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诵读视角审视“三度”语文教学

2016-04-20王勇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3期
关键词:诗歌文本同学

“三度”语文教学理念是由特级教师刘祥提出的教学观,它是指在教学中要“丈量语文的宽度,营造课堂的温度,拓展语文的深度”。其中宽度指向课程,温度指向学生,深度指向文本。刘祥老师的诸多教学实践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教学观。近来阅读刘祥老师的专著《追求语文的“三度”》,发现刘祥老师两则课例实录非常有意思,无论是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还是在教学流程的预设上,都与日常的课堂诵读有所不同。而这种不同,恰恰是“三度”语文教学观念的体现。

诵读在教学,特别是诗歌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正越来越被重视,《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当然,诵读应该是不必局限于古代诗文的。对于诵读的意义,几乎所有老师都有所认识,问题在于这种认识与教学实际相脱离。

一、诵读的意义

诵读是我国语文传统教育中一种有益于语言文字积累、作用于语文能力提高的方法。诵读不是机械的读,也不是无目的的读,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它是不断反复的读,它是注重技巧的读,它是融入读者理解的读。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概括起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语文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以“听说读写”为主要途径的,也就是说,诵读应该是语文课堂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基本方法之一。《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该“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朗读”只是诵读的一种,诵读应该包括默读、朗读、吟诵等。可以这么说,一节流程完备的语文教学课,应该是少不了诵读的。

2.诵读是加深文本理解的必经途径。《新课标》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真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学生通过不断诵读,在脑海中形成对文字描述的艺术重现、再造,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古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3.诵读是培养口语能力的必要手段。《新课标》非常重视口语训练,它提出“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听说读写”是密切相联的,“说”离不开读,无论是语感的培养,还是口语交际的训练,都离不开诵读,可以说能够流畅地读文章,是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意见的前提和准备。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语言的魅力,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的表达方式。同时,学生也在诵读中完成自己和作者的交流,而这正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能够“听声辨义”。

二、常见诵读方法存在的问题

许多有识之士把关注的目光放到了诵读上。“随着语文学科教学的改革、国家素质教育的推行,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更总结出演读法、声情并茂法、摇头晃脑法、配乐朗读法、创设情景想象朗读法等多种诵读教学方法。而许多教师自觉地将新课标精神贯穿在课堂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叶圣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但考虑到诵读的意义所在,会发现目前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诵读,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1.目标不明确。具体表现为:读的时候没有明确为什么读,教师备课时也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这样读而不是那样读。在什么时候读、用什么样的方式读,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要想达成诵读的效果,就要让学生明白诵读的目的,也就是朱熹所谓的“心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浅谈中学语文朗读教学》,刘水丽,《课外阅读中旬刊》2013年第6期)

2.流程不合理。在语文教学中,流行“五读法”。据笔者搜索,这“五读法”有多种理解,如:范读、听读、感读、美读、展读;通读、悟读、品读、演读、拓展读;感读、赏读、品读、悟读、拓展读;预读、抄读、解读、品读、诵读,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在这些流程中就有着诸多的不合理,如第一种说法,教师范读,学生听读,然后学生感读、美读、展读。范读、听读之后,学生的潜意识已经被填满了,感从何而来?第二种说法中,演读并不能适合大多数文本的需要,且放在品读之后,更无法显出演读的作用。当然,流程的不合理恐怕还是与目标不明确有关。

3.指导不到位。有老师是囿于自身的诵读能力,有老师是迷信于网络的力量,有老师是缺少对诵读的正确认识,使得对诵读的有效指导,在很多课堂是缺少的。笔者曾听过一位年青教师授课,对学生的诵读除了“很好”“你表现得真好”这类空洞的评价外,竟再无一语。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学生就读到哪算哪,不仅没有诵读能力的提高,而且无益于文本的深入理解。

三、刘祥老师的处理

在诵读方面,刘祥老师的认识有独到之处,体现在他的两次公开课上,一个是李白的《将近酒》,一个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两节课都是如何安排诵读的呢?先来看《将近酒》:

1.大家依照自己的理解,把诗歌先大声地读一遍。读完后想想自己的处理,然后再大声读一遍。……哪位同学能说说,两遍读下来,在语气语调处理上,有没有变化?有变化的,为什么要变呢?没变化的,为什么没变呢?

