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试论蒋泽先《邓小平的南昌岁月》的微观叙事
2016-04-19◎陈易
◎陈 易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试论蒋泽先《邓小平的南昌岁月》的微观叙事
◎陈易
历史总是喜欢给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段时间贴上“特殊意义”的标签,但每一个后世看来伟大的一天一定也是太阳东起西落,每一个伟人也要经历衣食住行的人间琐碎。伟大与平凡看似相悖,其实只是两种观察视角,相辅相成,让我们更趋近于历史的本真。蒋泽先先生所著《邓小平的南昌岁月》,正是以这种平凡琐碎的视角,还原伟人邓小平下放南昌时的日常生活,为读者讲述了邓小平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的一面。
邓小平是在共产党的领导层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他“三起三落”的故事一直被国人津津乐道,他的命运沉浮牵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邓小平下放到新建之后,日常散步所走的“小平小道”甚至被认为是酝酿改革开放大计的地方。下放的三年,是邓小平远离权力中心、被边缘化的三年,不仅失去了政治地位,也失去了相当一部分人生自由,说是软禁毫不过分。如何褪去伟人的光环,让邓小平的这段经历得到真实的展现?蒋先生另辟蹊径,从小事入手,在日常生活的砂砾中里淘金,用真诚的笔,书写伟人平凡的苦与乐,铸成自己的金玫瑰。
蒋先生以《渐远渐淡的历史小事》一文置于全书之首,明确地告知读者自己的意图——“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奠定了全书微观叙事的基调。书的目录,“一个人”“一个厂”“一个家”、“一件事”“小平”“小厂”“小道”,简洁明了之余,耐人寻味。作者仿佛是从历史中抠下一段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揣摩而成书的,而这也与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不谋而合:截取历史的片段,关注历史中的个人,通过对邓小平下放到新建拖拉机厂的生活的细致描绘,触摸当时整个社会的历史真实。
一
20世纪90年代,以《一地鸡毛》为代表的小说,因还原生活的碎片化而让读者倍感真实,而蒋泽先先生将这种叙事方式应用到历史传记写作中,同样延续了叙事的真实感。而且作者还进一步让叙事从时间维度的碎片化走向空间维度的微观化,我们仿佛不是在看一张画或者听一个故事,而是和邓小平一起度过了这段时光。
蒋先生将自己的笔墨重点放在邓小平下放后生活的点点滴滴上,从吃饭、穿衣、劳动的方方面面完成邓小平的生活拼图。这时作者的写作对象不仅仅是邓小平一人,而是由他的家人、友人、同事、领导、监视者等构成的一个关系网。身处其中的邓小平,完全是以一个普通人的姿态去迎接生活:和工人一起劳动并不接受特殊待遇,与工友礼尚往来保持良好关系,操心女儿婚事,来了客人亲自掌厨……穿插在事件中的人物形象也逐渐丰满,如从容冷静、内心却充满慈爱的邓小平,呆板不变通却责任心极强的黄文华。所有这些,让书卷从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徐徐展开,使得读者能够近距离观察邓小平的生活,感受他的生活悲喜和人格魅力。
书中不仅描写邓小平生活中的琐碎,还时不时地提到那个年代的记忆:药品极度短缺以至于银翘片成了高级药,家长会因为孩子摔烂一块豆腐而拳脚相向,日常生活用品都要凭票够买,等等。这些小事是整个社会环境的缩影,往往让邓小平陷入沉思。一片生活的琐碎中,邓小平为国家谋出路、为人民谋幸福的思考,使得伟人形象逐渐高大起来。小事亦可以写伟人。
作者同样热衷于描写邓小平居住的“将军楼”及其周边的环境。书中不止一次以近乎罗列的方式描述空间的事物,如描写将军楼:“门窗均呈浅蓝色,房间不大,却多,有多个卧室及书房,有厨房、饭厅、卫生间储藏间等十余间。”描写罗朋办公室:“屋内是常规的书桌、椅子、公文柜。而这里,桌子上有饭碗、茶杯,柜子上有一卷棉絮被子,墙边有一个水桶,桶里有脸盆、漱口杯、牙膏、牙刷。”一如《红楼梦》中描写人物、陈设时的絮叨,舒缓了行文节奏,荡漾出一种生活的韵律。而诸如此类朴素的白描,恰如场景的微观呈现,让读者有着强烈的空间代入感,十分贴近邓小平的生活。
二
当年邓小平被扣上“党内第二大走资派”的帽子时,政治生涯岌岌可危,这直接影响到了家人,整个家庭的命运发生了巨大改变。小女儿毛毛和小儿子飞飞参加“上山下乡”,分别在陕北和山西插队,大儿子邓朴方则在北京病房里接受治疗。一家人天各一方,原本其乐融融的一家失去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只有三个老人对孩子们无尽的牵挂和思念。
