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助学系统传统文化模块的构建
2016-04-18王君邱瑰华
王君 邱瑰华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材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但助学系统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课后知识的扩充浅尝辄止,缺乏传统知识的灌输。为响应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满足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在教材助学系统增加传统文化模块,以期为教材进一步改革作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人教版 助学系统 传统文化 模块 构建
一、语文教材助学系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目前没有固定的概念,一般被称为“助读系统”“辅助系统”等。倪文锦、朱绍禹、陈菊先等都曾对语文教材助学系统有过相关的概述,总结较细致的是朱绍禹先生。他认为语文助学系统“包括编辑说明、单元学习提示、课文阅读提示、注释、题解、作者简介、参考资料等”[1]。陈菊先的概括更为简洁明了,他认为助学系统包括“单元说明、文下注释、文后的相关练习以及文前的相关提示等”[2]。综上所述,语文教材的助学系统可以概括为语文教材除正文以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完善知识构建的教学模块的总称。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基于此,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助学系统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
1.课后知识扩充浅尝辄止
新课程改革自世纪之初实施以来,语文教材几经“变脸”。在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性质基础上,许多版本的语文教材助学系统都增加了课外知识。这无疑对于理解课文、解读文义、扩充学生知识是大有裨益的。但这种课外知识的扩充内容大多浅尝辄止。
(1)数量不够。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精读与略读共计12篇课文。其中仅有六篇涉及到了课外知识:《沁园春·长沙》课后为毛泽东所作词三首;戴望舒的《雨巷》课后练习第四题:“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了不少古今传颂的名作,丁香因此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阅读下面的诗词,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3]诗词举例为李商隐的《代赠》、李璟的《浣溪沙》、王十朋的《点绛唇·素香丁香》;第三课《大堰河——我的保姆》课后知识扩展为张吾同《艾青的诗〈大堰河——我的保姆〉》选段以帮助理解课文;《荆轲刺秦王》课后为陶渊明的诗《咏荆轲》;《小狗包弟》课后为巴金的《日》以及与巴金相关的选文选段;《包身工》课后为叶澜涛《〈包身工〉背后的故事》。这些课后知识的补充可以帮助学生汲取课外知识,但数量较少,而且设置的内容紧紧围绕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这一宗旨。
高中《语文》必修共五册,精读与略读课文共65 篇。其中课后有课外知识的文章共31篇,仅占到文章总数的47.7%。
(2)知识的利用率与预后效果不佳。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影响下,大多数的教师与学校过分重视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将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仅仅局限在选文的赏析。过分关注选文的讲授而忽视了助学系统,课后扩展知识的利用率低。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扩展眼界无益。语文教学最佳的状态是为学生开启通往知识道路的大门。而这31篇选文的课外知识扩展预后效果并不是很好,很多选文的课外知识仅仅是浅层次的介绍或者是迁移扩展题的训练,导致学生读过之后不久就会忘记,对学生语文知识体系构建的影响更是无从谈起。例如,语文必修二第四课《诗经两首》课后知识扩展有《毛诗序》对于诗的讲解:“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3]《毛诗序》在我国诗歌理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教师如果不引导学生了解《毛诗序》的地位及作用,不翻译这段话的内容。学生则无法明白其重要性,以及往哲先贤留给后世的重要的文化财富。
2.“梳理探索”传统文化的缺失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2004版高中语文必修每册都有“梳理探索”板块,每册3个主题,共15个主题。其中涉及到传统文化的有第一册“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第二册“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第五册“古代文化常识”。中国传统文化除以上几个专题之外,还有很多值得民族自豪的文明成果。而“梳理探索”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璀璨精华的沧海一粟。
在第五册的“古代文化知识”开篇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教育科举、宫室建筑、礼仪习俗、姓氏称谓、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3]。传统文化包罗万象,但语文助学系统没有广度与梯度,无法起到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作用。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应只在选文中体现,应贯穿于语文教材和语文教育的始末。而体现传统文化的文本的缺失对于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是有缺憾的。
二、增加传统文化模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增加传统文化模块的必要性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加深,中国传统文化亟需要走出去,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势在必行。近年,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精神底蕴,对高中生而言,传统文化是树立健全人格、培养良好品德、汲取智慧思想、体悟人生大义的精神源泉。“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6]高中生是我国未来文化传播的主体。而语文教材又具有文化传承的使命,作为教师所教、学生所学的重要知识载体,在助学系统中增加传统文化知识模块是十分必要的。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其精华与当代文化的优秀成果相融,使传统文化既与时俱进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信息源的增加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要求教育须固守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以及母语教育的高地,“人文教育缺失和精神危机凸现,中学生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也在发生着变化。当前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独身子女,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家长的宠溺,使得自我意识不断膨胀的他们中的一部分在成长的路上暴露出人格上的缺陷,比如爱心缺乏、自私狭隘,规范意识弱化、意志薄弱等”[4]。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人格修养、社会责任,对于高中生树立健全人格、培养良好品德、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2.增加传统文化模块的可行性
