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导改”走出小学习作教学盲区
2016-04-17张建辉
张建辉
(顺昌实验小学,福建顺昌353200)
优化“导改”走出小学习作教学盲区
张建辉
(顺昌实验小学,福建顺昌353200)
导改是习作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首先,让学生“愿意改”——关注学段特点,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其次,让学生“改什么”——立足学生原有的习作程度,把握选文普遍性与针对性的统一的原则,从学生习作中选择要修改的例文。最后,让学生“怎么改”——通过联系课文,联系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活动,优化导改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修改练习,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习作教学;激趣;选文;实践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是费时费力的习作教学,却常常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观平时的习作训练过程,我们有了新发现。
学生习作完成之后匆匆交给教师,作文本发下来后,不少学生只在意教师批出的习作评判等级,随即把作文本往抽屉一塞,一次作文的训练就宣告结束了。在这司空见惯的习作训练中,笔者发现——习作修改的环节已淡出了师生的视线,成了习作教学的盲区。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写作建议中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优化“导改”走出小学习作教学盲区。
一、关注学段特点,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
尽管语文教师都懂得“愿意改”的重要性,但是要让学生找到修改的乐趣,还是要借助一些语文活动的辅助手段。“导改”主要在第二、三学段中开展,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首先,故事激趣:搜集名人修改文章的小故事会,制成手抄报在班级评比展览,举办“推敲”故事会,在图文并茂的展览中,在绘声绘色的故事中,给学生以自我修改的“正能量”。其次,活动激趣:开展“病文医院”,让学生以大夫的身份为“病文”“诊断”“治病”;开展“爆笑作文”活动,将学生习作中闹出的笑话以不记名的漫画形式展播,学生在笑声中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自我修改的愿望。
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首先,积分鼓励不失为长久而又有效的一项方法。学生自我修改后,教师从错别字、病句等修改情况分等级进行评比,以积分的形式给予奖励,半期累计评选,以评选奖励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持久动力。
其次,采用对比的方式,形成修改的良性循环。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度中最容易显露出来,在习作评改中,经过横向对比——生生的评改对比,学生收获了不少表达方法;经过纵向对比——改前的例文与修改后的例文对比,学生惊喜地看到了正确表达的“点石成金”的神奇效果,内心的认同感使他们主动掌握这种表达方法。此时,再引导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进行相应的修改,这样习作再也不是学生语文学习之“痛”,而是他们交流表达的乐园。
二、立足习作程度,增大修改素材的广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识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包括自己的文章自我评价能力较差,但对别人的行为,包括别人的文章却比较容易发现毛病。[1]因此,选择班级学生的习作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对全班学生进行修改的专项练习,往往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1.选文普遍性
一次习作训练,班级的学生全员参与,但到了评讲时,往往只有几篇佳作被选作评讲范文,其中约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习作如泥牛入海,再也不见踪影。大部分学生辛勤的劳动成果被湮没在茫茫作文之海中,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试想,他们如何还能对这个叫“作文”的活动保持长久的热情呢?可这些被忽略的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代表全班最普遍的问题,从中选文进行“导改”训练,这样,既扩大了每次习作的“发表”面,又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2.选文针对性
首先,选择的病文毛病不宜太多。一次病文修改活动主要解决一个习作问题,“贪多嚼不烂”的道理自古就有之。因此,中等生的习作表达通顺,仅是某处写法存在不尽人意之处。针对于这一处进行修改的训练,能够把力气用在点子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为后进生病文“美容”。后进生的习作表达上存在着多个问题的文章,总是被教师搁置一边,“打入冷宫”是这类习作最常见的结局。长期受到的“冷遇”,使这类习作的主人往往对写作极度不自信。此时,教师可事先将这类习作稍加修改,保留其中选作修改主题的内容,这样的习作依然可以有“起死回生”之效。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中强调:调动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起学生的发表欲望是作文教学的关键,这是凌驾于一切作文教学策略之上的策略。[2]被教师润色修饰过的后进生习作,作为修改的例文在全班展出,被教师肯定,被同学帮助,定会凭添后进生习作的自信心,激发其写作的内在动力。
其三,选的“病文”要有生活性。与学生的生活接轨,这样改起来才有话可说。如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有砍价的经历,教师选择一篇《我是砍价小高手》的病文修改来指导学生写好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三、引活泼之水,形成修改习作的能力
1.引课文之活水
