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性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展望
2016-04-21李贵芳王育红
徐 君,李贵芳,王育红
(河南理工大学a.经济管理学院;b.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DOI]10.3969/j.issn.1007-5097.2016.04.025
生态脆弱性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展望
徐君a,李贵芳a,王育红b
(河南理工大学a.经济管理学院;b.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DOI]10.3969/j.issn.1007-5097.2016.04.025
摘要:生态脆弱性研究是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梳理归类,从生态系统脆弱性相关概念及特征、生态脆弱带区划和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存在评价指标尚未统一、研究方法有待完善;偏重实证分析,相关理论发展滞后;研究对象的范围有待扩展,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最后,从规范统一评价指标选取,探究创新研究方法;发展并完善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理论体系;延展研究区域的时空范围,丰富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态脆弱性;生态脆弱带区划;生态环境
一、引言
20世纪中期以后,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缓解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带来的生存压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问题日益凸显。近十几年,生态系统退化、能源短缺、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沙漠化、森林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涌现,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人类日常生产生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生态脆弱性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20世纪80年代,国际科联(ICSU)建立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1],以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的成立[2],标志着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的诞生。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地关系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生态脆弱带”“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等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相关研究领域[3-4]。进入21世纪,随着学者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2001和2007年IPCC分别出版了《气候变化2001: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报告》和《气候变化2007: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报告》[5-6],为国内外学者对全球气候变化脆弱性进行研究探讨提供了借鉴。随后,IPCC组织第二工作组(WG2)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评估研究,其中,第二次评估报告以“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为研究主题,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脆弱性现状,对气候变化引发的脆弱性及脆弱性对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第三次评估报告则认为以气候变化为研究背景进行的脆弱性评价和适应性分析是识别和评估气候变化引发的脆弱性对自然和社会系统是有害还是有益的重要依据[7]。2005年,IGBP提出的全球土地计划(Global Land Project)中,将“识别人类-环境耦合系统的脆弱性和持续性与各类干扰因素相互作用的特征及动力学”作为其主要的研究方向[8]。可见,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有必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搜集整理,从生态系统脆弱性相关概念、生态脆弱带区划和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分类,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提供参考借鉴,为提高生态系统安全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生态脆弱性相关概念及特征综述
生态系统是指一个特定环境内的所有生物和环境的统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主要包括社会系统、自然系统以及社会-自然耦合生态系统三大类[9]。生态脆弱性即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通过组成生态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脆弱性以及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表现出来。生态脆弱性的内涵是由脆弱性内涵演变而来的,因此在对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相关概念进行综述之前,首先对脆弱性概念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
关于脆弱性概念的表述很多:美国地理学家Gil⁃bert F.和White(1945)[10]在研究洪水灾害时提出的首次提出“适应和调整”的观点,这是脆弱性研究的雏形。之后,White(1974)[11]将脆弱性定义为系统、子系统或系统组成部分由于具有暴露性和敏感性,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易受到外界扰动和压力的影响;Timmer⁃nan(1981)[12]基于系统面对外界干扰的结果对脆弱性的定义为系统遭受不利影响或损害的程度,继Tim⁃mernan之后,Dowing(1993)[13]、Cutter(1996)[14]等学者以及IPCC[15]的第四次报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脆弱性内涵进行界定;进入21世纪,脆弱性在多个学科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涉及的学科有经济学和社会福利学(Bocquier et al.,2010[16];Abson et al.,2012[17])、生态环境研究(Tran et al.,2010[18])、自然灾害影响研究(Coletti et al.,2013[19])、气候变化(Preston et al.,2009[20])、农业和食品安全(Pearson et al.,2011[21])、可持续发展(Lee,2014[22])等,Perston et al.(2011)[23]对脆弱性的相关系统进行了界定,指数其可以是个人或群体、单一企业或整个区域,也可以是单一物种或整个生态系统。
对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可以追溯到1905年,美国生态学家Clements将生态过渡带的概念引入生态学的研究领域[24]。在1989年的第七届SCOPE大会上,脆弱带的概念得到了确认。此后,SCOPE又多次召开专题讨论会来探讨全球变化对脆弱带的影响、脆弱带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管理问题等。1989年l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了全球变化预研究学术报告会,同年8月,“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召开了第二次委员会议,呼吁加强对生态脆弱带(ECOTONE)的研究,生态脆弱带的研究就此拉开帷幕。文章在整理总结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生态脆弱带、生态脆弱性及与之相关概念进行了归纳,见表1所列。
表1 生态系统相关概念综述
续表1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系统脆弱性相关概念的界定发现:第一,生态系统脆弱性是自身结构决定的固有属性,不是没有外界干扰脆弱性就不存在的;第二,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是基于特定的空间区域和特定的时间尺度的研究;第三,脆弱性是一个对比的概念,同一个研究对象进行纵向对比,其脆弱程度是动态变化的;不同研究对象进行横向对比,其脆弱性是有强弱之分的。鉴于此,生态系统脆弱性概念界定为:生态系统在特定时空尺度下,对外界自然和人为扰动因素具有敏感性和自恢复能力,在遭受侵扰后表现出来的使系统朝着逆方向发展并难以恢复原来状态的自然属性。
三、生态脆弱带区划及研究对象特征综述
(一)生态脆弱区区划及特征综述
