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2016-04-16李雪慧
■李雪慧
坚定不移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李雪慧
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一路高歌猛进,传统媒体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个“要么生存,要么消亡”的关键时刻,传统法治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如何融合新媒体实现转型升级长足发展?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坚定不移地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专业化是法治媒体的立身之本
众所周知,法治新闻是一个巨大的富矿。法治社会,一切问题都是法治问题,一切问题都离不开专业解剖。近年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方略不断推进实施,法治新闻报道的覆盖面和传播空间迅猛拓展,眼球效应和报道价值越来越高,法治新闻也因此成为了媒体必争的新闻高地。但是,法治新闻做窄了,容易变成行业新闻;只有做大了,才是社会新闻。正因为如此,法治专业媒体要坚持专业化发展,将法治新闻做深、做细、做透,做成符合自身定位的专业新闻、独家新闻,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也是我们永恒的职业追求。
(一)坚持走专业媒体之路
一直以来,中国报业主要分为三大类:各级党报,以都市报为代表的综合性日报,行业报或专业报。探讨法治媒体的发展,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行业报?什么是专业报?两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实际上,现实已经将这种区别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
行业报是某一个系统某一个行业创办的报纸,其报道范围仅限于本行业的工作性报道;它一般会放弃社会性;它拥有的读者群狭窄,其订户常常只限于本行业;行业报的命运与其所在行业的经济状况及国家政策等捆绑在一起,前途难以预料。
专业报则不然,它一般也以某一个系统或行业为依托,但报道范围着眼于专业新闻而非工作报道,报道内容要求具有专业水准,语言风格和标题制作强调社会性,目的是让所有具有专业素养的读者都能感兴趣,故其读者群是相对固定而又开放的,远远超出一般的行业报;在服务分众、创新市场上,有些优秀的专业报做出了很好的尝试,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
这些年,随着新闻业的改革发展,各级法治媒体都在朝专业报的方向努力。比如《检察日报》,早在创刊之初,它就强调要跳出检察系统,跳出行业报藩篱,做一家负责任的专业报。25年来,从刚开始“一张白纸几支笔”,发展到现在拥有600多名员工、可以随时进行全媒体传播的中国检察报业,它一直坚定不移地走专业媒体之路,“以法治的眼光观察一切”,立足检察、面向社会、关注中国法治进程。正是因为坚持走专业媒体之路,它才得以在今天如林的报业中拥有一席之地。
做专业法治媒体,首先意味着我们解决了一个根本的生存问题。身为专业媒体,当然首先要依托检察机关,依托检察机关我们才有立身之本;其次,依托检察、法治的专业性,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网络传媒中找到自我,同时也让别人找到你,才有发展的空间;再次,专业媒体意味着权威、品位、层次,如此才能与街头小报、地摊文学有所区别,最高检机关报的定位客观上也决定了我们在某些方面不能与都市报、晚报等量齐观。
当然,我们做专业报,不是要办成除了写稿人和被写人看,一般读者和专业读者都不看的报纸,而是要学会“戴着镣铐跳舞”,做出最受受众青睐的专业作品,办成最具市场化潜质的机关报。所谓最具市场化潜质,就是要让我们的报纸拥有稳定的读者群,在法治生活中有话语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份额。
(二)坚持全流程、全体系的专业化发展
毋庸置疑,做新闻是媒体发展的硬道理。但是,媒体坚持专业化发展,是要面对分众市场,针对特定人群,提供特定新闻产品并进行相应的经营活动,并不仅仅是做专业的新闻,这只是整个专业化建设的一个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实际上还需要进行全流程、全体系的专业化,包括以新闻采编为核心,以新闻产品的全流程运作为主线,以整个资源最大化的使用为目标来进行的专业化。尤其是现在,传统媒体处在新的传媒生态中,更应该适应碎片化、分众化、对象化趋势,在做好专业新闻的同时,利用自身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借助自身多年经营所建立起的品牌和知名度,开发出独特的渠道,拿出拳头产品,不断做大做强品牌,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实现全流程、全体系的专业化发展,《检察日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了“一体两翼三化”发展思路。所谓“一体”是指以检察报刊为“母体”,“两翼”是指网络传媒和影视传媒,“三化”是指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营和精细化管理。一方面,我们坚持做负责任的法治专业报,不断扩大报刊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另一方面,我们着重发展网络,大力推动影视发展,加强品牌建设,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活动,以此推动中国检察报业呈现出报纸本体稳固发展和网络、影视两翼齐飞的良好局面。比如,《检察日报》在报纸一版开设“法问”“微观察”栏目,进一步追踪和关注社会热点法治问题,体现了一家专业媒体的社会责任;推出“法治中国”大型系列报道,进一步彰显了报纸的法治特色。此外,还成功举办了中国法治蓝皮书发布会、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研讨会,举办了政法新媒体年度峰会、正义人物评选颁奖、微电影展播等品牌活动,使中检报业的综合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报社的软实力进一步增强。
法治专业化的实现路径
学界和业界普遍认为,高度专业化是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报业只有进行专业化的生产、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才能延长生命。专业决定了传播来源的可信度和信息价值,决定了新闻报道的独特角度、权威高度和思想深度,决定了媒体产品的竞争力。身为法治媒体,我们怎么实现法治专业化?
