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6-04-19黄木燊
黄木燊
【摘要】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小学生计算能力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课堂教学中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为出发点,对当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简要分析,重在提出科学化的能力培养策略,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小学教育 计算能力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43-01
一、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逻辑思维建设十分必要,就现阶段素质教育深化改革需求而言,学习迁移的科学落实,小学生思维素养的有效构建,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因此,课堂教学中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便凸显其重要性。计算能力的培养落实可保障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科学掌握与合理运用,并最终实现学生本身的学习迁移。拥有良好的计算思维,学生可借助学习迁移理论在掌握计算能力基础上纵向深化数学逻辑,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思维,促进数学知识的深化与内化。当然,计算能力的建设也将促进小学生在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本质,寻找更快速解决路径的方法,从而在思维上得以突破固有观念,在行动上可以探究全新解决思路,从而达到科学创新,理性创新,从而确保其以变革的眼光看问题,以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最终引发其创造形态,建设起创新意识。
二、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小学计算能力培养对小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成果凸显意义重大,然而,现阶段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却存在较为不科学的地方,其造成的实质危害包括以下几点:
(一)学习习惯养成不当
当前,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造成了其在上课的过程中可能因为思维能力的不专心,行为习惯的不科学,从而造成了其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以至于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错误。举例来说,由于疏忽大意或思想不集中,学生常常出现抄错题目或答案的现象,不是将0.15抄写成1.5,便是将27抄写成37或者72,以至于计算是无法得到正确结果。
(二)计算能力应用失误
当然,除学习习惯养成不当外,计算能力培养的失误同样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中无法养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如学生在加减法的计算中,运用“凑整思想”上不考虑运算定律,从而导致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举例来说,在例题“197-21+39”的计算中,按照顺序算法得出的结果为215。然而,部分同学在进行该题目的计算时,往往忽视了运算定律,而是只看到“凑整思想”,从而将该题目变换为“197-(21+39)”,其所得结果的137已经完全不符合原始答案,从而导致计算结果出错,计算能力应用失误。
(三)学习兴趣引导不足
学习兴趣的引导不足,造成了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造成计算能力的应用失误,促使逻辑思维的构架不足,严重桎梏了学生利用学习手段,无法达成教学迁移的最终效果。
三、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不当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年龄因素造成
小学生心理成长尚未成熟,因此其洞察力与视野范围也并不如成年人宽广,就当前小学生表现出的特质来看,其往往仅能注意到一些孤立的事物,而并不能和好的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这种特点造成了其抄题不全,会无意间将乘号写成加号,在计算时写的是乘法,实际计算时用的却是加法。另外,还有些学生由于运算行为习惯养成并不良好,从而造成了其在学习中的态度并不端正,经常因为不仔细审题,造成不必要的错误。综合而论,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心理态度并不健全,从而造成其学习中产生诸多问题,最终导致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能有效运用计算公式等。
(二)计算应用不够扎实
当前,学生的学习习惯不科学造成了其在运用计算方法中过分图省事,图简便,从而造成了计算方法的运用不当。可以说,计算方法运用不当直接导致了计算能力应用失误,以至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建设不足。当前,影响学生计算能力运用不当的主要原因是其对计算间的逻辑思维关系理解不强,不知道先后运算中的现实影响因素,从而造成例如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理解不到位,只是硬性记忆,没有良好的理性理解。另外,诸如计算法则不过关、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不清、小数加减法中小数点对不齐或相应数位不能对齐等。
(三)兴趣调动激励不足
小学生正处在思想最为活跃,心理思想尚未成熟的年纪。因此,这个时期的学生的思维也很难集中,在课堂教学上难免出现走神现象。特别是数学教学中需要拥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过于活络,没有很好的教育引导方法,将无法形有效引导受教群体参与到教育教学之中。细窥现阶段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兴趣调动激励不足是其重要的桎梏因素,没有良好的兴趣培养手段,无法行之有效的吸引学生的目光,是现阶段学习能力培养面临的重要难题。
四、科学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方案
(一)培养良好的运算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应从培养其良好的运算能力出发,现阶段学生之所以产生运算上的错误,重点因为其“粗心大意”造成。其实,这种“粗心大意”往往与学生不良的运算习惯有极大的关系。学生没有良好学习习惯,造成了其身体上的不细心。因此,增加学生的细心程度,保证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拥有良好的专注度十分必要。对此,本次研究认为,认清学生的心理年龄,以科学的手段引导学生的兴趣学习,保证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专注十分必要。因此,率先以声色具备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并在每次运算中强调运算的符号,经过反复强调运算符号与运算定律之间的关系,来令学生产生运算定律的应用认知。与此同时,要保证简单算法应用的科学,明确并反复告知学生“简单算法”与运算定律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应用科学,通过不断强调来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从而保证运用时的科学性。
(二)构筑计算方法理解环境
在构筑计算方法理解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年龄,在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基础上,构架科学的计算环境,令学生可以有效的运用计算,从而一步步培养自身的计算能力。在此其中,“凑整思想”是极为科学的运算方式,在极为复杂的运算环境中,凑整往往可保证学生更快速的计算出结果。但是,“凑整思想”的运用要讲求科学,这便是如何更有效的运用运算定律,先乘除后加减是最基本的运算定律,要保证在此基础上的凑整行为,才能行之有效的达成“凑整思想”运用的科学。对此,有效利用图片教学及实物教学,令学生明辨加减运用时的先后顺序,不能单以“凑整思想”为主,要了解运算中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保证学生明白运算中的先后逻辑,才能行之有效的运用计算方法,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利用荣誉激励手段,对学习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十分有益。在此基础上,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样可吸引学生的兴趣,公式、理念的儿歌化,运算公式的口诀话,往往将成为学生记忆中无法抹去的知识点,时刻伴随着学生长久的学习生活,并成为学生逻辑思维建设的保障所在。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对小学生逻辑思维素养的建设培养至关重要。因此,科学认知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及行为习惯造成的计算能力培养现存问题,借由原因分析科学探究出适合现代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科学策略,对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而言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珺.提高小学中段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2]吴淑红.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