2.大家最愿意听谁来演绎这首诗歌呢?……把你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课文的朗诵给大家说说,如何?有没有哪位同学对课文的理解和这位同学不一致的?……依照你的理解,你给大家朗诵一下开头的这两个句子,好吗?

3.我们还是回到前面的话题上,继续研究诗歌朗诵问题。我来指定一位同学朗诵第二个段落的内容。请后面那位大个子的男生,请你给大家朗诵一下,可以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诵”,揣摩揣摩他对诗歌的处理。他朗诵的符合你的想法的地方,要注意借鉴;不符合你想法的地方,就注意在自己的朗诵中体现出变化。……有没有哪位再给大家朗诵一次?

4.刚才听了大家的朗诵,诵读得那么精彩,我也想有个表现的机会了。

5.刚才我的朗诵,大家觉得可以借鉴的地方,就参考着来朗诵;大家觉得处理得不好的地方,还可以依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诵。下面,自由朗诵诗歌两遍。

再来看《春江花月夜》:

1.请大家打开书本,用自己的心,去静静品读这首传唱千古的经典诗歌。注意,用心品读,不要发出声音。……阅读,就是和高尚的灵魂在交流。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到《春江花月夜》的吟诵之中时,同学们从诗歌中读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静静的阅读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诗歌的优美意境,体味到了春江花月夜的清新迷人的气息。下面,让我们轻声吟诵这首诗歌。用我们的轻轻吟诵,来进一步品味诗歌的美。我给大家配乐,同学们自己轻声吟诵诗歌。……刚才咱们描绘了大脑中出现的图像,现在,咱们品味大脑中体悟到的美。你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行吗?

3.现在,咱们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单独演绎一下。大家最愿意听哪位同学朗读?……读诗,其实就是在交流,用自己的心和另一个灵魂在交流,各人心中的理解不同,朗读时的处理也就会出现差异。但只要用心去读,我们就在感受、领悟和思考中获得很多。

4.欣赏了同学充满情感的诵读后,大家是不是也有一种大声朗诵全诗的欲望了?下面,咱们来个自我陶醉式的自由诵读。每个同学都挺直了腰板儿,用自己的理解,大声诵读这首诗歌。记住,要自我陶醉在自己营造的艺术境界中。

5.这节课,我们通过五次诵读,用我们的心灵和张若虚的心灵进行了对接。然而,这首流传了千年的经典中无穷无尽的意蕴和浩瀚博大的情感,我们大多还没有能够领悟。这是一种阅读的遗憾,但也是一种阅读的动力。课的最后,请给我一个机会,我渴望把我对这首诗歌的理解,通过我的朗诵传递给同学们。(有许多同学开始跟在我的后面轻轻朗诵着,几个句子后,就发展成了一种全班的跟诵。有一种来自诗歌、来自朗诵、来自心灵的美,从教室里生成,然后溢出窗口,弥漫向四面八方。朗诵结束后,有半分钟的静场。)

通过这两节课,我们发现刘祥老师在处理中注意到:

1.对任何文本的认识都是一个从疏远到亲近的过程。这两节课一开始,刘老师都是要求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去诵读,大声读或默读,这一遍的诵读,没有任何具体的任务,就是用心去感知诗歌,这是让学生自行去走进文本。然后就有了第二遍诵读,开始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这个感受可能不到位,甚至不正确。不要害怕,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差别,自然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刘老师设计了第三遍诵读,这是班级推选的朗诵水平较高的一位同学,和老师的范读相比,这个学生的读既让学生容易亲近,同时也能有一定的示范性。而对诵读中发现的问题的研讨,则是进一步亲近文本。等到老师最后的范读,其实学生已经完成了对文本由疏远到亲近的转变,教学也就水到渠成,毫无违和感。

