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传教士夫人与中国官员的友情

2016-04-19沈迦

中外书摘 2016年4期
关键词:伯母暴徒门卫

沈迦

苏慧廉(威廉·爱德华·苏西尔,1861—1935),牛津大学中文教授、英国知名汉学家,英国偕我会传教士,清光绪年间来中国传教。本文记述了苏慧廉清末出任山西大学堂西学斋总教习期间,与山西巡抚宝棻结下的一段友谊。

苏慧廉一家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7月抵达太原的。当时山西轰轰烈烈的保矿运动已接近尾声。当时的山西巡抚叫宝棻。宝棻,字湘石,蒙古正蓝旗人。1901年至1902年间任川东兵备道;1903年由江西粮台道擢湖北按察使,后转任浙江布政使;1908年初任山西巡抚。

据路熙(苏慧廉夫人)记载,他们到太原后没几个月,宝棻即被任命为山西巡抚。不过,在路熙的笔下,这个满族大人被称为骆大人。在女儿谢福芸关于中国的著述《中国女士》与《青龙潭》中,也都有提到骆大人。并说这姓是很不寻常的,可能是由蒙古的姓音译而来,代表着骆驼的意思。

谢福芸在1924年于伦敦出版的《名门》一书中,用两个章节详细记录了这个家族辛亥后的惊险故事。民国元年,曹锟发动“北京兵变”,当时苏慧廉已回欧洲,还留在北京的路熙母女只能到英领馆避难。动乱后两天,在得到外出的许可后,她俩即雇了辆黄包车,迫不及待地奔赴老友骆大人的府邸。

到了东安门的时候,我们庆幸地发现士兵们还没有能够进入皇城,所以椅子胡同的邻居逃过了这次袭击。当时士兵已将大门包围了起来,准备放火焚烧乱石堆中的木料。由于卫士拼死守卫这最后的防线,他们才放弃了武力进攻的企图。我们进城还顺利,往里稍走一段就来到了骆大人所住的草市大街。

在那里,我们发现没能进入皇城的暴乱分子将他们的不满情绪发泄到了满族人身上,这其中就包括我们倒霉的朋友骆大人一家。他们砸坏了两扇厚重的朱红色大门,被砸烂的门闩扔在庭院的地面上。老门卫把我们从暂时替代大门的栅栏后面热情地迎了进来,并立马用最高音量喊叫:“太太!太太!外国的夫人们来帮助我们了!就是苏太太和她的女儿。”

骆太太立刻跑出来——因为是满族人,她并没有裹小脚——迎接我们。她与我们拥抱,并用英国的方式亲吻我们。因为英语教科书上有亲吻的画面,所以在早年我们认识时,她就让我教了她们这种原本陌生的打招呼方式。

骆太太将我们领到后院,告诉我们事情的经过。那些要冲进来的士兵在遭到门卫的拦阻后,不仅破门而入,并且狠狠地殴打了他。那个门卫就站在边上,听骆太太这样说便插嘴道:“!哎呀!很厉害!”——“噢,太可怕了!”他不停地点头,并重复,还指着自己身上被殴打的痕迹,好像用这种中国仆人特有的方式就能证实主人所言不虚。那些士兵五次试图纵火烧了这房子,但每次都被这个忠诚的门卫阻止,并扑灭了火苗。

骆太太告诉我们,骆大人仅在儿子的陪同下就到前院英勇地应付那群流氓。他的儿子试图保护父亲,但是那些士兵粗暴地制服了他,并逼着骆大人跪了下来,用枪顶着他的脑袋,威胁说,如不说出金银藏在哪里,就会打爆他的头。辛亥革命前,中国人都还习惯将财产埋在家中的某个角落,尽管这些年来中国的银行业得到了明显发展,特别是上海、汉口、天津这些城市。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藏宝方法,所以骆大人也只能把埋藏银子的地方告诉他们。他坦白了两处地方,各有一百两,然后就沉默不语了。士兵就用枪托狠狠地揍骆大人,他的儿子看不下去,就哭喊着说自己知道他姊妹的藏宝地——就在砖砌的床或者叫“炕”的暖气通道里面。之后,暴徒就冲进了屋里,到处戳来刺去翻找东西。他们还抓住一些老妈子,抢走她们廉价的镀金耳环。“甚至还有盛鸦片的小碗。”门卫突然插了一句。府中的女眷躲进厨房后面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她们都默不作声。骆太太因为不想离丈夫太远,没去后面与女眷一起避难。她躲在了前院的柴间,幸运的是仆人们刚在里面储藏了不少煤球。柴间纸糊的窗户朝着前院,她透过窗户缝儿往外看。当看到自己的丈夫被殴打时,她的心疼得揪了起来。一个暴徒向柴间开了一枪,子弹从她头上擦过去。那个暴徒踢开门的时候,她赶紧把自己藏到了一个黑暗的角落。

骆太太说:“子弹就只弄出这么小的一个洞,却有那么大的威力!”