(一)要有专业化的理念
理念决定发展目标和方向。实现专业化发展,首先要树立专业化的理念。身为新闻人,我们早已意识到,要想牢牢吸引住读者,仅靠拼抢动态、时令新闻远远不够,而是要找准自身定位,在新闻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提高新闻的品质,在新闻的制作上追求独家性、前沿性和深刻性。
25年来,《检察日报》相继提出了“就检察说社会,就社会说检察”“天天传播反腐新闻,期期提供法律服务”“讲故事、说新闻”“以法治的眼光观察一切”等一系列采编理念,努力使自己的媒体产品、新闻报道在专业的基础上更加富有传播力、影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这些专业化的采编理念,最终归结为抢抓“三个落点”。一是善于抢抓检察新闻的第一落点,以普通受众最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实现“检察新闻社会化”;二是紧紧抓住社会新闻(指非法治报道类新闻)的第二落点,以法治的眼光进行观察和审视,还原新闻事件的法律关系,解释新闻事件的法治逻辑,解读新闻事件的恒常法理,引导受众对新闻事件进行法治价值判断,从而实现“社会新闻法治化”;三是持续抓好法治新闻的第三落点,以专业的眼光对法治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法律、政策、人物、观点等)、法治进程中出现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和评判,提出倾向性的专业见解,在推进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发挥独特作用,真正做到“法治新闻专业化”。
在争抢落点中,要追求“精益求精、拒绝平庸”,严格管理每一个细节,不错过一个亮点,不放过一个瑕疵,切实避免法治硬伤,真正使我们的报道经得起读者的挑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二)要有专业化的素养
作为法治专业媒体,自然应该在新闻报道中时时处处体现法治专业素养和法治专业水准。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公平正义的专业追求。公平正义是法治媒体与生俱来的神圣使命。可以说,法治媒体的所有报道都是为着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而鼓与呼。为此,要努力培养全体采编人员的正义感,使其能够自觉地从法律的思维和法治的角度来解读和判断新闻事件;在具体操作中做到“入法出法”——既能深入研读并理解法律的精髓,即“入法”,又能在报道中跳出“法言法语”,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报道,即“出法”。重要的是,要始终抱有“点滴推动法治”的情怀,在选题策划和日常报道中注意从个案报道上升到更高的制度性思考层面,从而推动制度完善和法律修改、法治健全。
二是坚持“化腐朽为神奇”的价值取向。法治新闻,离不开鲜活生动的各种案例。面对涌向编辑部的大量案例,如何取舍、如何评判、如何刊登,成为衡量报纸品位、决定报纸风格的重要标尺。高品位的媒体善于“化腐朽为神奇”,通过案例挑选、标题制作、加配言论等,反面文章正面做,将本来具有负面意味的案例,变成以案释法、警示社会、教育读者的活生生的教材。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有罪错者既不“妖魔化”,也不“魅力化”,不对案件及其当事人“符号化”“概念化”。对犯罪过程特别是作案手法与细节,非因必要,不作具体描绘。最好能从制度体制机制方面提出对策性建议,积极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治理创新。
以《检察日报》的“社会万象”栏目为例,该栏目开设已有24年,每天精选刊登四五个来自基层的小案例,用生动鲜活的真人真事从各个角度阐释法律,成为最受基层读者欢迎的栏目,甚至被有的地方作为普法教材发文向中小学推荐。其他版面如《明镜周刊》《法治评论》等,每期均刊登大量案例,由于坚持“化腐朽为神奇”的原则,这些刊登案例的栏目和版面,从来没有受到新闻主管部门和读者的批评和投诉,反而因为坚守理性、建设性的高品位而受到主管部门和读者的肯定。
三是坚持“讲故事、说新闻”的采编方法。故事是新闻的灵魂。专业新闻同样也能讲好故事、讲活故事。为了回归新闻本原,改变法治报道像公文不像新闻的状况,采编人员在采编工作中要树立为读者“讲故事”的理念,努力做到有故事、细节、情节,增加场景和对话描写,使比较抽象的报道变得具体而生动,富有趣味和可读性。《检察日报》不仅很早就提出“讲故事、说新闻”,为此还召开过理论研讨会,出版了研究这一问题的理论专著。经过不懈坚持,《检察日报》形成了一种文风活泼、亲民可读的特质。一大批获奖新闻作品和影响力报道,不仅内容好看,而且表达新鲜,生动活泼,充满故事性、趣味性和法理性。
