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茶画探究茶壶造型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2016-04-21卢纯福郑盛娜吴剑锋

关键词:人文思想

卢纯福,郑盛娜,吴剑锋

(浙江工业大学 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从茶画探究茶壶造型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卢纯福,郑盛娜,吴剑锋

(浙江工业大学 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摘要:茶画,在中国茶文化里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多方面地展示了我国古代煮饮方式和茶具演变过程等史实。将历代茶画中的茶壶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各时期茶壶造型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离不开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思想、技术等因素。这些因素潜移默化地使茶壶在造型、材质、装饰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茶画;人文思想;饮茶方式;茶壶造型

茶画是人们对茶文化的生动描述和写真。在不同时代、不同场景的茶画中,唐五代之华贵饱满的青白瓷茶壶、宋代之清秀挺拔的青瓷茶壶、明清之精致小巧的紫砂壶都得以完美体现。从茶画的场景中研究茶壶的发展,不仅可以一窥其造型、材质和装饰等特征,还可以挖掘政治经济给予的时代精神映照,人文思想赋予的深厚文化内蕴以及技术衍进提供的源动力,有助于全方面了解茶壶发展历程。

一、茶画的渊源及发展

历史悠久的中国茶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结下了千年的盟约。从已有的考古资料来看,唐宋至明清的中国古代画家创作了一批精彩的茶事绘画[1]。本文选取煮茶、点茶、泡茶三个重要饮茶阶段下几个代表性朝代的茶画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分析。

唐、五代时期,饮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茶道奠基人陆羽曾在《茶经》中系统地描述茶叶生产的历史、饮茶的技艺以及茶道等多个方面。《茶经》一经传播,茶事更为兴盛,甚至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竞相歌颂的主题之一。此时的茶画以工笔人物画为主,设色多彩富丽,在刻划人物本身的同时将茶事作为背景出现在画面中。宋代,是山水画最繁荣之时。制茶与点茶技艺的不断提升使点茶、斗茶活动与宋人生活密不可分。宋徽宗抑武扬文,对茶文化极力推崇,以及文人雅士对茶的高度热衷,对茶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因此茶文化与茶事作为重要的绘画题材,频频出现于山水、风俗以及人物画中。茶画内容愈加丰富,宫廷茶宴、雅士集会品茗亦或是展现民间斗茶场景的风俗画不胜枚举。宋代无疑是将饮茶与绘画紧密融合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时期。明清时期,茶事绘画的内容和形式日趋多样化,文人在品饮过程中所产生的联想和感受,常以诗、画来抒发来表达,优美的茶画所表达的丰富情感,使我们能间接地欣赏到他们所创造的饮茶艺术[2]。画面中除了体现文人士大夫热衷于品茶谈论、焚香听琴这些雅事,更映射出追求自然、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散发着独特的幽韵。

二、茶画中茶壶造型流变

不同时期、不同绘画风格描绘的茶事活动,以特殊角度展示了不同时代饮茶方式以及茶壶造型流变的历史。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三个代表性朝代茶壶造型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茶壶造型语义的体现,以完成对茶壶造型流变的考察。

(一)华贵饱满的唐、五代青白瓷茶壶

唐、五代,饮茶之风盛行,上到统治阶级下到平民百姓,热衷茶事活动。其主流饮茶方式以煮茶法为主,唐晚期兼有点茶法出现。这一饮茶方式促使该时代的茶画多以饮茶文化为主要内容。鉴于唐代离现代历史久远,保存完好且绘有茶壶的茶画甚少,所以笔者选取与唐代饮茶习惯相近、资料相对丰富的五代茶画作为研究对象。