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是基于一定空间和时间尺度的,任何自然和人为对生态脆弱带的作用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发生的。研究的空间尺度不同,脆弱带的分布特征也不同,大尺度上定义的脆弱带在小尺度上有可能并不是脆弱带,也不具有脆弱带的任何脆弱性特征,而小尺度研究的脆弱带特征在大尺度上也很可能会成为无关紧要的枝节;研究的时间尺度不同,脆弱带组成要素的变化效率不相同,反应的脆弱性问题和表现的脆弱性特征也不同[45]。杨勤业、赵跃龙、刘燕华等学者对我国生态系统脆弱区进行了区划研究,本文将生态脆弱区区划及特征进行了整理归纳,详见表2所列。
表2 生态脆弱带区划及特征研究
续表2
此外,苏维词(2000)[53]等学者依据脆弱程度的不同,把我国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划分为:生态环境崩溃区:贵州省内西部的六盘水地区和毕节地区的17个县域;生态环境失衡或恶化区:贵州省内北部和中南部的广大地区,包括安顺、贵阳、兴义等48个县(市、区);潜在脆弱区:贵州省内的中部和东部,包括玉屏、铜仁、江口、岑巩、都匀、镇远、遵义县、湄潭、红花岗区等9个县(市、区)以及区外的自然保护区(如韭菜坪亚热带草坡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等)、集约经营的经果药林地、风景旅游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卢艳丽等(2010)[54]学者研究了我国生态脆弱区具有环境敏感性高,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环境退化趋势明显;承载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差,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等特点。
(二)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对象综述
通过对近十几年的相关文献进行进一步研究整理发现,国外学者对脆弱性的研究大多是从气候变化或社会经济方面着手,涉及农、林、牧、渔等多个生产部门[55,56],对生态脆弱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57]、对海洋生态系统研究[58]、对海底生物多样性脆弱性的研究[59]等,国外学者对生态系统的研究更加偏重于对自然系统脆弱性的研究。我国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对象(区域)则呈现出:由大到小,由地理单元到行政单元的多元化研究特点。首先,由大到小: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学者对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研究大多是以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带为研究对象,如东北农牧交错带、贵州喀斯特脆弱带、中国农牧与风水蚀交错区、青藏高原东部、黄土高原地区、绿洲-沙漠交错带等[31,42,49],研究范围比较广泛,且这一时期的研究以理论探究和定性分析为主;2004年以后,研究对象的区域范围开始缩小,如安徽省、广州市、宁夏盐池地区、甘肃省环县、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广西环江县、河北张家口坝上、榆林市、辽源市[60-62]等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对象,这一时期的研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量评价为主的研究方法,景观生态学、土地利用、研究对象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等内容是这一时期的重点。其次,由地理单元到行政单元,这一特点可以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由大到小特征看出,大范围的研究主要是以自然地理单元为研究对象,小范围市域、县域研究,则是以行政单元为主,除此之外,我国主要煤炭基地及重点矿区生态脆弱性研究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多元化,生态脆弱性的研究起源于生态脆弱带的研究,随着生态脆弱理论的发展,其研究对象目前已不拘泥于生态脆弱带地区,近年来,有关自然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研究、矿业城市/城市生态脆弱性研究、经济发达区生态脆弱性研究、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36,63-64]等的成果不断涌现,可见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对象范围在日益扩大,趋向于多元化。
四、生态脆弱性研究内容综述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将“自然-生态”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内容归纳为理论探究和发展研究、格局和过程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生态修复和重建研究等。
(一)生态系统脆弱性理论探究和发展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是生态系统脆弱性理论的蓬勃发展时期:首先,这一时期生态脆弱带、生态脆弱区、脆弱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交错带、生态脆弱性、生态陷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脆弱性区划、生态安全等概念以及生态脆弱区的界面性、波动性特征,生态脆弱性的敏感性、适应性和脆弱性特征得到了长足的研究,恢复生态学、生态干扰理论、生态重建理论、等级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开始与生态脆弱性研究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并完善了生态脆弱性理论,为学者们以后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5-33];其次,这一时期国内外学者对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划、脆弱性表征、脆弱性成因、自然和人为干扰因素、人地关系与脆弱带的关联[28,65]以及生态环境治理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虽然已经有学者运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进行定性对比研究,但是总体上仍处在定性分析的阶段。
(二)生态脆弱区格局和过程的空间分异结构研究
进入21世纪,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异结构研究成为生态脆弱区脆弱性定量研究的主要内容。“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于1995年联合提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计划以来,国际社会和地理学家对这一概念开始广泛关注,国内外开始广泛地对LUCC展开研究,近十几年利用RS、GIS技术对典型区域LUCC进行分析、动态评价、制图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对我国典型生态脆弱性区域进行区域LUCC变化研究有助于了解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维持生态发展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和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格局和过程,而作为全球环境变化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的LUCC变化研究则重在探讨研究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生态效应研究的重点是反应景观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属于景观过程研究,将二者结合起来对我国生态脆弱区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LUCC研究侧重于单因素研究,单纯地对生态脆弱区LUCC变化进行研究实质上属于单因素研究,我国对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结构变化的研究经历了由单因素分析到多因素互动反馈的综合研究:21世纪初,我国康慕谊(2000)[66]、周月敏(2002)[67]、孙武(2002)[68]等学者对生态脆弱区LUCC变化的研究基本是单因素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将其他重要相关因素融入生态脆弱性研究中,如卢远(2006)[69]以我国东北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时,将生态系统价值[70,71]因素融入研究中;邱彭华(2007)学者[72]以海南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类型脆弱度指数与敏感度指数相结合,对其土地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贡璐等(2009)[73]将人为影响因素指数化融入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中;卢亚灵等(2010)[74]学者以环渤海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统计学的自相关分析对其空间集聚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