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文山小米辣栽培情况调查及其主售品种评价

2016-04-21屈用函袁恩平王绍祥赵水灵杨羚钰张雪廷

中国蔬菜 2016年11期
关键词:泡椒文山辣椒

屈用函 袁恩平 王绍祥 赵水灵 杨羚钰 李 云 张雪廷

(云南省文山州农业科学院辣椒研究所,云南文山 663000)

云南文山小米辣栽培情况调查及其主售品种评价

屈用函 袁恩平 王绍祥 赵水灵 杨羚钰 李 云 张雪廷*

(云南省文山州农业科学院辣椒研究所,云南文山 663000)

文山地区小米辣种植面积达4.7万hm2(70万亩),为云南省最大的小米辣原料生产基地。本文对文山小米辣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模式、市场主售品种状况进行了调研,并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辣椒是我国主要的蔬菜兼调味品,因其适应性广、营养丰富、产业链长,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据农业部大宗蔬菜体系统计,近年来我国辣椒年播种面积在150万~200万hm2,占全国蔬菜总播种面积的8%~10%,居蔬菜首位(王立浩 等,2016)。云南省是全国辣椒的主要种植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文山、昭通、保山、昆明等地,主要栽培的品种类型为干椒型、泡椒型、鲜食椒类型等,其中泡椒类型主要以小米辣为主,腌渍的小米辣广泛用于其他食品调味料,如泡椒凤爪、泡椒猪蹄、泡椒方便面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云南地区小米辣品种丰富,在科技部“云南及周边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项目调查的31个县中,共收集到小米辣资源59份,包含了栽培种、半野生种、野生种,资源类型丰富。种植范围主要分布在建水、文山、河口、西双版纳等地(刘发万等,2010)。近年来,文山地区小米辣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5年已达到4.7万hm2(70万亩),现已成为云南省最大的小米辣原料生产地,十多家主要的辣椒企业都开展了小米辣的腌渍生产,腌渍小米辣产业化逐渐形成。但由于小米辣产业化发展时间短,存在着缺乏稳定优良品种、原始群体种性退化变异、种子市场混乱、缺乏统一标准化栽培模式等问题。云南省文山州农业科学院针对其种植模式和种子市场混乱等问题,就文山主要辣椒种植区域的栽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针对其市售的种子进行了初步评价,以期为小米辣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1 文山小米辣主要特性及其产业概况

1.1 文山小米辣的主要特性

文山地区种植的小米辣最早是由文山华博贸易有限公司2004年左右从建水引入进行产业化开发的一个辣椒品种,是建水的地方品种,主要生物学特性为:植株灌木状,株高70~140 cm,主茎不明显;植株旺长期由基部长出侧枝,主茎退化或生长缓慢;花果主要集中于侧枝,花绿白色或白色,青熟果淡黄色或黄绿色,老熟果红色或橘红色,果长3~7 cm,果肩宽1.0~2.5 cm(部分变异品种果肩宽可达3~4 cm),果面皱,果肉薄(0.1~0.4 cm),果实含有浓郁的芳香味,味辣或极辣。

1.2 文山地区栽培的小米辣的分类地位

辣椒属于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确定了辣椒栽培种有5个,大量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小米辣属于Capsicum frutescens L.种,是半驯化小果型辣椒品种,属于灌木辣椒(邹学校,2002,2009)。多篇文献报道的“小米辣”果实为米粒形或麦粒形,青熟果绿色,红熟果橘红色或红色带紫(孟金贵 等,1997;龙洪进和刘发万,2004;刘发万 等,2006;邓明华和文锦芬,2009),这与文山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小米辣”品种特性有差异;而报道的“大米辣”的果实特性(着生状态:直立、侧生、下垂;颜色:幼果由蜡绿转蜡黄,红熟果橘红色)与文山地区种植的也有很大区别(孟金贵 等,1997;邓明华和文锦芬,2009)。所以部分育种家为区分这几个类型,结合当地农户的叫法,将果实米粒形的称为“雀辣”,“大米辣”则称为“绿米辣”或直接为“大米辣”,用于腌制的文山、建水地区种植的“小米辣”称为“黄米辣”,但就其分类地位来讲,三者都应该属于野生小米辣的驯化种或变异群体,而且也有利用野生小米辣与普通辣椒杂交后形成中间材料的研究(段曦,2011),所以现在小米辣资源非常丰富。

据2015年6月1日起实施的《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泡椒小米辣》(DBS 53/020—2014),其中小米辣的定义为: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小米辣(Capsicum frutescens L.)的成熟果实。呈圆锥形或纺锤形,常带有宿萼及果柄,单果质量2~6 g,果长1.0~6.5 cm。成熟果表面红色或黄绿色,稍嫩者黄绿色至淡绿色,有光泽,具不同程度的皱缩。这包括了“绿米辣”、“黄米辣”的特征,涵盖了市场上大部分的小米辣产品。

