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课程资源运用之我见

2016-04-17余桂兰龙岩市松涛小学福建龙岩3640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品德家乡教材

余桂兰(龙岩市松涛小学,福建 龙岩 364000)



小学品德课程资源运用之我见

余桂兰
(龙岩市松涛小学,福建 龙岩364000)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新的教材观,强调要“用教材教”,而不能只是“教教材”。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掘与学生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过程有着内在的客观联系的课程资源,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提高课堂效益,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小学教育;品德;教材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物质载体,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因素。打开小学品德教材,让人耳目一新,呈现眼前的是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一个个描述生活场景的文字,这些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进行更多的自我思考和自我感悟。但由于品德教材不是按照社会生活、历史、地理等领域原来的知识体系来编排的,还受到编者喜好、篇幅、教学时间、学生生活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提出的话题、范例决不可能涵盖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儿童的生活经验。因此,会出现滞后的、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的内容。教师必须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跳出文本既定思路和惯性思维,善于撷取广泛的社会资源,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帮助学生将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思维的触角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促使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生活,从而提升课程品位,提高教学效益。

一、锦上添花——填补知识空白点

小学品德课程,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呈现,但文本比较简约,在课程内容上有跳跃、剪切、交叉等现象,也不免存在着一些知识上的缺漏和片面。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超越和完善,可以自身或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某一领域的内容,不断把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教育资源引入课堂,拓展课程的内容,有效地填补这些空白点,从广度上拓宽儿童视野,从深度上加深对课程的认识,拓展文本的内涵和外延。

《我是谁》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和他人在不同场合中角色的变化,明白自己应对家庭、集体、社会承担不同的责任。在引领学生认识身边人角色的变化中,文本提供了两幅图,内容是爸爸、妈妈分别在单位和家里的角色,揭示了“不同场合不同角色”。其实,在生活中常常还有“同一场合不同角色”的现象:比如在家里这一场合,“妈妈”面对孩子是妈妈,面对丈夫是妻子,面对公婆是儿媳,面对叔伯小姑是嫂子;“爸爸”面对孩子是爸爸,面对妻子是丈夫,面对父母是孩子,面对兄弟姐妹是哥哥或弟弟……发现文本中这一常识的缺失后,笔者精心制作了一张爸爸、妈妈在同一场合面对不同对象的角色变化的幻灯片,采用“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从而得出“同一场合,不同角色”这一结论。在了解他人角色变化的基础上,又设计了“角色对对碰”这一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导学生体验自己在“不同场合”“同一场合”角色的变化,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丰富孩子的认识,不断生成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新的收获和新的经验,优化了教学效果。

填补教材中的空白点,犹如锦上添花,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动态的社会生活相联系,使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赋予教材以现实的生命力,不仅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让教材化简为丰,让课程精彩纷呈,让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有机融合,实现了德行的自我建构。

二、与时俱进——插入时政新闻点

小学品德教材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编者已充分考虑到了品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教材中出现了多篇与时代脉搏合拍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在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发时代新内涵,不断关注社会生活中最新的发展与变化,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以及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引进最新的时政热点事件,增加课程内容的现实感与时代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的兴趣与欲望。

《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教材从中国行政区地图入手,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家乡所在的省的位置、轮廓,然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家乡所在的市、县(区)的空间位置,知道自己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上课伊始,笔者先播放2009年在闽西、江西等地拍摄的电视剧《红色摇篮》的插曲《闽西来了毛委员》,引导孩子们边听边想:哪里来了毛委员?对于闽西,你了解些什么?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对家乡有个初步的认识。

三、因地制宜——开发地域特色点

儿童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这就要求课程内容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但由于儿童的生活并不一致,加上地域差异,教材的内容并不适合所有的儿童。如果单纯按教材教,就有可能远离学生生活。因此,教师应结合本班学生的生活背景以及学校所处地域的本土资源,筛选出符合儿童需要的课程素材,对教材进行补充、开发和创造,使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从而激活我们的品德课堂。

《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教材从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切入,引导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具体感受和理解家乡历史的变迁、沿革以及社会的巨大进步,产生热爱家乡、愿为家乡明天作贡献的想法。但教材中提供的衣食住行的图片几乎都是北方的,如骡车等,对我们南方的孩子来说非常陌生。教学中,笔者舍弃文本中北方的内容,充分发掘地方课程资源。首先选取了一首反映几十年前人们衣食住行情况的民谣——运货装客靠水路,街道狭窄卵石铺;竹坑、库厝土木屋,通风不好光不足;番薯大米掺和煮,粗布襟衣折腰裤。浓浓的乡音,黑白的图片,让学生恍惚走进久远的家乡,回望历史,初步感受家乡几十年前的生活情况。课上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本地人衣、食、住、行方面的各种资料,通过“展示衣物,体验变化;出示票证,回忆变化;展示照片,对比变化;播放录像,重温变化”等一系列活动,补充大家熟悉而鲜活的生活实例,丰富了教材内容。在鲜明的对比中,学生直观而形象地获得家乡人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感受和体验,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油然而生,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更上层楼——丰富道德体验点

小学品德课程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如果说品德是社会人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的行为、所遵循的心理规范,那么品德课就必须毫无疑问地从鲜活的生活入手,大量选取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事例,创新教材,引导学生深度地、全面地思考,从而形成对道德问题深入而广泛的认识,获得更为丰富的道德体验。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是《品德与社会》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主题,旨在让学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多样的,并学会与父母沟通,用自己的方式关心、体谅父母,为父母分忧。教材中展示了慈爱和严爱这两种爱的方式。其实,生活中父母的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全面的了解和体验,笔者选取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则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为主题的、以真人真事为素材的公益广告——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已不认识自己的儿子,却清晰记得儿子最爱吃的食物,当着一桌亲朋好友的面,用颤巍巍的手把餐桌上仅剩的两个饺子装进了自己的衣兜,还喃喃自语道:“这是我儿子最爱吃的饺子。”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一句不清晰的话语,却是人世间最温暖的牵挂、最深沉的父爱!这段视频的加入,充实了教材内容,冲击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了孩子们的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接下来,笔者趁热打铁,把父母写给孩子们的信分发下去。在静静的阅读中,在无言的沟通中,孩子们的心弦被触动,眼含热泪,深深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总而言之,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教材有了灵性,有了生机,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充实丰盈起来,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因此,面对不断变化、更新的资源,教师要从学生主体发展与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巧妙开掘课程资源,奏响拨动学生心弦的教育旋律,触动、震撼、陶冶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使我们的品德课程根植于生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1]肖川.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何在?[N].中国教育报,2005-02-04. [2]成尚荣.让儿童的道德生命自由成长[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4]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5]王嘉毅.三级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的利用[M].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喜欢

品德家乡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夏天的家乡
论茶的君子品德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