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所有权从个体到群体: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前沿研究

2016-04-18陈浩张嘉唯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社会认同集体主义

陈浩 张嘉唯

摘 要:

近年来, 心理所有权在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的地位日益凸显,集体心理所有权则是心理所有权研究的最新发展。通过回顾心理所有权研究的发展,指出心理所有权研究已从个体层面向群体层面发展,介绍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内涵、测量、影响因素及影响结果。集体心理所有权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体系。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拓展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内涵和外延,开发内容结构,编制测量问卷,对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前因、后果及其作用机制、边界条件等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将集体心理所有权研究拓展和应用到其它研究领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关键词: 集体心理所有权; 集体主义; 社会交换; 社会认同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200890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组织变革和并购的频繁发生,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下降,新的雇佣关系模式不断涌现,这对员工治理体系和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育和提升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精神已经成为了企业领导和管理者最大的难题。学界把“主人翁”意识和精神称为心理所有权(Psychological Ownership,PO),[1]这为员工和组织的关系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自此,组织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逐渐开始关注心理所有权在组织行为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比如,心理所有权与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以及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心理所有权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基于组织的自尊、组织认同、组织公民行为、建言和工作绩效等显著正相关。[2-10]近年来,有关研究还呈现出逐年增多、研究范围逐渐扩展的趋势,如Sieger等检验了心理所有权对管理者的管家行为以及企业绩效的显著积极影响。[11]心理所有权能解释很多组织现象和组织行为,日益得到研究者的关注。为了更好地追踪心理所有权研究的发展,本文将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心理所有权进行综述:(1)心理所有权的发展趋势,从个体到群体;(2)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辨析;(3)集体心理所有权的结构和测量;(4)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前因变量;(5)集体心理所有权的结果变量;(6)集体心理所有权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心理所有权研究:从个体到群体层面

心理所有权的研究源于员工持股计划(ESOP),ESOP旨在通过让员工持有企业股权,使员工具备企业所有者和劳动者双重身份,藉此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投入和奉献,达到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绩效的目的,但实证研究结论并不一致。[1]在此背景下,他们首次提出心理所有权的概念,心理所有权是个体感觉到目标物(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或目标物的一部分是“我的,我们的”一种心理状态,强调个体与目标物之间的心理联系。他们进一步指出正式所有权并不会对员工的态度与行为直接产生影响,正式所有权是通过心理体验到的所有权(心理所有权)产生积极的态度与行为,心理所有权是正式所有权产生正面激励影响与效果的中介。心理所有权的目标物可以是有形的,如工作场所、工作团队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想法、观点等。Pierce 等指出心理所有权的出现是因为它能满足人的一定的动机,其产生的动机是效能和影响、自我身份和拥有一个空间——“家”;产生的路径是控制目标物、亲密了解和个人投入。[12-13]

目前心理所有权已经成为了组织行为研究的前瞻性课题,现在除了进行组织行为方面的研究,学者们开始尝试在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创业管理、营销管理、行为金融、教育管理等研究领域运用心理所有权来理解现有理论不易解释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11,14-20]心理所有权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应用价值。

心理所有权是基于西方情景提出的,目前多被看做是个体层面的态度和心理体验。随着工作团队管理模式的兴起,Pierce等在领域地行为(Territoriality)研究的启发下提出了集体心理所有权概念,它是群体成员集体持有的,感觉到目标物是“我们的”心理体验,是一种集体层面的认知和情感的综合。[21]集体心理所有权不仅涉及个体与目标物的相互作用,而且还涉及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作用,进而产生目标物集体所有的感觉。相对于个体层面的心理所有权,群体层面的心理所有权对群体和组织更具有积极意义,学者们号召关注集体心理所有权研究,并提出集体心理所有权是心理所有权的研究发展方向,[16,21]原因有三。第一,集体心理所有权能够更好地诠释心理所有权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以往研究主要聚焦于个体心理所有权对个体的影响,集体心理所有权研究能同时关注群体中个体心理所有权的存在以及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解释心理所有权与个体和群体产生的联系时更为全面。第二,组织行为研究领域中多层次视角的兴起促成了集体心理所有权研究的出现。如今研究群体层面的现象和理论是组织研究发展的趋势。[22]对于群体和组织而言,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需要关注群体或组织的心理和行为。心理所有权理论是一个多层次理论,在整个心理所有权理论体系中,集体心理所有权作为一个高层构念连接着其他层次的构念,考察其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可拓展心理所有权理论的解释范围。第三,组织管理研究者对团队的关注也是推动集体心理所有权研究涌现的重要因素。随着企业对团队工作的重视和运用,学者们不断将心理所有权研究与团队研究整合,从隐性的团队共享的心理认知和心理体验等视角来解释团队行为和效能是团队研究的趋势。