《乞巧图》(图1)描绘的是五代女子在七夕节摆上茶果供品,乞求心灵手巧的情景。画面中左边桌案上,四个角各有一个点茶用的汤瓶,从外型来看它们继承了唐代表性特征:短直流、线圈足、短直颈,圆壶腹,整体轮廓线曲直结合,给人自由、丰满、华贵,又兼具规范、自信与力度之感,展现了时代的豪迈气质。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了解到,此时人们开始追求装饰的审美,在执壶的壶口、壶肚等处,绘制莲花纹。而在执壶的质地选择上,以南方越窑青瓷与北方邢窑白瓷享有盛誉,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3]。

图1 【五代】佚名《乞巧图》局部 [4]

(二)清秀挺拔的宋代青瓷茶壶

宋代的饮茶方式和唐代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变。唐晚期出现的点茶法,至宋代,成了主流的饮法。点茶法风行使茶壶造型也迈入了新阶段,为了满足点茶法的需要,茶壶造型也随之而变。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以饮茶文化或茶具为题材的绘画进一步发展。

刘松年的《撵茶图》(图2)真实描绘了宋代点茶的场景,为现代人了解宋制茶、碾茶过程和工具提供了依据。画幅左侧左下方一侍者跨坐于矮几一端,正在用石磨磨茶。另一侍者伫立于茶案边,左手持茶盏,右手提查瓶正在点茶。点茶法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茶汤的原汁原味,先将茶膏置于茶盏内,用沸水冲泡,呈现对应而饮,茶香、茶味一步步感受,更符合受理学思想影响下宋人含蓄的文化品位。

图2 【宋】刘松年《撵茶图》局部 [4]

《瑶台步月图页》(图3)描绘了中秋时节仕女登台拜月、赏月、品茶的场景,左边仕女手拿执壶,从形制上可以明显发现与唐代拉开了较大差异。图中的执壶器形比例拉长,端庄挺秀,显得更为精致。手柄由曲直线结合而成,曲中寓直,使得造型变化中有规矩,形制丰满而又修长,感性中带着理性。材质以青白釉为主流,无过多装饰。图中其他几位仕女身姿优雅,品茶闲聊。

图3 【宋】刘宗古《瑶台步月图页》局部 [4]

(三)精致小巧的明清紫砂壶

明清两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顶峰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的集大成时期,饮茶方式与器皿造型落定成型。两代文人对茶情有独钟,使茶饮成了绘画创作的重要题材,部分作品中更加以诗、画、书法等,体现出文人追求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热爱自然、物我相融一度成为明清文人画家的创作源泉。

明代陈洪绶《品茶图轴》(图4)描绘了两位高士相对而坐,一位坐于蕉叶上,一位坐于珊瑚石上,手捧茶盏,似在谈论。矮石上摆一圆鼓腹茶壶,从形制上看,属紫砂类。其右侧放置着正燃着的黑色茶炉。画中人物造型刚柔相济,环境优雅,体现了雅士悠闲的品茶生活。

图4 【明】 陈洪绶《品茶图轴》局部 [4]

文徵明的《品茶图》(图5)作于明代嘉靖十年谷雨之后,画面远处树木青葱、轻烟缭绕,近处是溪涧流水、茅轩草舍。茶轩中,文徵明与友人围矮桌而坐,交谈甚欢。右面草舍下,茶童正在泥炉边用圆腹紫砂壶专心烧水,似在准备泡茶。整个品茗的意境恰恰符合佛教讲求清净,把茶饮与人和环境融为一体的思想内涵,茶道的神韵得到提升。

图5 【明】 文徵明《品茶图》局部 [4]>

两幅画中出现的圆肚形制茶壶在明清时最为盛行,系紫砂,它造型浑圆饱满却不失精巧,材质朴实却体现大方之气。结合此时的社会风气,文人士大夫掀起一股追求瓷器类玉的风潮,追求瓷器造型小巧玲珑,所以明代的茶壶相对于唐宋的执壶、汤瓶而言,体量明显变小。这个时期的器物无论是从造型设计还是装饰设计上,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大体量的茶壶,茶叶在壶中浸泡时间过久,会因此没有鲜味。而小茶壶具有明代冯可宾在《岕茶笺》描述的“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香味”的优点。壶体量变小,随之影响了手握壶把的方式。壶把由整只手握变为容许一指左右的空间。壶流弯曲,呈 S 形管状,与壶体连接处有较多的出水网眼口,盖纽或盖子上有通气孔,以保证壶内通畅出水。

