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16-04-16叶建挺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生命教育

叶建挺

(厦门市汀溪中学,福建厦门361100)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叶建挺

(厦门市汀溪中学,福建厦门361100)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面对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而生命教育的渗透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并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尊重生命的价值,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专门研究生命的学科,生物教学的内容始终都离不开生命,能够将生命的奥秘向学生揭示出来。

初中生物;生命教育;渗透

初中生物这门课程对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变化以及消逝的一系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生物学习,能够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知道生命的可贵,进而珍惜生命,学会保护生命,增强情感体验和感受生命美好的体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使学生远离危险伤害,珍视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树立健康的安全意识,领悟生命的珍贵之处,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生剧烈变化的关键期,而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初中学生通常还会出现各种特异性行为,甚至会因某些原因而轻生或危害他人。具体来说,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身心发展不协调。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他们的生理随着身体的变化已经逐渐成熟,但心理明显还处于“萌芽”状态,他们对于新知识充满好奇感,但通常会因为没有得到适当的教育而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第二,不良社会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因初中生生理已处于日益成熟的状态,因此他们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成人感”,但阅历尚浅、经验不足以及不能正确辨识拜金享乐等现象及文化等问题的存在都将腐蚀他们的身心[1]。除此之外,导致学生出现各种特异性行为的原因还有学生自身生命知识的缺乏以及教师生命教育素质不高等。基于此,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我们理应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将生命教育渗透于其中。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教学中漠视生命存在的现象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有望得到改变。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促使他们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的个性、具备创新能力的人。生命教育重视人的心灵培植,重视人完整精神的建构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就有必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开展理应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来进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务必尊重学生的兴趣与愿望,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够打动学生情感,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简单来说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赋予学生生命发展的主动权。当然,在实际的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理应改变“青少年年幼无知”的传统观念,将自身“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出来,把学生精神世界发展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自己,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生活的自主性及创造性,有效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

(二)认知与体验相统一的原则

不可否认,生命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情感性教育,而情感教育的关键即在于“体验”,因此“体验”也就成为了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当然,一切客体在“体验”的世界里都是生命化的,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及情调。基于此,在实施生命教育的时候,我们理应将认知与体验充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生命的美好,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三)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虽然人类的生命是自然形成的,但无疑也具有较强的社会性、精神性。所以,在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人的生命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要重视人文解读。基于生物教学的根本目的(即人性教育),生物知识的学习能够抑制人性中的“伪、恶、丑”,进一步强化“真、善、美”。当然,为了避免单纯的理性知识传授,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生命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还应该采取各种学科手段来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态度,提高学生对生命价值、意义的认识。

三、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有效渗透的具体策略

(一)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巧妙设计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以及体现形式丰富等都是初中生物教材的主要特点,而这些特点俨然非常适合生命教育的开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理应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为学生构建出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课堂。比如在讲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课的时候,基于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即植物的类型、生长及作用等),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的时候就务必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熟知的文学作品,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要求学生在诗词中寻找植物,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认识这些植物的种类、形态等。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所在[2]。

(二)开展“校本讲座”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热情

基于年龄特征,大多数初中生都具有活跃的思维和广泛的兴趣,并且求知欲极强。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想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我们即可通过校本知识讲座的开展或引用名人作品的方法来将生命的含义从多个角度向学生阐述。比如在讲授“人的由来”一课的时候,教师即可提前准备资料,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相关人类繁殖的图片、视频等)来为学生讲述人类生命的诞生过程以及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从而懂得感恩父母,善待父母。

(三)在教育教学中建立平等互动与交流的师生关系

受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教育观念上讲究师道尊严,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师生关系较为疏远,而很多学生会因为敬畏甚至惧怕教师而在学习上受到巨大的限制。缺乏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死读书,读死书”成为应试教育的受害者。那么,在课程改革后重视生命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师生关系,放下传统师道尊严的架子,认真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因天赋条件、家庭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动机以及思想品德也都不尽相同,就如这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教师必须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与自身一样存在着各自的价值。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管、压”教育方式,重新定位师生关系,积极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帮助他们、鼓励他们,真正与学生之间保持平等相处的关系,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命教育呢?

[1]米娜.初中生物教学中递进式生命教育实践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刘欢.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G633.91

A

1673-9884(2016)12-0068-02

2016-09-13

叶建挺(1966-),男,福建厦门人,厦门市汀溪中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生命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