二、集体心理所有权概念与相关概念辨析

已有研究不仅在概念上辨析了心理所有权与组织承诺、组织认同和内化等的区别,实证研究也表明心理所有权概念的有效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集体心理所有权概念的有效性,它是不同于个体心理所有权、群体身份与群体认同以及领地性。

(一)集体心理所有权与个体心理所有权

集体心理所有权是一个基于认知相互依存的共享心理状态,不是个体心理所有权的叠加。集体心理所有权是群体共享的心理体验,意味每位群体成员都享有“目标物是我们的”的感觉,仅仅是宣称“目标物是我们的”或对目标物做标记并不等同于集体心理所有权,只有当宣称与共享的集体认知共同发生时才能产生集体心理所有权,通过群体成员的互动才能使所有权目标物变成集体所有并成为集体延续的一部分。个体心理所有权与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关键区别有二。(1)在动机根源上,群体成员既存在个体心理所有权形成动机,同时也存在社会认同需要,而且社会认同是集体心理所有权形成最关键的动机。在这种动机的推动下,个体将自己视为拥有目标的群体的一部分,也希望被他人视为该群体的一部分。(2)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形成不仅存在个体与目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还存在集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必须通过群体成员的互动以及对目标物采取相互依赖的集体活动才能产生,因此,其发展受到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群体认同、群体凝聚力等群体过程的影响。

(二)集体心理所有权与群体身份和群体认同

群体身份是个体如何定义自我以及被他人定义的反映,[23]是被群体成员用来解释本群体特征的。群体认同指个体认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24]群体成员对群体产生归属感,强调集体成员的相似性。集体心理所有权不同于群体身份和群体认同就在于:(1)关注的问题不同,前者是“我们觉得什么是我们的?” 后者是“我们是谁?”(2)动机基础不一样,前者是效能、自我和社会身份、拥有一个空间,后者是吸引和相似程度;(3)概念核心不同,前者是占有,后者是身份,或自我或群体的象征;(4)构念目标不同,前者是真实的或半真实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目标物,后者是群体;(5)权力不同,前者包括所有权目标物的信息权、控制权和建议权等,后者没有权力;(6)责任不同,前者是保护、拓展和扩大目标物,后者是群体成员资格的维系。

(三)集体心理所有权与凝聚力

凝聚力是让团队成员愿意留在团队中的一种总的影响力。[25]从个人角度看,团队凝聚力指团队对个人的吸引力,即个人希望自己成为团队的成员,保持自己的团队成员资格,从团队的角度看,团队凝聚力指个人对整个团队的看法,即个人对团队成员的亲近、相似和团结程度的看法。[26]凝聚力高的团队,团队成员彼此深入了解,相互接纳、尊重和欣赏,每一个成员都愿意为了集体目标做出自我牺牲。集体心理所有权强调的是群体成员在互动基础上产生的集体共享的认知和情感,是目标物所有权的心理感知,产生保护目标物不受侵犯等的责任感,凝聚力强调的则是团队对团队成员的吸引力,不具有责任意识。

