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管巢蛛属1个新纪录种记述(蜘蛛目:管巢蛛科)

2016-04-17浩,冷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蜘蛛贵阳物种

喻 浩,冷 聪

(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贵州管巢蛛属1个新纪录种记述(蜘蛛目:管巢蛛科)

喻 浩,冷 聪

(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报道了贵州管巢蛛科Clubionidae管巢蛛属Clubiona1个新纪录种:绿管巢蛛ClubionaviridulaOno,1989,并使用显微成像技术对该物种的身体背面和外生殖器进行了重新展现,依据经纬度信息制作了该物种在贵州的地理分布图,标本保存于贵州师范学院动物标本室。对贵州的蛛形动物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等信息进行了增补和更新,同时为后续的生态学等研究领域提供了基础资料。

管巢蛛属;贵州省;新纪录种;显微成像;重新描述

管巢蛛科由Wagner在1887年建立,目前全世界记载15属615种[1]。目前有记录的分布于贵州的管巢蛛科为1属23种(见下页表1)[2-10],但明显与其应有的多样性现状不符。在整理近年采集并保藏在贵州师范学院动物标本室的蜘蛛标本时,鉴定出1个隶属于管巢蛛科管巢蛛属的物种:绿管巢蛛(ClubionaviridulaOno,1989),这是其首次在贵州的发现。

传统蜘蛛分类学研究中对物种的描述以墨线图为主,辅以文字记录,但受限于早期的技术设备(如体式解剖镜落后),部分既有老物种的特征记述较为模糊。而现今的学者更注重新物种的报道,对老物种缺乏关注,这造成了包括绿管巢蛛在内的部分老物种的鉴定异常困难。本研究使用最新的显微成像技术,对贵州新纪录种绿管巢蛛进行了重新描述,以期对该物种的快速鉴定提供参考。

表1 已报道分布于贵州的管巢蛛属物种名录及分布地信息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蜘蛛标本来源 标本采集自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贵州省铜仁市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时将标本迅速投入75%的酒精,进行固定,在室内换成80%的干净酒精保藏,待镜检。

1.1.2 仪器与设备Olympus-SZ61体式变焦解剖镜(日本奥林巴斯株式会社),Olympus-CX41正置生物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株式会社),LeicaDFC450CCD及附带成像软件LeicaLASAFLite4.0(德国莱卡显微系统有限公司),HeliconFocus3.10软件(Helicon软件公司)。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鉴定 本研究所有用于观察的标本均使用解剖镜进行观察。主要根据蜘蛛的外生殖器官(触肢器和外雌器)进行鉴定。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使用解剖针剔除触肢器及外雌器表面的毛丛,雄蛛主要选取左侧触肢器进行观察,雌蛛则先将外雌器从蜘蛛体上解剖下并在镜下观察其外部结构,随后将其置于10%左右的KOH溶液中加热1~3分钟,待软组织消化后再观察其内部结构。鉴定所查阅的图鉴等资料均为国内外管巢蛛科的分类学专著与文献[11-16],依据的名录清单及各物种的分布地信息来源于世界蜘蛛名录数据库[2]、《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第三卷:无脊椎动物(I):蛛形纲,蜘蛛目》[1]及贵州各自然保护区昆虫及无脊椎动物考察集[3-10],形态特征和外生殖器特征术语依据《湖南动物志:蜘蛛类》[12]。图中所用缩写如下:A=atrium(交媾腔);BS=bursa(第二纳精囊);CO=copulatoryopening(交媾孔);E=embolus(插入器);FD=fertilizationduct(受精管);ID=inseminationduct(授精管);RTA=retrolateraltibialapophysis(胫节突);SP=spermathecae(第一纳精囊);ST=subtegulum(亚盾片);T=tegulum(盾片)。

1.2.2 显微成像 使用安装在解剖镜及显微镜上的CCD显微成像系统对标本的整体及外雌器进行拍照,并使用HeliconFocus3.10软件对拍摄的照片进行叠图,随后通过PhotoshopCS4软件对最后得到的照片进行添加比例尺及对比度、色彩平衡等调整。

2 结果

对鉴定为贵州新纪录种绿管巢蛛ClubionaviridulaOno,1989具体描述如下:

