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流转契机下广西蚕桑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2016-04-18李莉

绿色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桑蚕土地流转经济效益

李莉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 南宁 530007)



土地流转契机下广西蚕桑产业经济效益分析

李莉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指出了桑蚕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产物,从汉代“丝绸之路”到当下“一带一路”,中国的桑蚕产业从古至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地发展壮大,也在农业经济领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针对在土地流转的背景下广西桑蚕产业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以期为促进广西桑蚕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桑蚕;土地流转;经济效益

1广西蚕桑产业现状

1.1广西蚕桑产业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广西紧紧抓住了机遇,大力推动蚕桑产业的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全区桑园面288.95万亩,蚕种饲养量705万张,蚕茧产量33.96万吨,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一,生丝产量4.07万t,蚕农售茧收入125.66亿元。蚕桑产业作为广西优势特色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料茧生产基地和桑蚕丝加工基地,为促进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抓好蚕桑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开发,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在桑枝、果桑、蚕蛹、蚕沙、蚕丝棉等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1.2广西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

广西蚕桑产业历史经济原因集中在:以蚕桑为主要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县市仍依靠农业发展为主;资金的投入与在种植和养殖、优化产业加工服务贸易上失衡。广西人口虽多,但由于教育水平不高、纺织技术更新慢、高科技人才缺乏也阻碍整个产业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背影带动下,土地流转方面较为欠缺,蚕桑产业经济结构单一,大部分地区没能做到优化产业结构,搞好土地集约化经营,蚕业的生产、收益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而蚕茧收购价格也不稳定,近年来广西蚕茧收购价比往年的有所提升,但还是会有一定的波动幅度,例如2012年蚕茧收购平均价格为35.86元/kg、2013年为41.03元/kg、2014年为39.69元/kg,全区蚕农售茧收入2012年为113.21亿元、2013年为132.69亿元、2014年为125.52亿元。蚕茧的生产成本与收购价格的不平衡发展制约着养蚕收益,当养蚕收益低于或接近于养蚕成本时,蚕农会退出养蚕业,进而寻求其他的农作方式,蚕农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蚕农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制约了蚕桑产业的发展。

2014年蚕茧价格相对其他年份有所降低,其原因是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但相对于其他农产品来说还是收益很高的。广西的蚕茧产量是全国最大的产量区,蚕桑产业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农户养蚕积极性很高,但由于技术缺乏,和成本增加,很难扩大产量。2015年随着国际市场需求有所加大,预计蚕茧价格有也会有所提升,茧农的收入也会增加。

2广西土地流转概况和模式

农业经济发展虽有国家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但农民增收仍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致使农业发展滞后。而土地的有效流转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搁荒、闲置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1]。在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上,土地的有效流转在解决农村土地闲置、搁荒具有重大贡献。

2.1土地流转的概况

现阶段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鼓励种养大户扩大规模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2]。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2015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意见》,从18个方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全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全区土地流转进入了规范阶段。广西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所带来的效果已开始显露。截止到2015年2月,广西农村农户土地流转面积711.64万亩,占农户承包地面积的20 %[4]。蚕桑产业作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蚕桑主产市主要集中在南宁市、柳州市、贵港市、百色市、河池市、来宾市这6大产区,土地流转开始活跃,已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表1)。

2.2土地流转的特点

(1)土地流转方式处于较低层次。由于承租人要承担农业税等成本,再加上土地用途被限制,在农业税取消之前,进城务工的农户难于找到承租对象。虽由于国家农业税的取消,部分农户选择规模化承租土地进行农作生产,但土地流转的方式仍没发生改变。

(2)土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粗放式生产仍是传统农耕方式,仍采取家庭承包制的分割方式进行分割。农户单季作业导致粮食产量低下、土地利用效率没有达到优化。

表1 2014年广西蚕桑主产市生产情况及土地流转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2015年广西农情手册整理

(3)土地抛荒情况仍存在。多数农户进城务工,导致其耕地荒废。

3土地流转促进桑蚕产业提高经济效益

3.1土地流转有利于优化桑蚕产业结构

土地流转由于其具有解决土地配置要素的功能,其对蚕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障碍起到了一定作用[5]。通过土地流转而多出来的劳动力可以向其他产业流动,协调三次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使农村资源更为合理的利用,从而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再者,土地流转后能够促使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桑蚕产业种植、管理、采收和成品销售的标准化运作,使桑蚕产业生产多元化,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3.2土地流转有利于提高桑蚕的经营效率

土地家庭承包制因其土地细碎化、分散化的缺陷,阻碍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6],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践中土地承包制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经营效率。土地流转相对于传统的家庭承包制而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的经营效率。

土地生产效率提高的关键在于农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自由流转。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土地的自由流转加快土地规模化,提高土地经营效率[6]。以桑蚕经营为例,政府通过资金、政策扶持,着力培育蚕桑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在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的过程中,企业采用的是企业、基地、农户、协会等综合生产模式。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申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严格行业管理,实施名牌战略,着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桑蚕的经营效率,促使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3.3土地流转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

2014年广西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市场,根据广西财政厅数据的显示,广西财政投入7.5亿元,在广西区106个涉农县共125个乡镇进行试点,进一步落实土地流转机构的建立。2014年农民土地流转的租金收入同比大幅增加,人均41.2元,也是增加财产收入一个重要因素。土地流转带来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蚕桑结构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经营效率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土地流转后带来的规模化经营能使土地单位面积产出大幅提高,农民因此规模经济带来收益的增加。

4结语

在市场经济的背影带动下,土地流转方面较为欠缺,广西蚕桑产业经济结构单一,大部分地区没能做到优化产业结构。在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下,有利于优化桑蚕产业结构,搞好土地集约化经营,增加蚕农的收入,改善生活水平,使农村资源更为合理的利用,从而提高了蚕业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蚕桑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种植生产的问题,更依赖于市场,而搞好土地流转,不仅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而且能加速蚕桑生产的标准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规范土地流转保护蚕农们的切身权益,加大普法宣传,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签订书面合同的比例,建立和健全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更大程度地提高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的收益,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覃顺梅,陈远红,李媚,等.关于广西农村土地流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南宁、桂林7个乡镇13个村庄为例 [J].农村金融研究,2013.

[2] 祁广军.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3.

[3] 柴鹏,陈琦.效益与风险:农村土地流转的二重性分析 [J].经济视角(中旬),2013.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3-0167-02

作者简介:李莉(1984—),女,经济师,主要从事蚕业经济与政策保障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5-01-07

猜你喜欢

桑蚕土地流转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 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关于科学桑蚕养殖技术带来的思考
浅析桑蚕生产产业的生态保护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