(四)集体心理所有权与领地性

Brown等人指出领地性是个体对目标物感知到心理所有权时的行为表达。[27]但有学者指出该界定把领地性的范围狭隘化了,领地性是指个体或群体保护领地不受侵犯的心理倾向,不仅包括了保护领地不受侵犯的行为表达,同时还包括了领地认知、领地情感以及领地行为意向等三方面要素。[28]领地性与心理所有权存在一定重叠性,但两者是不同的概念。集体心理所有权表达的是“这是我们的”,领地性则不仅是表达“这是我们的,这不是你(你们)的”,这包括了个体对目标物的权利主张,而且还包括了群体界定了相应的领地,通过标识等方式告知他人,并且谨防他人入侵的行为等。Brown等指出心理所有权是领地性的重要前因变量,[27]并简单检验了心理所有权与四种领地行为(身份导向的标记行为、控制导向的标记行为、预期性防卫和反应性防卫)正相关。[29]由此可见,心理所有权是领地性的心理基础,是有关领地意识和行为的一种必要的认知因素,影响个体的行为倾向。集体心理所有权强调的是群体成员对目标物共享的认知和情感,可以推测集体心理所有权将是群体领地性的基础,集体心理所有权是研究群体行为倾向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前因变量。

三、集体心理所有权的结构和测量

学者们对个体心理所有权的测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Pierce等在占有理论的基础上开发编制了7个题项的心理所有权测量问卷,被国内外研究学者广泛应用,但该量表没有区分个体所有感和集体共有感,不利于区别考察两个层面心理所有权的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30]Avey等结合与所有权紧密联系的领域地概念,在调节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类五维的心理所有权结构:促进性心理所有权(Promotion-focused Psychological Ownership)与防御性心理所有权(Prevention-focused Psychological Ownership),前者包括自我效能、归属、身份和责任,每个维度用3个题项测量,共12个题项;后者是单维度,用4个题项测量。[31]Avey等使用该量表来探索道德领导对员工心理所有权及员工满意度的影响,指出(促进性)心理所有权在道德领导与员工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尽管这种划分没有准确体现出心理所有权的内涵,但有利于解释心理所有权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结果。[32]Liu等提出,未来的心理所有权研究应考虑采用心理所有权的多维度测量,有助于深化心理所有权研究。[33]

集体心理所有权作为一个全新的构念,其测量还处于开发阶段,[21]需要加强该构念有效性及其测量研究,开发能够准确区分集体心理所有权和个体心理所有权的测量工具是开展实证研究的前提,测量工具的匮乏极大地限制了集体心理所有权的研究。

四、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前因变量

目前学者们探讨心理所有权的影响因素,综合来看,管理学方面主要侧重于组织、制度、工作情景等的影响,心理学方面则重视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研究指出正式所有权[34-35]、工作特征等影响心理所有权[36-37]。实证研究表明个体特征(内控/外控、集体主义/个人主义)[38],工作特征(控制力、自主性、参与决策)[39-40],组织情景(领导方式、组织公平、人际交往)影响心理所有权[41-43]。

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因素还停留在理论模型讨论,主要包括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工作环境结构的因素。

(一)个体层面因素

Pierce等在概念模型中指出,在个人主义文化下,个体更容易对目标产生个体所有的感觉,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下,个体更容易对目标产生集体所有的感觉。[21]集体主义是个人将自身视为某一个或多个集体(家庭、单位、种族或国家)中的一份子,彼此紧密相连。[44]受我国集体主义、家族主义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以及群体归属需求的驱动,集体主义者愿意将集体目标置于个人目标之上,重视与集体其他成员之间的连结关系,[9]更倾向于产生目标物的集体心理所有权感。当每个群体成员都具有较高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集体共享意识,将有利于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发展。

(二)群体层面因素

群体认同提高群体的集体归属感,让群体成员在该群体中有“家”的感觉,促进群体成员间的集体拥有的所有权目标分享,群体认同和群体身份强化了个体对群体的积极评价和情感,促进了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增加彼此之间的亲密了解。同时,也增加对集体目标的理解和认同,对团队目标进行自我投入,加强群体内部的合作,增强人们参加集体行动的倾向,共享集体拥有的经验,这些都促成了集体心理所有权的产生。

