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商资本下乡对农地流转及利用的影响

2016-04-16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1期
关键词:工商农地资本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工商资本下乡对农地流转及利用的影响

夏静文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在工商资本进入农村经营农业已渐呈趋势的背景下,农地的流转、利用深受影响。本文基于江苏省南京市、连云港市、扬州市部分农村的实地调研,采用stata检验、描述分析、熵值分析等方法处理分析数据,结合调研实情,对工商资本下乡区域和暂无工商资本下乡区域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二者差异明显,由于资本的趋利性导致种植作物的不同,工商资本下乡区域多种植经济作物,农地流转规模大,下乡企业发展科技生态农业,注重环境保护,但并无与农民实现农地增值的共享,存在“挂名头”、“非粮化”现象。

工商资本下乡;农地流转;农地利用;江苏省

近年来,工商资本向农村地区转移渐成趋势,政府在予以鼓励的同时也有出台相关管控措施。2016年12月6日发布的《意见》[1]特别指出,鼓励工商企业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领域,积极发展现代种养业和农业多种经营。同年,农业部印发《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运行规范(试行)》[2],在农地经营权流转上对工商资本下乡等情况进行明确。已有研究表明工商资本下乡促进农地流转[3],资本下乡给农村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技术、组织经营模式的更新,也带来农地流转冲突[4]、环境污染等问题,但对农地流转及利用的具体影响,如农地增值共享、农地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等,仍需进一步的实证与探讨。

一、调研地区的工商资本下乡现象

调研发现,工商资本下乡区域如扬州市大仪镇路南村、连云港的部分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较好,扬州市大仪镇路南村现已实现村民的集中居住。调研的下乡企业大多以生态农业为主,主要来自扬州市和连云港市。由于作物、产品的特殊性,它们对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不多,有的公司使用的是农家肥而非化肥。虽然“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其公司介绍中有所标明,但只是“挂名头”,实际中农户只是被雇佣进行作物种养而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经营,同时农地“非粮化”的现象依旧存在。

二、工商资本下乡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从农地流转的程度、规模、方式以及流转后的组织经营模式上比对工商资本下乡区域与暂无工商资本下乡区域的不同以探究其影响。在以经营农地面积为研究基准的前提下,工商资本下乡区域的农地流转程度较高,其经营土地面积中有95.65%是流转入的土地。暂无工商资本下乡区域如南京的上西岗村、下西岗村等地,经营的农地大多数是家庭联产承包而来,流转入的土地面积仅占21.74%,产出粮食自家吃的比例达到一半以上(54.55%)。从农地流转的规模上看,暂无工商资本下乡区域流转规模也不大,农户大多是经营自家的承包地。工商资本下乡区域的农地流转多数在二十亩以上,公司流转规模最大,调查中其转入土地面积五百亩以上的占比42.86%。

目前,工商资本下乡主要有这三种表现模式:一是公司+基地+农户或者公司+农户的模式,二是以市场价租赁农产品承包土地开发优质农产品模式,三是吸引农户入股通过股份形式进行优质农产品开发的模式[5]。针对农地流转后的组织经营模式,公司是主要考察对象。实际调查中确实存在上述几种组织经营模式,但也发现有些公司只是名头上挂着这样的牌子,如百姓缘食用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下只是租用农民的土地,雇佣当地少数农民(5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与农民进行合作经营。有的公司雇佣农民的数量比较多,如连云港马诗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雇佣农民200人,但也只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除了雇佣工资及农地租金外有其他福利的不超过一半,并未真正达到土地增值的共享。

三、工商资本下乡对农地利用的影响

工商资本下乡对农地利用的影响主要从用途、经济和生态这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调查情况,暂无工商资本下乡区域多数种植稻麦,只有少数农户兼种油菜、豆类,工商资本下乡区域的普通农地经营户则多为果蔬类,公司都是种植经济作物,如香菇、平菇、食用菌、蓝莓等。在中大型农机的使用方面,公司大型农机的使用占比42.86%,而普通农户多使用小型拖拉机。工商资本下乡确实带来一定资本、技术与设备的更进,在农地的使用上存在“非粮化”现象,如扬州市冠益食用菌有限公司将农地租来建盖厂房,用以培育种养食用菌。