面对暴徒,手无寸铁的年轻儿子和老迈的父亲仍然勉力维持旧有的尊严。府中的人们本希望这些暴徒看到这一幕时会因羞愧而离开。事后谈起这些,骆太太流着眼泪告诉我们,那些无耻的人完全不懂规矩。她一想到整个国家陷入了“驱逐鞑虏”的狂热之中,对统治了他们近三百年的满族人横加抢劫,如同这些暴徒对他们所做的一样,就无法抑制愤慨的情绪。

我们难过地问:“那他们是不是抢走了你们全部的钱财?”

骆太太回答说:“只剩下一点了。”边说边意味深长地扫了一眼在附近的一个老妈子。即便在这样不寻常的氛围下,她还在挑弄炭盆子里的煤,试图按照中国人待客的方式,照例给我们泡茶。我们明白了骆太太的暗示,于是请求老妈子不要再忙茶水了,以免太太的心更加紧张,但是老妈子仍坚持遵守待客之道。骆太太伤心地接着说:“大人的皮衣、官服还有我们的丝绸都被抢走了。”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个士兵把貂皮和狐狸皮挂在来复枪上的情形。

骆太太领着我们看洗劫后的情形。士兵把柜子和箱子里面的东西都翻到了屋子中央,抢走了其中最好的,仅留了些次品。他们甚至还冲进了骆太太的卧室,这使我们都感到很愤慨。他们还肆意砸开了骆太太漂亮的衣橱,这是盛载了主人感情的古董,她当年从娘家带来的嫁妆,由母亲传给女儿,已在家族中传承了一个世纪。结实的橱身倒是抗住了来复枪的敲打,不过两扇门却不能幸免。那些暴徒报复似的把抽屉拖了出来,倒出了里面的东西,还用枪把抽屉砸了个稀巴烂。

“真是太缺德了,”骆太太又气愤又厌恶还带着点蔑视说,“根本没有必要砸开,橱子压根就没有锁。”

我们很自然地问道:“骆大人现在在哪?”

“哦,他昨天到城北的妹妹家去了。”骆太太回答道,“他病得很重,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让他身心俱疲——一个巡抚,一个年迈的老人,连皇太后都敬他三分的人,却被贱民虐待!比起损失了些财产来,受到侮辱、有失尊严让他更为难受。”

“那你的儿子、儿媳和女儿们呢?”

“他们现在都在其他的亲戚家,很安全。他们砍了棵大树,用它顶住了大门,自己则从旁边的小门进出。他们还在马槽后面坚固的墙上凿了个洞,如果受到袭击的话,就从这洞爬到后面更小的院子里面去。那个院子的门已经用砖给砌上了,随后只要用干草把洞口遮住就行了。”

后来我们也看到了那个巧妙的藏身之处,这把我们带回了现实。当一切道德标准都被抛到一边之后,这些有教养的年轻女孩子,也包括其他中国人,就是处在如此残酷的现实中。我们也看到骆家年轻的媳妇,惨白的脸,仍在发抖。她已怀孕,就要当妈妈了。在骆大人妹妹家,他们告诉我们,他们也准备了把枪。

就这样,骆太太独自一人留在了草市大街的家里。

“你看,”这个坚强的老太太说,“在这儿的人都是老人,保姆、门卫,还有我。要是他们连两个老女人都不放过,那真是太无耻了。当然门卫也不会在危难的时候置我们于不顾,他在我们家当了一辈子的门卫,他的父亲就是骆家的门卫,他的祖父也是,家中祖祖辈辈都一直为骆家看守大门。”

“为什么你不去自己娘家呢?”

