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性麻痹的临床研究

2016-04-20汤东,武文鹏,孙兴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3期
关键词:延髓假性康复训练



·疗法并举·

项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性麻痹的临床研究

汤东1武文鹏2通讯作者:孙兴华2

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16100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脑梗死(CI)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假性延髓性麻痹是脑梗死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严重影响着脑梗死患者康复进程和预后。目前,尚无假性延髓性麻痹公认的特效治疗方法[2]。本研究通过观察项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功能的影响,为今后在临床上推广提供依据。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康复科和针灸科门诊就诊的脑梗死后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6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3~70岁,平均(63.47±6.25)岁;病程15~44 d,平均(29.1±5.6)d。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5~68岁,平均(64.18±6.14)岁;病程16~41 d,平均(28.7±5.2)d。两组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脑梗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②假性延髓性麻痹诊断:参照王维治主编的《神经病学》[3]。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梗死诊断,且经头颅CT或MRI证实。②符合假性延髓性麻痹诊断。③脑梗死为首次发病。④洼田饮水测试评分2~5分。⑤年龄40~70周岁,性别不限。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食管方面的吞咽异常或肿瘤者,或其他原因所致的吞咽功能障碍者。②脑梗死后脑出血者,或进展性卒中者。③患有意识障碍,或认知障碍者。④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或造血系统功能障碍者。⑤其他不适合针刺者。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抗血小板聚集、降低颅内压、钙离子拮抗剂等基础治疗。同时参照《针灸学》中有关“中风(中经络)”针刺治疗。

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包括:①冰刺激:用冰冻棉棒蘸少许水,轻刺激舌根、咽后壁、软腭、腭弓,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②促进吞咽反射训练:用手指上下轻轻摩擦甲状软骨至下颌下方的皮肤。③口唇闭锁训练:口唇突出与旁拉、嘴角上翘、抗阻鼓腮训练。④构音训练:患者发“啊”声,或唇音训练,或用咳嗽、吹纸等方法诱导发音。⑤声带内收训练:患者双手压在桌子或墙壁上的同时,训练大声发“啊”音。⑥声门上吞咽训练:训练患者由鼻腔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气进行空吞咽,吞咽后立即咳嗽。

治疗组:康复训练联合项针治疗。康复训练同对照组。项针采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高维滨教授项针疗法,取穴:翳明、风池、廉泉、供血、治呛、吞咽、发音、金津、玉液。操作:选用0.40 mm×50 mm毫针,局部常规消毒。廉泉向喉位方向刺入1.5寸,金津、玉液向舌根方向刺入1.5寸,吞咽、治呛、发音三穴直刺0.3寸,以上6穴不留针;项部双侧翳明、风池、供血针尖稍向内下方刺入约1.0寸,针下得气后,留针40 min,每隔10 min行针1次。

两组疗程:6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观察:参照《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4]中“吞咽功能分为五个等级”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两组治疗后吞咽功能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吞咽功能分级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分级比较(例)

讨论

假性延髓性麻痹又称为核上性延髓麻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综合征,是由双侧大脑皮质上运动神经元或皮质延髓束损害所致,临床以语言困难、构音困难、吞咽困难为典型症状。其中吞咽困难可引起患者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气道阻塞、电解质紊乱,甚至可危及生命。

神经系统有可塑性和结构上、功能上的重组能力,为康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5]。通过对脑梗死后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能够促进肌肉的灵活性,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网络重组及侧支芽生,使与吞咽有关神经肌肉运动的协调性提高,进而实现吞咽神经通路和神经肌肉功能的逐步康复。项针疗法是针刺颈项部腧穴以治疗头项部疾病的一种特定部位针法[6]。项针疗法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高维滨教授在中医学“气血理论”指导下,根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原则,并结合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病学,提出在舌咽、迷走神经感觉纤维支配区进行针刺,用于治疗假性延髓性麻痹。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吞咽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可见项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性麻痹能够改善吞咽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本研究纳入样本量少,需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可能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倪珊.针刺结合吞咽训练治疗假性延髓性麻痹120例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8(3):322-324.

[2]陈育科.针刺治疗中风假性延髓性麻痹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12):91-92.

[3]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大西幸子,孙启良.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23-44.

[5]石丽宏,邓海峰,陈庆龙.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0):1487-1488.

[6]陈东,高维滨,张倩.项针对脑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疗效及其血液流变学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4):223-224.

(收稿日期2015-05-18)

猜你喜欢

延髓假性康复训练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神经内镜经小脑延髓裂治疗脑干背面和四脑室梗阻性出血的临床观察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延髓梗死远期不良预后的影像学分析
延髓不同区域梗死的预后分析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
贯穿缝合并加压包扎治疗假性囊肿切除后皮肤潜行剥脱伤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