Festinger认为团队凝聚力是团队留住团队成员的总影响力,[45]可以促使团队成员聚集在一起,共同对团队工作任务承担责任,为团队目标共同努力工作。高团队凝聚力可促进团队成员相互合作和相互沟通,使得团队成员之间亲密了解和接受,加强团队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努力实现团队目标。在高团队凝聚力作用下,团队成员的亲密了解和使团队目标集体化的心理过程是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形成过程,高团队凝聚力促进集体心理所有权的产生。

(三)工作环境结构

Hackman & Oldham的工作特征模型指出技能的多样性(Skill Variety)、工作的完整性(Task Identity)、任务的重要性(Task Significance)、自主性(Autonomy)和反馈性(Feedback)是工作的核心内容(维度),[46]可让员工感受到工作的意义,感受到工作的责任和了解到工作的结果。这些心理状态又可以创造出高水平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成果,如提高员工内在工作动力、绩效水平、工作满足感、缺勤率和离职率等,从而给以员工内在的激励,使员工以自我奖励为基础的自我激励产生积极循环。该模型不仅适用于个体工作设计,还适用于团队工作设计。

第一,当团队的自主性强,可自主地选择团队成员、目标以及完成工作的方法和进程时,他们就能强烈地感受到自我控制,感觉到与团队目标的紧密联系,有助于集体心理所有权的产生。第二,当每一个团队成员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对其他成员产生重要影响时,促进个体对集体目标投入的增加,目标重要性的集体认知就会提升,将有利于集体心理所有权的产生。第三,当集体任务的完成需要多项技能,团队成员需要发挥各自特长,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任务,这样就促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加强彼此之间以及对任务的了解和认同,进而产生目标是我们的集体心理所有权。第四,当任务是一个整体,需要团队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团队成员必然主动加强自己与团队及团队其他成员联系,更努力地为完成团队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第五,反馈有利于团队成员对集体工作结果的了解,加强了对团队目标的了解和控制,获得的工作反馈更有利于目标的顺利完成,利于集体心理所有权的产生。此外,任务相依性越高越有利于产生集体心理所有权。团队任务相互依赖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团队成员需要信息、资源和来自其他团队成员的支持的程度[47],有助于团队成员对控制、深入了解、自我投入、共同投入产生更多的集体认知,有利于在团队成员之间进行信息的获得、储存、转换、扩展和使用,从而产生集体心理所有权。

目前集体心理所有权研究主要是概念模型,探讨了群体认同、凝聚力等对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理论分析指出互动和认同是集体心理所有权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途径和动机,所以,应该重视团队过程对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毫无疑问,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形成和发展是动态发展的,因此,基于典型的IPO研究范式来探讨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形成过程以及研究不同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集体心理所有权的,这样才能更好地揭示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因素以及形成过程,为管理和提升集体心理所有权的管理实践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五、集体心理所有权的结果变量

(一)集体心理所有权对个体的影响

集体心理所有权对个体层面的影响类似于个体心理所有权,集体心理所有权对角色内行为和绩效、好公民行为、控制和身份导向的领地性行为、心理授权、组织自尊、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产生影响,与责任心、管家行为、个人牺牲和冒险、保护目标物等行为显著正相关,并且还会引发在群体中分享的自豪感,这促使个体把集体目标置于个体目标之上,更有利于实现集体目标。[21]

同样,集体心理所有权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抵制组织变革,或害怕失去目标物的控制而去破坏目标物等,或担心他人接近目标物,由于自私、痴迷而拒绝分享,如Chi等采用台湾样本检验了心理所有权与知识密藏的显著正向影响。[35]

