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室文化建设探析
2016-04-17黄明
黄 明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0012)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室文化建设探析
黄明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0012)
摘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室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外部竞争力的形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厘清实训室的文化涵义,并从科学规划,营造实训室物质文化环境;严格管理,促进实训室制度文化建设;督促检查,规范实训室行为文化建设;校企对接,强化实训室精神文化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文化建设;探讨
每年有很多应届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感觉很迷茫,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显得无所适从,不能很快适应岗位实际工作,确定自己的职业角色。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校教育教学与社会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有一定脱节,培养的学生在实际动手能力、文化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实训室文化建设是弥合校园文化与社会企业文化差异的重要手段,这已经成为许多高校的共识。探讨实训室文化建设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外部竞争力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室文化的涵义
(一)实训室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训室以仿真情境为载体,以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工作为基本内容,以实际工作体验和动手操作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训中得到应证和再现,让学生切身体验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环境、设备和氛围。学生通过实训,可以更好的了解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业务流程,更加熟练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务操作,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训室是学生全方位多维度的综合实践平台。全方位是指在实训过程中既包含了专业技能的训练,又包含了创新精神、沟通能力、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多维度是指从工作场景环境、工作氛围、实际操作内容等多个维度来实现仿真模拟。
(二)实训室文化涵义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涵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狭义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1]根据这一定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室文化也应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是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构成的完整体系。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室文化是指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实训场地环境设备为载体,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项目,以过程仿真操作为手段,通过对实训室的工作场景和设施建设、实训室管理制度建设和学生在实训室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技能训练中不断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养成之佳地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适应面。通过实训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训中以专业知识技能锻炼为基础,融入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学科和人文领域知识,学生能切身体验中外优秀人力资源管理文化知识和素养,从而养成卓越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通过实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组织指挥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观察应变能力等,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人力资源管理实际相结合,获得分析问题,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之载体
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处理大量具体事务的技能。专业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是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实训室集中了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主要的技术设备与教学资源,特别是许多具有较高水平和功能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软件。实训室通过相关的软件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涉及的工作岗位分析、人员素质测评、绩效考核管理、薪酬体系设计管理、员工培训开发与管理等模块串联起来。理清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强化。[2]在实训室中学生通过分小组开展各项目仿真演练,如组织实施招聘会、开展模拟面试、进行工作分析工作说明书设计、绩效考核体系设计、薪酬管理制度设计和劳动关系处理演练等可以亲身并直观感受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操作,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培养,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思考的系统性和全局性都得到提升。
(三)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之平台
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丰富了教师的教学。通过使用国内知名企业的教学软件和相关资料,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教学案例不足或不完整问题,辅助教师教学。将实训室作为教学平台还大大增进课堂的有效互动、使教师所讲和学生所需更有针对性。另外,实训室有较为先进的设备和软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训室提供的科研和实践条件,通过自身的知识和技术优势,直接为企业解决迫切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和提供相关的咨询、培训等专业服务,以满足社会各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需求。
(四)学生择业就业强化训练之场所
研究表明,大部分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日益多元化,他们把融入企业文化、富有团队精神、积极主动沟通等能力置于人才选聘的重要位置,而学生在传统的课堂学习中很难获得这种能力训练。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作为“大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中心”设置了职业倾向测评、人员素质测评、职业能力测评、心理素质测评等实训项目。避免了单一的课程教学,以科学化、标准化的软硬件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实战能力及面试技能。通过人格特质及职业兴趣测试,让学生尽早了解自己,早做规划,同时,通过模拟招聘对企业全流程模拟实训,使学生所学理论与实践得到更好的结合,为毕业后更快的找到合适的工作,适应本职工作打下基础。学生在实训室锻造扎实的职业选择能力。
(五)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培养之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者是组织变革的重要推动者,在管理理念、管理策略、推动变革、人际沟通、压力管理等方面需要创新思维和能力。通过实训教学,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指导教师通过引领和指导,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过程中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是构建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育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摇篮。
三、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训室文化建设探讨
(一)科学规划,营造实训室物质文化环境
物质文化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一种外在的文化形式,包括实训场所、场所内外部环境布置、实验设备仪器条件等方面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总和。因此,实训室的物质文化应从实训室硬件设备、设施的建设和实训室场所内外部环境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开展,实现实训室环境的真实性,实训条件的实效性,实训任务的规范性。
在实训场地的布局设计方面,既要考虑营造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相似的工作场景环境,又要考虑教学的实效性,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如,设置考勤区、部门工作区、面试室、行为观察室、培训会议室、招聘会场、素质拓展室等。
在实训室仪器设备方面,除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常规的办公设备外还可以配备指纹考勤机、速示仪、记忆鼓、镜画仪、划消仪、声光刺激器、重量鉴别器等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实验仪器设备。
在实训室内部环境布置方面,合理的布置丰富的文化背景,营造出浓厚的人力资源管理文化氛围,如,在实训室两边墙面悬挂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图、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模块的工作流程图、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现场工作图、主要的实训项目设置图等。
在实训室外部环境布置方面,通过设置专栏展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当前市场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信息、企业用人的最新能力素质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的前景、历届毕业生中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士的资料等信息。[3]
通过上述的实训室物质文化建设,强化对学生的感观刺激,这将大大加强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工作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行业的发展变化,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培养实践能力。
(二)严格管理,促进实训室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通常指的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实训室制度文化是指要求全体师生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实训过程规范和行为准则。包含了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实训安全制度和实训项目管理运行制度等,它对规范实训教学,确保实训活动的正常开展起着保障作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应从人才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出发,通过将现实企业中科学、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引入到学生的实训教学环节,融入到实训室文化制度建设中,实施与企业接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对学生实训过程的管理,促进学生职业意识的养成。
(三)督促检查,规范实训室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等相关因素的总称。实训室行为文化具体表现在学生行为养成、实训老师教育行为、实训室的管理行为等方面。首先,实训指导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接人待物、专业实操和管理方式方面,用自己的语言行为影响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起表率作用。其次,在管理上引导、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可以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里引入现实企业的指纹考勤系统,部门工作人员仪态要求、语言要求,员工过程和结果评价系统等,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守时、懂礼、尊重、执行等规范职业的行为习惯。
(四)校企对接,强化实训室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相较于物质和行为文化,其是一种内在的文化形态。主要通过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等精神层面来影响学生对于企业的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建设过程中,应把实训室精神文化与企业精神文化接轨。企业精神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4]实训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借鉴和吸纳企业的创新精神、用户至上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竞争精神、诚实守法精神等精神文化,使之成为实训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更要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品德和职业道德。让这些理念成为指导实训室文化建设的精神力量,从而使学生的精神风貌与企业精神有机结合。
实训室文化建设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改革专业教学机制的重要途径。目前各高校在实训室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高校进一步明确实训室的教学目标和功能,不断进行场所和设备的升级改造,努力建设实训室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提炼精神文化,处理好实训室管理和文化建设的关系。这样,才能全面实现实训室文化建设的高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洪波.谈以高职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改革为切入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以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2).
[2]印德中.高校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
[3]王慧明.从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视角谈汽车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意义[J].职教研究,2010(9).
[4]李文才,夏国明,路文梅.引入企业文化理念构建岗前零培训的培养目标——供用电技术示范专业建设纪实[J].商场现代化,2008(7).
[5]洪亮.浅析高职院校实训室文化建设[J].现代企业文化,2009(5).
中图分类号:G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84(2016)01-0074-03
收稿日期:2015 - 12 - 10
作者简介:黄明(1979-),男,福建长汀人,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