张龙等(2014)[75]学者以宁安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类型脆弱度指数的计算,对其土地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王璐等(2015)[76]利用景观格局分析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艾比湖保护区LUCC时空变化以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说明;此外,还有学者将生态环境效益效应、因素协调关联度度量[63,77]等研究融入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生态脆弱区LUCC变化的空间分异结构研究中,一方面完善发展了评价方法的理论体系,促进了更多研究方法在该研究领域的大胆尝试;另一方面,全面、系统地反映出研究区域生态脆弱性现状,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研究更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三)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系统脆弱区普遍存在自然环境脆弱度高、人地关系紧张、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发展滞后等问题,而导致这一系列问题出现的原因除了生态系统脆弱地区先天性自然环境敏感性高、适应性低,缺水少土、的原因外,重要的原因就是贫困和人口超载,人类不会无缘无故地区毁坏自然的一草一木,物质生活的缺乏和人类生存的本能是人类对生态环境干扰程度的不断增加的动力。鉴于此,对生态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城镇化和生态移民、气候变化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增加。
1.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脆弱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相关学者将农业生态系统定义为介于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之间的被驯化的生态系统,指出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关系到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升[78]。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系统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发现,其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问题-对策分析:即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苏维词等2000[53];周忠惠等2012[79]);第二,定量评价:郝高建(2004)[60]、赵艳霞等(2007)[80]学者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第三,土地利用问题:我国学者陈多长(2007)[81]指出土地国有并不必然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土地私有也不一定是治理生态危机的良方,建议建立生态保护区并以政府“生态采购”的方式管理国家的土地;李艳华等(2013)[82]学者对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区典型县域的农用地质量等级进行了对比研究;第四,实地调查研究:吴乐等(2011)[83]学者以我国中部六省生态脆弱区582位农民对新技术采用意愿进行调查研究;汤青等(2013)学者[84]以陕西延安市和宁夏固原市1076户农户为研究对象,对黄土高原施行生态退耕政策以来的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进行了研究。
2.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目前,对生态脆弱区利用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以促进经济发展、摆脱贫困现状的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主要原因是在先天性生态环境脆弱的生态脆弱区发展旅游业有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学者们对生态旅游业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定性分析[85],但是也有少数学者,如张国忠(2007)[86]、阎欣(2011)[87]等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探究。
3.城镇化与生态移民
生态脆弱区城镇化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城镇化水平的提升。生态移民政策是推进城镇化的手段,城镇化是实施生态移民的目标。关于生态脆弱区城镇化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陈怀录等(2005)[88]学者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重建与实施城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具体对策;杨培峰(2010)[89]以重庆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应用恢复生态学理论对该地区城镇化政策的实施影响。生态移民相关研究主要有:东梅(2006)[90]首次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生态移民进行了量化分析;杨显明等(2013)[62]学者以宁夏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层分分析法,对生态移民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宁夏的生态移民效益呈上升的趋势,能够比较有效地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此外,任朝霞等(2006)[91]学者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在1951-2000年间逐月平均气温数据进行收集,得出其气温随季节变化具有气温变暖特征且冬季增暖幅度最大的特征及各地区季节气候变化趋势;李琰(2011)[61]以陕西省榆林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趋势分析和聚类分析以及BP神经网络方法和对其气候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榆林市气温处于波动上升趋势,降水变化特征较复杂,但是总体呈减少趋势。
(四)生态脆弱区生态调控对策研究
不同的学者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提出了调控生态脆弱性的应对措施。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归纳,从生态调控、生态恢复和重建、协调人地关系、整治环境灾害、景观生态重建、发展循环经济、调整空间结构等角度对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和重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详见表3所列。]]]]]]
表3 生态脆弱性调控对策
五、生态脆弱性研究方法综述
(一)概念模型
20世纪80年代,PSR即“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概念模型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共同提出的,之后,这一概念模型在脆弱性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Polsky等(2007)[103]进一步发展了“暴露-敏感-适应”的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评价整合模型。乔青等(2008)构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敏感-弹性-压力”即SEP概念模型,其中,生态敏感性是指生态环境对外界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扰具有敏感性程度,这特性反映了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强弱,生态弹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或压力不超过弹性限度的前提下,具有自我调节和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生态弹性和生态系统自身结构和功能有关,生态压力是指自然灾害、人类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卢亚灵等(2010)[74]基于“生态敏感力—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评价概念模型,即SRP模型建立了环渤海地区五省市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付博等(2011)[104]以扎龙自然保护区整体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结合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建立“压力-状态-相应”即PSR模型,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该模型由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署建立,能够清晰地揭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使得生态环境发生改变,而人类意识到这一改变后,会做出相应的反应,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秦磊等(2013)[105]也运用PSR模型对七里海湿地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李平星等(2014)[106]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VSD模型建立了经济发达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既检验了VSD模型的实用性,又揭示了经济发达地区生态脆弱性现状。