1.3 文山小米辣产业概况

云南省是全国小米辣主要种植地区之一,种植范围主要分布在建水、文山、河口、西双版纳等地。小米辣以其特有的风味在全国调味品市场也有着很大的份额。文山州泡椒小米辣因其适应性较好,产量品质优,深受广大客户的喜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3年文山州小米辣的种植面积为2.5万hm2(37.56万亩),占全省种植总面积的60%以上;2014年种植面积3.1万hm2(46.18万亩);2015年种植面积4.7万hm2(70万亩)左右,在全省的市场占有份额逐步扩大,据估计可达80%左右。全国各地的企业和个人消费者都到文山来采购小米辣原料或泡椒成品,因此从事泡椒小米辣生产的企业也逐渐增多,2014年文山州主要的小米辣生产企业已达20多家,为全省及全国提供大量的小米辣原料及产品。

2 文山主产区小米辣栽培情况

2.1 文山主产区小米辣栽培模式

小米辣适宜在文山大部分地区种植,主要种植在砚山县、文山市、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等县市,其中以砚山县种植面积最大。笔者针对小米辣种植模式在文山辣椒主产区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各地区小米辣栽培模式多样化,种植方式有较大的差异(表1)。

文山小米辣主要栽培地区的海拔高度差异不大,土壤类型以红壤土和沙壤土较多,地形有所差异,大多农户都选择平地种植。但种植方式差异较大,由每畦(厢)定植1行到每畦定植8行,其中以每畦2行种植的面积较大。开穴(打塘)方式也有两种:平行和错位。平行打塘属于传统大众采用的方式,行列都处于平行位置,使用面积较大;而错位打塘则是近年来研究总结出的新技术,也是每畦定植2行,2行平行但列不平行,左右两株前后距离30~40 cm,这种模式空间分布合理,有利于辣椒充分生长;但缺点是费工,株距不易保持均匀。

表1 文山主产区小米辣栽培模式

2.2 文山主产区小米辣生物学特性

随着文山地区小米辣的广泛种植,各地栽培的小米辣在生物学特性上出现一些差异,加之农户使用自留种,导致分离出具有各种生物学特性的群体。笔者在小米辣盛果期到各地主栽区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每块地取10株,取平均值(开展度取近似中间的测量数据)。

由表2可见:种植区小米辣的花梗着生状都为朝天;主茎除稼依镇一处地块中的植株较为明显外,其他均不明显;老熟果大多为红色,少量为橘红色(江那镇狮子山村一地块中的为橘红色);青熟果大多为黄绿色,少量有黄白色;在株高、开展度、分支数以及叶片大小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总体上文山辣椒主要种植区域小米辣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差异较大,表明种质资源有一定的差异。

结合种植方式加以分析,可以看出砚山县稼依镇、平远镇部分种植密度较大的区域,株高、开展度受到显著影响,表明栽培方式对于品种特性的表现有一定影响。综合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小米辣的最佳栽培密度为每667 m2栽植1 600株左右,每畦定植2行更利于后期采收。

表2 文山主产区小米辣生物学特性

3 小米辣种子市场调查及评价

3.1 小米辣种子市场调查

针对市场上销售小米辣种子杂多的现象,笔者分别到砚山县城区、稼依镇、平远镇等经营小米辣种子的市场上购得不同类型的小米辣种子,部分种子还存在着名称相同、产地厂家不同的现象。将购买的主要品种作了分析,每个品种2份,取平均值。

由表3可以看出,对比标注的质量和实际质量,只有改良米辣10号完全合格,其余的都存在分量不足的现象,特别是玲珑泡椒王和韩国小米辣(北京)两个品种差距较大;而就标注的单价来看,玲珑白玉价格较高,按实际单价来计算,玲珑泡椒王价格较高。按照每667 m2种植1 600株、80%的发芽率计算,农户每667 m2用种费用最高为32.6元(玲珑泡椒王),费用最低为14.4元(改良米辣10号)。总体上种植小米辣的种子费用投入都不高,但差距较大,相差1倍左右。

表3 小米辣种子样品统计结果

3.2 文山地区市场小米辣品种评价

为进一步明确市场上购得的小米辣品种的优劣,笔者将市场购得的小米辣品种在辣椒主栽区丘北县树皮乡进行试种,每个品种种植100株,对其生物学特性及产量等进行综合评价。

采用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栽培管理等措施,在盛花期、盛果期、老熟果期对小米辣品种进行生物学测定,每组测定10株,取平均值(开展度取近似中间的测量数据)。商品果成熟期分别对各品种进行产量测定,随机取3株,将商品果一次性采收测产;并统计一级果量。