经济方面选择成本收益率、投入产出比及农地平均年利润这三个指标进行分析,工商资本下乡区域的成本收益率明显较高,有的达200%以上;果蔬为主的农户成本收益率略高于公司,原因可能是这些果蔬为主的农户大多来自于连云港调研区域,该调研区域接近城镇,相较于公司有较好的需求市场及较低的运输成本。投入产出比上公司大于5的占比16.67%,果蔬为主的农户大于5的占比8%,稻麦为主的农户则无。农地年均利润上公司明显比个体农户高。在工商资本下乡区域与暂无工商资本下乡区域调查所得的农地经营户年利润中各取20个数据,用stata进行t检验,P值很小(远小于0.001),可知工商资本下乡有助于土地经营效益的提高,二个区域普通农户的农地年均利润差异显著。

生态方面客观上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作为衡量标准。由于种植作物、技术水平的不同,公司在农药、化肥使用上远远低于农地经营户,而工商资本下乡区域普通农地经营户化肥农药使用量均高于或近等于暂无工商资本下乡区域。主观上以较为开放式的问题进行调查,可知公司在经营农地的过程中对于环境生态方面有较多的考虑,而普通农户在使用农药化肥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未曾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达70%以上)。

再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侧重点,选取经济指标(单位面积农地年利润、投入产出比)和生态指标(单位面积农药投入、单位面积化肥投入),综合分析公司和个体农户的农地利用效益。用极大值化、极小值化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熵值分析法的计算得出各指标权重,并求取综合得分。据计算结果可知,工商资本下乡区域的综合效益较高。公司经济效益高于个体农户,而且针对生产菌类、水产等农业发展公司,并无使用到农药、化肥,其对环境的要求及关注度也比个体农户要高,综合经济与环境两方面,公司总体效益最高;果蔬为主农户在经济效益方面相较稻麦为主农户有一定的优势,在环境方面由于作物的差别,农药、化肥的需求量上果蔬比稻麦多,因此在对环境污染的程度上相对来说较大;稻麦为主农户综合得分最低,可考虑改变小农经营的生产方式。

综上可见,工商资本下乡促进了农地流转,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下乡企业可在作物选择上考虑生态农业方向(“非粮化”除外),存在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潜力,实现综合效益的提高,但由于资本的趋利性,政府需注重后期的监督工作,建立健全检举机制,可发动群众力量,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工商资本下乡进行一定的裁决处理,减少唯利主义有机可图的可能性,以防止政策鼓励下的组织经营模式虚有其名。

[1]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17.3].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0/29/c_1116983078.htm

[2]农业部关于印发《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运行规范(试行)》的通知[EB/OL].[2017.3].http://www.gov.cn/xinwen/2016-07/04/content_5088088.htm

[3]涂圣伟.工商资本下乡的适宜领域及其困境摆脱[J].改革,2014年,(09期):73~82.

[4]周敏,雷国平,李菁.资本下乡、产权演化与农地流转冲突[J].中国土地科学,2015年,29(08期):55~62.

[5]刘成玉,熊红军.我国工商资本下乡研究:文献梳理与问题讨论[J].西部论坛,2015年,25卷(06期):1~9.

南京农业大学SRT计划项目“工商资本下乡对农地流转及利用的影响”

猜你喜欢

工商农地资本
资本策局变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第一资本观
工商详解网络传销四大新模式
VR 资本之路
在转变执法理念中彰显工商担当
当前农地出租趋势的实证分析
适应新常态正风肃纪提升工商形象
落实“两个责任” 构建廉政工商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