(二)指标选取
由于不同学者对生态脆弱性进行研究时选择的研究系统不同,不同生态脆弱性发生和演化原因又不相同,因此学者们选择评价指标的角度也不相同,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出生态系统脆弱性主要评价指标,见表4。确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107]、熵权法[108]、主成分分析法以及空间主成分法[109-110]等。
(三)研究方法
通过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定量研究主要包括评价和预测两个方面,在评价和预测研究中用到的不仅是单纯的评价或预测方法,还把一些先进技术融入定量研究中,其中,评价方法主要有AHP-模糊综合评价法[80]、综合指数法、灰色聚类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物元可拓法以及集对分析法等;预测方法主要有情景分析法、生态足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等;用到的技术主要是“3S”,即遥感(Remote Sensing,简写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写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le Position⁃ing System,简写GPS),就各种方法和技术的含义和建模过程进行总结整理,见表5,由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较普遍,在这里不做赘述。
(四)数据处理和指数计算
生态脆弱性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两类。其中,生态系统潜在脆弱性的主要分析数据主要包括地形专题图、地质专题图、水文专题图、土壤专题图、气候专题图等,生态系统胁迫脆弱性的主要分析数据主要包括历年的植被覆盖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土壤侵蚀变化、社会经济变化等,潜在脆弱性与相同年份的胁迫脆弱性相加则可分析一定时间尺度上的现实脆弱性[111]。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归类、数据标准化计算并形成图层、数据栅格化并进行脆弱性静态分析,为生态脆弱性指数的计算和动态评价提供数据来源。具体评价指数计算公式见表4-6所列。
表4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
续表4
表5 生态脆弱性研究方法综述
续表5
表6 生态脆弱性各类计算指数
续表6
六、生态脆弱性研究评价与展望
(一)研究评价
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是,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研究还有很多问题尚需解决,主要包括:
1.评价指标尚未统一、研究方法有待完善
通过对查阅的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研究发现,首先,由于不同学者的学科背景和研究对象不同,导致学者们在对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选取指标时选择的角度也不同。基于“成因-结果”、“自然-人为”、“生态敏感性-生态弹性-生态压力”、“气候-土地-生物-环境”、“暴露-敏感-适应”、“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概念模型选择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各具特色,交叉范围比较窄,不利于学者们对其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其次,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有关生态系统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异特征及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和预测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是,其研究方法不外乎是通过运用相关技术(3S)和软件获取研究区域地理信息资料,在结合相关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对景观生态学、综合指数法、灰色关联分析以及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运用的比较频繁,物元可拓法、情景分析法、生态足迹法以及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应用稍显不足,需要加强,另外,评价方法自身的缺陷及适用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较大,但是目前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还不是很多。
2.偏重实证分析,相关理论发展滞后
从相关研究文献来看,生态脆弱性研究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的以理论初探和提出区域脆弱性对策为主的初期研究,2000-2007年的大量实证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的快速发展,以及2008-2013年的理论与实证共同发展的趋于成熟的阶段。但是,生态脆弱性的理论研究相比实证分析要落后一些,大多数学者对生态脆弱性的研究以实例研究为主,通过选取一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对研究对象的生态脆弱性现状进行评价和预测,但是,对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的原理进行阐述说明的、对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使用范围、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的,对生态脆弱性内在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探索的学者偏少。
3.研究对象的范围有待扩展,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研究较多以生态脆弱带(东北农牧交错带、喀斯特地区、青藏高原高寒区、岩溶区、绿洲-沙漠交错带等)或生态脆弱带区域内的行政单元(市域或县域),抑或是以典型的矿业城市或矿区为研究对象,对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小流域单元以及自然-社会耦合生态系统进行研究的学者还不多;其次,目前学者们关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研究内容虽然涉及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利用过程和格局研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及生态脆弱性调控研究等内容,但是大多还是集中在对其脆弱性进行评价和预测方面,研究思路大多是“选择研究对象-分析脆弱性现状-选取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研究方法介绍-定量分析过程-结果说明”,意在说明研究对象具有怎样的脆弱程度或脆弱性现状。研究内容创新性不足也不够全面,虽然已经有少数学者就生态脆弱区立法、土地利用质量、土地所有制整改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仍处在初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二)展望
1.规范评价指标选取,探究创新研究方法
规范且相对统一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系统脆弱性定量分析的基础,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和研究方法的选取恰当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的正误,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政府政策制定和区域发展方向的选择问题。首先,要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分析提取,针对不同学者学科背景和研究对象不同的问题,建立并规范评价指标的选择标准,使相关学者在选择评价指标时有章可循,避免出现盲从现象;其次,完善创新研究方法,一方面,在对生态系统脆弱性进行研究时,要充分考虑研究方法本身的缺陷和相对于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征的适用性,慎重选择评价方法;另一方面,创新研究方法,如一些学者把景观格局指数与敏感性指数结合起来探究生态系统脆弱性,但是至今目前还没有学者将景观格局指数与适应性指数结合起来对生态脆弱性进行研究的,另外,情景分析法和物元可拓模型是研究确定和不确定、多目标多决策问题比较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在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中应用的相对较少,在以后的研究中可适当选择使用。