家逢巨变,邓小平作为一家之主,忍住悲痛,承担起一个儿子、丈夫、父亲的责任。书中写到邓小平夫妇听闻儿子邓朴方的悲惨遭遇时,妻子卓琳哭了三天三夜,而邓小平一直是“无言”和“不停地抽烟”,内心的煎熬没有影响他作出准确的判断。他直接给毛泽东写信,安排邓朴方住院。此后在新建拖拉机厂的三年,邓小平除了汇报工作之外,大多是陈述自己子女、妻子的困难,请求帮助。身居庙堂,则为一国尽心,避隐江湖,则为一家尽责。当邓朴方终于获准到新建与家人同住时,邓小平亲自监督,给儿子特别制作了一张带吊环的床,之后又日日夜夜地护理儿子,洗澡、擦背、翻身,这些再微小不过的日常小事,背后是如山般的父爱。
邓小平卓琳夫妇经历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始终不离不弃,在人生的暮年开始新的生活。邓小平依然对卓琳照顾有加,重活累活不让她干。身患高血压的卓琳上楼缓慢,邓小平总是一路拉着她,还不忘和她丝瓜开花的喜悦。患难中,这些生活琐事让我们看到了邓小平走下去的信念,他用爱的温暖抚慰这个家庭的伤口,用生活的趣味给这个家庭增添活力,守护着这一片净土。
人世间的大爱和真情往往见于琐碎小事,在岁月的碾磨中愈发可贵,伉俪之爱、舐犊之情尤甚。作者不惜笔墨,着力挖掘这三年邓小平的家居琐事,正是为了彰显在邓小平身上闪现出的爱的光芒。伟人之所以胸怀万物,乃是出于对这个大家和小家无私真挚的爱。
在新建三年的工人生活,除了家庭的牵绊之外,同样绕不开的是拖拉机厂里的那些工人。对于邓小平的突然到临,工人们从陌生到熟悉,从敬畏到尊敬。“老邓”从容优雅的人格魅力、宽于待人的处事方式深深地感染了他们,而邓小平在他们身上也收获了淳朴和真诚,冲淡了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阴霾。粗略看来,工人们对邓小平的感情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邓小平初到厂里时,全厂上下小心谨慎,既担心他的安全,也因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与他保持距离,但邓小平还是感受到了温暖。在那个沉默的年代,工人给予的关怀也是沉默的,他们没有按照命令称呼邓小平夫妇为“老邓”“老卓”,而是以一种折中的“无称呼”的方式来交流,这是一群年轻人爱护尊敬老人的朴素情怀。不久,工人们便惊叹于邓小平的做工技术和为人品格,做个钳工的他很快在技术层面赢得了工人们的赞赏。他为人又慷慨大方,与工人同甘共苦,此时工人对他的尊重是去政治性的,饱含浓浓的人间真情。相处日久,工人们自发地为老人着想,过节给邓小平家包粽子、照顾老人日常生活、修缮“小平小道”……这些温情在残酷的斗争年代显得尤为珍贵,人性善良的光辉还未湮灭,只是在厚重的黑暗下,等待涅槃重生。
邓小平曾有言:“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胸襟宽广,心怀天下,把国当成自己的家。一路走来,一件件小事触动着他,他不忍心让这些善良的人们依然吃不饱、穿不暖,在工人修缮的“小平小道”上,他思考着人民的未来、国家的未来。
三
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遭遇挫折,举家来到一个陌生地方,参加劳动,远离子女,他的心绪一定是苦涩的。而全书无论是描写家庭离散后团圆,还是邓小平一家和工人融洽相处,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涩味,如鲠在喉。作者依然是从小事下笔,着眼于生活,讲述个人命运的苦涩。
这种苦涩见诸情感。邓小平在拖拉机厂安定下来后,便竭力安排子女团聚,几个月才盼回一个孩子。孩子是他们坚持乐观心态积极生活的理由和信念。为此,三个老人省吃俭用给他们凑够路费,吃剩菜、少抽烟,但三个老人反而戏谑自嘲,乐在其中。以乐景写哀情,更增添了书中情感的涩味。以现在的话来说,三个老人很会过日子,自己做泡菜米粉,秋天摘桂花腌制,封存留着做汤圆包子,我从中看出了生活的情趣,自然的馈赠点缀了灰色的生活,平凡的人生也多姿多彩,但其中也有着无可奈何。年近古稀的老人,享受不到天伦之乐,被限制了出行自由,沉心于浇菜种地、砍柴做饭中,虽然性情豁达,但又何尝不是无可奈何的自娱自乐呢?
这种带有涩味的生活不禁让我想起了周作人的散文,字里行间冲淡平和不露感情的痕迹,却有种淡淡的人生苦涩。然而与周作人散文传达出的闲散和隐逸的人生态度不同,邓小平的生活并不是一味的消极,作者还是通过一些小事透出邓小平隐藏的抱负。书中写到,无论春夏秋冬,邓小平始终保持洗冷水澡的习惯,坚持散步、读书,作者把它们称为“三件宝”。保持这些习惯,强身健体还在其次,关键在于一种不服老的气概和毅力,这是邓小平的过人之处。生活的苦涩没有消磨他的意志,苦中作乐,韬光养晦,小事的背后是他强大的精神力量。
小事也能塑造伟人形象,而且血肉丰满、个性鲜明。蒋先生这本书正是沿着这条小径,折枝摘叶,写出了一个落入平凡的伟人的伟大之处。曾有人说过,伟大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做好了每件平凡的事,用在本书中的邓小平身上,再恰当不过。
[作者地址:江西教育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