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品在微生物限度检验中的误差影响因素

2016-04-18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3期

李 雪



药品在微生物限度检验中的误差影响因素

李 雪

【摘要】目的 探讨导致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出现误差的常见因素及分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辽源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生测室进行检验的药品,共检验1568批药品,分析微生物限度药品检查时出现的误差情况及误差率,并分析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及其分布。结果 本组1568批药品在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总误差为450例,误差率为28.7%,误差中有25.1%为单一因素,74.9%为多因素。主要影响误差的因素为药物自身性质、检验环境、供试液制备过程、培养基因素、检验设备和菌落计数等方面。结论 在对药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验的过程中,应加强检验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及消毒管理,加强对检验过程应用器具的灭菌消毒处理,加强检验环境无菌操作、对供试液制备过程加强控制、保证培养基质量、掌握被检验药品的独特性能、采用合理的检验手段等,避免或降低检验误差的发生率,降低药品在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误差。

【关键词】药品检验误差;微生物限度检测;误差因素

辽源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生测室,吉林辽源 136200

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和关键是药品的卫生问题。对于药品公司或相应检验部门,微生物的限度检查是药品的安全问题和质量检测方面的标准化制度[1],应用微生物限度进行药品质量检验可以综合评价药品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操作和工艺的规范性、安全性和科学性。因此,在药品的卫生安全管理中,微生物限度检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2]。药品在微生物限度检验中会因各方面的问题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本研究就影响应用微生物限度进行药品检查时出现误差的常见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误差因素的分布等,为提高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的准确率提供可靠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辽源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生测室运用微生物限度进行检验的药品,共1568批,其中有510批中药丸剂,310批中药片剂,260批中药颗粒剂,215批外用制剂,273批口服液。

1.2 研究方法 本组全部药品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对检验过程中出现的误差情况及误差率进行分析,并对其过程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及其分布进行分析。

2 结果

本组1568批药品在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共出现450例误差情况,误差率为28.7%,其中有25.1%为单一因素造成,74.9%为多方面因素造成。主要影响误差的因素为药物自身性质、检验环境、供试液制备过程、培养基因素、检验设备和菌落计数等方面。误差因素和误差因素的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中450例误差情况影响因素及分布[例(%)]

3 讨论

微生物限度检查是一种检查非规定霉菌制剂或非灭菌原材料以及敷料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的检验方法。微生物限度检验要求具备严格的检查环境,必须在洁净度10 000级以下的检查环境中,检验全过程无菌操作,避免出现再次污染[3]。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主要分为注射剂检验及输液剂检验两部分。药品中的外用制剂和口服制剂的检验标准中,属于非规定灭菌药物,在其检查规定中可存有一定程度的微生物,但有严格的限度,因此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验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微生物学技术检验,也是目前药品检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但微生物学技术检验在操作过程中程序较为复杂繁琐,操作步骤较为紧密严格,相关流程比较繁多,整个检查周期较长,并且微生物学技术检验的结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缺乏准确性,在微生物技术检验过程中任何操作不当,如程序错误、操作不当、硬件设施问题等,均会影响药品检查结果,最终出现检验误差[4]。

在本组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研究中,检查1568批药品,共出现450例误差情况,检验误差发生率为28.7%,其中有113批药品因单一因素造成误差,占25.1%;有337批药品因多方面因素造成误差,占74.9%。主要影响误差的因素按照比例高低依次为:检验设备器具、培养基因素、供试液制备过程、药品自身性质、菌落计数、检验操作环境。因此,应加强以上各导致出现误差因素的实施效果,降低误差发生率。首先在药品检验环境方面,应严格按照无菌规定进行操作,无菌工作室分为无菌操作室和缓冲间两部分,为保证操作的全程无菌,无菌操作室与缓冲间中间不应两门直对,应设置传递箱,保证无菌环境,另外还应保证无菌操作间内的光洁平整,室内的内壁包括地面和屋内顶在内共6面,应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度,并设置相应的消毒设备,同时不应在操作室内设置下水道,保证室内无菌环境。检验操作台和工作台应保证定期清理和消毒,应严格符合无菌环境的卫生要求。其次,药品检验操作过程无菌也十分重要,实验者应提升自身的无菌操作观念,在整个无菌操作过程中,应谨慎、严格、严谨地进行每一步操作,不得马虎大意而造成供试品、操作器具、操作环境消毒不达标等,以致严重影响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准确性[5]。此外,应保证药品检验者的操作技能,若技术不熟练,在操作中出现操作过程不严谨也可能造成检验结果出现误差。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对无菌环境的要求格外严谨,操作室内的洁净度必须保持在10 000级以上,操作区域内的空气流必须为单向且局部洁净度也需保证在100级,参与药品检验的一切器具或物品必须在操作前进行全面消毒。在药品检验中,培养基也是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应保证其质量和稳定性,避免最终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因此应严格要求培养基的存放和配置,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进行,在培养基进行消毒后,按照培养基存放要求及其无菌规定选择合适的存放点。一般情况下,培养基在消毒完成后应存放在25℃以下环境中,且存放时间应在72 h内,存放时间过长会影响培养基的性质和质量,会出现细菌污染等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制备供试液的操作中也需十分严谨,整个操作应在1 h内完成,水浴加热的温度应控制在45℃以下,并且同一份培养基应进行同样的检测方法[6-8]。

综上所述,在对药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验过程中,应加强检验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及消毒管理,加强对检验过程应用器具的灭菌消毒处理,加强检验环境无菌操作、对供试液制备过程加强控制、保证培养基质量、掌握被检验药品的独特性能、采用合理的检验手段等,避免或降低检验误差的发生率,以降低药品在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误差。

参考文献

[1] 杨静.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事, 2008,22(12):1095-1096.

[2] 范一灵,房蕊,蒋波,等.微生物鉴定分型技术应用于医药企业微生物污染调查[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41(11):810-81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70-78.

[4] 李近磊,王嘉怡,迟丹怡,等.复方克林霉素凝胶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方法验证研究[J].中国药房,2010,21(25):2380-2382.

[5] 莫小林,伍小燕,韦振源,等.10种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力法学的验证[J].中国实验力剂学杂志,2012,7(18):56-59.

[6] 闵红,韩纯洁,杨敲彬.2种剂型甲芬那酸制剂微生物限度与控制菌力法的比较[J].西北药学杂志,2012,6(27):576-578.

[7] 张晓明,杜海娟,何晓英,等.抗生素注射用灭菌粉末无菌检查的最佳冲洗量及冲洗方法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品标准,2004,5(1):56-58.

[8] 张新妹,张癸荣,胡昌勤.丹参注射用灭菌粉末体外抗菌作用及其无菌检查[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3,14(5):321-323.

【中图分类号】R927.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