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内外并用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6-04-20郭晋斌,杨路庭,高小梅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3期
关键词:五苓散脑梗死



中药内外并用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郭晋斌杨路庭高小梅焦谨通讯作者:马昱红

(山西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046000)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脑梗死;五苓散;复元通络液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侧肩痛、手肿胀、疼痛,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笔者采用中药内外并用方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来源于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共7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两组一般资料及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手肿胀程度、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偏瘫上肢

病例选择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经头颅CT或MRI确诊。年龄为30~70岁,发病3个月以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正常,出现偏瘫侧肩痛、手肿胀、疼痛,符合SHS的Ⅰ期表现[3]。

排除标准:发病3个月以上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或有严重出血倾向者,或血糖控制不良者;有较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及改善血循环治疗,防治并发症,按照现代康复促通技术原则指导患者主动运动瘫痪肢体,肌力低于3级者同时指导被动运动。

治疗组给予加味五苓散水煎服[4]。药物组成:益母草30 g,泽兰15 g,茯苓15 g,猪苓15 g,泽泻15 g,白术15 g,桂枝10 g。舌苔黄厚者,加栀子10 g,佩兰10 g;舌苔白厚者,加厚朴10 g,木香10 g;舌苔薄白者,加黄芪30 g,党参15 g;舌红少苔者,加麦冬10 g,玄参10 g。每日服1剂,采用自动煎药机煎煮。同时参照复元通络液煎汤熏洗偏瘫侧上肢[5]。药物组成:川乌10 g,草乌10 g,白芍10 g,木瓜10 g,桃仁10 g,红花10 g,鸡血藤30 g,桑枝30 g,桂枝10 g,伸筋草15 g。采用电热开水桶加热煮取2500 mL,熏洗时间30 min,每日1次。

治疗结果

采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6]评价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于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由专人各评定1次。采用排水法[7]测量患者手指尖至第一腕横纹的体积(mL),以治疗前患手与健手的体积差值描述手肿胀程度,以治疗前后患手体积差值评价手肿胀改善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8]评价患者疼痛程度。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手体积差值(mL)有明显差异(P<0.05),手肿胀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疼痛减轻程度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价情况比较±s)

讨论

脑梗死后偏瘫侧肢体发生的肩-手综合征,约80%发生于卒中后3个月内,一般认为其发病机制与脑梗死后患者早期运动模式异常导致肩、腕关节损伤、上肢体液回流受阻及中枢神经损伤后血管运动功能障碍等有关[9]。笔者观察到肩-手综合征时疼痛的程度与手肿胀的程度有正相关性。对其治疗的目标是尽快减轻水肿,缓解疼痛和僵硬。

笔者认为,脑梗死后元神失用,瘀阻经脉,气不布津,水湿停聚于肢体,是形成肢体肿胀的主要病机。因此,内服中药治疗应以化气行水、活血通络为主要治法[4]。五苓散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水,白术补脾助输使水津四布,桂枝通阳以助气化,共成化气行水的名方。益母草、泽兰均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等作用,配之以加强活血利水作用。邹忆怀等认为,手胀病位在远端,以气虚为本,瘀血、痰浊阻滞为标[10]。配合外用熏洗中药,可直接作用于局部,直达病所,祛瘀活血、化痰通经,改善局部症状。复元通络液是王永炎教授外洗方之一,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缓解拘挛、滑利关节、通利筋脉作用[5]。川乌、草乌大辛大热,于局部发挥辛温走窜之力而无化火动风之虞,配伍白芍、木瓜柔筋缓急,桃仁、红花活血散瘀,鸡血藤、桑枝、桂枝、伸筋草疏通经络。熏洗疗法的温热作用也可通过兴奋Golgi腱器、抑制γ纤维活性、减轻疼痛等作用有效抑制痉挛。

综上,五苓散化气行水,配伍益母草、泽兰活血通络、利水消肿,内调气化,使气行水行;复元通络液直接作用于局部,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使筋脉柔和。中药内外并用,切合病机,故对于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手肿胀、疼痛可获效。对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未显示短期的明显疗效,可能与观察时间短有关。本研究的缺陷是单中心研究,样本量不大,但初步研究结论提示值得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Schwartzman RJ,Melellan TL.Reflex sympathetie dystrophy[J]. Arch Neurol,1987,44:555-561.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8.

[3]廖燕锬,林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41-42.

[4]郭晋斌,杨路庭,崔兵,等.加味五苓散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肿胀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0):73-74.

[5]张文生,邹忆怀,谢颖桢,等.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6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0,41(12):723-725.

[6]周维金,孙启良.瘫痪康复评定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50.

[7]于兑生,恽晓平.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33.

[8]王拥军.神经病学临床评定量表[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117-118.

[9]贾子善,吕佩源,闫彦宁.脑卒中康复[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39-242.

[10]邹忆怀,王永炎.复方通络液外洗治疗中风后“手胀”的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1998,1(1):33-34.

(收稿日期2015-07-06)

猜你喜欢

五苓散脑梗死
经方五苓散临床运用研究进展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在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五苓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