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设计思路研究
2016-04-19曾枝
曾枝
【摘要】对于微课来说,其是一种新兴的有关多媒体方面的教学形式,它有着主体突出以及短小精悍等优点。将微课合理的应用到中职英语的相关教学当中,能够极大的提升中职英语实际的教学效率。笔者由中职英语教学方面入手,对中职英语相关教学当中怎样进行微课教学方面的设计做出了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微课 中职英语 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28-02
对于职业院校有关英语教学方面来说,微课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化以及个性化的相关方式进行英语学习。微课在制作方面的关键,就是对相关教学设计的具体程度,对于教学设计来说,其不能仅仅只局限在固定的时间之内进行知识内容的讲授,而是必须要重点关注学习环境方面的构建。微课的时间比较短,内容非常丰富,笔者对微课方面的设计思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相关内容。
一、微课的具体概念
微课指的就是将视频作为载体,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教学环节利用教学视频进行教学活动。微课的教学时间短、资源容量大、资源结构能够实现情景化、内容少、传播多样化、主体突出等有关特点,利用这种新时代的教学形式,教师能够使各种有关教学活动方面的教学辅助资源进行汇聚,从而构建一个资源丰富、结构优化的“小课堂”。
二、中职英语教学有关微课方面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的精心设计
微课所具有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有效的实现教学任务,进而促进教学水平在整体上得到提升。一个合理的微课模式需要相关教师可以依照微课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将职业院校有关英语教学方面的内容得到优化以及精心的设计。其首先一点就是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方面的教学思路,对英语教学的相关目标进行明确,在网络上得到更多、更加丰富的有关教学方面的资源,确定微课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步骤,在最大限度上帮助学生汲取知识。其次,教师必须将教材内容作为根本,使英语教学相关的文化背景、能力拓展以及独立的知识点作为微课之中的具体坐标,使教学知识点更加突出,从而实现向多媒体知识点相关授课模式的改变。最后,在微课制作的相关过程当中,尽量使教学内容更加精简、更加准确以及更加充分。教师必须要确保微课知识点所具有的准确性,从而避免在文字、语言以及图片等方面出现错误。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尽量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对知识点进行充分讲解。
(二)微课语言方面的组织必须要精准
将多媒体以及视频教学作为根本核心的相关微课模式,要求教师以及内容语言方面的精准度非常高。对微课具体质量进行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关于语言方面的简明精准程度,这个特点也彰显了相关微课制作教师实际的教学工作能力。微课教学内容所具有的语言组织性、生动性以及逻辑性等都非常的重要。传统之中的课堂教学所应用的教学模式是利用说教形式进行知识传授的,但是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来说,如果在情境不明的有关情况下进行教学,就会显露出说教形式的不足。而微课教学模式恰恰能够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其知识内容更加丰富形象、更加直观。为了能够使微课教学的具体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微课教学方面,相关的英语教师必须要具备优秀的语言组织能力,注重口头语言,从而使其有着足够的知识性、逻辑性以及趣味性。促进微课内容语言以及授课口头语言之间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兴趣,进而稳步提升职业院校有关英语教学方面的整体水平。
(三)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突出微课重点
随着教育方面的整体改革,教育过程的主体从老师变成了学生。学生对于学习方面的兴趣浓度可以直接影响到教师实际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收获的成果,因此,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自身的兴趣。
正确、有效的教学情境需要依照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灵活设计,而微课恰恰具备很高的灵活性以及直观性。职业院校有关英语方面的教学很容易受到来自母语环境上的干扰,这需要长期的英语环境的熏陶,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背景联想。而微课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极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与此同时还可以将生活当中的一些教学素材切实融入到相关的教学情境当中,进而使较为复杂的知识以更加明确、更加简单的形式呈现。对于微课制作过程来说,教师应该运用动静结合的相关形式,从而使图片、音频以及影像都能合理的融入到其中。
结束语:
在职业院校有关英语教学当中,微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资源方面的最大化利用。所以,中职英语教师一定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妥善的做好微课教学方面的设计,合理的运用微课这一新时代的教学模式提升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芳.信息化时代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变革中的合理运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09);118.
[2]赵丹丹.浅析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