由表4、5可见:小米辣品种间叶片大小差异不明显,茎的分枝都表现为灌木状的分枝特性,主茎不明显,花果都朝天。玲珑白玉青熟果和老熟果果色分别为黄白色和橘红色,与企业需求的黄米辣类型有一定差距。各品种间株高和开展度有所差异,其中玲珑泡椒王、韩国小米辣(北京)、米辣10号等品种优势较为明显,而且韩国小米辣(北京)、米辣10号在分枝性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

小米辣属于多次采收类型,采收期可达6个月,不同的管理方式采收次数及时间都不一样,第1次盛果期采收时产量略高,价格较好。由于试验原因,本试验选择盛果期一次采收作为产量指标,产量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韩国小米辣(北京)、米辣10号、改良米辣10号及米辣1号,其中韩国小米辣(北京)产量优势较为明显。

表4 文山地区市售小米辣品种生物学特性

表5 文山地区市售小米辣品种产量结果

综合考虑种子包装质量、生物学表现以及产量等,改良米辣10号、米辣10号、韩国小米辣(北京)等品种具有一定的优势,更适宜试验地区种植。

4 云南文山小米辣产业发展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文山地区农户种植小米辣的模式多样,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管理水平差异较大,同时小米辣种子市售品种较多,且存在产品与标示数量差异较大的现象。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大部分品种的外观商品性都符合企业的加工要求。经过产量等指标的对比,可为农户在品种选择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针对以上问题,对文山小米辣产业有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小米辣种子市场监管,对于销售不合格种子的经营者给予处罚,端正种子市场秩序。对于市场中出现的以韩国为来源的种子是否具有韩国血统尚待考究。

开展适宜的小米辣新品种选育工作,面对企业需求、农户需求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育种工作,选育出高产抗病的品种加以推广应用。

加强小米辣栽培技术的科学研究,总结出合适的栽培方式,使农户减少投入,取得高收益。

加强技术培训,特别是针对山区、半山区的椒农开展技术培训,使他们接受新知识,提高种植技术,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文山小米辣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问题也较多,需要研究的内容也较多。现云南省科技厅等批准成立了“邹学校专家工作站”,引进国内先进人才团队,将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进一步为地方产业发展提速增效。

邓明华,文锦芬.2009.云南灌木辣椒资源.辣椒杂志,(1):36-37.

段曦.2011.野生辣椒和普通辣椒耐热耐冷性研究〔硕士论文〕.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刘发万,龙洪进,蔡荣靖,高玉蓉,周立端.2006.云南辣椒种质资源及研究利用现状.辣椒杂志,(4):10-12.

刘发万,钟利,殷国莉,张丽琴,秦荣,李卫芬.2010.云南小米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长江蔬菜,(2):75-77.

龙洪进,刘发万.2004.云南野生辣椒资源.云南农业科技,(3):38-39.

孟金贵,杨春梅,曾亚文.1997.云南辣椒地方品种的变种类型与分布.西南农业学报,10(3):104-108.

王立浩,张正海,曹亚从,张宝玺.2016.“十二五”我国辣椒遗传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展望.中国蔬菜,(1):1-7.

邹学校.2002.中国辣椒.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邹学校.2009.辣椒遗传育种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 封面说明·

津冬科润99

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一代保护地黄瓜新品种,2016年5月通过了天津市科委组织的品种验收。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主蔓结瓜为主,品种适应性强,瓜码密,连续结瓜能力强,总产量高,商品性突出,短把密刺,瓜条顺直,腰瓜长35 cm左右。抗病能力较强,适宜早春及秋大棚栽培。

总经销:山东卧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苏村驻地

技术咨询电话:400-686-7977

屈用函,农艺师,主要从事辣椒新品种选育工作,E-mail:313151712@ qq.com

*通讯作者:张雪廷,农艺师,主要从事小米辣新品种选育工作,E-mail:442988139@qq.com

2016-08-01;接受日期:2016-09-18

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项目(2015AB011);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邹学校专家工作站项目(2015IC057)

猜你喜欢

泡椒文山辣椒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finement of high energy non-neutral proton beam in a bent magnetic mirror
辣椒也疯狂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coupled waves between fast magnetosonic wave and slow Alfvén wave in the laser-plasma interaction
延庆巨变册页
辣椒之争
拣辣椒
花菜梗妙变美味
泡椒凤爪有腥味怎么办
文山肉丁
自己就能做麻辣红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