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的记忆
2016-04-16马进
■马进
小院的记忆
■马进
太平路44号院,对于北京人来说,估计不太熟悉,甚至可能会有人说,“只知道北太平庄,不会是笔误吧,知道不知道又能怎样?”可对于我这么一位从小在北京出生、长大的老北京人来说,每每想起这个名字,从心底里我都会生起浓浓的暖意来。其实在我来之前,既没听说过,也没去过,完全就是一个陌生的环境。
机缘巧合的是,1993年3月的一天,我来到了一家在这个小院租房办公的新闻单位,当时还叫“中国检察报”,成立还不到两年的报社,听后来的同事讲,报名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这让我对这家报社萌生了一种敬畏,也羡慕得不得了,好牛的报社啊!我父母对我能入职这家报社感到非常满意,我自己还能把持,但他们确是生怕旁人不知,逢人便讲,“我家有在全国检察系统工作的”。可笑的是,当时他们对检察系统究竟是干什么的一概不知。
我来这个小院只待了半年,报社就整体搬迁了,时间虽不长,但给我的印象确是深刻、难忘的,它是我真正步入社会的开始,也是奉献青春、挥洒汗水的起点。到现在回想起那个小院,心情还是那么的温暖和释怀。虽然在此工作半年,但小院的具体情况也没摸清楚。只有小院当中的3个地方最为熟悉,一个是院中一幢陈旧小楼——报社办公地,另外两处,就是小院的公共食堂和大礼堂。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去过其他地方,也不知道,小院有几个出口,有几幢楼,楼中有哪几家单位。也许是刚出校门的我被中国应试教育模式管傻了,还是因为胆小的我过于谨慎,不像现在到了一个陌生环境,都会以猎奇的心态到处看看、走走,彻底了解一番。
报社在院中租用了一幢四层楼的两层区域作为办公场所,当时还叫“排版室”的技术部是二层,里外套间,外面是校对,里面是排版机房。而且机房是报社最大的一个房间,窗明眼亮,通透感十足。尤其到了冬季,温暖的阳光洒满整个外屋,照在人脸上和身上,听着悠扬的音乐一边工作一边欢笑,让人感觉分外的惬意、自在。其实真正的幸福可能不需要投入过多,只是一种感觉和心态罢了。
当时的机房在我眼中绝对是高大上,地面铺着价值300多元一平的防静电地板,防静电效果究竟如何,我不清楚,就是觉得地板很耐磨,看着干净,打扫起来比较方便,省事儿。机房窗户上装着窗式空调,这可是报社唯一的一台空调,古桥牌的,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其他办公室可都是电风扇,扇叶呼呼地转,扇头不停地左右摇摆,时不时地还会发出几声怪叫,不过大家也都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环境。
机房里摆着不到十台电脑,90年代的北京,在当时的老百姓心里,电脑可是件稀罕物,奢侈品,百分之百的原装进口,小作坊组装,那时还真没有这个技术和条件,一台电脑售价两三万,我当时的月工资才二百多,不吃不喝也得攒个十年多,才能凑足。排版室的那些生产设备是报社除汽车以外最重要的固定资产,每天就像看护自己的心肝宝贝一样无微不至的,生怕它哪天犯性子,出了故障罢工,可会影响整个报纸的出版。
上学时,因为专业的缘故,经常会接触到电脑,不过大多都是最古老的PC机,像286、386、486这样的高端产品也是不常见的,每每看去,总让我产生一种冲动,心痒手痒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再看,报社其他部门就没我们那么优越和幸运了,大家基本还处于手工劳作阶段,所有的文字都是事先手写,然后再送到排版室录入编排。排版员都是先从文字录入开始,经过一段的工作沉淀和经验积累,才会安排到报纸的编排这个重要的岗位上来。一天下来,身体也有点儿累,但心情还是比较愉悦的。当时报纸是周二刊,每人的工作量也不算大。每月当中,最让大家高兴的那天,并不是发工资的时候,而是每周二下午,小院要进行线路固定检修时间,需要拉闸,这样我们就可以提前下班,或是作为自由活动时间,等来电以后再回来工作,当时觉得还是美美的。
虽然,我们离开这个小院已经有20多年了,但每每想起都是那么亲切和温暖。我的小院,你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终生不会被抹去。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技术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