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水实验的改进与实际操作
2016-04-19蒋发强
初中化学教材经过多次改版,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自从“氢气还原氧化铜”淡出后,课本中吸引人眼球的实验项目似乎已经很少。因而,“电解水”的演示质量不容忽视。
在教材中,“水的组成”是通过电解水实验来证明的。这个实验的看点在于,看似单纯的水,经过电解以后,生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气体——氧气和氢气,而且它们的体积比为2:1。实验中可以看到大量气泡从电极上产生并冒出,生成的气体可以检验,一种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另一种则能够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可以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想象空间,看似单纯的水,在电流的作用下变成两种单质,有助于学生对分解反应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理解原子,分子,以及一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等等基本概念和知识。
“电解水”实验的典型装置是“霍夫曼电解器”,电极材料使用昂贵的铂,学校一般没有配置。虽然上级配给的仪器中也有类似的,但是,制作工艺粗糙,而且损坏以后修理困难,订货的周期又比较漫长,并且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由于电解水的时候,要在水中加入硫酸或者烧碱,因此,这样的瑕疵是无法容忍的。因此,在实际教学时,往往使用自制简易装置。不过,实验效果并不理想,主要的缺点包括:手需要多次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如果使用手套,操作又显笨拙,检验氢气的时候效果不理想,老师对此有改进的要求。经过查找资料和动手实验,我们对实验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成套的改进方案。图一是过去常用的简易电解水装置,图二是现在改进后的电解水装置。
一、改进的实验方案如下:
1.电解液:用NaOH溶液,根据实测经验,质量分数为15%~18%最理想,最好用纯度较高的试剂和蒸馏水配制。实际用10%NaOH溶液效果就很好了。
2.电解池:曾经使用1000ml烧杯。由于烧杯上有文字和标识刻度,会影响观察,最好用塑料缸,定制。但是,学校没有这样的条件。现在改用定制的长方形有机玻璃缸,量身定制,与收集气体的容器(注射器匹配),不浪费药品。
3.电极材料:最理想的是铂。当电解液为碱性时,可用铁丝代替,效果较好,实际操作中,选用自行车的辐条,套上电线绝缘皮,留出大约3公分露在外面,作为电极。阴极的电极材料要求不太高,可以用铜导线,剥去末端部分绝缘皮。电极部分可以绕成螺旋状,长度约10cm,足以防止当电解产生的氢气较多时,注射器浮起而倾倒。当氧气占据注射器一半容量时,注射器不会浮起,所以不必采取这一措施。
4.电源:选用普通学生电源。电压16V。电压对电解的速度有很大的影响,电压大时电解速度较快。实际用10V就可以了。电压太高时,电流增大,电源可能会因为过载而采取保护措施,并停止工作。
5.集气装置:用排水法收集,使用两个30ML的注射器,在针头处各接上6cm长的橡胶管,里面各放入一粒光滑的圆球(钢珠,类似碱式滴定管的设施),使用时捏住圆球,使电解液进入,残余的空气通过橡胶管上端用洗耳球吸出,手不与电解液接触。
6.导线:用两根长约30CM的多股导线,一头各接上鳄鱼夹,或在另一头接鱼头夹。可以方便地夹住连接电极的导体的金属外露部分,另一头可以方便地接在电源上。
7.为了让学生看清现象,可以使用投影,或者视频展示。实际操作时,是在靠近电解池的地方,放一个微型摄像头。摄像头是免驱动的,使用方便。而且像素很高,响应很快,利于观察。
二、实验操作的步骤与方法:
正式实验开始前,进行“预电解”,就是,不收集气体,进行一段时间的电解。时间可以稍长一点,10分钟左右,预电解时,电压可以调低至6V。预电解的目的,是使作为正极的铁处于被氧化的状态,这样正极在正式电解时不发生更多的副反应,同时使溶解在水中的气体达到饱和。以便使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比例非常接近于1:2。
正式演示的时候,步骤大致如下:
1.如图装置,向电解池倒入电解液,至液面距离电解池上沿还有3cm时停止。
2.安放集气装置,用一只手挤压橡胶管内的圆球,电解液进入注射器内,稍后,用另一只手使用洗耳球,吸电解液至圆球处,如果稍有超过,可以放回至圆球处。
3.将铜丝连接电源负极,铁丝连接电源负极。
4.连接电源,电压选择10伏。不到5分钟,氧气达到约15ml,氢气达到约30ml,针筒内即将充满气体。停止通电,断开电源。
5.挤压负极这端的圆球,排出一部分氢气,然后,点燃一根火柴,并马上挤压圆球放出剩余的大部分氢气,这时候,可以看到氢气燃烧时的火焰。
6.挤压正极这端的圆球,放出里面的氧气,与此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不要用火柴,因火柴杆太短,会烧到手指,另外火柴杆容易熄灭)伸到管口稍远处,木条重新燃烧起来。
经实际操作和应用,非常成功。
三、数据解读:数据采自大学实验数据
1.关于电极材料的选择
数据显示:电解液为碱时,铁是合适的电极材料。当电解液为酸时,保险丝合适作电极。
2.关于电解液浓度
电解液浓度不同,电压相同(10V)时,实验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3.关于电极的形状和距离
数据显示:有一定影响,但是在中学实验室操作条件下,影响不大。实际采取距离约6cm。
参考文献:
[1]金乐等,电解水条件探索与装置改进,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2月。
作者简介:
蒋发强(1963.9-),男,湖南省涟源市芙蓉中学化学教师,教龄33年。长期关注和研究化学实验。
本文参加2015年湖南省中学化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涟源市第一名,娄底市第一名,在湖南省比赛中,初评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