这几个代表性朝代的茶画为我们研究茶壶造型的变迁提供了有力证明。茶壶造型经历了从体量上的由大趋小,壶嘴由短直流向短曲流上发展,壶把手由容纳多指至一指转变,圈足由平底变为敛足,整体形态呈现出由满足基本功能需求逐渐向美观实用的方向发展,并最终落定成型。

三、茶壶造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茶壶而言,其造型变化根植于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诸多因素影响。

(一)政治经济的潜在影响

茶壶的造型特征受其所处时代政治和经济背景的影响,并主要体现在社会审美趋向和价值观等方面。

唐代在我国历史上是盛世之一,国力强盛,对外交流频繁。丝绸之路为唐引入大量金银器,为当时的茶壶造型提供了模仿来源,在金银器造型的影响下执壶壶流变长变弯,把手变大变扁,后期普遍出现在执壶上的瓜棱腹,便是对金银器仿照的最好证明。统一稳定的国家环境和发达的经济同样影响着唐代人民的审美,在造物时充满信心,反映在执壶上便是饱满大方,自由豪迈的特征。宋代在茶文化历史上谱下了绚烂篇章。与唐不同的是,宋代版图狭小,曾与多个少数民族发生争端,但几乎都以战败告终,迫不得已割地赔款,求和送礼,此时的宋已完全丧失了唐朝的气焰。宋人也收回了对外界期盼的眼光,转为内心的反省与自控[5]。这一转变,让宋代茶壶在造型尺度上开始追求中规中矩。同时,封建统治阶级对浮华生活的要求使金银器的使用更为普遍,瓷器在形态比例上的审美导向也更向金银器靠拢,由华贵饱满向清秀挺拔转变,整体挺拔端庄。

而到了明代,政治经济大发展,促进了制瓷业的进一步发展。明太祖将景德镇作为皇家御窑,使得明代茶壶造型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下更美观精致。同时,受明太祖下旨废团茶,改供散茶政策的影响,泡茶法的主导地位逐步确立。为了满足泡茶法的需要,茶壶形态往小巧的方向上发展。茶壶最终落定成型是清代,因清代统治阶级生活作风奢靡,争奇斗艳的审美反而促进了陶瓷的发展,制瓷业达到了历史最高峰。瓷器造型风格也由 “简练、纯朴”转为“繁复、精致”。这时的茶壶造型强调轻巧、精致的品质,彻底摆脱完全以实用性为主导的造型,创新出更多符合当时审美的新造型样式。

(二)人文精神的互融

在长期生活中累积形成的生活方式、文化思想、宗教信仰等人文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从而影响了茶壶造型发展。因此,在惊叹茶壶精美之时,更应思考其表象后深邃的精神世界。

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频繁的对外交流,文化的兼容并蓄也使唐朝被注入了很多新鲜文化元素。这一时期儒学振兴,本土道教流行,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也迅速传播,形成了佛道儒三教一体的多元化趋势。受佛教思想影响,茶壶形成以“精”、“俭”为特征的造型。“精”即精致,唐以前的茶具与酒器并用,相对粗糙,而自唐开始,茶器与酒器分开,对于茶壶的造型精益求精,通过对壶流、壶腹、壶把、圈足等的细节处理,例如绘制莲花纹,以此满足受佛教影响下的审美需求。“俭”即俭朴,表现为俭朴丰满的整体造型。儒学对茶壶的影响则体现在“中庸”思想上,“中庸”提倡的是掌握好度,一切恰到好处,正如茶画中描绘的茶壶各部件比例和谐适度,煮茶饮茶等一系列茶事活动的环环相扣。道家对茶壶造型的影响更含蓄一些,追求器型线条的简洁化,以简单的曲直线构筑形体。内涵的深刻化,各部件造型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就迎合了道家所谓的“有与无”的人生哲学,看似简单实则深远,貌似独立却有涵养深入其身[6]。