(二)集体心理所有权对群体的影响

集体心理所有权会引发群体共享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激励群体成员把集体目标置于个体目标之上,有利于集体目标的实现。Druskat等指出,群体成员的这种所有者的集体信念,使得每个群体成员都感觉到自己是群体的“主人”,享有自主决策和行动的权力,主动投入群体任务,对群体结果承担责任,关心群体绩效,努力提高群体有效性。[48]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结果还处于概念模型阶段,Pierce等提出集体心理所有权有助于群体成员产生心理安全感,提高组织学习、组织绩效、组织能力以及表现出促进性或防御性的领域地行为。[21]目前仅有Liu等以台湾高新技术企业的专业人员为样本, 检验了群体共享的知识集体心理所有权对个体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集体心理所有权可激发知识共享信念,进而提升个体知识共享行为。[33]

到目前为止,集体心理所有权对个体和群体产出的影响仍不明晰,仍停留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并且其作用机制极其匮乏,还有待深入研究和验证。

六、未来研究展望

心理所有权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多项实证研究也表明,无论是在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还是在中国,工作场所中的员工心理所有权都是客观存在的,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预测力更好,而且也可以更有效地解释组织领域中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和行为,集体心理所有权则是心理所有权研究的发展趋势,尤其是随着组织中普遍使用工作团队作为基本的工作单位,集体心理所有权对组织、团队更具有现实意义。未来集体心理所有权的研究应注重四点。

第一,完善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内涵和内容结构测量。集体心理所有权与组织行为研究的一些构念如领地性具有一定重叠性,因此,需要从理论和实证研究来澄清这些构念之间的重叠性和差异性。开展实证研究的前提是集体心理所有权内容结构以及测量量表的开发,这是拓展集体心理所有权研究的必要条件,[21]尤其开发中国本土化的集体心理所有权量表将有助于更好地发展集体心理所有权研究。

第二,探讨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目前集体心理所有权还处于起步阶段,至今为止,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因素还停留在理论模型,缺乏强有力的实证支持,并且缺乏对“文化”情景的关注。Zhu等以中国家族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为研究对象,指出职业经理人与企业所有者密切的人际交往互动有助于职业经理人产生心理所有权,这为理解中国本土情景下心理所有权的来源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43]相比西方组织,中国社会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倾向,更注重人情,组织中存在着浓厚的“圈子”文化和“关系”文化,[49]从这个角度而言,有利于集体心理所有权形成。但中国差序格局的规则体系阻碍团队合作,降低团队凝聚力,[50]可能对集体及集体心理所有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两种推测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那么,中国文化究竟是有利还是不利于集体心理所有权产生?此外,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形成发展过程仍然是“黑箱”,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集体心理所有权的产生是否呈现独特性?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为培育和管理集体心理所有权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第三,探讨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结果及作用机制。集体心理所有权是一把“双刃剑”,可对个体和群体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未来有必要探讨集体心理所有权与工作绩效、工作态度(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等)、工作行为(角色内行为、角色外行为等)、团队氛围、组织学习等的关系。此外,加强集体心理所有权的作用机制研究,如结合领地性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等来探讨集体心理所有权的作用机制,并且基于资源的性质来探讨集体心理所有权可能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最后,还需要特别关注调节变量的研究,即在何种情况下会产生积极影响,在何种情况下产生消极影响,并且如何避免产生消极影响而获得积极影响等,更好地理解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结果,更好地应用于管理实践。

第四,将集体心理所有权拓展到其它研究领域。未来集体心理所有权研究可突破传统组织行为研究的局限,拓展到其它研究领域,可望获得更多的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如Rantanen等提出用集体心理所有权定义家族企业的影响力,为未来的家族企业研究提供进一步的测量标准,[19]此外,还可以尝试在创业团队、高管团队、知识管理、组织变革、组织学习等研究领域展开研究,这些都是未来集体心理所有权研究的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上,需要通过深入访谈,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才能揭示其内容结构。集体心理所有权可能受到社会、组织、群体和个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突破常规的静态的研究方法,采用跨层次纵向追踪研究,如追踪问卷调查、案例研究、实验研究以及经验取样法。[51]其中,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经验取样法是一种新颖的实时调研方法,可通过高科技多次测量来获取不同时点数据,以跟踪研究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动态变化特征和过程。

[1]PIERCE J L, RUBENFELD S A, SUSAN M. Employee Ownership: A Conceptual Model of Process and Effect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1,16(1):121-144.