2.发展并完善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理论体系
目前,有关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实证研究已经相对丰富,但是对生态系统脆弱性发生机制和演化机理进行研究的学者还不是很多。生态脆弱带虽然具有先天性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为干扰、社会建设、经济快速发展、资源不合理开采、技术水平限制等因素对生态脆弱区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生态脆弱区表现出的生态脆弱特征已经不再由纯粹的生态环境自身发展失衡引起,其脆弱性演化是自然和人为影响叠加的结果,需要对其因素叠加和耦合作用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但目前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此外,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生态脆弱区的城镇化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生态移民政策的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制定、产业调整方案的出台等都需要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作为参考,因此,生态脆弱区理论体系研究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意义重大,还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3.延展研究区域的时空范围,丰富研究内容
首先,延展研究区域范围,生态脆弱性的研究应该从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研究向人-环境系统的综合研究转变,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涉及内容广泛,既包括宏观的全球和区域生态脆弱性问题研究,也包括微观的个体、社区研究,此外,还涉及生态系统脆弱性不同时间尺度的要素变化特征,因此要不断拓宽和延伸研究的空间和时间尺度;其次,丰富研究内容,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已近进入“新常态”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可以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的区域进行生态脆弱性研究,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加强生态脆弱区立法研究,切实规范人类行为,保护并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最后,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究土地利用空间变异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质量进行评判,积极真实地反馈我国实施生态移民和退耕还林政策后生态脆弱区农民目前面临的生计可持续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叶笃正,符淙斌.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若干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5):336-341.
[2]吴绍洪,戴尔阜,黄玫,等.21世纪未来气候变化情景(132)下我国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研究[J].科学通报,2007,52 (7):811-817.
[3]Smithers J,Smit B.Human adaptation to climatic variability and change[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1997(7):129-146.
[4]Smit B,Burton I,Klein R J T,et al.The science of adapta⁃tion:A framework for assessment[J].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1999(4):199-213.
[5]IPCC.Climate change 2001:Impacts,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20-30.
[6]IPCC.Climate change 2007:Impacts,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41-56.
[7]IPCC.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76-89.
[8]Turner B L,Matson P A,McCarthy J,et al.Illustrating the coupled human-environment system for vulnerability analy⁃sis:Three case studie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3,100:8080-8085.
[9]Gallopín G C.Linkages between vulnerability,resilience,and adaptive capacity[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6,16(3):293-303.
[10]Burton I,Kates R W,White G F.The environment as Haz⁃ard[M].Second Edition,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3:66-78.
[11]White G F.Natural Hazards,Local,National,Global[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33-45.
[12]Timmerman P.Vulnerability,resilience and the collapse of society:A Review of Models and Possible Climatic Appli⁃cations[R].Toronto: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trdies,University of Toronto,1981.
[13]Dow K.Exploring differences in our common future(s):The meaning of vulnerability to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J].Geoforum,1992,23(3):417-436.
[14]Cutter S L.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 Hazard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6,20(4):529-539.
[15]IPCC.Impacts,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PCC[M].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13-17.
[16]Bocquier P,Nordman C J,Vescovo A.Employment vulnera⁃bility and earnings in urban West Africa[J].World Devel⁃opment,2010,38(9):1297-1314.
[17]Abson D J,Dougill A J,Stringer L C.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or information-rich socio-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mapping in Southern Africa[J].Applied Geogra⁃phy,2012,35(1):515-524.
[18]Tran L T,O'Neill R V,Smith E R.Spatial pattern of 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in the Mid-Atlantic region,USA[J].Applied Geography,2010,30(2):191-202.
[19]Coletti A,Howe P D,Yarnal B,et al.A support system for assessing local vulnerability to weather and climate[J].Natural hazards,2013,65(1):999-1008.
[20]Preston B L,Brooke C,Measham T G,et al.Igniting change in local government:lessons learned from a bush⁃fir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J].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2009,14(3):251-283.
