,聚集医生团队,接进各基层医生力量,对外形成名医品牌效应,对内开展PK,在团队之间进行接诊和分诊”,张晓春认为,这将充分调动各级医疗资源,在团队内部形成大专家带队,还兼具教学科研、传承指导意义,有利于基层医生的成长。

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70号文提出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鼓励用互联网的方式开展分级诊疗服务。这为医生的多点执业提供合法的途径。

下一步,微医集团计划于2016年,筹资3亿美元发展100万基层医生加入专家团队,再筹资1.5亿美元在全国建设5个区域手术中心,打造“全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实现患者就近就医,真正实现分级诊疗。

对“同病种”的垂直向纵深延伸医生团队,进行“跨区域”接诊,这一架构的设想无疑是令人心动的,但遇到现实问题就是,如何与医保打通?

对此,张晓春的解释是,微医的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是“基层医生+专家专科团队”的模式;同时,微医下一阶段目标,要建“医、药、险”生态圈,通过和移动医疗产业链上相关机构的深度合作,纳入药企和商业保险,来应对以上问题;“挂号网的平台是接入公立医院,可以用医保支付,如果对就医环境和医疗质量以及医疗团队配置等有更高要求的,可以通过分级诊疗平台,寻求符合条件的医疗团队和医疗机构,在这个平台上,可与商业保险对接。”

微医的蓝图很美,然而现实操作肯定没那么美:商业保险的落地,电子处方的实施,如何进行线上、线下支付药费、检查费?医生的线上、线下多点执业又该如何备案等。面对这些前所未遇的问题,张晓春表示,微医在互联网+医疗的推进中,不赞成颠覆,反之会主动与各级卫计委和医院积极沟通,先行先试探索整个行业所面临问题的解决之道,为今后政策出台,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其实,我们现阶段面临最大的诱惑是:能不能坚持你相信的!”

猜你喜欢

挂号分级融资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分级诊疗路难行?
我会独自挂号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挂号中介服务“赔本赚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