[2]PIERCE J L, O′DRISCOLL M P, COGHLAN ANNE-MARIE. Work Environment Structure and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Control[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4,144(5):507-534.

[3]PIERCE J L, RODGERS L. The Psychology of Ownership and Worker-Owner Productivity[J].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2004,29(5):588-613.

[4]VAN DYNE L , PIERCE J L.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nd Feelings of Possession: Three Field Studies Predicting Employee Attitudes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4,7(25):439-459.

[5]MAYHEW M G, ASHKANASY N M, TOM B, et al. A Study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7,147(5):477-500.

[6]吕福新,顾姗姗. 心理所有权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管理世界,2007(5):94-103.

[7]刘芳,王浩. 组织心理所有权与工作态度、行为和结果的关系研究[J].软科学,2010(9):124-128.

[8]陈浩. 心理所有权如何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组织认同与组织承诺作用的比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7):24-31.

[9]李锐,凌文辁,柳士顺. 组织心理所有权的前因与后果:基于“人—境互动”的视角[J].心理学报,2012(9):1202-1216.

[10]周浩, 龙立荣. 变革型领导对下属进谏行为的影响:组织心理所有权与传统性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2, 44(3):388-399.

[11]SIEGER P, ZELLWEGER T, AQUINO K. Turning Agents into Psychological Principals: Aligning Interests of Non-Owners Through Psychological Ownership[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3,50(3): 361-388.

[12]PIERCE J L, KOSTOVA T, DIRKS K T. Toward A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in Organiz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26(2):298-310.

[13]PIERCE J L, KOSTOVA T, DIRKS K T. The State of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Integrating and Extending a Century of Research[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3,7(1):84-107.

[14]储小平,汪林. 家族企业员工的组织环境认知及对工作表现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8(3):105-114.

[15]朱沆,杨学儒,李新春. 试论心理所有权和实物期权视角下的经理人行为选择——兼论非正式合约的激励作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8):31-37.

[16]朱沆,刘舒颖. 心理所有权前沿研究述评[J].管理学报,2011(5):784-790.

[17]宝贡敏,鞠芳辉. 信任、控制与合伙企业成长危机——基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与心理所有权的解释[J].科研管理, 2007(2):43-52.

[18]BERNHARD F.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in Family Businesses: Three Essays on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M].Lohmar, Germany: Josef Eul Verlag, 2011:47-79.

[19]RANTANEN N, JUSSILA I. F-CPO A Collective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pproach to Capturing Realized Family Influence on Business[J].Journal of Family Business Strategy,2011,2(3):139-150.

[20]SHU S B, PECK J.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nd Affective Reaction: Emotional Attachment Process Variables and the Endowment Effect[J].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011,21(4):439-452.

[21]PIERCE J L, JUSSILA I. Collective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Within the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 Construct Introduction and Elaboration[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0,31(6):810-834.

[22]KOZLOWSKI S W J, ILGEN D R.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Work Group and Teams[J].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2006,7(3):77-124.

[23]SIMON B, LOEWY M, STURMER S, WEBER U, FREYTAG P, HABIG C, et al. Coll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 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4):646-658.

[24]TAJFEL H, TURNER J C.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M]//AUSTIN W G, WORCHEL 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Monterey, CA: Brooks/Cole: 1979:33-47.

[25]FESTINGER, LEON. Informal Social Communic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50,57(5):271-282.

[26]WIDMEYER, WILLIAM NEIL, LAWRENCE R B, ALBERT V C. The Measurement of Cohesion in Sport Teams: The 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M].London,Ontario: Sports Dynamics, 1985:77-87.

[27]BROWN G, LAWRENCE T B. Territoriality in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5,30(3): 577-594.

[28]彭贺. 领地行为研究综述:组织行为学的新兴领域[J]. 经济管理,2012(1):182-189.

