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记》的辩证智慧
2016-04-17张昊雷
张昊雷
(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论《礼记》的辩证智慧
张昊雷*
(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礼记》是一本凝聚中国古人先哲辩证智慧的书籍,其辩证思想是通过对定礼之由的阐释和行礼之则的规定来表达的,比如行礼要根据时宜表达了矛盾的特殊性,礼不能逾节表达了适度原则,对于屡教不改之徒就流放他们并且永不续用,这反映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等。但是《礼记》更加注重的是人伦日用而非形上研究,加之《礼记》内容驳杂而论证又缺乏逻辑性,其结果是《礼记》中虽有朦胧的辩证思想却难以形成系统的辩证法理论。
礼;矛盾;适度;质量互变;因果联系;对立统一
众所周知,《礼记》是一本关于讲“礼”的书,但是在字里行间也充满了辩证的智慧。人们在追溯中国古代先哲辩证思想之时往往都把目光集中于《易经》和《老子》,《易经》通过八卦来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在于正反两方面的矛盾对立,“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1]242,《老子》也主要是说明了有无、阴阳等矛盾两方面的对立统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4。与《易经》和《老子》相比,《礼记》对辩证理论的阐述相对隐晦和间接,其辩证智慧仅仅在对礼的描述中若隐若现,所以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没有受到重视并不意味着可以抹杀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一、礼从宜凸显矛盾特殊性
“礼从宜,使从俗”[3]293,行礼的时候要根据时宜,出使外国要尊重和服从该国具体的风俗,也就是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礼作为一个社会的生活规范和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道德规范,必然会随着具体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不是千年不可改一字、万世不能变一毫的僵化教条。冯友兰先生说:“某种社会内,有某种的礼。其礼可以绝不相同,而其意则一。各种社会内之礼,均是以合理为目的的,不过其所拟合之理,可以各不相同。”[4]147“其意则一”指的就是所有的礼都有其背后之理,它们都要拟合这些理。但是理本身是形形色色而非千篇一律的,因此礼要从宜,这就说明了同一个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因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出使外国一定先要了解该国的具体风俗,不能不注重当地风俗。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如果冒犯了他们的风俗就不符合礼的规定,甚至会伤害该国人民的感情。英国曾经在印度建立一支数量庞大的雇佣军,这些雇佣军的士兵主要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信仰印度教的士兵不吃牛肉,信仰伊斯兰教的士兵不吃猪肉,英国政府发给他们的子弹却涂着牛油和猪油,因为当时使用子弹前必须先用嘴咬开子弹底,这也使这支雇佣军的士兵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他们到处捕杀英国军官以表达抗议,并最终酿成了一场大规模的反英大起义。最终英国不得不更换了子弹的润滑油,不再把猪油和牛油作为雇佣军所使用子弹的润滑油。不管是行礼要从宜还是出使要从俗都会遇到一些疑问,比如怎么样才能符合宜,怎么样才能符合俗等。所以对于“疑事”要“勿质”,不要因为自己既定的成见贸然地做判断。拘泥于自己既定的成见就必然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意”,而太过于自以为是就是孔子说的“我”。“意”和“我”不符合“从宜”的原则,所以孔子强调要“毋意”“毋我”。行礼要从宜,礼是用来决嫌疑和明是非的,而是非和嫌疑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所以礼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安车。”[3]293大夫年满七十岁的时候可以申请辞官,回家颐养天年。但是如果有些大夫为身居要职的国家股肱大臣,国家离不开他,那么就要赐给他凭几和拄杖以方便他活动,并派一些有经验的妇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如果要出使四方的邻国还要乘坐安车,以免他的身体过度劳累。不让这样的股肱大臣退休与批准其他到了年龄的大臣退休都是合乎礼的要求,因为具体情况不一样。对于国家来说有的大臣可以退休,但是有的大臣虽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暂时还不能退休。同样,不仅对大臣要“从宜”,而且对于人民也要“从宜”。“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3]322-323既然不同地区的气候有寒暖燥湿之分,地理有山川河谷之别,所以不同地区居民的风俗民情、饮食口味和脾气性格自然也有很大的差别,他们所用器械的形制和所穿衣服的样式也迥然不同,所以要求统治者施教化而不移民俗,统政令而不改习性,各族群根据其特殊习性生活,才能各安其居、各和其味、各宜其服、各利其用、各备其器,如此五方之族才可各从其宜。所以东夷披发不违礼,西戎衣皮不违礼,北狄穴居不违礼,南蛮雕题不违礼,因为礼本身就是要“从宜”“从俗”的。如果不考虑各地客观环境的不同,蛮横地强令五族之民同安一居同和一味同宜一服同利一用同备一器,强令东夷不得披发,西戎不可衣皮,北狄不能穴居,南蛮不准雕题,这才是违背礼的,这不符合《礼记》的要求。《礼记》要求的“从宜”“从俗”与孔子提倡的“和而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看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强求一致。
二、不逾节彰显“适度”重要性
