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高效语文课堂建设构想

2016-04-20余广金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3期
关键词:篇文章趣味鲁迅

初中教学较少受到重视似乎已成为既定事实,尤其对于语文的学习,由于语文学习不同于理科的逻辑性与思辨性,更多是对思想和情感的探讨,对于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或许显得吃力枯燥。因此,如何提升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容忽视,建设趣味高效的课堂也尤为重要了。本文就如何进行高效趣味的课堂建设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文本的细读与互相理解

以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为例,作者将爱与内疚隐藏于种种琐事之中,全文较少有抒情的词句,对于未经世事的学生而言未必能体会其中的无奈与辛酸。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先是带领学生将文本细细地阅读几遍,然后给学生留出几分钟的时间思考并要求说出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其中有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就模仿社会上的论调说:“我认为这篇文章应当被裁减掉,因为它可能误导我们不遵守正常的交通秩序。”对于这种公然的捣乱,我并没有斥责,而是亲切地回应说:”你是用批判的理性的观点看待了这个问题,这没有什么过错。那么让我们换个角度,你能否试着用感性的思维去理解这篇文章呢?”学生看上去有些羞愧,知道自己的回答有失礼貌,于是默默地坐下,过了一会他主动举手要求回答:”作者从点点滴滴的琐事中看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寄托了无限的思念之情。”我听了很高兴,便又要求他带着作者的经历、作者家境的起伏以及父亲的命运等方面重新进入文本去阅读,经过一番循序渐进的引导,这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背影》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也获得了良好的思考习惯。

二、积极开放教学模式

以鲁迅先生的小说《祥林嫂》来说,先生的文笔深刻隽永、思想充满感情,其人物更是塑造得仿佛可以拷问我们的灵魂,然而对于尚缺少人文精神的初中学生而言,对鲁迅先生的作品还是缺乏理解,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按某种思考方式回答课后习题答案,那可真是将语文当作数学来学了,语文的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在我们讲《祥林嫂》这篇课文时,不妨事先准备好相关的影视作品,当阅读到相关人物情节时,便播放对应的视频,演员的模仿塑造往往更能给学生留下直观深刻的印象,在凄婉的音乐与在昏暗的画面中,那个时代人们的丑恶和凄苦、旧时代带给人民的种种悲剧,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了。再次回到文本,学生对于小说的阅读也会充满了兴趣,对鲁迅先生无情抨击旧社会的情感也有了共鸣,这篇小说的主题内容自然也水到渠成了。

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抓住多媒体技术好的一面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副作用,应避免多媒体技术的滥用而让学生产生懈怠消极的心理,从而可能引发他们对语文课本的忽视。

三、让表演进课堂

课堂表演的精妙之处在于可以通过模仿课文人物形象的形式,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加以直观理解,以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解课文《宋定伯捉鬼》时,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一幕话剧。学生一致地把教室的灯全熄灭,并播放一点紧张惊悚的音乐,从而制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在这种情境下,由一个胖学生扮演的“宋定伯”和一群瘦学生扮演的“鬼”出场了。当轮到“鬼”背“宋定伯”时,他吃力而哆嗦地说道:“卿太重,将非鬼也。”这种强烈的前后对比顿时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又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可以安排几个喜欢表演的学生分别扮演孔乙己、掌柜和秀才家丁等一些辅助人物,其中孔乙已将“偷”说成“窃”、被秀才门丁打时的惨叫、“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以及“最后挨打后爬行走动”等场景都可以让学生仔细揣摩、表演并加深体会。

在课堂表演中,学生与教师互相交流,既丰富有趣又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对于教学的有效性更是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在教师身上花功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长期以来学习似乎只是学生的事情,其实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同样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会成为学生关注的对象,教师的举止优雅、待人和善与赏罚分明等高贵品格自然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与爱戴,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尊重学生,师生之间真诚、平等地交流、讨论,既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高效愉悦型课堂。

构建高效有趣味的课堂,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我们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其中,致力于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建设初中语文趣味高效的课堂,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与乐趣更快地掌握理性知识,从而能够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余广金,教师,现居江苏扬州。

猜你喜欢

篇文章趣味鲁迅
鲁迅《自嘲》句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