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融合:非遗保护背景下的梁祝文化传承
2016-04-17陈华文
陈华文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特稿
转型与融合:非遗保护背景下的梁祝文化传承
陈华文①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一个凄美的传说,在一千多年的传承演变过程中,故事形态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包括戏剧、曲艺、小说、散文和诗歌等大量其他文学形式的介入,它成为一个中国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影响着许许多多在婚姻、恋爱过程中的青年男女,成为人们心目中追求的理想男女婚配的典型。但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随着媒体等传播方式的改变,农耕文明的传统在当下的工业社会中逐渐弱化甚至灭失,梁祝传说就面临着这样的境遇:传承者老龄化,受众逐渐减少。因此,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让它重新焕发生机,借助或利用政府重视,社会参与,借助和利用新的媒体及技术为它的传承与保护服务,是当下重要的课题。文章从社会转型入手,讨论了媒体融合、非遗保护语境下的梁祝传说影响、新技术新观念下的区域空间扭曲与对策及梁祝传说保护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社会转型 融合 梁祝传说 非遗 保护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最具有传奇性和最具有民众传承基础的传说故事之一,千百年来一直活在广大的民众之中。①罗永麟:《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70页。梁祝传说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小说、诗歌和各种说唱形式,梁祝的爱情观念还影响了许许多多中国的青年男女。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的传奇情节,为了心爱的人甚至不惜放弃生命并最后化成蝴蝶而获得自由飞翔的美好形象,都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心中。但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和随后迅速开始的社会转型,梁祝传说的传承和传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梁祝传说在全国的传承情况不容乐观。2005年开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了梁祝传承与保护的新的形态,这是一种全新的没有案例可以借鉴的传承与保护。
一、社会转型与媒体融合的冲击
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启改革开放,随即迅速带来的社会转型:从社会结构到经济方式,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从道德伦理到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农耕文明被工业化或现代化所取代,传统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被消解或灭失。
1.社会形态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中国的传统社会主要以家庭、家族和村落为基础,人们的社会伦理观念和价值,包括理想追求等,都依附于家庭、家族和村落的形态和控制。其经济属性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乡村特征明显,耕读传家是其重要的文化支柱;权威建立在血缘关系和亲情关系之上,社会治理是家庭、家族或宗族关系的一种自然延伸,没有社会福利,社会形态一元化,结构单一。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传统社会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①毛少君:《转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浙江学刊》1994年第3期。虽然家庭的作用依然巨大,但家族或宗族的作用迅速消解,工业化已经基本上取代了农业生产方式,大机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分化,贫富不均,人员流动加速,业缘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法治(制),城市化,交通极大的改善,时间空间观念改变,这些都是传统社会所不曾有的,它对传统,尤其是建立在家庭、家族或宗族基础上的社会关系、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
2.生产方式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中国的农业社会源远流长,如果从浙江上山文化开始,定居农业已经超过了一万年,由此可见,生产方式的独特性对社会结构的影响非常巨大。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尊长孝亲、勤劳俭朴的道德伦理、是非价值观念等,都是建立在农耕社会之上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向工业化转型,上述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向固定化的工厂工人转型,农民变成了农民工(工人),他们主要参加城市中各种分工细致而明确的专业化或具有一定专业化的工作为生,每天上班八小时(当然许多有加班),每周工作五天,空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②王耿:《从传统乡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中国》,《改革与开放》2012年第22期。这种从生产方式改变而开始的工作方式改变乃至身份改变,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
3.社会结构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转型
社会结构从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型是这一时期最直接的表现。原来的以家庭、家族和村落为主体的空间,熟人社会之间的温情,以自给自足获得满足和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社会,随着从村落中走出来的新的生产主体的确定而彻底改变,一个全新的以业缘关系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流动而且开放的。①周国富:《试论我国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征》,《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农民不再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出生身份可以自主选择从而改变,他们可能是农民工,也可能是老板,职业选择自由,居住地变换自由。因此,家庭观念、家族观念、乡土观念、人生的理想和追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从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发展,村落空间已经不再限于农业生产和血缘亲情,工业化进入村落和人们的视野,这种从封闭向开放、单一向多元的转型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当然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对它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上述三方面的转型,带来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的明显变化。在这一过程当中,传统开始被人们抛弃或被视之为落后落伍的文化,亲情关系淡漠了,人际关系变得现实而实用,人们不再相信纯真的感情,爱情被金钱所取代,梁祝传说作为传统爱情情感表达符号的意义已经与现代社会发生巨大的冲撞和撕裂,传统面临多种文化冲击的尴尬,被弱化、被消解。