[21]Pearson L J,Nelsonc R,Crimp S,et al.Interpretive review of conceptual frameworks and research models that inform Australia’s agricultural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J].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2011,26(2):113-123.
[22]Lee Y J.Social vulnerability indicators as a sustainable planning tool[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14,44:31-42.
[23]Preston B L,Yuen E J,Westaway R M.Putting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on the map:a review of approaches,benefits,and risks[J].Sustainability Science,2011,6(2):177-202.
[24]商彦蕊.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新进展:脆弱性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2):73-77.
[25]牛文元.生态环境脆弱带ECOTONE的基础判定[J].生态学报,1989,9(2):97-105.
[26]Barrow C J.Land Degradation[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96-105.
[27]朱震达.中国的脆弱生态带与土地荒漠化[J].中国沙漠,1991,11(4):11-22.
[28]孙武.人地关系与脆弱带的研究[J].中国沙漠,1995,15 (4):419-424.
[29]张佳华,姚凤梅.从科尔沁沙地分析不同生态水平因子对脆弱生态环境景观扰动的响应[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80-85.
[30]刘燕华,李秀彬.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04-117.
[31]汪朝辉,王克林,李仁东,等.水陆交错生态脆弱带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以洞庭湖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2):240-247.
[32]Wang R H,Fan Z L.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frangibility of Tarim River Basin[J].Ari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1998,12(4):39-44.
[33]Mörtberg U M,Balfors B,Knol W C.Landscape ecological assessment:A tool for integrating biodiversity issues in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planning[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7,82(4):457-470.
[34]赵珂,饶懿,王丽丽,等.西南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以云南,贵州为例[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4,15(2):38-42.
[35]IPCC.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SR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36]李鹤,张平宇.全球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7):920-929.
[37]方创琳,王岩.中国城市脆弱性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特征[J].地理学报,2015,70(2):234-246.
[38]Arthur W B.Competing technologies,increasing returns,and lock-in by historical events[J].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394):116-131.
[39]North D C.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33-47.
[40]欧阳志云,王效科.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1999,19(5):607-613.
[41]肖笃宁.生态脆弱区的生态重建与景观规划[J].中国沙漠,2003,23(1):6-11.
[42]杨庆媛.西南丘陵山地区土地整理与区域生态安全研究[J].地理研究,2004,22(6):698-708.
[43]贾良清,欧阳志云,赵同谦,等.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生态学报,2005,25(2):254-260.
[44]朱文玉,徐晗宇.土地荒漠化与我国生态移民政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4):70-71.
[45]常学礼,赵爱芬.生态脆弱带的尺度与等级特征[J].中国沙漠,1999,19(2):115-119.
[46]杨勤业,张镱锂,李国栋.中国的环境脆弱形势和危急区域[J].地理研究,1992,11(4):1-9.
[47]赵跃龙,刘燕华.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类型划分及其范围确定[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4,6(2):34-44.
[48]周广胜.气候变化对生态脆弱地区农牧业生产力影响机制与模拟[J].资源科学,1999,21(5):46-52.
[49]邹亚荣,张增祥.中国农牧与风水蚀交错区的空间格局与生态恢复[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3):132-134.
[50]伍黎芝.生态脆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以三峡库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2):13-16.
[51]崔晓黎.粮食过剩加高储蓄:扭转生态脆弱区资源与人口危机的大好机遇[J].农业经济问题,2000,21(2):42-44.
[52]刘彬,罗承德,宫渊波,等.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2(1):27-30.
[53]苏维词,朱文孝.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构想[J].经济地理,2000,20(5):75-79.
[54]卢艳丽,丁四保,王荣成,等.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及其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 (7):68-73.
[55]Bryan B,Harvey N.Belperio T,et al.Distributed process modeling for regional assessment of coastal vulnerability to sea-level rise[J].Environmental Modeling and Assess⁃ment,2001,6(1):57-65.
[56]Smit B,Cai Y L.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J].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1996,6(3):205-214.
[57]Liquete C,Zulian G,Delgado I,et al.Assessment of coast⁃al protection as an ecosystem service in Europe[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3,30:205-217.
[58]Arreguín-Sánchez F,Ruiz-Barreiro T M.Approaching afunctional measure of vulnerability in marine ecosystems[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4,45:130-138.
[59]Micheli F,Mumby P J,Brumbaugh D R,et al.High vulner⁃ability of ecosystem function and services to diversity loss in Caribbean coral reefs[J].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14,171:186-194.
[60]郝高建,赵先贵.甘肃省环县生态环境建设及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1):23-26.
[61]李琰,刘晓琼,赵昕奕.陕西省榆林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157-161.
[62]杨显明,米文宝,齐拓野,等.宁夏生态移民效益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4):16-23.
[63]时卉,杨兆萍,韩芳,等.自然遗产地生态脆弱性分析与评价——以托木尔区域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3,36(2):318-328.
[64]高乐华,高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交互胁迫关系验证及其协调度测算[J].Resources Science,2012,34(1):113-184.