宋代是瓷器的大发展时期,宋代茶壶造型与唐代相比显得更为清秀挺拔、含蓄内敛,这种造型一方面源于饮茶方式,适应点茶的需要,另一方面源于理学的融入。理学宣扬治理天下和个人道德的一致性,主张压抑与克制个体欲求[7],所以茶壶在造型上不会像唐代那样彰显个性,在尺度和比例的把握上显得更为内敛和细腻,中庸、对称、和谐、精致是描述宋代瓷器造型的最佳选择。这也正是宋人诠释“心即是理”,对内心情绪及世间万物透彻观察入微后的领悟,是宋文化温文尔雅,含蓄内敛的映射。而在材质的选择上,宋人通过不雕琢的自然材质美来达到理学所整合的道家“取法自然”原则,不过多追求事物的外在造型工巧奇丽,而应该追求其内在的含蓄的意韵美,于平淡之中见本质[8]。受此影响的茶壶釉色主流走向青白釉,无过多装饰。从宋代的茶画中也可以看出,主流“内省”思想所传达的视觉张力在茶壶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以茶明心,以器明智”,宋人已将陶瓷创作提升至精神文化。

明清两代文化繁荣、人才辈出、思想活跃,打破了程朱理学一统天下、尊卑有界的局面,佛教、道教、儒家三教合流。且受到泡茶法的影响,茶壶往更加实用、质朴的方向上发展。佛教、儒家思想赋予茶壶饱满圆润的整体造型,在壶体部件处理上更是追求匀称比例,小壶把、大壶口、短曲流不仅造型精致,更能满足方便使用的要求。道教影响则体现在材质上,对原有青白瓷茶壶做了更大突破,选取细腻的紫砂为原料,呈现出高雅素净特点,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清寂脱俗品质的追求。

(三)工艺技术的衍进

器物造型与器物成型烧制技术密切相关。胚料、釉料改进、施釉技术提高、烧造技术进步使茶壶产量增加,且成为当时比较普及的日常用器。

隋、唐时期,因坯料选择不精、烧制工艺不成熟导致青瓷茶壶瓷胎厚重,陶炼不纯,釉色薄且呈青黄色,釉层明度差,呈半木光。到了宋代,手工业发展,为了适应社会需要,从坯料选择、釉色配方、上釉工艺到装窑烧成技术都有了重大变革。为了生产抗弯强度大的薄胎瓷器,选用瓷石和紫金土两种配料。为了获得丰厚的釉层,经过多次素烧和多次上釉的复杂工艺。为了美化茶壶造型,工匠们将圈足修薄,细心刮釉。装窑烧成时,在坯体的外底用垫环拖烧,圈足临空,不与匣体接触,所以有的圈足外撇,足底包釉[9]。加之,对窑炉进行合理改造,采用半倒焰式窑炉,即火焰自燃烧室先喷向窑顶,因为吸烟孔在靠近窑底的墙壁上,而窑顶没有出路,火焰只能再倒向窑底,流经坯体,将热放给坯体,使其烧熟,烟气则从吸烟孔后的竖烟道排出窑外[10]。这样一来更易控制窑内还原气氛的生成,故烧成后的青瓷器釉色厚如凝脂、青翠如玉。而明清时期,青瓷窑因缺乏创新,盲目转产,质量下降,导致其迅速走向衰落,小巧精致的紫砂壶开始受大众青睐。紫砂壶采用“拍身筒成型法”和“镶身筒成型法”两种造型工艺,使其具有造型千变万化、不可复制的鲜明特色。早期紫砂多以龙窑烧制,后期主要采用倒焰窑,便于控制好温度和还原气氛,合理利用紫砂中粘土在完全烧结与未烧结之间的过度,使紫砂壶成品更加丰富多彩。