(三)要有专业化的队伍
实现专业化发展,关键在人,在于拥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专业化队伍。我们不仅要努力提升采编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还要不断强化新闻研究、舆情研判、网络技术研发与维护、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广告经营、后勤保障等事关整个报业发展的各个领域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吸纳相关的专业人才加盟。注重整体提高与个性培养相结合,激励专业人才在专业领域深度开掘。
为培养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检察日报》近年来逐步建立了新闻研究策划小组、检察理论研究策划小组、新闻评论研究策划小组、检察文化研究策划小组制度,为具备特长的专业人才提供成长平台,鼓励他们出成果、出品牌、出效益。建立了新闻采编、法律理论和实务、法治评论等方面的专家型人才库,为推动中检报业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应对新媒体冲击,探索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都知道,与新媒体的需求无限、传输无限和成本低廉相比,传统媒体的空间有限,而且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在传播的灵活性、便利性、互动性以及时效性上,传统媒体也远逊于新媒体。面对日益激烈甚至是残酷的全媒体竞争,每个媒体人都必须与时俱进,主动出击,尽早布局,抢占先机。否则,跟不上形势,不能在传媒转型中抢得市场先机,尤其是思想认识和工作模式固步自封,缺乏敏感性,不能顺应时代进步,就很有可能一败涂地。
(一)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尽管新媒体来势汹汹,但传统媒体与生俱来的专业、权威、公信力等优势,决定了它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尤其令我们欣喜的是,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强烈要求,对公共安全、权益保障的热切期盼,又为法治媒体提供了资源优势。当下,法治媒体首先要做的是,重新审视自身定位,进一步提高媒介素养,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要找准定位。以《检察日报》为例,检察报人既是媒体人,也是法律人和检察人;既做舆论监督,也为法律监督、人大监督立言。我们要更好地利用这些优势,牢牢把握“检察重大新闻首发权”,特别是检察机关办理省部级干部涉嫌犯罪等重大案件的首发权,做好案例报道,抓好检察新闻的第一落点。不断寻找更加专业的视角,进行更有价值的深度挖掘,抢抓社会新闻第二落点和法治新闻第三落点,做好舆论监督。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媒介素养。首先,要全面了解新时期信息传播规律,在工作中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比如,记者编辑可以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获取线索和资料,进行深度采访、收集各方民意,也可以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上及时发布信息。其次,要加强政治修养,坚守法律道德和职业良知,做各类信息的把关人,提高舆论引导力,传播“正道消息”、传递正能量。另外,要不断钻研业务,每个编辑记者都要努力成为某个行业或领域的专家,提高深度采访调查、精确整合加工、认真梳理分析的能力,“给已报道的新闻以独家事实,给已报道的事实以独家观点,给已报道的内容以独家编排”。
(二)如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
近些年,“澎湃新闻”等新媒体全面上线的消息备受关注。这是一次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积极探索,其创新精神值得每个媒体人深思、学习。不管哪个传统媒体,都要与时俱进,保持对新技术、新载体的灵敏嗅觉,运用新技术推动自身改革发展。