雄蛛(图1d):仅1头,体长4.53mm;头胸部长2.15mm,宽1.43mm;腹部长2.38mm,宽1.33mm。背甲黄褐色,无明显斑纹。8眼2列,背面观2眼列均微后凹,均具有黑色眼环,前中眼直径0.12mm,前侧眼直径0.14mm,后中眼直径0.12mm,后侧眼直径0.12mm;前中眼间距0.10mm,前中、侧眼间距0.10mm,后中眼间距0.31mm,后中、侧眼间距0.21mm。中眼域长0.35mm,前边宽0.34mm,后边宽0.53mm。螯肢、颚叶、下唇和胸板均为浅褐色,胸板心形且长满细毛。步足均为黄白色。各步足腿节、膝节及胫节、后跗节、跗节的长度测量结果:Ⅰ 5.05mm(1.65、2.02、0.94、0.44);Ⅱ 5.52mm(1.76、2.27、1.03、0.46);Ⅲ 4.53mm(1.31、1.69、1.08、0.45);Ⅳ 6.48mm(1.79、2.31、1.87、0.51);足式:4213。腹部近卵圆形,背面基本色为浅黄色,前端具有长而弯曲的毛丛,无心脏肌斑。纺器深褐色。

图1 绿管巢蛛的特征图 注:a雄蛛触肢器内侧面观;b雄蛛触肢器腹面观;c雄蛛触肢器外侧面观;d雄蛛整体背面观;e雌蛛整体背面观;f雌蛛外雌器腹面观;g雌蛛外雌器背面观。每个分图中黑色竖棒为比例尺:图a-c=0.2 mm;图d-e=1 mm;图f-g=0.2 mm。

触肢器(图1a-c):胫节突较宽,末端生有齿;生殖球凹陷,触肢器腹面观可见盾片上具有两个呈倒“U”型的精管;插入器起源于盾片外侧中下部,环绕盾片一周,最后末端到达跗舟基部。

雌蛛(图1e):仅1头,体长4.85mm;头胸部长2.33mm,宽1.49mm;腹部长2.52mm,宽1.41mm。雌蛛与雄蛛相较体型较大,头胸部色更深,腹部色较浅,其他身体特征与雄蛛相似。

外雌器(图1f-g):从腹面观透过生殖板可见部分连接管和纳精囊,交媾孔2个,较大且位于生殖板下端接近生殖沟;背面可见授精管从交媾孔开始向上行走至前端,再次折向下端并与两侧的棒状的第一纳精囊相连,第二纳精囊球形、较小,位于第一纳精囊下端,同时在第一纳精囊上可见断开后残留的部分受精管。

标本检视:贵州省铜仁市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39' 30"N,108°15' 10"E),1♂,2014-08-14,陈建、李剑勇等采。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7°51' 12"N,108°46' 45"E),1♀,2014-08-03,陈建、李剑勇等采。

分布:中国【贵州(梵净山,麻阳河)、湖南、台湾】,泰国、日本琉球群岛、小巽他群岛[11-16]。本文报道了该物种新的分布地区(图2)。

3 结论与讨论

新纪录种的发现,将分布于贵州的管巢蛛属物种提升至24种,丰富了贵州的管巢蛛科的物种多样性,而且进一步为贵州蜘蛛地理区系方面的研究增补了信息,使用显微成像对标本细节的重新描述,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管巢蛛属是管巢蛛科内最大的一属,有494种之多,也可能是蜘蛛目内种类最多的属之一。但是这些种类并没有非常特殊的共有特征,并不能证明其单系性,给管巢蛛的分类研究工作造成了较大困难,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下面两个方面:(1)大量的物种记述的年代较为久远,特征图的质量普遍不高,甚至有些种类并未有特征图留存,对种类的记述也较模糊;(2)管巢蛛属的报道单性的几率较大,在目前已经被承认的物种中高达一半的物种为单性记述,而这一现状可能与该类群属于游猎型蜘蛛有很大的关系,笔者在进行蜘蛛采集时发现,属于结网性蜘蛛同时得到雌雄成对标本的比例高于游猎型,这可能是因为结网型蜘蛛的求偶交配都在蛛网上进行,两性个体较易于被同时发现并采集,而游猎型蜘蛛则不然。在已发表的管巢蛛种类中,作为单性记述的种类比例远高于其他类群,即有可能将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分别作为两种记述,这也是造成管巢蛛科种类众多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曾经就对这样的同物异名现象进行过修订,将指管巢蛛作为类高原管巢蛛的异名处理[17]。

