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意外打造精彩课堂
2016-04-20郭钦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异彩纷呈的动态课堂。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面对的是鲜活个体对文本的多样解读,在瞬息万变的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我们无法预约的“意外”。如何面对这些“意外”,化解“危机”,是对我们教学机智的考验,也是我们促成精彩生成的重要机遇。若是给学生“松绑”,在尊重学生个性解读的基础上,巧搭台,精设计,收获的将是许多的美丽和惊喜。
片段一:在品读第五段时,一位同学主动展示朗读,他的朗读音质好,节奏把握准,感情也投入,读后,赢得了班内的一片掌声。接下来一位同学的点评让我感到意外。
生:老师,我觉得他的朗读有瑕疵。
师:你说说看。
生:原文是“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而他把文中的“饱觉”读成了“感觉”,这样的话味道就不一样了。
(下面有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那不是差不多嘛。)
师:你听得非常仔细,足以看出你在听读时的专注以及对文本细致把握。不过,我刚才听到有的同学说,这两者的意思差不多,大家怎么认为呢?
(接着是热烈的讨论)
生:我觉得还是“饱觉”好,它给人充沛满足之感,那种无处不在的生气到处刺激着人的感官,更能表现出江南乡野之美,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喜爱之情。
师:说得真好,美在于发现,在于品味。下面让我们齐读这一部分再次品味其中的美。
片段二:为了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走进文本,在读完第七段后。
师:第七段中说到了“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假如你就坐在茅屋窗边,你会做些什么呢?
生:我会睡觉!(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师:为何?
生:天黑了,又闲的无事可干,那就睡觉了!
师:天黑了吗?
生:天垂暮了。
师:那睡得是不是有点早?(那位同学挠挠头,笑笑,其他同学亦笑)
师:趁着天色尚早,视线还算清晰,打开窗子看看外面吧。你会看到什么呢?
生:“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门前泊一只乌篷小船”。
师:这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生:迷人淡雅,朦胧静谧,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师:此时若是睡去,岂不是辜负了这难得的好景致。那你又有何新的打算呢?
生:我打算写诗。
师:他的提议很好。我们大家根据文章描述为郁达夫用文字绘出的这幅画写一首诗吧。
(接下来,学生都在读文本,积极写作。)
其中一位同学写道:江南冬霖洒乡村,门对长桥远阜临。泊船酒客享闲趣,怡情养性在黄昏。最是迷人好景致,不辞长作岭南人。
片段三:在品析第八段时,我问学生们:你读出来怎样的美?有的说意境美,有的说情趣美,有的说想象美……这时——
生:老师,有一句话不美,“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把村童比作狗,感觉别扭,与前面的意境融不起来。
师:你思考得很深入。大家能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呢?
生:我觉得作者把村童比作狗,恰恰写出了孩子们天真单纯以及见到雪之后的惊喜之情。
师:既是表达惊喜之情,为何不说像麻雀一样呢?(欢呼雀跃吗!)
生:第一,麻雀未必喜欢雪。第二,与麻雀相比,狗更贴近人类,更贴近生活,这里用狗做比喻更具有生活气息,与前文友人相聚、行人夜归等生活场景相照应,更显江南冬天的雪趣之美。
师:你的理解很到位,既能重点解析又能整体关注,真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老师佩服!(全班鼓掌!)
对于这些“意外”,若是简单地回避否定,那将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发展权利的一种剥夺,这不仅会错过许多精彩,更有可能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课前,我们充分地预设是对的,但是我们预设的目的不是为了“束缚”,而是为了“服务”,我们不应该拿着自己织就的网去束缚学生,而应该给学生一双有力的翅膀,让他们在语文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快乐地翱翔。课堂中,我们要善于捕捉并利用好这些“意外而美丽”的生成,把他们作为激发学生兴趣、深化学生思维的魔杖,让学生们的灵光,绽放于多彩的语文课堂。
郭钦化,教师,现居山东枣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