“礼不逾节”[3]293,礼不能逾越节度。比如亲人辞世,没有哀伤是不符合礼的,但是哀伤要有一个限度,就像孔子所说的“哀而不伤”,过度哀伤导致身体受损,这也是不符合礼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年龄大了的服丧者,本身就年老体衰。“不胜丧,乃比于不慈不孝。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唯衰麻在身,饮酒食肉,处于内。”因为丧事伤心过度导致身体崩溃,这是不孝不慈的行为。年龄到了五十岁的人如果需要守丧的话,不能因为伤心导致过度伤身,而年龄到了六十岁的人在守丧时不仅不能过度伤身,连伤身都不行。年龄到了七十岁的人守丧只是要穿丧服而已,还可以像平时一样饮酒吃肉,而且不用住在为守丧搭建的倚庐中,还住在原来的屋子里。这是因为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社会恶劣的生活环境和低下的医疗水平,人们的寿命都很短,一个人到了七十岁已经是少有的高年了。尊高年是礼的要求,不尊高年是悖伦逆礼的,加上七十岁的老人已经距离大限不远了,身体已经相当弱了,更加不能因为伤心而损伤身体。所以七十岁的老人服丧的话只是象征性地穿一下孝服表达一下哀思就可以了,还可以饮酒吃肉。服丧期间不能饮酒吃肉的规定只是限定比较年轻的人,七十岁的老人为了身体的需要不受此规定的限定。同样礼规定的服丧的人必须居住在简陋的倚庐中也是针对比较年轻的人,七十岁的老人服丧期间不用住在简陋的倚庐中,还可以住在原来的房屋里。甚至“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3]293,对待超过七十岁的老人,即使他们有罪,也不刑罚他们。在孝高年的同时,礼也具有慈孤弱的倾向。司徒的任务就是通过修习六礼,阐明七教,整齐八政,引导百姓救济孤弱之人。除了“春飨孤子”之外,礼还规定天子本人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迎冬返回后马上就要抚恤孤寡 。由上述可知,人类社会一方面制定礼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但是礼又不是一刀切的,尤其是面对生存能力比较差的高年和孤弱的时候,礼对他们的限制是比较少的,这是对礼限制人们行为功能本身的一种限制,可以说是对礼节度的再节度。同样,礼的节度还表现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人与自然为一整体,人与其他动物都包括在这一个整体之中”[5]9-16。既然人类和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都处在一个整体之中,甚至人类和整个自然环境都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有机整体,那么保护自然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而破坏自然也就是损害人类自身。所以说《礼记》中详细记载了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对人类种种行为的限制以保护自然。“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不麛,不卵,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3]321-322人类从大自然索取动植物资源要有一个度,不能无限度地滥捕滥伐,无论是天子还是诸侯捕猎的时候都不能对动物赶尽杀绝,而只能猎取一部分动物,让剩下的继续存活和繁衍生息。连天子和诸侯都不能对动物赶尽杀绝,其他人在捕猎时更加不能捕幼兽、掏鸟卵、杀孕兽、毁鸟巢,因为给动物留下繁衍生息的机会也是给人类保存生存的空间。竭泽而渔也会得鱼,杀鸡取卵亦可得卵,只是违反了适度的原则,这是“不以礼”的行为,也是“暴天物”的短视行为,必将受到天怒人怨。
三、屏远方突出质量互变性
对于很难管教的人,如果一直管教不好的话,“不变,命国之右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左,命国之左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右,如初礼。不变,移之郊,如初礼。不变,移之遂,如初礼。不变,屏之远方,终身不齿”[3]323。从右乡中挑出不服管教的人然后把他们迁移到左乡,同时也从左乡中挑出不服管教的人,然后把他们迁移到右乡,把他们迁移到异乡之后再用礼仪教化他们。如果他们还不变好,就把他们迁移到乡界以外的地区然后继续用礼仪教化他们,如果他们仍然没有变好,就把他们迁移到郊以外的地方,仍然用礼仪教化他们,如果这样他们还没有变好,那就把他们驱逐到更加遥远的地方,并且永远不接纳他们。由此我们可知,对于不好教化的那些人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但是这种办法也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放弃教化他们的努力了。不管是把他们迁移到相邻的异乡还是把他们迁移到乡界以外的地区,这时候只是把他们迁移的地方比原来更远了一点,但是还没有放弃教化他们的努力,可以说这时候还是逐渐的量变,如果他们经过这两次迁移和教化之后还是没有变好,那就说明他们没有变好的可能性了,也就放弃了继续教化他们的努力了,直接把他们驱逐到很遥远的地方并且永远不再接纳他们了。“移之左”“移之右”“移之郊”“移之遂”属于量变的范畴,“屏远方”“终身不齿”就是质变了而不再是量变了。“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3]379也就是说新生入学之后要经过前七年的积累才有可能“小成”,但是到了小成之后还只是量变阶段,要继续学习,要继续积累量变的因素,直到“知类通达”才算是完成质变,此时才能教化人民,服近怀远。由上可知,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达到质变必须要先进行量变,在条件成熟之后量变就会转变成质变。
