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
2016-04-18许颖
许 颖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
许 颖
【摘要】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长春市中心医院内科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1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平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0%,平均住院时间为(8.4±0.4)d;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0.7%,平均住院时间(12.3±0.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整体护理应用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中,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整体护理;满意度
长春市中心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肥厚型心肌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是一组主要以编码心肌肌节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以心室肌肥厚为突出特征的原发心肌病。研究表明,肌节收缩蛋白的基因突变导致了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生[1]。肥厚型心肌病患病率为1/500,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6:1,年猝死发生率≤1%,好发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年轻患者[2]。肥厚型心肌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50%~55%的患者有家族史。本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我科收治的31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资料,采取分组的护理措施,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我科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14例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57例,男97例,女60例,年龄35~69岁,平均(50.1±2.2)岁,病程3~16年,平均(7.3±2.4)年。观察组患者157例,男89例,女68例,年龄34~75岁,平均(52.4± 2.1)岁,病程2~19年,平均(8.5±2.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3]。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具体如下。
1.2.1 环境护理 告知患者本病需卧床休息,保持病室空气清新、通气,保持适宜温湿度,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对重症患者应嘱协助进行合理、舒适的卧位,适时更换体位,预防褥疮发生。
1.2.2 病情观察 患者住院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维持生命体征,监测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心率频率、节律变化,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可适时进行监测,患者如有不适,需立即向医师汇报。
1.2.3 心理护理 肥厚型心肌病病情较长,病情复杂,患者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护士要主动关心患者,缓解其内心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争取早日康复而积极配合治疗。
1.2.4 药物护理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如果需要减少剂量或增加剂量,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1.2.5 饮食护理 饮食应以低脂低盐、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山药、银耳、玉米等;适当使用含有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1.2.6 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前发放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疾病的知识手册,向患者宣传疾病的诱因、发展过程、治疗、预防措施等,有助于控制疾病、延缓病情、提高生命质量;保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免增加心脏负担;保持心情舒畅;定期随访。
1.3 观察项目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平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呼吸困难、心前区闷、乏力明显好转;有效:患者呼吸困难、心前区闷、乏力有所好转;无效:患者呼吸困难、心前区闷、乏力改善不明显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数据比较采用Epical 2000软件进行相关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4±0.4)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3±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7,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室肌肥厚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其发展是缓慢渐变的过程,有一定稳定阶段,可长期没有症状,也可突然症状加重。肥厚型心肌病成人10年存活率为80%,小儿为50%,在高危患者中年死亡率为4%~6%[4]。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特征是心肌肥厚,心室腔正常或变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限,舒张期顺应性下降,其可表现为各心室、心房、室间隔肥厚,其中最常见于室间隔肥厚,它可超出正常心肌的3倍。遗传和基因变异的肥厚型心肌病占总发病率的60%以上,由于基因异常,心肌肌肉会生长不协调,表现为心肌不对称的肥厚,左心室肥厚明显,而右心室的心肌基本正常,其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5-6]。因此,预防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整体护理是新兴的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现代护理观念为指导,为患者提供最完善的护理措施。通过对我科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将整体护理应用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中,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有关报道相似[7]。
综上所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由于病痛和心理折磨,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护理人员要适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消除悲观心理,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并给予合理膳食,正确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多休息,可明显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Olivotto I,Ommen SR,Maron MS,et al.Surgical myectomy versus alcohol septal ablation for 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Will there ever be a randomized trial?[J].J Am Coll Cardiol,2007, 50(9):831-834.
[2] 李尚芬.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21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3-4.
[3] Chien YH,Hwu WL,Lee NC.Pompe disease: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make a difference[J].Pediatr Neonatol,2013,54(4): 219-227.
[4] 周俊汎,顾永雯.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护理策略[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1):198-199.
[5] 吴燕飞,李兰芳,林秀芳,等.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负性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2):79-80.
[6] 纪红,姜茂慧,宋秋菊,等.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护理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2,19(3):321-322.
[7] 赵园媛.2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4,22(5):8-9.
【中图分类号】R473.5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3.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