“万万不可。那些暴徒还在盯着我们,如果他们认为这屋子空无一人,只会洗劫得更厉害。而且,我也习惯这类事情了。以前,骆大人还在河南当巡抚的时候,因为闹饥荒,也有一群暴民闯进衙门和我们家,比现在的情况还要坏,因为那时候孩子们还很小。”

骆太太是一个既理智又机警的人,我们打心底里敬佩她。她还和我们说,白天她当值看家,晚上她丈夫和儿子会来接班。

面对这样的状况,路熙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

骆太太脱口而出:“那些暴徒可能还会回来,你们若能帮忙保管两个花瓶和两幅卷轴,我们就感激不尽了。这几件东西是大人的老朋友托付给我们的,那人去年被委任到了四川,在他从那些不安定的地区回来之前,希望我们能帮助保管。大人非常担忧这些东西的安全。”

谢福芸很感慨,骆家在危难之际,最放心不下的是朋友的东西。义重如山,在中国多年的路熙母女懂得“义”对于中国人的分量。

我们觉得要让花瓶和卷轴不受到一丁点儿损害有点困难,就询问这几件东西是不是特别珍贵。

“极有可能,”骆伯母说,“因为我们的那位老朋友说,这几件东西在他家里已经好几百年了。等你们到家以后,可以打开来看看。也许它也想见见你们。”

当她充满信任地把装着艺术珍品的木头箱子,以及纸盒子交给我们时,我们就知道该走了。

“不过,你肯定也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希望我们代为保管。”当老妈子去叫一直在等我们的黄包车时,我们终能自由地交谈会儿。骆太太迟疑了一会,担心会麻烦我们,随后又像松了口气似的,请求我们在明天早上再过来一趟。并说对于我们的帮助,她将感激不尽。我们承诺还会再来后,就把珍贵的花瓶放在膝上,回使馆去了。

第二天,路熙与谢福芸按约再次前往骆府。遇事冷静果断的路熙,还随身带了把手枪。

这一次我们找出了家里那把古老的左轮手枪。这把手枪跟着我们从中国南方来到北方,除了偶尔的练习以外,从来都没有用过。怕被别人看见,我们小心翼翼地把它收在行李箱的底部。在逃往使馆之前,一个朋友来造访,他坚持要我们把枪和收在另一个箱子里的子弹夹都找出来。

……

这一天,骆太太将家中的细软交给了路熙母女,在临走时还告诉她们,其实还有些金块与银块埋在地下,过几天想挖出来,也存到外国银行里。友人之托,让路熙感觉沉甸甸的。过了几天,骆太太与她儿子坐着马车来了。车座后有价值几千镑的金块银块。

当我们最终到达银行的时候,却遭受沉重的打击。经理遗憾地告诉我们,尽管很乐意效劳,但是他没法开出一个金块账户。同样由于一些技术上的原因,他也不能在未经准备的情况下把骆伯母的金块兑换成现金。那该怎么办?英国女人们如此盲目地信任银行经理的权力,只是因为这种意外没在白人妇女身上发生过。我们惊骇地看着彼此,难道要把这些金块带回去并重新埋起来吗?面对困难,骆伯母一点都没有犹豫,她把蓝围巾下的东西交给了我母亲。

“我的大姐,”她亲切地说,“别犯愁了,你告诉过我你的银块也存在这里,你就把我们的东西当成你的东西,存在这里,可以吗?”

几天前托付花瓶与卷轴后,骆太太已经与路熙姐妹相称了。

于是就这么定下来了。金子和银块都被清点了一遍,很显然,哪怕是一根头发的重量,英国的度量衡和中国也是一致的。其实骆伯母也知道它们该有多重。当银行经理把收据从柜台上递了过来时,母亲希望骆伯母直接收下,但她谢绝了,她请求我母亲代为保管。

随后,我们把骆伯母请到了我们在使馆的住处,并且让她看看存放花瓶、卷轴等珍宝的地方。最后我们觉得这些东西也是放在银行的保险箱里更好。在和我们深入接触后,骆伯母已经完全信任我们。她从怀里掏出了一些纸,这是骆大人在西城区买的那所大宅的地契。

在那动荡的岁月,苏家帮助骆家保存了财富。

“我生平有许多自豪的时刻,这便是其中之一。”路熙在晚年撰写的回忆录中,如此评价这一段惊险的经历。

猜你喜欢

伯母暴徒门卫
俄罗斯暴徒-M级导弹舰
过法门
毛奇龄《曹伯母寿》考
假如有暴徒
永恒的母爱
我不是暴徒
门卫
过法门
言简意赅
度过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