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兖煤矿下组煤深部采区覆岩离层水害危险性分析与评价

2016-04-17尹维大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危险区离层水害

尹维大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山东兖煤矿下组煤深部采区覆岩离层水害危险性分析与评价

尹维大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坚硬覆岩下煤层开采,易产生覆岩离层水涌突,因此对深部采区覆岩离层水害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东滩矿六采区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对离层水涌水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采区钻探等基础地质资料,对影响覆岩离层水涌突的7个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对东滩矿六采区煤层开采覆岩离层水害进行了预报,研究结果,对东滩矿深部采区-六采区开采水害防治提供了技术基础。

深部采区;覆岩;离层水害;超前地质预报

一、引言

本文主要以东滩矿六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六采区地质条件的勘查,结合相关钻孔资料,开展采场顶板离层水形成条件和涌突机理的研究。确定影响离层涌水危害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在离层水害中的权重,建立离层水害超前地质预报模型和离层水害危险性分区图,进而对六采区的离层水害分布做出评价。将直接用于指导六采区工作面的水害防治工作,为工作面顶板离层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

东滩井田位于山东省邹城、兖州、曲阜三市接壤地区。井田位于兖州煤田东部,东滩煤矿井田南北长约12.5km,东西宽约4.8km,面积59.9606km2,开采深度+49.85~-1350m。

三、研究区地质概况

东滩井田地处邹城、兖州、曲阜三市接壤地带,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兖州向斜的核部和深部。六采区位于东滩井田南翼。采区东西长约5km,南北宽约1.8~2.8km,面积约12.50km2采区区上组煤含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共6层。由采区地层概况可知,采区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侏罗系、二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各系地层间除二叠系与石炭系间呈整合接触外,其余均为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

四、离层水害的主要影响因素

顶板覆岩离层水害是由采场顶板离层(裂隙或空间)积水涌出而造成的灾害事故。采场顶板离层空间是离层水存在的先决条件,正是由于离层水的存在,才导致了离层水害的发生。因此对于离层水的研究有必要先从离层的形成说起。

(一)采场顶板离层形成条件

顶板覆岩离层形成条件为:随着采空区的移动,上下岩层在自重作用下发生了不协调变形,即产生张拉或错动位移,这种位移产生的拉应力或剪应力超过岩层抗拉或抗剪强度,离层便开始形成。

(二)离层水的形成条件

覆岩离层水形成的需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条件:离层的发育。离层补给水源及通道的存在。隔水层的存在。离层空间的持久性。

(三)离层水害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离层水害是在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笔者主要从7个方面阐述。

煤层厚度含水层厚度硬岩厚度隔水层厚度压水头钻孔单位涌水量(q)值,强度系数。

五、离层水害超前地质预报及分区评价

(一)离层水害危险性分区与评价

东滩矿六采区离层水害危险性指数范围为1.000-2.822,平均值为1.996。整体来说,研究区内离层水害危险性指数对应的栅格单元个数非常不均,变化较大,最多可高达近3000个,最少可低至0。且离层水害危险性指数大多在1.6以上,其中主要集中在2.3-2.7之间,在此区间内,危险性指数对应的栅格单元数量整体较大,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0%左右。

根据以上的离层水害危险性指数的频率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确定离层水害危害程度的分区阈值,利用ArcGIS的重分类功能对获得的离层水害危险性指数栅格图进行重分类,从而对研究区离层水害的危险程度作出定量区划评价。

危险性分区阈值(临界点)为1.49和2.14,根据此危险性分区阈值,可将研究区内离层水害危险性状况划分为相对安全区、中等危险区和严重危险区三类。具体为:Zk≤1.49为相对安全区;1.492.14为严重危险区

通过分析,可知东滩矿六采区离层水害危险性情况如下:

相对安全区主要位于六采区的东部,分布面积较小,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3.1%。由于地质构条件造的影响以及开采条件的变化,此区域仍然存在着离层水涌突的危险,只是相对于其他区域而言,该区域属于相对安全区。

中等危险区主要位于采区的中部、北部及东南部,约占采区总面积的33.7%。在此区域内,构造条件复杂、断层分布较广,离层水害危险性相对更大。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离层水害事故的发生。

严重危险区在分布在中等危险区的西部,近乎呈三角形分布。主要集中在采区西部、南部的北部,此外还有中部的极小部分。因此离层充水后,一旦上部硬岩破断,极容易发生离层涌水事故。在加上地质构造的影响,水害危险性极大。因此必须增强防范意识。

(二)离层水害的防治

离层水害的防治可以从防止离层的形成和离层水的形成两方面考虑。离层的形成主要与煤层的开采方式和煤层覆岩顶板岩性有关。这两个条件很难改变或者说成效不大。对离层水的形成来说,只有离层补给水源和隔水层方面可以改变,因此可以在可能发生离层水害区域,通过进行含水层的超前疏放即抽取水源,或者破坏离层下部的有效隔水层,使得导水断裂带与含水层直接相连,从而杜绝离层水的形成。

六、结论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确定了影响离层水害的7个主要因素,对东滩矿六采区各因素分别进行了量化分区,并对分析了各因素指标的分布变化特征。

(2)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在离层水害危险性评价中的权重,分别为:含水层0.137,静压水头0.086,煤层厚度0.137,硬岩厚度0.276,强度系数0.046,隔水层厚度0.318;可见,硬岩厚度和隔水层厚度对离层水害危险性的影响最大。

(3)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一化处理,结合各因素的权重值,建立了离层水害危险性超前地质预报模型。

(4)完成了东滩矿六采区覆岩离层水害的超前地质预报。分区结果显示六采区离层水害危险性情况呈现“西部大、东部小,南部大、北部小,中间分布不均”的特点。

[1]乔伟,李文平,李小琴.采场顶板离层“静水压涌突水”机理及防治[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28(1):96-104.

[2]谢宪德.浅谈南桐煤矿采区顶板离层裂隙透水[J].矿山测量,1992,(2):15-19.

[3]谢宪德.南桐煤矿深部采区离层裂隙突水的原因及其防治[J].技术经验,1997,(1):31-35.

[4]李文平等.淮北矿区整体结构顶板特大动力突水水害查治试验研究[R].中国矿业大学,2007.

[5]李伟,李文平,程新明,等.整体结构顶板特大动力突水水害查治方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6]李伟.海孜矿特殊突水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06,34(1):35-38.

[7]程新明,王经明.海孜煤矿顶板离层水害的成因与防治研究[J].煤炭工程,2008,(7):60-62.

猜你喜欢

危险区离层水害
安徽省山洪危险区动态化管理技术研究
WBY-10型顶板离层仪的优化设计
动力灾害矿井巷道顶板离层特征研究*
济宁三号煤矿采场顶板离层水对生产的影响
矿井水害立体防治技术体系
浅谈矿井常见水害事故及防治对策
资源整合矿井老空水害分析与防治对策
煤矿防治水害技术探析
济二矿覆岩离层水涌水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
中长期大震预测方法及中国大陆未来10年大震危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