[65]方创琳,徐建华.西北干旱区生态重建与人地系统优化的宏观背景及理论基础[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1):21-28.
[66]康慕谊,江源,石瑞香.NECT样带1984~1996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地理科学,2000,20(2):115-120.
[67]周月敏,王建华,马安青,等.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临泽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J].中国沙漠,2003,23 (2):142-146.
[68]孙武,南忠仁.生态脆弱带内部空间分异结构与脆弱度划分[J].生态学报,2002,22(4):445-451.
[69]卢远,华璀,王娟.东北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2):58-62.
[70]Costanza R,d'Arge R,Groot R,et al.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1998 (3):26-35.
[71]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治,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3(2):189-196.
[72]邱彭华,徐颂军,谢跟踪,等.基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的海南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性分析[J].生态学报,2007,27 (4):1257-1264.
[73]贡璐,张海峰,韩春鲜.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典型绿洲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中的人为影响空间分异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9,32(4):585-591.
[74]卢亚灵,颜磊,许学工.环渤海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空间自相关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2):303-308.
[75]张龙,宋戈,孟飞,等.宁安市土地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2):133-137.
[76]王璐,丁建丽.基于景观尺度的艾比湖保护区LUCC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1):217-223.
[77]卢远,苏文静,华璀.基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的左江流域生态脆弱性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3):78-82.
[78]赵全科.鲁中南山地生态脆弱区生态农业建设:以沂蒙山区为例[J].山地学报,2000,18(3):253-257.
[79]周忠惠,王俊鹏,韩清芳,等.生态脆弱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分析及对策研究——以黄河流域中游陕西段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2):246-250.
[80]赵艳霞,何磊,刘寿东,等.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J].生态学杂志,2007,26(5):754-758.
[81]陈多长.中国生态脆弱地区国有农地产权制度改革[J].农业经济导刊,2007(8):159-159.
[82]李艳华,许月卿,郭洪峰.西部生态脆弱区典型县域农用地质量等别对比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 (008):14-20.
[83]吴乐,邹文涛.中部生态脆弱地区农民对新技术采用意愿研究——基于中部六省生态脆弱地区582位农民的调查[J].生态经济,2011(5):84-88.
[84]汤青,徐勇,李扬.黄土高原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估及未来生计策略[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2):161-169.
[85]常慧丽.生态经济脆弱区旅游开发扶贫效应感知分析——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10):125-130.
[86]张国忠.生态脆弱地区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及其对策-以新疆四地州旅游战略规划为例[J].中国沙漠,2006,26 (1):126-130.
[87]阎欣,甄峰,席广亮.高寒生态脆弱地区城市绿色工业选择与布局研究——以拉萨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 (7):1139-1145.
[88]陈怀录,姚致祥,苏芳.中国西部生态环境重建与城镇化关系研究[J].中国沙漠,2005,25(3):356-363.
[89]杨培峰.恢复生态学视角下生态脆弱地区的城镇化问题思考——以重庆三峡库区为例[J].山地学报,2010(2):183-190.
[90]东梅.生态移民与农民收入——基于宁夏红寺堡移民开发区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3):48-52.
[91]任朝霞,杨达源.近50a西北干旱区气温分区及其变化趋势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1):99-103.
[92]王如松,赵景柱,赵秦涛.再生共生自生——生态调控三原则与持续发展[J].生态学杂志,1989,8(5):33-36.
[93]孟晋晋,刘花台.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模型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1:34.
[94]熊康宁,池永宽.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生态经济,2015,31(1):23-30.
[95]刘庆.青藏高原东部(川西)生态脆弱带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1999,21(5):81-86.
[96]陶希东,赵鸿婕.河西走廊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恢复与重建[J].干旱区研究,2002,19(4):7-12.
[97]宋德荣,杨思维.中国西南岩溶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控制措施[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S1):49-53.
[98]王凤慧.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自然景观的人为退化及人地系统合理调控的对策——以晋陕蒙长城沿线地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89(3):21-27.
[99]吕昌河.黄河中部生态脆弱区的环境灾害及其整治[J].中国减灾,1998,8(3):36-40.
[100]肖笃宁.生态脆弱区的生态重建与景观规划[J].中国沙漠,2003,23(1):6-11.
[101]董锁成,刘桂环,李岱,等.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资源科学,2005,27(4):82-88.
[102]欧阳慧,欧阳旭.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空间发展策略研究——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为例[J].开发研究,2008 (2):14-17.
[103]Polsky C,Neff R,Yarnal B.Building comparable global chang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s:the 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7,17:472-485.
[104]付博,姜琦刚,任春颖.扎龙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49-52.
[105]秦磊,韩芳,宋广明等.基于PSR模型的七里海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3(5):69-72.
[106]李平星,陈诚.基于VSD模型的经济发达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太湖流域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14(2):237-243.
[107]于伯华,吕昌河.青藏高原高寒区生态脆弱性评价[J].地理研究,2011,30(12):2289-2295.
[108]张振东,潘妮,梁川.基于改进TOPSIS的长江黄河源区生态脆弱性评价[J].人民长江,2009,40(16):81-84.
