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对话 构建和谐课堂
——以《咏怀古迹(其三)》为课例
2016-04-16余慈榕
余慈榕
(宁德第一中学,福建宁德352100)
互动对话构建和谐课堂
——以《咏怀古迹(其三)》为课例
余慈榕
(宁德第一中学,福建宁德352100)
摘要:互动对话的常态机制、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及挖掘互动对话的深度等问题对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高效互动对话,构建和谐课堂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试图通过《咏怀古迹(其三)》的课例研究,揭示互动对话的内在机制,从而构建和谐课堂。
关键词:课例研究;互动对话;主体地位;深度;常态机制
平等互动是对话的核心与保障,这一理念适用于所有文体的教学,特别是在古典诗歌鉴赏方面。因为古典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心路历程等与当今相距年代久远,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显得比较艰难,此时通过师生互动对话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古典诗歌文体的特殊性,师生对话相较其他类型文本难度更大。为突破这一难关,笔者以语文版《唐宋诗词鉴赏》第三课中的《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杜甫)为例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设置主问题引导互动对话
特级教师余映潮认为,“主问题”是经过教师的概括、提炼的,对教师把握教材的水平和课堂对话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品读活动一般不是表现于细碎的“答问”而是表现于师生之间的“对话”。[1]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余映潮老师实际上是将师生的互动对话依托于“主问题”的设计。因此,笔者对《咏怀古迹》其三的教学设计做了大幅度的修改,试图用“主问题”来引导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文本三者间对话互动,进而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
(一)主问题提纲挈领
主问题必须是简洁明确,一问抵多问。主问题的设计必须有全局观念,帮助学生整体地把握文本。在本课教学中,以“怨恨”为切入点,设置“王昭君为什么要怨恨?”“是不是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这两个主问题,将这首诗最主要内容及学生要掌握的重点涵盖于内,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主问题触及核心
以上两个主问题触及咏史怀古诗这类文本解读核心,即体悟所述历史人物的情感和诗人的情感,这点至关重要。很多学生只把视野局限于历史人物本身,花时间精力去挖掘历史人物的思想或情感,而忽略了诗人写这些历史人物的用意。也就是对诗歌标题“咏怀古迹”中的“咏怀”二字不理解。“是不是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这一问题浅显易答,让学生顺着王昭君的怨恨想下去,自然就能联系到杜甫的身世经历,体悟杜甫身世飘零、怀才不遇、思念故乡等丰富的情感。这样设置能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具有可能性,“是不是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的问话方式提示学生必须由王昭君的怨恨想开去,给学生后续的文本解读提供一个台阶。这就解决了“学生能不能与文本对话”的问题。
(三)主问题挖掘深度
“是不是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这一问题的设置将学生的鉴赏视角从历史人物转向诗人自身,不仅解决了“学生能不能与文本对话”的问题,而且能促使解决“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度”问题。对本诗的解读如果只停留在对王昭君悲剧及产生原因的思考上,显然不够深入,也与文本的实际意义指向不符。杜甫写王昭君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表现自我,这是隐藏于文本深处的意义,必须通过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去挖掘;这是文本的深度,也是对话的难度,教师此时应予以正确有效的引导。
二、互动对话多元有界
福建师范大学赖瑞云教授认为,无论是作为对象的性质还是作为经典的地位,都要以文本为中心进行解读活动,这自然也就是“界”,也必然产生多元,看谁更靠近文本,这样的多元解读才真正有意义。[2]
在讨论“造成昭君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时就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有的认为是毛延寿的卑鄙无耻造成的,也有反对意见认为这与毛延寿无关,并引用了王安石的诗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作证;有的认为是皇帝的昏庸造成的,也有反对意见认为是王昭君自己造成的。为了让学生更靠近文本,笔者把学生的思维导向诗歌的颔联与颈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到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要求学生从文本中寻求答案。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基本一致的结论:是毛延寿的卑鄙无耻和皇帝的昏庸造成的。但是还有少数同学坚持悲剧是王昭君自己造成的观点。他们认为首先王昭君不肯贿赂毛延寿,故而被画丑了,得不到皇帝的宠幸;其次,王昭君自己提出要出塞和亲的,这苦酒是自己酿造的。所以,王昭君应该对自己的悲剧负责。在课堂上,这部分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了,他们与文本有了真正的互动对话。但这种多元解读是不是最靠近文本的呢?
