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2016-04-20俞亚年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教学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天文、地理、科学等等,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黄金阶段,他们对未知事物好奇心浓厚,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吸引学生学习,就需要学会把握好这一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提问,这样才能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初中时期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有了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并且已经开始对一些名人作品有所涉猎,这一阶段正是初中生们自我意识与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这些因素,制定一些符合学生实际年龄与认知水平的问题,这样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注重课前导入的提问
俗话说,一个设计巧妙的课堂导入往往能够决定一堂课的质量。语文教师在进行一篇新课文的讲解的时候,如何能够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实这是具有一定的挑战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每个人的思维活动不可能一下就变得活跃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对事物进行一定的思考。思考是由问题所引起的,所以,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教师在新课程进行的开始可以选用悬念式的提问方式,这样会在无形中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对新课文的内容产生热情。学生在思考教师一开始设置的悬念式的问题的时候,这本就是一个思维活动过程的热身,对于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意义重大。
例如在讲到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水浒传》时候,我先给学生放了一首歌曲《好汉歌》:“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课堂气氛一下变得活跃起来了,然后我趁机问学生“大家平时所熟悉的梁山好汉都有哪些?”,“你最喜欢的好汉是谁,喜欢他的理由是什么啊?”这些问题很简单,学生们开始讨论起来。我趁机问学生,“有谁能告诉老师梁山好汉通常是什么时候出手的啊?”这样一下引出了课堂主题。
再例如讲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我先问学生,“你们童年的时候有哪些趣事,有谁能说出几件事来?”然后用多媒体展示一张有关于童年趣事的网络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老师今天要讲课的内容,大家对此很感兴趣,教师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把学生的情绪在这样的悬念中调动起来,开始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授课。
二、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追问
当一个人对一个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以此为乐趣,不管这个方向的问题多么复杂,都会潜心钻研下去。具体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当学生对某一篇课文或者是某一个类型的问题产生了兴趣,这便会在无形中激发他的学习动力与探讨问题的能力。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特别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会在读者心中产生强烈的反响。如何能够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细致观察,通过有效提问,让学生获得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解一篇课外阅读《安塞腰鼓》的时候,我发现班上很多学生对腰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刺激学生进一步学习,我通过连续不断地提问,让学生对这种感觉有所加深,比如我问他们,“课文中哪些语句与大家刚才描述的感觉是相吻合的?哪位同学能够大胆的找出来,给大伙读一读?”有的学生站起来说,“124页第七自然段‘碟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然后我又问他,“你找的很好,可是你感觉你读出来那种豪放、粗犷的感觉了么?”那位同学回答说没有,我鼓励他,让他试一试用饱满的热情重新读一遍。
该生读完之后,比刚才有了一些进步,我又说,“你刚才读的很好,怎么样能读的更好呢?”他回答,“我感觉语速可以快一点,因为这段话中有不少的排比句。”该生继续读。完成之后,我夸奖道:“你读的太棒了,老师为你自豪。”其他的学生笑了,课堂气氛变得越来越好。当然,通过一次次追问,学生对腰鼓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清晰,获得了更好的体验。
三、逆向思维进行提问
在中国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现实教育体制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他们的思维往往会形成思维定势,这虽然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如果长期以往任由发展,对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这个时候,教师如何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呢?我认为,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提问方式,也就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反弹琵琶”,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或者将问题引向反面,这种方式实施开来后,往往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课文《台阶》中,由于学生都是新世纪出生的一代,赶上了祖国繁荣昌盛的时代,所以他们对中国旧式的农民形象是很难体会的,即使是有了一定得感触,但是这些感觉只是停留在浅层。学生们不理解,为何高高的台阶花费了人一辈子的辛苦去建造,到头来父亲却不愿意坐在最高的一层,出乎人的意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为什么“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问他们,“假如,父亲没有花费大量的心血去建造一个台阶,他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呢?你们觉得父亲倾尽心血去建造这样一个台阶,他值得这样做么?”学生们要想回答我的问题,就必须去课文中寻找一些描写父亲的片段,通过仔细地分析,得出答案。当然,学生通过我的逆行提问,已经模模糊糊地找出了答案,但是由于能力有限,语言组织还不是很完善,这时候需要教师进行统一讲解,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父亲代表着贫穷、落后但是却十分倔强、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想落后于他人,无奈是现实环境的限制,导致他在田里种地,但是,父亲身上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恰恰反映了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台阶虽然造好了,但是父亲也随之衰老了。
再例如课文《孔乙己》,教师在带领学生探讨孔乙己死亡的原因时,如果换个角度“如果孔乙己最后没有去偷丁举人家的东西,是不是不会悲惨的死去呢?”这种方式的提问会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最终揭示导致出孔乙己死亡的根本原因。经过这样一番逆向的问题提问,可以将学生的定式思维打破。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之下,加深了对于旧制度下社会的黑暗、人情的冷漠和社会底层小人物悲惨命运的认识。
四、重视问题的启发性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教师给学生提问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的发展。如果在课堂授课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提出一些中规中矩的问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便会逐渐丧失,他们也不愿意动脑筋想问题。如果教师在给学生提问的时候,可以将问题在精巧的设计下,能够“饶个弯”,用“曲问”的方式将问题抛出,这样学生便会觉得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不由自主地进行思考。当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问题设置障碍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散发性思维的拓展。
教师在语文授课过程中,要想设计好启发性的问题,必须着眼于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特性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抓住契机,进行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这样效果更好。例如在给学生讲述民国时期的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春》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满园春色、东风浩荡等等,这些优美的词语都是描写春天的。在历史上,中国的文人墨客在诗词中对天天的描绘也是举不胜举,贺知章的‘二月春风似剪刀’,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朱熹的‘万紫千红总是春’等等。我们在看一下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思考一下他从哪些角度写春天的?大伙一起朗读一下,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我通过这种问题的提问方式,利用词语形容春天和古人对春天的描绘,启发学生对春天的思考,由此将学生“诱导”朱自清先生如何描绘春天的,这样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
语文学习应该是一个美妙的过程,因为学生可以与大师进行近距离的交流,聆听大师们的教诲,可以体验文章巧妙搭建的情景,实现思想上的进一步升华。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至始至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好学生的兴趣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同时,教师也要不断的钻研业务,认真备课,这样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才能驾驭全局,引导学生更好的听课,更积极的思考,使语文成绩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建军.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流”[J].语文学习,2009,04:28-30。
[2]曹永军.略说语文课的设问与应答[J].中学语文教学,2011,05:1 1-15。
[3]贾生荣.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04:15-16。
俞亚年,教师,现居江苏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