[109]钟晓娟,孙保平,赵岩,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云南省生态脆弱性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1):109-113.
[110]樊哲文,刘木生,沈文清,等.江西省生态脆弱性现状G IS模型评价[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11(2):231-238.
[111]蔡海生,张学玲,周丙娟.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水土保持,2009(2):18-22.
[112]朱德明,周鸣歧.太湖生态脆弱性特征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1998(6):1-4.
[113]赵艺学.基于水土流失态势的山西省生态脆弱性分区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17(4):71-74.
[114]王丽婧,郭怀成,刘永,等.邛海流域生态脆弱性及其评价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6,24(10):1192-1196.
[115]郑荣宝,倪少春,王龙.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生态脆弱性的耦合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 (3):70-74.
[116]樊哲文,刘木生,沈文清,等.江西省生态脆弱性现状GIS模型评价[J].地球信息科学,2009,11(2):203-208.
[117]孙平军,修春亮,王忠芝.基于PSE模型的矿业城市生态脆弱性的变化研究——以辽宁阜新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8):1354-1359.
[118]袁明瑞,诸葛玉平,刘蕊.基于AHP法的泰安市生态系统脆弱性模糊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2):173-177.
[119]廖雪琴,李巍,侯锦湘.生态脆弱性评价在矿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以阜新矿区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13(10):1891-1896.
[120]Feng Y,He D M.Transboundary water vulnerability and its drivers in China[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9,19(2):189-199.
[121]Turvey R.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case of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J].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2007,25(2):243-264.
[122]何才华,熊康宁.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区及其开发治理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4(1):1-9.
[123]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41-156.
[124]巫锡柱,晏路明.脆弱生态环境的综合评判物元模型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3):138-141.
[125]陈群利,左太安,孟天友,等.基于SPA的毕节水土流失区生态脆弱性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2010(12):53-56.
[126]Rees WE,Wackernagel M.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M].Gabriola Island,BC: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6:116-134.
[127]李红丽,智颖飙,张荷亮,等.新疆生态足迹与环境压力的时空分异[J].生态学报,2010,30(17):4676-4684.
[128]於琍,曹明奎,陶波,等.基于潜在植被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定量评价[J].植物生态学报,2008,32(3):521-530.
[129]张汉雄,上官周平.晋陕宁黄土丘陵区生态修复与农林牧业持续发展仿真研究[J].生态学报,2006,26(1):297-304.
[130]彭建,蔡运龙,何钢,等.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猫跳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山地学报,2007,25(5):566-576.
[131]马骏,李昌晓,魏虹,等.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评价[J].生态学报,2015,35(21):1-13.
[132]郭丽英,刘彦随,任志远.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资源科学,2005,27(2):128-133.
[133]王介勇,赵庚星,杜春先.基于景观空间结构信息的区域生态脆弱性分析——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J].干旱区研究,2005,22(3):317-321.
[134]张明阳,王克林,刘会玉,等.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桂西北土地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09,29(6):3105-3116.
[135]邴广路,石培基,居玲华.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张掖市为例[J].干旱区研究,2010,27(2):169-175.
[136]Hard P,Barg S,Hodge T.Mea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view of current practices[J].Occasional Paper Number,1997,17(11):1-2.
[137]徐中民,陈东景,张志强,等.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J].土壤学报,2002,39(3):441-445.
[138]谢花林.基于景观结构和空间统计学的区域生态风险分析[J].生态学报,2008,28(10):5020-5026.
[139]石惠春,师晓娟,刘鹿,等.兰州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与结果比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2):30-35.
[140]王德炉,喻理飞.喀斯特环境生态脆弱性数量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6):23-26.
[141]吴健生,宗敏丽,彭建.基于景观格局的矿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吉林省辽源市为例[J].生态学杂志,2012,31(12):3213-3220.
[142]史振华,程婕,王百田.天津市生态脆弱性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6):74-78.
[责任编辑:程靖]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in China and Abroad
XU Juna,LI Gui-fanga,WANG Yu-hongb
(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School of Surveying & L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is one of the hot issue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is paper,by collecting and classify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at home and abroad,summarizes the research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ragile ecological system,ecological fragile zone division and research objects,research contents as well as research methods.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ecosystem vulnerability still ha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evaluation indicators have not been unified,research methods need to be improved,excessive emphasis is put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theory lags behind,the scope of the research objects is to be extended,the research contents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so on.Finally,the paper makes a prospect to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standardizing the selection of unified evaluation indicators,exploring innovative research methods,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the research theory system of ecosystem vulnerability,extending the research area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range and enriching the research contents.
Keywords:ecological vulnerability;ecological fragile zone divis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
作者简介:徐君(1975-),女,河南开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研究方向:资源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系统工程;李贵芳(1990-),女,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源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王育红(1976-),男,河南柘城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规划,GIS。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教社科〔2014〕1026);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教社科〔2014〕295号);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BJJ086)
收稿日期:2015-01-21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16)04-01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