布鲁纳认为,基础性学科的早期教学,有助于儿童在学习的早期就形成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知识的共鸣点。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越早对中学生培养多元化的爱好越有利。高中阶段是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时期的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在助学系统中加入传统文化的模块,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后期建构提供了基石。叶圣陶说语文教材的选编,“对于入选的文篇,依据我们的目标,定了些标准。有爱国思想的,反对封建迷信的,抱着正义感,反抗强权的,主张为群众服务的。就思想方法说,逻辑条理比较完密的,我们才选它”[5]。在现行教材饱受诟病的前提下,加入传统文化模块是推进教材改革、践行“人文教育”的有益探索。
台湾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有专业的教材单独成本。台湾语文教材以翰林版为例共三套,即《高中国文》《国学概要》《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就国内目前教育以高考为宗,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单独成本的传统文化教材无疑在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照搬台湾教材设置模式是行不通的。而在助学系统中增加传统文化模块,内容含量小,便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增加语文课的趣味,丰富了教材的编排内容,多元化实现语文课的核心目标。
三、助学系统中建立传统文化模块的构想
1.体系构想
传统文化模块与“课外学习指引”一样,一定是自成系统的,但是又不能与教科书的选文相独立。模块的设定具有一定的目的指向性。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了解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作为助学系统,其教学目标只要求学生了解就可以了。无论是通过自学还是课堂补充教学,传统文化的知识模块可以为学生培养多方兴趣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打下厚重扎实的文学基本功和视野广阔的文化知识面。因此,语言要通俗易懂,将拗口的文献资料用平易朴实的文字叙述,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上文中提到《毛诗序》应在下面附其翻译,简要说明其文学价值及学术地位。
每课后一个模块,从必修一到必修五循序渐进。逐渐提高难度,体现教材的弹性与递进。传统文化体系庞大,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囊括,这无疑也会加重学习的负担。人教版高中必修以同一主题为一单元,每课后传统知识模块以单元为界,以主题为纲。例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主要为写景状物类散文,那么传统文化知识的设计就要以景和物为主,契合单元主题。
2.内容构想
刘东曾说:“既然整个中国的教育系统,都被落实为畸形的‘应试教育’,都是为了应付‘一场定终生’的高考,而我们站在这种高考体制的顶端,却又痛感到即使侥幸考入这两所大学(两所大学指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的孩子们,也是普遍缺乏遣词造句的灵活技巧,普遍缺乏对于祖国语言的精致感觉,普遍缺乏阅读古代典籍的流利能力,当然,更是普遍缺乏对于中华文明的价值认同。”[6]与其说语文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倒不如说,语文应该是一种文明与价值的灌输。语文课后助学系统应选取能让高中生树立传统价值认同,培养传统文化气质的内容。
考虑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的选文古今中外的名篇都有,传统文化知识模块在外国文学以及科普文章课后如何设置是难点,必须既能契合主题,又不至于与课文脱节。例如必修五第四单元,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第一篇为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传统文化模块的设计就可以从中国古代建筑的分期、特点,著名的园林以及古代桥梁介绍为主要内容。第二课为刘易斯的《作为生物的社会》,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讲述我国古代图腾崇拜,以及以“凤凰、仙鹤、鸳鸯、鹡鸰和黄莺”物种禽鸟为主的“五伦图”背后所蕴含的古代人的人伦纲常和对自然界的理解。第三篇霍金的《宇宙的未来》可以讲述古代人的宇宙观以及老子“道法自然”的理论渊源。《荷塘月色》可以讲述“荷花”这一意向在古诗词及古文中的应用,从而总结这一意象背后的文化内涵。虽然《飞向太空的航程》《别了,不列颠尼亚》选入课文的政治功用多于知识底蕴的功能,但其课后仍可以设计,例如:古代的奔月传说、香港的变迁以及版图沿革。
在大力提倡学习传统文化的政策前提下,就目前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提出教材加入传统文化模块的微调,是促进语文教材改革的有益探索,开放多元,具备民族性与人文性的语文教材才是未来教材改革的趋势。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课堂,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心,“只有相对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相对熟练的思考技巧,才会赋予他们以真正的思想自由,使之足以在今后面对习以为常的俗见时,敢于自出机杼地大胆立论,从而敢于在随波逐流的社会中,具有充当中流砥柱的主见与风骨”[6]。带着敬畏之心去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带着虔诚的使命感阐释中国传统文化是未来文化发展的趋势,也是落在青年教师以及年轻学生身上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陈菊先.语文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 袁行霈主编.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 彭议红.大陆语文教材改进与补充《国学》专门教材的探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1.
[5]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6] 刘东.自由与传统的会通——重读《西南联合大学国文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