四、知其心阐述因果联系性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3]380人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过失,有的人因为贪婪求多产生过失,有的人因为知识储备太少产生过失,有的人不知道深挖学问产生过失,还有的人的过失是因为骄傲自满而固步自封。这四种过失产生的心理原因是不同的,找到过失背后的心理原因之后才能对症下药,纠正过失。要“救其失”必须首先正确找到其失之原因,这就说明了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任何结果都是由于特定原因引起的,特定的原因也必然会产生与之相应的结果,想要对结果施加影响,必须先找到原因并对原因施加影响。“善歌者”正是找到了产生美妙音律的内在原因,才能唱出美妙的歌曲,使听者感动并自然附和之,“善教者”正是找到教学良性互动之所以产生的内在原因才能做到虽言约而通达,虽精微而妙善,成功使受教育者“继其志”。《礼记》的作者之所以提倡尊师,是因为他们发现“道尊”的原因就是“师严”,只有“师严”才能“道尊”,也就是只有尊敬老师才能使人们尊敬道,而“道尊”又是“民知敬学”的原因,只有道受到尊敬了才能促使人们认真学习。这是一个清晰的因果链条,由“师严”而“道尊”,由“道尊”而使百姓“知敬学”,所以要尊师,所以在中国才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尊师传统,所以师才可以与天地君亲并列,成为人们敬仰的对象之一。
五、长教学明确对立统一性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3]379不亲身尝一口美味佳肴是无法知道它具体有多好吃,对于深刻的道理,不亲自学习一下的话,就不知道它为什么这么好,所以有了向别人学习的实践之后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有了教育别人的实践之后才能发现自己困惑的地方,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自我反省,发现自己困惑的地方才能让自己奋发图强,所以教与学之间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教与学是对立的,教是教,学是学,这是不同主体的不同行为,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生的学是向老师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另一方面教与学又是统一的,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传授和点拨,使学生找到自己的短板,并重点加强相关方面的学习。学生通过发问促进了教师对知识的再思考,并让教师发现自己仍存在困惑的地方,进而促进教师“能自强”。“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3]379现在的老师因为不知道教学相长的道理,没有认识到教和学的对立和统一,只知道拿着教科书照本宣科,不是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是为求进度而机械地填鸭式灌输,完全不顾学生是不是掌握了知识的义理,这只能说明教师教学生没有投入自己的真心诚意,虽教授学生知识却不愿也不能“尽其材”。教师违道而教,学生拂逆而学,结果只能是学生“隐其学”而且“疾其师”。
六、结语
《礼记》侧重于在形而下层面上对个人行为规范和婚丧嫁娶诸多礼仪以及国家制度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重人伦日用而轻形上研究。所以《礼记》整体思维缺乏深度,仅仅徘徊在对显而易见的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思考上,探求自然规律以指导社会行为,而非探求世界本源及运动变化本质。《礼记》重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而轻逻辑论证,重细节论证而轻系统阐述。《礼记》中的很多篇都是整篇没有一个突出的中心论点,导致内容支离破碎,各节杂乱无序,正言此忽而论彼。加上《礼记》作者并非一人,所以各篇并无明确逻辑连接。所以《礼记》所蕴含的辩证思维是零散地分布于一些篇节之中,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其辩证思维是通过一些事例和描述间接地体现出来的而非明确地表达出来,所以说《礼记》有辩证思维,但是尚未形成明确而清晰的辩证法理论。这是《礼记》自身的不足,也是学者应该着力挖掘之处。
[1]韩立平.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2]林安语.道可道《老子》译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张彩梅,舒琴.四书五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冯友兰.贞元六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4.
[5]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1).
Dialectical Wisdom in The Book of Rites
ZHANG Hao-lei
(School of PublicAdministr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06,Hunan)
The Book of Rites is an embodiment of dialectical wisdom of the ancient Chinese sages,expressing the dialectical thought by interpreting the betrothal gifts and saluting the provisions.But The Book of Rites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daily human relations and its content is heterogeneous and in lack of logic,the result is that there is dim dialectical thought,but it is difficult to form the system of dialectics theory.
rites;contradiction;moderate;quality and quantity;causal relation;unity of opposites
B22
A
1004-4310(2016)05-0104-04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6.05.21
2016-07-09
张昊雷(1986-),男,河南新乡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