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引导学生经历由“认知——理解——运用”的历程,当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所得、有所收获的时候,还需要再回到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进一步实践,把这一“得”落到实处。
请看2014年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中一等奖获得者闫君燕执教的《鱼游到了纸上》一课,在引导学生发现了本文的写作规律“看+想”之后,出示了学生的“跳绳比赛”的习作片段,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个片段只写作者看到的同学跳绳比赛的情景,没有把作者观看时的联想加进去,闫老师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跳绳的情景,觉得这段话中可以在哪里加上想到的,请在这段话上加以修改,注意要用上添加符号。”学生这段话中加入了作者看比赛时的心理活动,师生合作朗读改后的习作片段,教师总结:“有看到的,再加上想到的,同学们跳绳的情景仿佛出现在我们眼前。孩子们,读文章不仅要关注它的故事情节,还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3]这样的修改练习,让学生“读进去”,又让学生“走出来”,在语言中走个来回,一课一得,日积月累,何愁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
2.引生活之活水
针对了班级学生叙述的条理性混乱的现状,存在已久,数次引导收效甚微。教师引导学生发起对病文《校园的记忆》“找茬”行动,引导学生“拨乱反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病文一:《校园的记忆》
①那天,天气炎热,我没有排路队,就回家了。
②可此时,爸爸还在校门口等着我出来。原来,我早把这事抛之脑后。
③班主任将路队送出了校门,正想下班,却遇到了我爸爸,得知爸爸没有接到我,老师急忙跑向了教学楼。
④老师穿着高跟鞋一连爬了好几层楼,没休息一下,小跑向班级。教室里静悄悄的。老师马上转头跑向走廊的那头——厕所。她进了女厕所,每一个蹲位都找了过去,还是没有。这时,老师跑向操场,“光溜溜”的跑道,除了树叶徐徐飘落,轻轻落在跑道上,其他什么也没有——空空如也。
⑤此时的我正在家里吹着凉凉的空调,看着精彩的动画片,嘴里吃着冰棒,好不惬意。根本没想到在另一边竟然发生了这种事。
⑥直到收到老师发来的寻找我的校讯通短信,我才吓呆了,赶忙打电话给爸爸。
习作读完后,眼尖的学生发现了文中的叙述顺序混乱的现象:第一处,小作者既已回家,又怎么能知道教师在校园里是如何寻找她的呢?由此可见:教师寻找他的情节,显然是事后才知道的。因此,本文采用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不合适,建议可以选用倒叙的形式。他们有理有据的评价,自然教师的肯定后又激发了学生“找茬”的热情,学生们纷纷擦亮眼睛,很快又发现了第二处毛病:小作者既能收到短信、拨打电话给爸爸,教师和爸爸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联系到小作者,而引发这样的误会呢?显然是忘了,或有一些特殊原因,在叙述中要恰当插叙,否则读者会产生疑惑。接着,教师让学生当小老师,纷纷为本文出谋划策,动手修改。经群策群力,一篇条理清楚的佳作诞生了,学生习作中叙述的条理性也增强了,“找茬”行动功不可没。
3.引表演之活“水”
面对于学生习作中空洞的现象,设计相应的修改练习,可以让学生训练得更有针对性。写人的文章中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已是师生的共识,但是,学生习作中只简单记叙事件经过,如一副空洞的骨架的习作仍然在学生的习作本上有“春风吹又生”的趋势。教师可通过这样的修改练习展开有效教学。
病文二:《我是砍价小高手》
①西街夜市一把木制的青龙偃月刀让我眼前一亮。我冲了上去问价格:“摊主请问这个多少钱?”“十五元。”太贵了,我朝前走。
②没走出多远,又看了那种大刀,摊主说要卖十元。于是我向摊主还价六元,摊主不同意。
③到十一点了,我又在一个摊位上发现了我想要的青龙偃月刀,我上前砍价,从十元砍到五元,最后,我成功地买到了物美价廉的青龙偃月刀。”
可以通过“一读”“二演”“三改”的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增补细节描写的引导。
(1)读
这篇例文选材新颖,一把十五元的木刀,最后以五元成交,从选材上看是能体现“我是砍价小高手”这一中心的,但是,这只是从结果上看出,在三次砍价的过程中,小作者是怎样的语气、怎样的心理一概全无,让人味同嚼蜡。“砍价小高手”这一主题也难以让读者产生共鸣。
(2)演
面对这样的一篇文章,教师并不急于让学生修改,而是让学生现场分小组模拟起西街夜市的情景来,“哪位砍价小高手能来一试身手?”学生们上台表演了一幕幕生动的情景剧,之后的评选“砍价小高手”的活动更是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我觉得杨正涵同学的动作表演得特别好,尤其是他来到第二个摊位时,又看到了他想要的那把刀,他正准备向摊子冲去,又马上意识到这样做会让摊主觉得奇货可居,所以又装着漫不经心的样子去问旁边的一只小布偶的价格……”看,表情、动作的描述多么鲜活生动,此时,教师只需水到渠成地点拔,学生在创造性地改“剧本”的过程中,也就实现了对习作的再创造。
(3)改
学生在表演中嫁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受此启发,学生还把自己到福州成功砍价的事例接入了文中,通过心理活动——发现摊主是老乡后的欣喜;与摊主套近乎的对话的描写,成功地丰满了砍价的细节,使砍价高手这一主题在文中变得鲜明。
修改后的病文重新焕发了光彩:
摊主正在打着电话,一口熟悉的建瓯口音让我眼前一亮:摊主是建瓯老乡,啊!砍价有门了!我上前用建瓯话询问了这把刀的价格,果然,摊主热情多了。我趁热打铁:“老乡,这把刀便宜点卖给我,五元好吗?这可是我的全部家当了。”说完,我用乞求的目光投向摊主,摊主笑着打量了我一番,说了句:“小老乡,很会砍价嘛!”说完就把青龙偃月刀递给了我。
当导改成为习作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时,习作教学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当习作修改成为学生习作的一种习惯时,学生也就获得了通往写作花园的金钥匙。
[1]傅结龙.关注习作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J].小学语文教学,2012(6).
[2]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3]闫君燕.鱼游到纸上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15(1).
G427
A
1673-9884(2016)06-0052-03
2016-04-15
张建辉(1975-),女,福建顺昌人,顺昌县实验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