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学前沿问题综述
2016-04-16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国区域经济学前沿问题综述
胡浩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改革开放以后,区域经济学在中国迅速发展,众多经济学家追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向,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提出解决我国区域经济问题的新理念,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新理论。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向、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出中国区域经济学关于城镇化、区域产业发展课题的研究。
区域经济;城镇化;区域创新
1978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安树伟,2008)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1978-1988)。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区域间的发展问题,翻译、引进了一批国外的区域经济学的著作,并形成了生产力布局学,多与国民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交叉。(2)发展阶段(1989-1996)。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一大批区域经济学的著作涌现出来,对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作了可贵的探索和开创性的建设,并与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密切联系。(3)壮大阶段(1997-至今)。(杨开忠,2008)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专业目录调整,区域经济学正式成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从此区域经济学硕士、博士点在全国许多高校建立起来,中国区域科学进入创新发展时期,不仅学习国际上区域经济学的前沿理论,更多的着眼与中国区域发展的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
一、城镇化
(陆大道,2015)城镇化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内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直观体现在人口向城镇集中并推动城镇的发展,对城镇化问题的研究具有明显交叉学科特性的重要前沿科学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很慢,甚至没有人重视城镇化,而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城镇化突飞猛进,一度是世界之最。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随着中国城镇化实践的发展以及对国外城镇化进程的反思,目前国内学者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认识上趋于一致,在相关概念的细节和表述上还有一些差异。一方面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的突破点应该是在人口城镇化,(张占斌,2016)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引领,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培育发展新动力;另一方面,李小建(2016)从“人地协调”理论出发,认为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城乡协调、内部协调、机制上强调市场协调、实施上强调上下协调;另外,在新常态化下结合资源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合理规划、提升质量,(姚士谋,2016)中国应该走以人为本、改善环境、和谐城市、资源节约型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张占斌(2014)从城镇化发展水平、速度、可持续性和城乡协调性等方面设置四个一级指标,从城镇化和城镇经济、社会、生态和城乡关系等领域设置若干个二级指标,对新型城镇化健康状况进行测度与评价。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的界定、测算、评价方面,国内学者从各个角度给出了清晰的路径选择和动力机制,在理论层面上可谓是百花齐放,但仍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2.城市群发展
谈到城市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张云飞(2014)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用实证方法考查了城市群内产业空间集聚程度较高,论证了城市群与产业集聚有着紧密的联系;顾朝林(2011)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成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形成机制也比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要复杂得多,相关研究也需要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方创琳(2015)中国城市群在选择与培育过程中存在着“滥圈滥划、扩容贪大、拔苗助长、无中生有、拼凑成群”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城市群病”。
3.县域经济及小城镇发展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的研究早期都是立足于全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尺度,较好的展示了区域经济大格局的变化,却忽略了省内区域经济的非均质性。随着对县级尺度单位的重视和县级数据获取,更多的学者开始从县域经济研究区域间的差异与发展。李小建(2001)通过1998年中国县域经济的数据得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内地与沿海沿江地区的差异、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异、沿海沿江地区内部之间的差异;李小建(2005)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分析了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得出河南省正处于空间集聚过程,呈现了明显的中心—外围模式,县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不显著;樊新生(2015)采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河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得出工业增长较快的县域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分量相对较高,和全省产业变动趋势相同,表现出较强的产业结构竞争力,但县域产业结构及其竞争力变化大的结论。
总的来说,随着计算机、制图、遥感等技术的开发,数据越来越完善,关于区域研究的尺度变得更加灵活;再加上与经济地理学的交叉,研究的深度又增进了一步。
4.农村的土地流转
改革开放后确定了集体所有制下的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土地制度,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蔡洪滨等,2013)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已经渐渐不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产生了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下降、农村土地闲置、土地财政依赖、征地利益平衡等问题。
(李勇,2014)越来越多的农村制度创新实践表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已成为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成为联结传统农业个体生产者与现代化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间的重要渠道。一方面,土地流转的实施能够增加农民的纯收入,李忠(2013)基于湖南邵阳市调研数据,运用双重差分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之后,发现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高达76%,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助推上面。
土地流转为实现我国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做出了巨大贡献,(李毅,2016)但近年来土地流转也逐渐表现出经济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非理性、道德、制度环境、市场等;有学者也认为(孙翱翔,2014)由于存在着粮食生产安全、新的分配不公的问题,我国并不适合实行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在审慎的基础上,土地流转已成为大势所趋,2016年新的土地法也对土地产权进行了重新明确和在细节上的规定。
二、区域产业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问题是区域经济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穆岩,2007)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间的经济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区域产业结构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李桢(2012)测算了2001、2011年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相互之间的三次产业结构系数,发现区域间产业结构逐渐趋同,且在一些新兴产业上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原因在于制度性的导向,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不同于资源性等产业结构趋同,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
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区域间经济关系优化有着重要意义。雒海潮等(2014)认为我国产业转移发生的相对规模符合“距离衰减法则”,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并未发生大规模产业转移,东部省份内部产业转移相对规模较大。刘新争(2016)从产业关联的角度考察产业转移有效性,是推动区域内生增长的重要途径,发现区域制造业的前向关联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正相关、和其它地区产业之间的关联水平与区域间地理距离呈反比、现阶段低技术制造业更适用于基于产业链的集群式整体迁移模式,而中、高技术制造业更适用基于产品价值链的生产工序转移模式,推动区域间应基于产品价值链的网络型分工;杨国才(2014)认为中西部地区承接转移要从“分散承接”转向“集中承接”,从“产城分离”转向“产城融合”,从“传统承接”转向“绿色承接”,通过“重塑产业格局、重构产城关系、重建承接模式”的方式实现中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的产业承接。
胡浩强(1991-),男,汉,河南郑州,研究生在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