2.学生在诵读中获得的东西不是靠老师强行施加的。王栋生教授“曾将文学鉴赏概括为三种类型:(1)引学生鉴赏。教师创设情景将学生引向文本,使学生“喜欢去读,读了以后还是喜欢”(朱自清语)。(2)帮学生鉴赏。教师借助于自己的“眼力”,帮助学生去发现作品的“好处”,“传染语感与学生”(夏丏尊语)。(3)教学生鉴赏。指导学生学习文学鉴赏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态度等,使学生自觉地建构语文能力,达到对作品更高的理解和更深的感悟。”刘祥老师所做的,即为第三种。

将教师的范读放在最后,是非常大胆的,对此刘祥老师有着自己的认识:“之所以把我的朗诵安排在最后,完全是一种精心的预设。”这样预设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也就是说,刘祥老师非常注意让学生通过诵读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悟,是真正的授之以渔。

3.在诵读中同样存在着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问题。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在诵读中同样是重要的。诵读在课堂教学中是需要预设的,就像刘老师,在课堂中设计了五至六次的诵读,每次诵读的目的不一样,第一次是初步感知,第二次是发现问题,第三次是学习比较,第四次是深入文本,第五次是示范引领,这就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学生在诵读中出现的问题是千变万化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课堂生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我的修改与矫正中加深对诵读的理解。可以肯定的是,还会有同学未能完全理解文章,还会有同学不能把这两首诗演绎得很精彩。但这都无妨了,因为学生们会在这样的课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懂得了诵读的技巧,明确了诵读的要求。

四、“三度”观念的体现

这两节公开教学课都是刘老师“三度”语文教学观念的具体展示。“课堂的‘温度’、‘宽度’与‘深度’,是学生借助文本、借助课堂来读懂文本、读懂作者、读懂生活、读懂人生的台阶与基石。能够让文本学习,成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动力的方法,也就是拥有了‘宽度’与‘深度’的方法。”

1.宽度:对课程目标的尊重。《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指出“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在“教学建议”还指出“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刘祥老师的教学设计正是抓住了诵读这一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方法,精心谋划,灵活指导,既注重诵读方法的指导,又注重文本内涵的解读,这正是对课程目标的尊重。

2.温度:对学生兴趣的推动。课堂的温度则来自于尊重“以生为本”,包括窦桂梅、黄厚江、刘祥等老师都关注到了这一点。在窦桂梅老师所提出的教学理念中,温度是个核心词,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师生的融合度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指数等等。黄厚江老师更注重教学内容的人文关怀,他提出了阅读教学中的“四三”原则。刘祥老师则把温度放在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考虑上,他认为只有满足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需要,才能满足语文学科的“知识在场”“能力在场”“生命在场”的立体发展要求。

在这两节课中,刘祥老师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推动学生向“最近发展区”靠拢,在设计的问题中,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一是向学生询问“最愿意听谁来演绎这首诗歌呢”,学生推选出来诵读的人代表着这个班级比较高的诵读水准,代表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二是要学生在诵读时“要自我陶醉自己营造的艺术境界中”,“陶醉”其实是对学生的积极暗示,即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已经有所收益,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最近发展区”。

3.深度:对文本内涵的发掘。几乎所有老师都会关注课堂的深度,但有老师把这种深度理解为文本的另类解读,以自己的思代替学生的读;有老师把深度变化为毫无边际的拓展,在人文主题上渐行渐远。对于这点,刘祥老师有很多非常重要的思考,他推崇窦桂梅老师的《晏子使楚》一课,认为她能够在“预设中走向深度”;他肯定武凤霞的《生命·生命》教学设计,认为这是“在诗意和深度中徜徉”;他高度评价王君的精致训练,认为正是这种精致训练,把课堂引向深度。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对课堂深度的追求,是可以落实在教学的每个环节的。

在这两节诗歌教学中,刘祥老师没有提出独特的文本解读,没有进行相关文本的诸多拓展,甚至连作者都没有作过多的介绍,而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了对诗歌本身的理解上。不管是一遍又一遍的诵读,还是对诵读技巧的探讨,其实都立足于对文本内涵的把握,最终,《将进酒》《春江花月夜》所呈现出的不同形式、内涵与底蕴的美,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春江花月夜》朗诵结束后那半分钟的静场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文为省级课题“基于‘主体实践性阅读’理念的‘三度’语文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

王勇,教师,现居江苏仪征。

猜你喜欢

诗歌文本同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诗歌岛·八面来风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