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思考

2016-04-19郭丽华

新课程·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郭丽华

摘 要: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创造性就变得十分困难,再加上高中数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很困难,所以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就更加没有兴趣。因此,要想使中数学教学现状有所改观,就必须改革相应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更好的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问题情境是非常有必要的。高中数学并不是一门死板的学科,高中数学中也有着许许多多创新的地方。而创新往往是离不开问题的,只有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和思考,才会有创新。如果以传统的方式直接提出问题,学生往往不能对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如果借助相应的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对于问题的背景有清楚的认识之后再来对问题进行解决,就会使得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从而也就能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且再加以创新。所以说,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是有着很大帮助的。除此之外,对于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对问题情境加以充分的利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得高中数学教学更加具有实效。

一、问题情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往往是一个人探索知识和认识事物的意识倾向,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是带有兴趣的,他们就会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高中数学教学要想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必须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教学的一个导向,使得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地平铺直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是不起作用的,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的内容来为学生创设一些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一般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得学生对于数学学习逐渐产生兴趣,从而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因此,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得学生对于高中数学有一个良好的情感态度,并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

教学活动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授予和吸收的过程,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授予者,而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对学生加以有效的引导,就要求老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教学问题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搭建起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得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团队的合作来进行创新。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来对新的知识加以学习,使得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良好的培养。

3.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的问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下,提出问题、质疑问题、变换问题和发展问题的一种思维习惯或者心理状态。尤其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是否具有问题意识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都是始于问题的,并且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方面。因此,要想使得学生能够学好高中数学,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情境来主动地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索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只有学生有了良好的问题意识,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才会更有实效。

4.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当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同时也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目前在高考中,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也越来越多,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并且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见解,为创新做好铺垫,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途径

1.以生活实际为背景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在高中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往往都是从我们实际的生活中所抽象出来的,所以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为数学问题创设出合理的背景,并且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对这些问题情境加以观察、加以思考,最后通过自己的总结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使得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创设过程有一个了解,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比如,在进行不等式证明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往一杯糖水中再加入一些糖,糖水的味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且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让学生对这一问题情境加以思考,引导学生总结出不等式模型,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数学手段来对这一问题加以解决。该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是十分贴近的,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就可以对问题进行回答,但是经验性的回答往往缺乏理性的支撑,而通过数学手段则可以合理地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

2.利用趣味游戏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除了结合生活实际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往往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入猜数字的游戏,向学生提出问题:一只圆珠笔的价格标签是5~15中的某个整数,让学生来对其准确的价格进行猜测,在学生进行猜测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答案给出“偏高”“偏低”或者“正确”的提示。通过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来使得学生对于二分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再对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加以讲解,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掌握知识。

3.通过典故来创设问题情境

除了上述两种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典故,通过典故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比如说,在对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引用如下典故:古印度是国际象棋的起源地,国王为了对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进行奖赏,就问该发明者需要什么。发明者回答说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放1粒麦子,在第二个格子中放2粒麦子,第三个格子中放4粒麦子,以此类推,后面的每个格子中所放入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的两倍,直到第64个格子,然后将这一棋盘的麦子奖励给他。国王欣然同意了,但是最后国王能不能够实现他的诺言呢?如果要实现国王的诺言,需要送给发明者多少粒麦子?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从而使得他们掌握等比数列的求和方式。

参考文献:

[1]吴国华.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J].速读:上旬,2014(12):106.

[2]王振斌.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要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0):98.

[3]邓伟.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思考[J].读写算:教研版,2015(11):357.

[4]赖荣华.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05):45.

[5]何金红.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4(35):14-15.

[6]成朝辉.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J].山海经:故事,2015(05):121.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