社会转型也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巨大改变,其中最重要的是媒体传播方式对于传统社会以人际传播为主的直接影响。近些年来的各种媒体融合,如平面媒体向电子媒体,尤其是多媒体、新媒体的转型,从技术上改变了人们对于生活、娱乐、休闲等的观念。①李岩、李明泽:《论新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戏剧之家》2016年第2期;刘芳:《新媒体对农村生活的影响》,《新闻世界》2012年第7期;刘茜:《浅析社交媒体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网友世界》2014年第11期。人们已经从传承传统的文化开始向追求现代生活和现代文化转变,传说、故事成了过去式的、不时髦的和落伍的代名词。梁祝传说内容的获得已经从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演变成电子的、声音的、影像的或多种媒体融合的形式,人们可以随意地裁剪、添加相关的内容,一地的传说故事可以迅速在其他空间传播并产生影响。
因此,梁祝传说就在当下社会面临着这样一种现实:如果它被改编成了电视、电影或动漫,也许还有一时的吸引力,但会很快随着新的电视、电影和动漫的出现而被替代。人们注意力保持的时间,已经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而变得极其短暂和变化多端。千百年来的传统,正面临着全面的瓦解。
二、非遗保护下的项目名录制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虽然是一个世界性的工作,但各个国家所面临的急迫性和现实问题,却是各不相同的。
进入21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已经初步完成了转型,传统社会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受到巨大的冲击,甚至正在大量的灭失。人们呼吁保护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从2001年开始的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到2003年的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奏。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2005年文化部正式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此开启了中国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新模式。经过各省市的申报和国家层面的评审,2005 年12月31日公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制度建立和影响都是史无前例的,至今,中国的四级名录制度已经形成并相当成熟,①陈华文:《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申报制度》,《民俗研究》2010年第3期。2011年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国家与省市名录制度,本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公布,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顺应了非遗保护的趋势。于2006年被正式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当时确定了多个保护地,包括浙江省的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江苏省的宜兴市和山东省的济宁市。这种申报与承诺相结合并由国家层面进行确认的名录制,使不同地域存续的梁祝传说,成为列入政府工作并进行保护的序列,成为从古至今第一次被政府层面正式承认的优秀文化,民间文化由民间上升到官方层面,登堂入室,成为与制度文化、典籍文化等并驾齐驱的文化形态,使百姓深受鼓舞。
国家及其各级政府非遗名录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在社会转型后对于传统和传统文化的观念,③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一些过去不被重视,甚至被歧视的传统文化,开始成为政府保护工作的座上宾,成为地方名片和驱动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主动传承、传播或宣传这些传统文化,成为媒体人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些传承和保有这些文化的人士被确认为国家不同层级的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政府不仅给予其特殊的礼遇,也为他们开展传承、展演等活动提供支持,并给予经济上适当的资助。一些被列入非遗名录的项目,在得到社会承认的同时,也在新的社会时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进入学校教育序列、社会公众参与、项目保护单位或传承人建立独特的基地进行传承等,使这些名录项目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梁祝传说便是这其中的巨大获益者,一些地方借助于这一传说的影响力而建造起独特的文化场所,这种场所反过来又传播与弘扬了梁祝传说及其相关的文化。同时,以旅游为目的的开发也借助于梁祝传说的影响力而得到政府的支持,学者为此出谋划策。①高晓燕:《论“梁祝”传说的传播及其旅游开发价值》,《青春岁月》2012年第8期。这些工作,都使属于传统文化的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弱化了它被灭失或消解的时间和空间,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人们甚至将这些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文化作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文化自豪感的表达和文化凝聚力的标识。
三、区域空间在当下视域的扭曲与对策
