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
2016-04-19谢娟
谢娟
【摘要】目前我国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合格人才,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必须要进一步改革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硬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中职教育 计算机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53-01
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矛盾突出。
由于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大部分都很薄弱,因此,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学习文化基础课又占用了大量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与此同时,学生文化基础通过在中职阶段的学习并没有获得多大的提高。文化基础、专业技能难以兼顾,这也是造成中职计算机教学困惑的原因。
2.专业课程缺少实用性,课程更新缓慢。
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平台。细分专业课程,不断推出与计算机专业发展和学生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实用课程,是专业建设重要的途径。遗憾的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这方面工作没能有效开展,陈旧课程大量存在,未能像社会上的培训机构那样不断推出新课程。这大大地制约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革新,使毕业生普遍感到在学校学的在工作中用不到。
3.教学模式及方法单调沉闷,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很多教师没有认真研究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的不同,没有认真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却昏昏欲睡。有的教师备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学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
4.重课堂教学,轻实践环节教学。
对课堂教学,各个学校都有一套监督检查和保障机制,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但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上机实习、操作实训等实践环节,存在许多不规范。比如,没有专业实训教师,没有配套实训教材,实训课题或题目选择不合理、针对性不强,没有实训计划和考核办法,没有综合训练等。计算机专业课程大都实践性很强,不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实际演练,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掌握,创新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想应该综合分析研究,多管齐下,从改革中职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硬件建设等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工作,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
必须认识到中职计算机专业与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认真分析社会对职计算机的需求,认真分析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培养目标的恰当定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目标定位就是培养应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职业定位为计算机软件操作员、录入员、计算机维护员、网络维护员、电脑美工、网站维护员、电脑动画工等。这些人才处于人才金字塔结构的最底层,对计算机专业理论要求不高,也不需要多少软硬件设计能力,只需要熟练操作应用即可。
第二,改革和完善现有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程时间安排方面应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为中心,文化课的安排,可以作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调剂,避免专业课学习疲劳,但特别注意不能打乱专业课教学,使专业课教学时间支离破碎。在课程考核方面,扩大任课教师的权威,充分支持任课教师的工作,以实践性考核成绩为主,期末一次考核变为教师根据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划分的教学任务进行多次考核,任课教师通过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考核,最终确定学生是否通过考核及成绩如何。通过以上措施,变学生被动学习为教师和学生互动学习,变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应提倡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实际应用获取知识。对于技术性较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法。要重视上机实践环节教学,提倡教师面对面直接对学生辅导。只通过看书本、听讲课是学不会计算机的,必须重视面对面的辅导环节,特别强调在实践课中教师对学生的直接辅导作用。
第四,搞好计算机机房和各种实训室建设,保障计算机专业教学顺利实施。
第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角色定位要准,要做好学生的“向导和顾问”,当好学生学习技能的“教练员”和“训练员”。其次,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掌握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培训、企业实践、进修等途径来提高教师素质,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再次,建立一个环境良好、思想稳定的师资队伍。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为教师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育人环境,认真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师关心的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