为此,我们适时推出与之相关的问题:昭君出塞之前不过是一位宫女,而出塞后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她有不幸和怨恨么?王昭君不肯贿赂毛延寿是因为她有人格的尊严;她自己要出塞,和亲政策造福了汉和匈奴,历史自有定论。但王昭君在呼韩邪单于过世后,还得嫁给她的儿子(呼韩邪单于与前妻的儿子),作为汉人,她内心是痛苦的;她背井离乡,思念故园,内心是煎熬的。王昭君有很多的不幸和怨恨。所以,不能以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历史,不能以现在的价值观去强求古人,造成王昭君悲剧的原因虽有其自身的因素,但主要是毛延寿的卑鄙无耻和皇帝的昏庸。
这样,经过师生对话,矫正并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使得多元解读更靠近文本。
三、互动对话的常态机制
巴赫金认为:“思想不是生活在孤立的个人意识之中,……思想只有同他人的思想发生重要的对话关系之后,才能开始自己的生活……”[3]巴赫金的意思是:人是会思想的动物,人的价值的实现必须依靠思想与思想的对话;没有对话,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教学的生命所在。
没有对话,就没有教学。但是,什么样的对话才是有意义的?什么样的对话才是触及学生灵魂的?经过课例研究,这些问题的答案逐渐地显现出来,同时互动对话的常态机制也得以完善。
(一)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这种新型的课堂中,学生动起来是前提。学生开动了脑筋,活跃了思维,有了思想的碰撞,其主体地位才能真正确立,这就是巴赫金所说的,思想只有同他人的思想发生重要的对话关系之后,才能开始自己的生活。
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课堂上,所有的活动都应该指向学生,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对话。在互动对话的教学中,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很好的调动,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是“亲历者”,而不是“旁观者”,他们在对话中接受知识,在对话中交流思想,在对话中完善人格,在对话中逐渐成长。[4]
(二)挖掘互动对话的深度
很多课堂,特别是公开课,或师问生答,或小组讨论,很是热闹,但课堂效益不很理想。热闹繁华褪去之后,学生收获甚微。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是没有互动对话的理念,或者教师对互动对话把握不准,互动对话局限于浅层。
课堂上一般的问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对话。只有思想上的碰撞与交流,人格上影响与促进,才是高品质的互动对话。
比如学生在探究“造成昭君的悲剧的原因是什
么?”时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也就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已经开始,学生的思想与诗歌的内容有了交集,有了共鸣,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一般的教师可能停留于此。热闹是有了,收获能不能更多一些呢?笔者在上第二次课时就有意做了引导,抛出问题:昭君出塞之前不过是一位宫女,而出塞后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她有不幸和怨恨么?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往深处推进,让他们明白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历史时必须秉持客观真实的准则,如能明确这一点,学生的思想与文本,与历史,与现实,与老师就有了深度的交流,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互动对话。
(三)完善互动对话的常态机制
互动对话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领航的作用;同时它又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经过课例研究我们总结了几种模式包括: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动起来);完善以学习共同体为主的合作模式(互动起来);完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互动模式(跳起来);完善师生共同探讨完成的探究模式(师生互动起来);完善网络环境下的互动对话模式(教师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华丽转身),通过这些模式的建立进而完善互动对话的常态机制。
参考文献:
[1]余映潮.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巧80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2]赖瑞云.多元有界与文本中心[J].语文学习,2011(12).
[3][俄]米哈伊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4]程正民,李燕群.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语文教学的对话性——程正民教授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7).
文献标识码:中国分类号:G633.3A
文章编号:1673-9884(2016)02-0012-03
收稿日期:2016 - 01 - 14
作者简介:余慈榕(1968-),男,福建宁德人,宁德第一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