传统社会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有限的而且是具有非常明确界限的场域。②王纪武:《中国传统区域空间观念发端考析》,《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第6期。我们从不同区域形成的梁祝传说并且这些传说千百年来一直在这些区域空间传承,就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区域空间的观念,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当下视域的区域空间,已经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变、传播方式的改变而被扭曲。因为在当下,任何一个空间所发生的事件,都可以在瞬间传遍整个地球。因此,诸如宁波、杭州或上虞以及宜兴、济宁等的物理空间,在现实中已经被极大地扭曲,他们之间的各种传说故事,已经不再为区域空间所独有。除了一些地域性景观、风俗习惯解释的传说故事还具有地方性存在意义外,那些超越景观和地方文化存在的传说故事,可以在物理的区域空间,也可以在虚拟的空间被传承、被传播。如何对待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我认为可以采取下面这些对策。
第一,不同的保护地要加强协同合作,共同面对传统的消解和变异。在当下社会,不同保护地共同面对的是如何使传统的传承与传播方式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现实,在传统不断被消解和变异的同时,通过合作,使传承于不同地区的梁祝传说,不仅在传统的区域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承与保护,而且使这种内容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加强合作,延缓消解的速度,甚至使它们得到更好的传承、传播与保护。
第二,除了传统的传承与传播方式外,要积极且合理地利用现代技术为梁祝传说的保护与传承服务。非遗是活态的,梁祝传说作为口头传承的非遗名录,除了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之外,还必须借助现代技术,诸如录音、录像等,对梁祝传说进行记录、整理、分类、归档和研究。其中,尤其要借助于现代媒体,包括全国性媒体和地方性媒体,具体的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动(包括自媒体等)和户外媒体等进行传承与传播,以获得更多人的认知和认同,形成文化共识,共同弘扬梁祝传说与梁祝文化。
第三,摒弃文化独有观念,以开放共享的理念来保护和传承梁祝传说和相关文化。多地的保护形式,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自我权益观念,我们必须打破这种观念,从心态和理念上摒弃文化独有观念,在保持一定区域的梁祝传说个性化的内容之外,以开放与共享的理念来保护和传承梁祝传说与相关的文化。事实上,文化只有共享才能共生,也才能共存。①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梁祝传说如果没有全国各地区民众的传承与传播,它的影响力就会极大地下降,它的传承与保护而产生的效力也就会极大地下降。
只有这样,在新的区域空间出现和传承传播方式改变的情境下,才能使梁祝传说得到全新的传承与保护。
四、梁祝传说、相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产生于古代,故事主题所传达的自由恋爱和对感情的忠贞观念,影响了无数中国人,虽然这种恋爱观和对感情的执着,是基于不对称基础之上——因为梁山伯并不知情祝英台是一个女性。但在读书期间所建立的深厚感情,却是后来传奇发展的重要基础。这种基于古代社会独有的且可以理解的女扮男装的文化,对于传说的广泛流传和产生的情感冲击,是其他传说类故事所无法替代的。罗永麟说:“反抗封建婚姻的故事,与其用男人为主角,不如用女子为主角,更富于反抗性,更具有教育意义。”①罗永麟:《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70页。因此,我们对这种产生于古代并且烙印着多个朝代文化印记,也融入了不同时期文化内涵的传说,进行保护和传承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
首先,通过梁祝传说可以使我们感受古人的传奇生活。这是历史层面的,是古人对于自我生活的一种写照,它以传奇的方式进行展示。如果它是镜子,则可以在反映古代文化的同时,突出当下生活的真实和意义。另外,通过这种传说,可以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古人对于男女感情的处理方式——家长和子女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男女两性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这是现代人所不可能有的体验和文化,通过它可以进行对比,让我们更珍视当下的爱情和生活。
其次,通过对梁祝传说的传承与保护,可以使我们了解古人对于爱情的执着。为了自己纯真的爱情,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去争取,在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达到目的的情况下,可以用生命去为自己的爱情进行抗争,以获得一种永恒的存在。这种精神不仅值得我们学习,也让我们敬佩和为之向往。这对于当下将爱情当作生活中的“快餐”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情感生活和婚姻观念的教育。这也难怪宁波的梁祝庙流传的“若要夫妻同到老,梁祝庙里走一走”成为宁波及周围地区民众的一种文化信仰。
再次,通过对梁祝传说的传承与保护,可以使我们感受并领悟口头传说的独特魅力。传说的传承需要人际沟通,而这是现代人越来越缺乏的。梁祝传说的口头传承和传播,可以使人们的人际关系获得改善,在领略语言艺术魅力的同时,感恩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独特文化创造。目前,这种口头传承的方式,由于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无法得到实现,但人们却可以通过学校传承、社区传承、节日休闲时间的传承等方式,部分地得到传承与保护,从而感受口头表达方式的独特魅力。
最后,通过对梁祝传说的传承与保护,让世界共享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美而不朽的文化。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被称之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实际上,梁祝传说所产生的时代更早,在南北朝,甚至更早就已经存在;①陈华文、胡彬:《从“义妇”故事到爱情悲剧》,《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流传过程中的受众更多,在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都有流传。因此,通过当下的传承与保护,让更多的人,包括整个世界共享梁祝传说这一具有人类共性的文化遗产,欣赏它的优美,发掘它的不朽,它的意义和价值将会得到更大的传播与弘扬。
五、结语
梁祝传说不仅是宁波的、上虞的、杭州的,也是宜兴的、济宁的,更是所有流传并讲述梁祝传说的区域民众的。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所具有的悲剧性和喜剧性,是中国人的审美和智慧的表达,也是人类共有的追求。在全球化、世界一体化浪潮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形势下,在传统文化深受现代文化冲击,尤其是现代传媒影响的当下,我们需要通过一致的行动和努力,通过政府间的合作,通过民间的持续参与保护,来实现多样性文化的传承,为未来的文化发展留下多种选择。这才是我们的使命和目的。
① 陈华文(1959—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浙江师范大学期刊社社长,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