上述的茶画只是中国茶画历史上的一小部分。尽管这样,它依然是探索中国茶文化的一个历史窗口,是对现有文献资料的一种补充或反证。茶画,不仅能够弥补从茶器本身或文献阅读中获取信息单一的局限,更能通过描绘的场景寻觅茶壶造型发展的历史及饮茶方式、社会背景、人文思想的变迁。现有对茶画内容的研究,限于单方面、表象的描述为主,从茶画中探究茶壶造型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是空白,所以这是值得挖掘的一片沃土。本文通过对不同饮茶方式下代表性茶画的考查中发现,稳定的政治、繁荣的经济为茶画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物质条件。在多元化人文思想影响下,茶壶造型也各有千秋,它已从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变至美观与实用并存的方向上发展,但却始终保持着“精”、“俭”、“中庸”、“取法自然”等人文情怀。茶画,作为中国绘画历史上独特的记载体经久不衰,是茶文化发展重要的历史存在。作为文人的产物,其内容性与艺术性,不仅可以使我们知晓古人的饮茶习惯及造物智慧,更可以感受到流传至今的茶文化脉络,充分体会中国茶文化的深厚沉淀,为当今史学者了解茶文化提供更深更广的研究天地[11]。

参考文献:

[1] 孙晓燕.宋代茶画艺术研究[J].山西档案,2014(2):116-120.

[2] 刘军丽.明代吴中文人茶画创作与艺术境界探析[J].农业考古,2012(5):170-174.

[3] 饶舜.唐代茶饮风尚与陶瓷茶具审美研究[J].农业考古,2014(2):65-68.

[4] 裘纪平.中国茶画[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17.

[5] 李云峰.观看与建构:宋初山水画述略[J].文艺研究,2013(12):168-169.

[6] 高洁.有容乃大——从传统茶具中探究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与审美意趣[J].美与时代(上),2011(10):37-40.

[7] 谢荣昌.理学思想对宋代瓷器的影响[J].中国陶瓷,2014(3):53-55.

[8] 张红梅.论北宋青白瓷执壶的造型美分析[J].中国陶瓷工业,2006(12):30-36.

[9] 朱伯谦.龙泉窑青瓷[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14:10.

[10] 刘莹.宋代耀州青瓷艺术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28-30.

[11] 胡丹.茶画——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J].农业考古,1994(4):150-157.

(责任编辑:薛蓉)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teapot models from tea paintings

LU Chunfu,ZHENG Shengna,WU Jianfeng

(College of Arts, Zhe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China)

Abstract:Tea paintings have a unique artistic charm in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which displays tea making and tea drinking in ancient China, as well a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ea sets. Take teapot in tea paintings in past dynasties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teapot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are indispensable with the politics, economy, humanistic thought, technology and other factors at that time. These factors subtly integrated characteristics of times into Teapot’s modeling, texture and decoration.

Keywords:tea painting;humanistic thoughts;way of tea drinking;teapot model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4303(2016)01-0064-05

作者简介:卢纯福(1970—),男,浙江东阳人,教授,从事产品创新和体验设计研究;郑盛娜(1990—),女,浙江宁波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产品文化研究;吴剑锋(1976—),男,吉林辽源人,副研究员,博士,从事用户与创新设计研究。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6NDJC216YB);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2014N121)

收稿日期:2015-11-30

猜你喜欢

人文思想
便携式电子产品设计中人文思想的融入
巧妙渗透人文精神,有效实现课堂增值
人文思想在影视广告中体现的必然性分析
数学教学中让人文与德性洋溢
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之思考
论语文教学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人文性与价值观培养的探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现代人文之美
回归生态,还原本色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