[29]BROWN G. Claiming a Corner at Work: Measuring Employee Territoriality in Their Workspac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9,29(1):44-52.

[30]PIERCE J L, VAN DYNE L, CUMMINGS L L.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 Construct Validation Study[C]. Proceedings of the Souther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Valdosta, GA: Valdosta State University, 1992:27-42.

[31]AVEY J B, AVOLIO B, CROSSLEY C, et al.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Theoretical Extensions,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 To Work Outcome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9,30(2):173-191.

[32]AVEY J B, WERNSING T S, PALANSKI M E. Exploring the Process Of Ethical Leadership: the Mediating Role of Employee Voice and Psychological Owne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2,107(1):21-34.

[33]LIU J, WANG H, HUI CH, et al.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How Having Control Matter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2,49(5):869-895.

[34]ROUSSEAU D M, SHPERLING Z. Pieces of The Action: Ownership and the Changing Employment Relationship[J] .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28(4):553-570.

[35]CHI N W, HAN T S. Exploring the Linkages Between Formal Ownership and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for the Organiza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 Justice[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8, 81(4):691-711.

[36]DRISCOLL M P, PIERCE J L, COGHLAN ANNE-MARIE. The Psychology of Ownership: Work Environment Structur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Citizenship Behaviors[J] Group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2006,31(3):388-416.

[37]PIERCE J L, JUSSILA I, CUMMINGS A.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Within the Job Design Context: Revision of the Job Characteristics Model[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9,30(4):477-496.

[38]NANCY M, ABHISHEK S, FULLER J A. The Relationship of Locus of Control and Motives with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in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2009,21(3):383-401.

[39]HAN T S, CHIANG H H, CHANG A H. Employee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 Making,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nd Knowledge Sharing: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Taiwanese High-Tech Organization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0,21(12):2218-2233.

[40]LIU M S, LIN S Y. Collective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of Knowledge and Individual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s——an Empirical Study of Taiwanese HighTech Companies[G].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IPEDR,Singapore, IACSIT Press, 2012:32-36.

[41]BERNHARD F, O′DRISCOLL M P.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in Small FamilyOwned Businesses: Leadership Style and NonfamilyEmployees Work Attitudes and Behaviors[J].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2011, 36(3):345-384.

[42]SIEGER P, BERNHARD F, FREY U. Affective Commitment and Job Satisfaction Among NonFamily Employees: Investigating The Roles of Justice Perceptions and Psychological Ownership[J].Journal of Family Business Strategy,2011,2(2):78-89.

[43]ZHU H, CHEN C C, LI X C, ZHOU Y. From Personal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The Importance of Manager–Owner Relationship Closeness in Family Businesses[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13,9(2):295-318.

[44]TRIANDIS H C.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Boulder[M]. CO: Westview Press,1995:158-235.

[45]FESTINGER LEON. Informal Social Communic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50,57(5):271-282.

[46]HACKMAN J R, OLDHAM G R. Development of the Job Diagnostic Survey[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5,60(2):159-170.

[47]BRASS D J.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er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81,26(3):331-348.

[48]DRUSKAT V U, PESCOSOLIDO A T. The Content of Effective Teamwork Mental Models in SelfManaging Teams: Ownership, Learning and Heedful Interrelating[J].Human Relations,2002,55(3):283-314.

[49]梁钧平. 企业组织中的“圈子文化”:关于组织文化的一种假说[J].经济科学,1998(5):12-17.

[50]刘军,章凯,仲理峰. 工作团队差序氛围的形成与影响:基于追踪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8):92-101.

[51]段锦云,陈文平. 基于动态评估的取样法:经验取样法[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7):1110-1120.

(文字编辑:贾俊兰 责任校对:徐朝科)

猜你喜欢

社会认同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的原则是大学生ぴ谥耙倒婊中的重要原则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
集体主义教育的苏联经验与启示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彩虹艳尽半边天》对黑人女性的社会认同
核心价值观:重构微媒体公信力的基础与根本
身为集体主义喝彩歌唱
新时期下集体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