当前,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突显。加快“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的搭建节奏,也成为了传统媒体及其所依托的一些政务机关的重要工作。就我所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人民公安报》等法治媒体都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上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前几年,《检察日报》专门成立了新媒体工作室,紧贴报社定位负责运营报社官方“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业务。《检察日报》微博、微信的粉丝数显著增长,影响力日益增强,并借助第三方平台开拓了在新闻客户端领域的运营探索。
除了《检察日报》,我们的正义网“两微一端”,还有由正义网负责编辑运营维护的最高检“两微一端”,也先后建成使用。2014年,最高检的“两微一端”实现对检察机关查办的重大案件第一时间首发,及时发布了一批省部级官员及地方厅局级干部涉嫌职务犯罪案件,推动了检察新闻发布和信息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到2016年6月17日,最高检新媒体总粉丝数突破5000万。
(三)如何整合媒体资源提高影响力
在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对新闻制作与传播能力的要求空前提高。面对变局,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形成新闻报道的规模效应?如何将舆论监督转化为法律监督,不断提高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我认为,首先要对所有新闻资源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互动,更高层次上的联动。在互动方面,对即时新闻尤其是社会热点、重大案例信息,由“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报刊和影视随后深度跟进。对报刊的独家报道和重大策划选题,可以部分内容先在新媒体发布,然后制作影视节目,实现新闻宣传的滚动效应。在联动方面,即对重大选题,报纸、刊物、网络、影视、博客、微博、微信、手机报、移动客户端等等,各尽所能,通过优势互补,内容互通,资源共享,实现新闻宣传的叠加效应。2016年上半年,中检报业旗下的《方圆》杂志就有《劫后余生,我们的心该如何安放》《打虎,“指定管辖”很厉害》《微信“朋友圈”卖假药》《朱征夫:为了让法治根植心中》等十篇文章在报纸的多个版面落地。新媒体工作室今年推出“侃客”栏目后,《“囚服”谢幕》《杨绛之父杨荫杭:京师检察厅检察长》两篇文章在报纸刊发,既丰富了报纸版面内容,也进一步提升了新媒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与此同时,要合理整合各路媒体人力资源,变各自服务为共同服务,加快培养一专多能的全媒体采编队伍。发挥全媒体传播的资源优势,推动广告营销、出版发行的整体联动,拓展跨媒体、跨地域甚至跨行业的多元经营,实现集团化、规模化效益。
(四)如何为受众提供专业服务
信息传播“碎片化”时代,受众需求多层面多类型的特点凸显。传统媒体应当按照“专门化传播、分众化生存”的思路,针对各个细分市场的受众,提供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内容和服务,突破以往面向大众进行粗放型内容生产的模式,让内容生产能够针对不同的用户,实现更加精准的定位、更加深度的加工和更加贴心的服务。
以《检察日报》为例,我们做好政法要闻特别是检察要闻,为各级检察长等领导提供决策服务;做透法治新闻特别是案例报道,为专业读者提供启迪与思考;做活社会新闻,为有所需求的读者提供信息资讯;做深法律学术和实务研究,为办案人员提供理论指导;办好周刊特刊,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反腐败一线干警等特定人群提供适销对路的精神食粮;办好电子杂志和法律博客、法律微博,为法律职业人尤其是新生代网民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和表达意见的竞技场。为寻找未来报业生存发展的蓝海,我们将继续探索,为受众提供更多更加对路的微内容和定制服务。
我相信,秉承专业化发展之路,法治媒体必将发挥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全媒体时代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最高检影视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