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电子图书发展述评

2016-04-20王超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电子图书产业市场

王超

摘要:随着现代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部分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新增长点,在经济发展中逐渐成为支柱性的产业。尤其是电子图书的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领头军,无论是市场运行机制还是基本经验,均能够为促进我国电子图书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与理论指导。

关键词:文化;产业;电子图书;市场;经验

一.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电子图书的借阅市场也越来越红火。电子图书标准随着产业化发展也逐渐的更新,在未来发展中将形成固定统一格式并为电子图书的规范化发展起到推进作用。目前在电子图书市场掀起了文化产业热潮,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文化产业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重视的重点领域,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势头良好,实力也不断扩大,国外电子图书的发展对我国文化产业形成一定的影响,并能够为我国电子图书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电子图书领域发展述评

2012年间哈伯柯林斯限制了电子书的借阅次数的举动,引发了全球对电子图书馆及电子图书未来发展趋势的关注与研究,图书馆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来进行电子图书的营销,并且不断的推陈出新,从而使电子图书技术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新技术之一。无论是电子图书的借阅系统还是电子图书的商业模式及电子图书的阅读市场,均有着重大的发展与变化。

三.电子图书市场近况

1.电子图书阅读发展态势良好。在近几年来,电子图书市场的发展风声水起,据美国出版商协会于2014年末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一月份,美国儿童、青少年、成人电子图书的阅读量占图书总销售额的78%。这个数据表明各国电子图书市场进入繁荣鼎盛时期。

电子图书阅读人数迅速增加,皮尤因特网上曾对美国十六周岁以上的二千人随机进行阅读调查,在近年来电子图书的阅读人数逐年增加,在二千名人员中,电子图书的阅读人数在2012年由17%增加到了25%,而印刷书籍的阅读人数从73%降低到了61%。这些数据极具代表性,标明近几年来电子阅读市场的发展势头不可阻挡,步伐飞快,电子图书逐渐会成为人们搜集资料与信息的主要来源与渠道。

2.图书出版市场电子化与网络化现象加剧。数据技术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数次科技革命,这种态势对图书出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数字技术的普及,各大图书出版商与网络运营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不断的占领着新兴领域制高点,从而对传统图书的出版与批发、营销渠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并不断开发新的电子阅读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大的便利。目前英国电子图书的发展较好,牛津大学出版社、阿歇特出版集团等均结合网络运营商开拓多方网络销售与借阅渠道增加电子图书的销售量,使传统的图书出版逐渐向电子化与网络化转变。

3.网络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看好。在互联网的带动下,传统的图书出版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人们通过互联网手段使阅读变得快捷化、多样化,通过移动终端较快的实现随时随地阅读,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电子图书的网络市场投资集团介入较多,在英国大出版集团淘汰中小出版商,不断的扩大自己的规模。在日本电子图书市场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垄断化的现象,并且其发展势头看好。由于网络电子图书阅读上的便利性,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越来越利于人们阅读,读者们把目光从传统的书籍阅读上转向网络书籍的阅读,这为电子图书的发展拓展了新的前景。

四.电子图书未来发展

通过对电子图书的阅读人数、图书网络化现象的分析与研究,现有图书阅读与销售系统的发展很可能就是未来图书商业模式的雏形。现有电子图书网络化发展,随着读者群的不断扩大,正在向着更加完善、更加广阔的空间发展,主要从这样几方面表现出来:

1.图书馆在商业模式下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一些图书出版商为了扩大电子图书市场的销售,对于图书馆采取了限制电子书销售的方法来限制图书馆对电子书的使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涨价或者是延迟发售等方法来控制或禁止电子书在图书馆的借阅。虽然商业模式在不断的演变,未来还会出现新的变化,图书馆在现有的模式下争取更多的权利与灵活的电子图书使用权,并不断的扩大发展空间是当前所应争取的。

2.标准随着产业发展不断的更新。随着电子图书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标准化成为电子图书成熟程度的新标准,电子图书的格式标准、销售、阅读系统的不断完善,推进了国外电子图书产业逐渐成熟发展起来。在当前,电子图书的格式标准的规范是实现阅读系统完善的关键。在国外电子书的格式多达几十种,电子书格式缺乏统一的标准已是共识,这成为制约电子书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所以电子书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而制定新的规范与标准,能够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规范电子书版权与图书馆权利的法律法规。信息技术中的复制功能使许许多多的图书不断的进行复制传播,从而使众多的图书版权问题摆在了大众的面前。国外这种情形也不例外,这种情形在电子书业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且引进了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用来限制对电子书的复制传播。但是目前国外版权法几乎对电子书毫无作用,仍旧不断的挑战版权保护法。因此制定版权法律法规是未来电子书发展中重要的一环,这也是保障电子书产业链有效竞争的一种手段,能够更好的平衡电子书作者与读者之间利益。

图书馆对电子图书使用权利也应当适当放宽,避免电子书财团对图书馆电子图书借阅的挤兑与限制,维护图书馆电子书的借阅权利,并完善图书馆电子书的借阅系统,避免各出版集团对图书馆电子图书的借阅的限制,从而创建出符合各方利益的电子书商业模式。

五.结束语

文化产业的竞争直接影响电子图书商业模式的完善与发展。在近几年来,电子图书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部分成为当代“黄金产业”,其应用价值已经为各国所共识。在受到各大出版集团的市场份额的争抢以外,图书馆作为公益服务单位也应当通过法律手段争取自身的权利来保障电子图书的借阅。国外电子图书的发展,必将迎来崭新的未来,这为我国电子图书市场的发展提供新的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刘华.“读者决策采购”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1):45-50.

[2]崔跃武.实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的若干思考[N].黑龙江日报.2007(6):12-18

[3]Digital Book World.Deal with Smashwords turnsCalifa library network into community publisher[EB/OL].[2013-03-28].http://www.digitalbookworld.com/2012/deal-with-smashwords-turns-califa-library-network-into-community-publisher.

[3]陳志循等.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0):108-121.

猜你喜欢

电子图书产业市场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出版社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出版的价值链比较
电子书是否会取代传统图书?
北大方正提供373种电子图书信息
北大方正提供344种电子图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