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癀片治疗结节性红斑35例临床观察
2016-04-20王坤,姜云平
新癀片治疗结节性红斑35例临床观察
王坤姜云平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454000)
【关键词】结节性红斑;新癀片;内外兼治
结节性红斑是皮肤科临床上常见的结节性血管炎性皮肤病。西医学所说的结节性红斑在中医学上称之为“瓜藤缠”或“湿毒流注”。本病好发于双侧下肢伸侧,以肿胀性的红斑和大小不等的疼痛性结节为主要临床表现[1]。本病常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笔者对35例确诊为结节性红斑的患者,采用新癀片内服外用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所有纳入病例均来自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及性病学》[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外科学》[3]。共计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5例和30例。其中治疗组中女性32例,男性3例;年龄18~40岁,平均(30.14±7.35)岁;初次发病者25例,2次及2次以上发病者10例;病程最短7 d,最长3年,平均(68.32±47.51)d。对照组中女性29例,男性1例;年龄20~45岁,平均(35.57±9.27)岁;初次发病者18例,2次及2次以上发病者12例;病程最短15 d,最长5年,平均(83.19±25.62)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新癀片内服(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生产,药物批号:130218),每次4片,每日3次,饭后口服;并将3~4片新癀片研末后醋调外用于皮疹处,每天2次。
对照组给予内服美洛昔康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药物批号:11101711),每次7.5 mg,每日2次,饭后口服。如疼痛明显者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内服,每次10 mg,每日2次,连用3 d后停掉醋酸泼尼松片。疗程为2周,疗程结束后根据统计结果评定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以红斑结节完全消退,自觉症状消失为治愈;以红斑结节消失30%以上,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为好转;以红斑结节及自觉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或有新出结节为无效[4]。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与好转率之和。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对所有病例随访半年。两组复发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2例患者服药1 d后出现头晕、恶心症状,减量为每次2片,每天3次后症状消失;对照组中5例出现胃部不适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两组不良反应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比较[例(%)]
讨论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红斑结节性皮肤血管炎症性疾病[3]。病变可累及真皮血管和脂膜。其发病原因目前认为可能和链球菌的感染、结核菌感染及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也有报道称本病与免疫性疾病、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等有关[5]。其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双侧下肢伸侧对称性的红斑及大小不等的红色或者暗红色结节,可自觉疼痛或者触痛。部分患者伴随关节疼痛及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本病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尤其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有较为明显的性别特征。本病的西医学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常选择的药物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合并细菌或者病毒感染者可给予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治疗。运用西药治疗可迅速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停药后容易复发。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中医药治疗结节性红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较为肯定的临床疗效,近年来临床报道的案例较多。中医药不仅能够较好地治愈结节性红斑,对于预防结节性红斑的反复发作也有较好的疗效。本病在中医学中称为“瓜藤缠”“湿毒流注”,其发病和湿毒、热毒及瘀血密切相关,病机主要是湿热毒邪下注,瘀阻经络而致,故临床上本病多为实证,治则也应以清热、祛湿、化瘀为主,尤其注意瘀滞在本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化瘀应贯穿治疗的始终。新癀片属于中西药结合的药物,其成分中既有消炎止痛的西药吲哚美辛,也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中药三七、牛黄、九节茶、珍珠粉等。中西药结合既可以避免中药起效较慢的弊端,也可以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可谓中西药合璧。通过应用新癀片既可迅速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症状,又可以发挥中药标本兼治的作用,以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本药属于成药,避免了中药汤剂煎煮不便及气味重难以接受等方面的缺点,方便患者的坚持治疗。新癀片中九节茶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的作用;牛黄和珍珠粉等具有清热解毒、镇心安神的作用;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诸药合用,可起到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止痛的良好效果。临床观察证明了新癀片在治疗结节性红斑方面安全方便有效,副作用较小。临床随访也证明了新癀片在预防结节性红斑复发方面有着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60.
[2]王光超.皮肤病及性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665-666.
[3]陆德铭.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57-158.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5]黄泰康,喻文球.中医皮肤病性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07.
(收稿日期201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