要解决上述两类普遍存在于管巢蛛科甚至在蜘蛛目分类研究中的问题,大范围的修订工作亟待开展,同时研究者应尽可能同时报道两性标本,并使用新的显微成像技术对物种进行重新记述。而野外工作的深入进行,进一步查获和增补蜘蛛物种的单性新发现,也是下一步值得开展的工作。

[1]李枢强,林玉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第三卷:动物:无脊椎动物(Ⅰ):蛛形纲:蜘蛛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PlatnickNI.TheWorldSpiderCatalog,Version17.5.AmericanMuseumofNaturalHistory[J/OL].[2016-12-25].http://research.amnh.org/entomology/spiders/catalog/index.html.

[3]陈祥盛,李子忠,金道超.麻阳河景观昆虫[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0.

[4]戴仁怀,金道超.宽阔水景观昆虫[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2.

[5]李子忠,金道超.茂兰景观昆虫[M].贵阳:贵州科技

出版社,2002.

[6]李子忠,金道超.梵净山景观昆虫[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6.

[7]李子忠,杨茂发,金道超.雷公山景观昆虫[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8]金道超,李子忠.赤水桫椤景观昆虫[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6.

[9]金道超,李子忠.习水景观昆虫[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

[10]杨茂发,金道超.贵州大沙河昆虫[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

[11]宋大祥,朱明生,陈军.中国蜘蛛[M].石家庄:河北大学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2]尹长民,彭贤锦,颜亨梅,等.湖南动物志:蜘蛛类(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3]朱明生,张保石.河南蜘蛛志:蛛形纲:蜘蛛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4]Deeleman-Reinhold,CL.ForestspidersofSouthEastAsia:witharevisionofthesacandgroundspiders(Araneae:Clubionidae,Corinnidae,Liocranidae,Gnaphosidae,ProdidomidaeandTrochanterriidae)[M].Brill:Leiden,2001.

[15]HuangWJ,ChenSH.TheSpiderFaunaofTaiwan.Araneae.Miturgidae,Anyphaenidae,Clubionidae[M].Taipei:NationalTaiwanNormalUniversity,2012.

[16]OnoH.TheSpidersofJapanwithkeystothefamiliesandgeneraandillustrationsofthespecies[M].Kanagawa:TokaiUniversityPress,2009.

[17]YuH,SunZX,ZhangGR.Newtaxonomicdataonthesacspiders(Arachnida:Araneae:Clubionidae)fromChina,withdescriptionofanewspecies[J].Zootaxa,2012,3299:44-60.

[责任编辑:袁向芬]

Redescription of a newly recordedClubionaspecies from Guizhou(Araneae:Clubiona)

YU Hao,LENG Co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18)

ClubionaviridulaOno,1989,oneofthefamilyClubionidaeisrecordedfromGuizhouprovinceforthefirsttime.Photosofhabitusandepigyneweretakenwithmicroscopicimagingsystemanddistributionofthespeciesismapped.SpecimensaredepositedintheMuseumofGuizhouNormalCollege.OurreportupdateddataonthespeciesdiversityandbiogeographicpatternofGuizhouprovince,andalsoprovidedbasicinformationabouttheresearchofecology.

Clubiona; Guizhou province; New records; Microscope imaging; Redescription

2016-12-01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贵阳森林蜘蛛多样性研究”[黔科合J字(2014)2146];贵州师范学院博士基金“贵州师范学院及其周边蜘蛛多样性调查”(13BS018)。

喻 浩(1986-),男,湖北仙桃人,博士,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蛛形纲等节肢动物的多样性。

Q959.226+

A

1674-7798(2016)12-0054-05

猜你喜欢

蜘蛛贵阳物种
找朋友
贵阳分店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寻味贵州——贵阳
荣宝斋贵阳
小蜘蛛冻僵了,它在哪儿呢?
蜘蛛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